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诱降被杀前他说“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之后明朝倭寇成患

诱降被杀前他说“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之后明朝倭寇成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168 更新时间:2024/2/20 4:41:57

汪直是明朝嘉靖年间海盗,但是他却不是一般的海盗。他从小聪明伶俐,却不喜读四书五经,而喜欢做生意。嘉靖十九年汪直乘明朝海禁政策松缓之时,与同乡一同赴广东进行海外贸易。干走私是违法的,所以汪直投靠了海盗集团,在海盗的庇护下,继续走私贸易,这期间他已经积攒了不少的财富。

后来海盗集团被明军给歼灭了,汪直便自己干,自立为船主。汪直成为当时东亚一个大型武装海商集团的首领,并接受日本战国大名邀约,以九州长崎县为基地,从事海上贸易。此时明朝对海禁越来越严,汪直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他便纠合亡命之徒,以宁波双屿为大本营,进行武装走私,号称“五峰船主”。明朝朝廷多次派兵围剿,都是败多胜少,收效甚微。

伫立在日本的汪直塑像

嘉靖二十一年汪直定居日本长崎县,自立了一个“宋国”,自称徽。他的“宋国”设立了官员,因为他控制了要害之处,所以日本三十六岛的蛮夷大中小名们都对他俯首帖耳,归他指挥。而此时的汪直已经成了东亚和东南亚最强的海盗势力,当时海上的贼寇,不受汪直节制的,将不能生存。

为什么汪直能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里,就能成为最强大的海盗呢?这里有两个原因,一呢是西班牙人也到了中国沿海经商,他们需要汪直手上的茶叶,但是他们没有钱,只好用手上的枪来换,他们还怕自己手上的“废铁”在汪直眼中不值钱,所以纷纷贱卖。而汪直则利用日本当时处于混战时期,将这些从西班牙人手里低价换来的枪,又高价卖给日本人,从中谋取暴利。当然除了枪支外,日本人因为只顾混战,导致生活资源短缺,所以生活必需品也得从汪直那买。

汪直剧照

还有一个原因是大明朝的海禁越来越严,沿海百姓不得不冒险走私,很多人由商、民转为寇、盗,然后这些人趁机被汪直所吸收,成为了他的部署。

此时的汪直直属的部队有五千人,各个装备着精良的武器,而当时东亚东南亚甚至是日本本土最强大的大名,最多的也只有三千部署左右,完全不是汪直的对手,而且他们还得靠汪直卖给他们枪支,所以他们对汪直只能唯命是从,俯首帖耳。

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有一个大名对汪直不满,然后汪直就将枪支卖给他对手,不卖枪支给他,于是他的枪将越来越少,对手越来越多,最后就只能被人吞掉。而汪直也深知平衡之道,一直都是拉一方扶一方打一方,反正就是不让任何日本大名威胁到他的地位,都得听他的话。

而且和一般海盗不同的是,汪直还是希望能和大明朝和平共处,甚至愿意为大明御边,只希望朝廷能开海禁,通贸易,当然了前提是贸易通道得由他掌握。

为了达到此目的,汪直在地方官员默许“私市”的暗示下,他主动配合官府,十分卖力,平定了陈思盼等多股烧杀掠夺的海盗,维持沿海秩序,逐渐确立了自己“海上霸主”地位,并试图在舟山沥港重建双屿港的繁华。然而大明朝廷背信弃义,嘉靖三十二年,总兵俞大猷率官军偷袭沥港围歼汪直。

汪直不得不再从事海盗活动,纠集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不过他的目的依然是八个字“要挟官府,开港通市”。他希望通过壮大自己的力量,让朝廷在剿灭他不了的时候,不得不答应他的条件,开港通市,让他的海外贸易披上合法的外衣。

嘉靖三十三年四月,胡宗宪受命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负责东南沿海的抗倭重任。为招降汪直,胡宗宪先将汪直的老母妻儿放出监狱,优裕供养,后遗使至日本与汪直养子王滶(海峰)交涉,遂见汪直,晓以理,动以情。

胡宗宪剧照

汪直见亲人无恙,又得到开港通市的允诺后,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可是在去杭州谒见巡按王本固时,被王本固这个书呆子给诱捕了,最终汪直还被砍头。

不过汪直至死觉得他冤枉,他至死都觉得他是国家的大功臣,是为国家剿灭海盗而不是海盗。下狱时亦连声追问:“吾何罪?吾何罪?”他还分析了日本国内的情况,告诉嘉靖只要在广州开放海禁,允许贸易,倭患自平。历数自己剿贼的功劳后,他仍祈求嘉靖开放海禁,并承诺“效犬马微劳驰驱,愿为朝廷平定海疆。”

被斩前他只求再见儿子一面,子抱持而泣,汪直拿一根髻金簪授其子叹曰:“不意典刑兹土!”伸颈受刃,至死不挠(到死也不愿意给朝廷增加麻烦),最终他被斩,其妻子被赏给功臣之家为奴。

而深知倭患之根源,和知道没有汪直压制的倭寇将一发不可收拾的胡宗宪,得知汪直被斩后““亲临海边望祭之,恸哭不已。”汪直死前所说的“死吾一人,恐苦两浙百姓”便一语成谶,很快“新倭复大至”。汪直死后,其义子毛海峰发兵进攻中国沿海,倭寇再不受控制,从而导致了嘉靖末年的严重倭患。

更多文章

  • 一个历代皇帝都头疼的问题, 被朱元璋轻易解决, 但有件事他没料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是怎么当皇帝的,朱元璋对明朝皇帝的态度,传奇人物皇帝朱元璋

    究竟要怎样对待外戚,历来都非常考验皇帝们的智慧。对外戚太好,担心外戚会夺权,面对朝中的大臣也不好交代。如果对外戚不好,又要面对老婆们的刁难,日子同样很难过。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在宋朝的时候,深受宋仁宗宠爱的张贵妃想给自己的养父升官,宋仁宗一时心软就答应了。上朝的时候就想提拔爱妃的养父,结果

  • 明朝一共16位皇帝,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念,将发现一个神奇的组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16位皇帝一览表,明朝皇帝的名字一个比一个难记,明朝开国时期各个皇帝的名字

    喜欢研究历史的人就会发现,明朝皇帝的名字很整齐,每一辈都有固定的偏旁部首,这一点令人惊叹!皇族取名字是很有讲究的,那么明朝皇家取名为何会有这样的规律呢?我们将大明朝16位帝王的名字连起来看,就能发现其中的奥妙了!01取名字的深意明朝的第一个皇帝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由于生在贫苦人家,所以他的童年过的

  • 他是赵敏的丈夫,深受朱元璋厚爱,却因此人错失太子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朱樉[shǎng],明太祖朱元璋次子 ,明成祖朱棣同母兄,母孝慈高皇后马氏(马皇后),明代九大攘夷塞王之一。洪武三年(1370年),封秦王。洪武十一年(1378年),就藩西安。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为宗人令。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其在藩国多过失,被召还京师,后经皇太子朱标解劝,次年放还

  • 刘继祖送朱元璋一小块自家荒地,最终下场如何?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和刘继祖对话,刘继祖赠与朱元璋的荒地,朱元璋怎么报答刘继祖的

    朱元璋家中不是一般的穷,可以用居无定所来形容,家中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给地主打长工,如果没有灾荒和瘟疫,一家人还能勉强度日,但是在一场天灾之后,家中亲人相继去世,朱元璋小小年纪就要承受如此的丧亲之痛,更让他感到无奈的是亲人没有葬身之地。后来地主刘继祖送给朱元璋一小块自家荒地埋葬亲人,那么刘继祖最终的下

  • 宋孝宗有三个儿子,到了宁宗没有儿子了,为何没从堂兄弟里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宁宗元达个人资料,宋孝宗和宋宁宗,宋孝宗有多少子女

    宋宁宗可谓是真的倒霉,先后有九个儿子,结果没有一个活下来,到后来也没儿子了,只好从宗室子弟当中选择继承人。最先被选为继承人的是太祖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赵与愿,改了几次名字,改为赵询。在赵询十四岁的时候,都已经被册立为储君了,结果他没有做皇帝的命,二十九岁的时候也就是宋宁宗驾崩前四年,先行一步离开了人世

  • 一张明朝绘制的地图揭秘了明清两朝的差距,网友:差距竟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明朝地图高清版大图,最真实的明朝地图,明朝淮安府地图

    一直以来,我们都将清朝的衰败归因于闭关锁国。在清朝统治前期,整个的政治是相当开明的,当时清朝的皇帝们对于自己的政治也是相当的用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展权的皇帝们似乎对自己的政务开始变得没那么上心,王朝的兴盛使他们沉迷。在乾隆皇帝统治后期,甚至是夜郎自大,既听不见他人的意见,也不愿意承认他人的优

  • 真实的明朝到底有多黑暗?海瑞的这篇奏疏说明了一切,令人发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海瑞生平简介,海瑞在明朝当了什么,海瑞奏疏全文朗诵

    朱元璋和他的子孙在元朝苛刻的行政基础上又增加了更为黑暗的锦衣卫、东厂西厂和“朱姓皇室天下养”等这些只为一己之私而设立的顽固“病根”。其实,唐宋元明清其本质没有区别,一脉相承,都是封建帝制时代的腐朽朝代。唯一所不同的是,中华文化在宋之后发生了巨大的破坏性变化。这种变化对帝王之家的统治十分有利,但对于我

  • 为何说朱棣是千古一帝?因他奠定了明清两朝500年的东亚国际秩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为何能成功,有关朱棣的真实历史,历史如何看待朱棣

    ·进攻、进攻、再进攻朱元璋在位时实行的是战略收缩。北以长城为防线,重新长城,防御北方游牧民族势力。对南实行了史上最严海禁,片板不得下海,防止沿海骚乱。而朱棣从举起“清君侧”那面大旗开始,征战的脚步就再也没有停息。朱棣很鄙视老爹畏手畏脚的样子,他的战略方针除了进攻,还是进攻。对内,他仅仅从开始的几千兵

  • 为什么说明朝是亡于自己?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这要从朱元璋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在明末可以挽救明朝吗,明朝灭亡对朱元璋的评价,朱元璋谈明朝能存在多少年

    很多人喜欢明朝,这很好理解。但如果喜欢到不能容忍任何不同的观点,喜欢到认识不到明朝的不足和缺陷,那就很恐怖了。为何那么多人喜欢明朝呢?首先,明朝是汉人建立的封建帝国,尽管本质上和其他朝代没有丝毫区别,但对于拥有大汉情节的人来说,这很值得骄傲。二,明朝下一个朝代是满清,上一个是蒙元,这就形成了一个对比

  • 明朝这位皇帝若能成功,还会有后来的满清吗?为何他却反而被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明朝哪些皇帝死的最惨,如果没有李自成满清能灭掉明朝吗,明朝是怎么被满清推翻的

    而他们老朱家的受益,恰恰是建立在剥夺底层基础上的。明朝初期的政策,是影响中后期混乱的主要原因。如果今天所说的这位皇帝能改革成功,绝地不会再有满清的出现。他是谁?是怎么做的?一位堂堂皇帝为何最后却惨遭毒手?·片板不得下海的海禁政策很多喜欢明朝的朋友提到满清就破口大骂,说满清大搞文字狱、闭关锁国、愚民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