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幸遇到了一位“好”皇帝,这个帝国就繁荣昌盛了。如果遇到一位“坏”皇帝,这个帝国就会国破家亡。所以,作为网络时代的现代人,绝对不要相信什么千古一帝的鬼话。
无论是秦汉,还是唐宋元明清,他们只要是帝制时代,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唯一所不同的是,明朝离我们很近,我们对明朝的历史知道的多一点而已。
很多不懂明朝历史的人会说,明朝的奇葩皇帝真多。其实,真正了解明朝的人会知道,明朝的皇帝为了自保,不得不装奇葩!
话说,如果此人不被人害死,明朝还会灭亡吗?
·一位想将明朝带入资本帝国的皇帝
封建王朝都有一个普遍的规律,这个规律也可以叫做“黄宗羲定律”。
在王朝起始,创业皇帝励精图治,所代表的是底层穷苦人民的利益。随着王朝的稳固和发展,屠龙者最终变成了恶龙,他们的王朝也和上一个朝代一样,也变成了大地主和大官僚阶层的“私人金库”。
在王朝的反复轮回中,最容易上当,也最受伤害的永远都是那些没有独立思维的穷人,不是吗?
明朝自“土木堡事变”后,就彻底变了样子。在朱元璋和朱棣时代,朝臣活得是胆战心惊,屠杀大臣成了那时的风尚。但天地轮回,有初一就有十五,从来都没有永远的强者。
在“土木堡之变”这个皇权和臣权之间的豪赌中,朱祁镇彻底成为了赌场上的大输家。
朱祁镇输掉的不仅仅是几十万明朝的精锐,还有他们老朱家的皇权。从此之后,文官集团的权势彻底超越了皇权,明朝的皇帝为了活命,也不得不一个个装疯卖傻地活下去。
在朱元璋时代,明朝的大臣别谈什么骨气了,有一个大臣敢大声反驳朱元璋一句的吗?
而土木堡事变之后,有些大臣不但敢当着皇帝的面,在未经皇帝的允许下,以群殴的方式在皇宫之内打死自己的政治对手,还敢拍着桌子说自己烧了郑和下西洋所有国家资料。这不叫骨气,这叫霸气和牛气!
为了将失去的东西抢回来,朱祁镇在一场豪赌中失败了。而正德,这个明朝历史上最聪明,最有胆识,也最雄才大略的皇帝,最后却成了“荒淫无道之昏君”。
其实,正德的改革无非如下三点:
1、通过重启“郑和下西洋计划”,将明朝迈向帝国资本主义;
2、通过“豹房”培植自己的亲信和武官,将皇权收拢回来;
3、
抛弃传统的虚伪礼教,活出自我;
·正德的伟大改革
什么叫贪?无非如下几点:
1、贪名;
2、贪权;
3、贪财;
4、贪色;
很多人只恨贪财贪色之徒,却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破坏力最大,对帝国危害最大的,就是那种两袖清风,而又贪名贪权之人。
这些人往往被那些不明真相,不懂政治的人奉为青天或救世主。但如果仔细分析起来,这些人往往比和珅和严嵩还可恶。
在一切的明争暗斗背后,他们不贪财不好色,要的却是权和名。
而这两样东西,不仅仅是皇帝的独享,也是整个帝国的支柱。为什么插入这段分析?还是因为“土木堡事变”。
正德皇帝一生都活在“土木堡之变”的阴影里,所以他想改变这一切。
有人说,“郑和下西洋”就是一个赔本的买卖,刘大夏的反对是正确的。
说这话的人了解盘踞在台湾的海上霸主郑芝龙吗?
了解明朝最大的海盗汪直是靠什么发家的吗?
了解刘大夏家族后来的发展吗?
了解明朝“倭寇”的由来和真正含义吗?
了解什么叫大航海时代吗?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海运这个从古至今最赚钱的生意,没有之一。
正德就是想通过重启“下西洋计划”,通过海洋贸易来为自己和帝国聚拢钱财和势力,最后再将明朝推向世界。
而所谓的明朝“倭寇”,不就是在朱元璋制定了“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之后,被逼得失去了生存机会的沿海百姓拿起武器来和朝廷正面对抗的吗?
你断人家的财路,人家能不和你拼命吗?
而以刘大夏家族为代表的走私集团,看中的不也是海洋贸易这块肥肉吗?如果不赚钱,为什么那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搞海洋走私呢?
在没有拥有实权之前,正德不得不通过“豹房”这个障眼法来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作为一个拥有现代00后思维的正德,最看不惯的就是那群满嘴仁义道德,背后却总是男盗女娼的儒生。
他只想活得像一个人,而不是做一个一辈子都只能带着面具生活的鬼,难道这也有错吗?
如果正德的改革能成功,明朝不但可以顺利进入大航海时代,还会通过“郑和下西洋计划”赚得盆满钵满。
在有了足够的金钱和权势之后,以武宗的雄才大略他能放得过开疆拓土的大好时机吗?如果正德不被人害死,明朝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早的一个“日不落帝国”。
对于正德的三大改革和正德的“落水死”,读者您又是怎么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