才华横溢的杜审言,得到了武则天的召见。武则天准备授予杜审言官职,就问他:“朕要重用你,你高兴吗?”
杜审言为了表示感谢,在武则天面前翩翩起舞。此事典出《新唐书.文艺上.杜审言传》,原文是:“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蹈舞谢。”
武则天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小时候读《新唐书》,觉得杜审言舞蹈谢恩,有点过于谄媚的意味。长大了多读几卷经史,才发现杜审言舞蹈谢恩,是当时的礼制。如果杜审言不翩翩起舞,非但没有官当,还有可能会掉脑袋。
隋唐时期的礼制,皇帝召见大臣,大臣要舞蹈谢恩。天子嘉奖大臣,大臣要舞蹈谢恩。在天子面前翩翩起舞,是表示臣服的意思。如果大臣受了天子恩典,却不舞蹈谢恩,就是表示不服的意思。
举个例子,唐高宗与武则天二圣并尊的时候,有位大臣名叫韩思彦。老韩是个儒生,最讨厌后宫干政,对武皇后是一万个不服气。唐高宗接见韩思彦,韩思彦吧啦吧啦讲了一大堆话,痛斥外戚干政的坏处。
唐高宗与武则天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老韩越说越激动,再加上有点不服唐高宗和武则天,就没有行蹈舞礼。武则天本来就对韩思彦有意见,就抓住这件事情做文章。武则天以韩思彦没有舞蹈谢恩为由,把韩思彦赶到山东的泰安。
韩思彦刚到山东,屁股还没坐热乎。武则天又下令,把韩思彦赶到朱鸢县。朱鸢县在今天的越南境内,当时是大唐的国土。老韩没办法,只能从山东赶去越南。老韩刚到越南,屁股还没坐热乎,武则天又把他赶到贺州。
韩思彦去河南洛阳面圣,接着被赶到山东,接着又被赶到越南,接着又被赶到广西。那个时候,没有飞机、火车、汽车,只能靠畜力运输。老韩一大把年纪,被武则天赶来赶去,结果累死了,真的死了。
韩思彦就是武则天给大臣们树立的榜样:“谁要是不服老娘,韩思彦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李世民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有了韩思彦的事例在前,满朝文武除了不想活的人,谁敢在武则天面前不行蹈舞礼啊?武则天把韩思彦当成杀给猴子看的鸡,把满朝文武治得服服帖帖,一代女皇确实有手段。
关于“蹈舞礼”,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隋朝有位宰相,名叫苏威。苏威的爸爸苏绰,跟李渊的爷爷李虎同辈。苏威跟李渊的父亲李昺同辈,苏威在隋朝的地位远胜李渊。
李世民打下洛阳的时候,苏威求见李世民,想求个官位。苏威的岁数,比李渊大了三十岁左右。苏威的辈分,跟李世民的爷爷同辈。苏威倚老卖老,不给李世民行蹈舞礼。
李世民不惯着苏威,就把他数落一番:“你深受隋恩,见李密和王世充,却蹈舞谢恩。如此没有骨气,还有资格立于朝堂之上吗?”
李渊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李世民什么官位也不肯给苏威,苏威见李世民不给面子,就想求见李渊。李渊认为,苏威不给李世民行蹈舞礼,就是不愿意臣服大唐。李渊也不愿意见苏威,苏威求见李渊好多次,到死也没有见到李渊。
在隋唐时期,不行蹈舞礼,就是不愿意臣服的表现。如果杜审言不行蹈舞礼,就表示不服武则天。若是如此,杜审言的结局,好一点就会成为第二个苏威,到死也捞不到一个官位。
杜审言若是不行蹈舞礼,成为第二个韩思彦的可能性非常大。以武则天心狠手辣的性格,杀一个不肯臣服的杜审言,实在是太容易了。在这样的环境下,杜审言为了保住性命,在武则天面前翩翩起舞,就无可厚非了。
本文史料来源:《资治通鉴》《新唐书》《唐会要》。
本文由王福星原创。码字不易,请尊重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本人已经和版权公司签约,委托版权公司代表本人维护原创权益。未经授权转载者,版权公司会代表本人维护原创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