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历代皇帝都头疼的问题, 被朱元璋轻易解决, 但有件事他没料到

一个历代皇帝都头疼的问题, 被朱元璋轻易解决, 但有件事他没料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757 更新时间:2024/2/20 4:41:45

究竟要怎样对待外戚,历来都非常考验皇帝们的智慧。对外戚太好,担心外戚会夺权,面对朝中的大臣也不好交代。如果对外戚不好,又要面对老婆们的刁难,日子同样很难过。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在宋朝的时候,深受宋仁宗宠爱的张贵妃想给自己的养父升官,宋仁宗一时心软就答应了。上朝的时候就想提拔爱妃的养父,结果被包青天给喷的满脸唾沫。最后老丈人的官也没升成,还落了个重用外戚的名声。至于外戚夺权这种情形在历史上发生的次数就太多了。

到了明朝的时候,令皇帝们担忧的外戚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虽然明朝的皇帝们生命普遍都很短暂,基本上三四十岁就去世了,可是在明朝的数百年时间里都没有出现过外戚一家独大的局面。这都因为朱元璋充分吸取了历史上外戚专权的教训,对外戚进行了提防。

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对朝政进行了很大的改动,最重要的就是创建了内阁制度。这个内阁制度作用很明显,就是在皇帝不愿意干活的情况下,保持朝政正常的运转。像朱元璋和朱棣都是用不到内阁的,他们俩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勤劳皇帝,能自己干的活全都自己干完了,根本轮不到内阁。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内阁制度就显现出作用来了。

明朝的皇帝除了寿命比较短以外,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不务正业。比如沉迷炼丹的嘉靖帝和沉迷于木匠的天帝,心思根本就不在朝政上面。还有诸如万历帝、成化帝这些都是不爱干活的皇帝。像万历帝都二三十年不上朝,那么朝政怎么办?这个时候内阁就代替皇帝来管理国家了。而且还能把国家管理的井井有条。

在历史上的其他时期,如果皇帝荒于政事就给了外戚擅权的机会。但是在明朝,因为有内阁的存在,外戚根本找不到机会。这些内阁大臣们,个个都是人精,外戚想要从这些文臣手中夺权,那简直是异想天开。

朱元璋撰写了一本《皇明祖训》,里面连子嗣们的行辈都给排的整整齐齐,事无巨细全部给安排的妥妥当当。古代人对祖宗制度是十分看重的,连皇帝都不能例外。所以朱元璋的这本祖训就成了朱家后代帝们的行事准则了,在这本祖训的第八条,专门规定了皇后不得干预朝政。

以明朝皇帝们对祖训的恭敬态度,只此一条就断了外戚们的专权之路。所以明朝虽然也有很多十分受皇帝宠爱的妃子,但是始终没有出现过外戚干预朝政的局面。

虽然说明朝彻底杜绝了外戚专权的隐患,但是在后期却出现了史上最大的宦官干政的乱局。这种结局恐怕朱元璋当时是怎么也想不到的吧!

更多文章

  • 明朝一共16位皇帝,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念,将发现一个神奇的组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16位皇帝一览表,明朝皇帝的名字一个比一个难记,明朝开国时期各个皇帝的名字

    喜欢研究历史的人就会发现,明朝皇帝的名字很整齐,每一辈都有固定的偏旁部首,这一点令人惊叹!皇族取名字是很有讲究的,那么明朝皇家取名为何会有这样的规律呢?我们将大明朝16位帝王的名字连起来看,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了!01取名字的深意明朝的第一个皇帝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由于生在贫苦人家,所以他的童年过的

  • 他是赵敏的丈夫,深受朱元璋厚爱,却因此人错失太子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朱樉[shǎng],明太祖朱元璋次子 ,明成祖朱棣同母兄,母孝慈高皇后马氏(马皇后),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洪武三年(1370年),封秦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西安。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为宗人令。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其在藩国多过失,被召还京师,后经皇太子朱标解劝,次年放还

  • 刘继祖送朱元璋一小块自家荒地,最终下场如何?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和刘继祖对话,刘继祖赠与朱元璋的荒地,朱元璋怎么报答刘继祖的

    朱元璋家中不是一般的穷,可以用居无定所来形容,家中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给地主打长工,如果没有灾荒和瘟疫,一家人还能勉强度日,但是在一场天灾之后,家中亲人相继去世,朱元璋小小年纪就要承受如此的丧亲之痛,更让他感到无奈的是亲人没有葬身之地。后来地主刘继祖送给朱元璋一小块自家荒地埋葬亲人,那么刘继祖最终的下

  • 宋孝宗有三个儿子,到了宁宗没有儿子了,为何没从堂兄弟里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宁宗元达个人资料,宋孝宗和宋宁宗,宋孝宗有多少子女

    宋宁宗可谓是真的倒霉,先后有九个儿子,结果没有一个活下来,到后来也没儿子了,只好从宗室子弟当中选择继承人。最先被选为继承人的是太祖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赵与愿,改了几次名字,改为赵询。在赵询十四岁的时候,都已经被册立为储君了,结果他没有做皇帝的命,二十九岁的时候也就是宋宁宗驾崩前四年,先行一步离开了人世

  • 一张明朝绘制的地图揭秘了明清两朝的差距,网友:差距竟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地图高清版大图,最真实的明朝地图,明朝淮安府地图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清朝的衰败归因于闭关锁国。在清朝统治前期,整个的政治是相当开明的,当时清朝的皇帝们对于自己的政治也是相当的用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展权的皇帝们似乎对自己的政务开始变得没那么上心,王朝的兴盛使他们沉迷。在乾隆皇帝统治后期,甚至是夜郎自大,既听不见他人的意见,也不愿意承认他人的优

  • 真实的明朝到底有多黑暗?海瑞的这篇奏疏说明了一切,令人发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海瑞生平简介,海瑞在明朝当了什么,海瑞奏疏全文朗诵

    朱元璋和他的子孙在元朝苛刻的行政基础上又增加了更为黑暗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和“朱姓皇室天下养”等这些只为一己之私而设立的顽固“病根”。其实,唐宋元明清其本质没有区别,一脉相承,都是封建帝制时代的腐朽朝代。唯一所不同的是,中华文化在宋之后发生了巨大的破坏性变化。这种变化对帝王之家的统治十分有利,但对于我

  • 为何说朱棣是千古一帝?因他奠定了明清两朝500年的东亚国际秩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为何能成功,有关朱棣的真实历史,历史如何看待朱棣

    ·进攻、进攻、再进攻朱元璋在位时实行的是战略收缩。北以长城为防线,重新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势力。对南实行了史上最严海禁,片板不得下海,防止沿海骚乱。而朱棣从举起“清君侧”那面大旗开始,征战的脚步就再也没有停息。朱棣很鄙视老爹畏手畏脚的样子,他的战略方针除了进攻,还是进攻。对内,他仅仅从开始的几千兵

  • 为什么说明朝是亡于自己?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这要从朱元璋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在明末可以挽救明朝吗,明朝灭亡对朱元璋的评价,朱元璋谈明朝能存在多少年

    很多人喜欢明朝,这很好理解。但如果喜欢到不能容忍任何不同的观点,喜欢到认识不到明朝的不足和缺陷,那就很恐怖了。为何那么多人喜欢明朝呢?首先,明朝是汉人建立的封建帝国,尽管本质上和其他朝代没有丝毫区别,但对于拥有大汉情节的人来说,这很值得骄傲。二,明朝下一个朝代是满清,上一个是蒙元,这就形成了一个对比

  • 明朝这位皇帝若能成功,还会有后来的满清吗?为何他却反而被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哪些皇帝死的最惨,如果没有李自成满清能灭掉明朝吗,明朝是怎么被满清推翻的

    而他们老朱家的受益,恰恰是建立在剥夺底层基础上的。明朝初期的政策,是影响中后期混乱的主要原因。如果今天所说的这位皇帝能改革成功,绝地不会再有满清的出现。他是谁?是怎么做的?一位堂堂皇帝为何最后却惨遭毒手?·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很多喜欢明朝的朋友提到满清就破口大骂,说满清大搞文字狱、闭关锁国、愚民统

  • 如果崇祯重用魏忠贤,还会有后来的满清入关吗?到底谁是满清帮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崇祯怎么把魏忠贤除掉的,崇祯和魏忠贤哪个能治国,崇祯皇帝怎样拿下魏忠贤

    土木堡事件,是影响大明整个历史转折的大事件。因为疑点太多,不得不令人怀疑这是一个阴谋,从此代表大地主、大官僚、大家族势力的文官集团彻底把握了朝廷,皇权从此旁落。后来正德的死、张居正被清算、“倭寇”的十年混乱、天启的死、崇祯的自杀……那个大事件背后不透露出阴谋的气息?最终的结果是成王败寇。失败的一方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