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纵横江湖几十年,为何秦始皇一封30字的信,就要了他的命

吕不韦纵横江湖几十年,为何秦始皇一封30字的信,就要了他的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362 更新时间:2024/1/17 15:46:05

吕不韦最风光的时刻,是在秦异人死后。那时候,嬴政还小,才12岁,吕不韦以“仲父”、“文信侯”、“相国”的身份把持大秦朝政,封于河南洛阳,食十万户。

为了与战国四公子一比高下,他网罗3000门客,好吃好喝供着,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全部记录下来,编撰成了一本书。吕不韦一个字都没有写,却是这本书的作者和总编辑,名字叫《吕氏春秋》。

巨大的成功蒙蔽了吕不韦的双眼,他以为他真的夺取了“大秦公司”的控制权,殊不知,他仅仅是一个小股东而已,真正的大股东嬴政虽小,但也一天天在长大。但是,吕不韦却完全忽视了这一点。

[var1]

晚年的吕不韦犯下了两个错误,就是这两个错误,把他逼入了绝境。

第一,他不该把嫪毐(laoai)引荐给赵姬

赵姬作为吕不韦的一枚棋子,这个时候其实已经用处不大了,而且,随着嬴政继位,赵姬成为太后,她和吕不韦曾经的关系,已经让她成为一枚定时炸弹。

但是,吕不韦过于自信了,他妄图继续保持和赵姬的暧昧关系,同时利用赵姬是嬴政生母的身份,来控制和影响嬴政。

嬴政长大成人后,吕不韦脑子抽了,居然贡献一个精力旺盛,欲望无穷的男人给赵姬,让嫪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与他分庭抗礼。

第二,被罢官回洛阳后,不该高调接待六国宾客

嫪毐被秦始皇平叛、车裂后,嬴政就已经想顺手除掉吕不韦了,只是顾忌到他毕竟对大秦有功,想给他一条生路,所以,仅仅是罢免了他相国的官位,让他回到封地洛阳养老。

这个时候,如果吕不韦能够识时务,就应该闭门谢客,远离政治,做个快乐的退休老头,毕竟,他又不缺养老金,洛阳有十万户养着他。

但是,吕不韦偏偏高调行事,大宴六国宾客,硬生生的把洛阳变成了国际政治中心,这让嬴政大为不满,给吕不韦写下了“绝命30字”。

用一个精明的生意头脑,做了一笔最佳的政治投资

吕不韦是卫国人,他一不种地,二不读书,在河南禹州做低买高卖的生意,而且越做越大,不断来往于各国之间。

有一次在邯郸,吕不韦在街头喝茶,看见了一个落魄的公子,就问店小二:“这个人是谁”,店小二说:“是秦国在赵国的质子,名字叫秦异人”。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流行把本国的一个王子送到他国,作为人质,相互保证和平共处,叫做“质子”。

秦异人的爸爸叫安国君,他有二十多个儿子,秦异人和他的母亲夏姬是最不受待见的,所以,他被派到赵国当质子。

正是因为秦异人不受待见,秦国也没有拿他当回事,爱死不死,所以,秦国照样进攻赵国,搞得秦国和赵国关系非常紧张。

赵国打了败仗,就拿秦异人出气,吃没东西吃,穿没衣服穿,出门基本靠走,取暖基本靠抖,更惨的是晚上,孤枕难眠,身边连个女人都没有。

吕不韦打听了一圈秦异人的情况,一拍大腿:“这是一件好货呀,而且现在估值这么便宜,我可以先屯到手里”,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奇货可居”。

吕不韦找到了秦异人,脸上堆满了笑容:“公子,我有办法让你发达起来”。

秦异人别看落魄了,到底是公子哥,骨子里是看不起吕不韦这种商人的,他冷冷的说:“你先管好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吧”。

吕不韦也不生气,在那个年代,商人的地位是最低的,即便你是首富也是“贱人”一个,吕不韦的心态自然早就修炼出来了,他对秦异人说:“等我把您捧到了高位,自然不愁我的一亩三分地”。

秦异人这才感觉到,也许,眼前这个人确实能让自己摆脱困境,于是,赶紧让吕不韦坐下详谈。

吕不韦向秦异人分析:“您现在在赵国做质子,秦赵开战,您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国内,您父亲有二十多个儿子,您排行居中,太子之位,靠轮,是轮不到你头上的。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投靠华阳夫人,认他为母。华阳夫人深受您父亲宠爱,有她支持,您才有当上太子的可能”。

秦异人叹气道:“我何尝不知道我的处境,只是我为质子,出不了赵国,怎么办”。吕不韦微笑到:“不用公子费心,我自有安排,您静候我的佳音就行”。

秦异人很感动,拍着吕不韦的肩膀说:“如果将来我能当上秦国国君,我们平分江山”。

[var1]

临走时,吕不韦看着秦异人简陋的房间和破烂的衣服,随手给了他500金,说:“公子拿着,将来交际应酬用”。不仅如此,为了让秦异人晚上不至于独守空房,吕不韦还狠心把自己的小妾赵姬送给了秦异人。

跟了秦异人没多久,赵姬就剩下了一个男孩,就是嬴政。至于他的生父到底是谁,已经是千古之谜。

第二天,吕不韦就开始为秦异人的“资产重组”四处奔走。他到秦国,通过各种关系结识了华阳夫人。

吕不韦再次展开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夫人,您现在深受安国君宠爱,但是您没有儿子,这是您最大的问题,都说母凭子贵,现在您还年轻,将来您老了,对安国君没有吸引力了,您还能靠谁呢?”

华阳夫人也正为此事发愁,他和吕不韦一拍即合,立马同意认秦异人为自己的儿子。

吕不韦再次回到赵国,趁着秦赵两国交兵之际,重金贿赂了城门士兵,带着秦异人逃到了秦军大营,顺利的回到了秦国。

在华阳夫人的支持下,秦异人被立为太子,秦昭襄王去世后,安国君只做了短短的3天秦王,大秦的王位就传到了秦异人的手里,是为秦庄襄王。

公元前250年,秦异人拜吕不韦为“相国”,封为“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秦异人兑现了他的诺言,与吕不韦平分天下。

吕不韦也成功的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从一个卑微的商人华丽变身权贵阶层。

独揽大权,秦国变成吕氏天下

秦异人可能在赵国颠沛流离时间长了,比较短命,在位三年就去世了,嬴政继位。

当时嬴政还比较小,只有12岁,拜吕不韦为“仲父”,一切军国大事,均由吕不韦决断。吕不韦还经常出入后宫,与赵姬在一起,再续前缘。

就这样,吕不韦左手江山,右手美人,秦国成了吕氏的天下。

当时的秦国,权力格局是这样的:

以嬴政为首的“王党”,势力比较弱小。但是,12岁的嬴政从小跟随母亲赵姬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他的心智远超常人,吕不韦与赵姬的媾和,他不是不知道,也不是不明白,他只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以吕不韦为首的“相党”,属于当之无愧的实力派。吕不韦一言九鼎,以小股东的身份,实际控制着“大秦公司”的日常运作。

以赵姬为首的“后党”,是吕不韦的附庸。赵姬当时贵为太后,虽然实际上是吕不韦说了算,但名义上,赵姬是以太后身份主持朝政,因此,赵姬也拥有调兵遣将的权力。

2比1,吕不韦和赵姬,实控了大秦帝国,更准确的说,就是吕不韦控制了大秦,因为赵姬的投票权,也在吕不韦手中。

[var1]

当时战国有四公子,楚国春申君,齐国孟尝君,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这4个人手下门客众多,人才济济,吕不韦为了与4人一较高下,高薪网络人才,门客多达3000多人。

这么多门客,也不能白养着他们,于是,吕不韦让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统统记录下来,编辑成了一本大百科全书,当然,最后的署名权是吕不韦的,毕竟,他们属于职务创作,最终的版权还是老板吕不韦的。

这本书就是《吕氏春秋》。

为了炫耀自己的功绩,吕不韦把书的内容悬挂在城门之上,公告天下,如果有人能改动上面一个字,就奖赏千金,“一字千金”就是从这里来的。

古人写字,都惜墨如金,一句话就能概括一件事,比如“发吏攻毐,毐败亡走”,简单明了,所以,最终也没有人能改动。

这个格局维持了有10年左右,随着嬴政的逐渐长大,大秦帝国的势力格局发生了变化,嬴政的“王党”逐渐强大,吕不韦不敢再公开的和赵姬在一起,为了不让赵姬寂寞,吕不韦把嫪毐献给了赵姬。

嫪毐这个人,长的帅不帅不知道,但是作为男人,他的小弟弟非常强大,强大到可以拨动车轮。

为了把嫪毐送进宫,吕不韦假装把他处以宫刑,然后又买通行刑的主管,拔掉嫪毐的胡子,假装已宫,就这样,嫪毐带着自己的小弟弟来到了赵姬的身边。

吕不韦原以为,嫪毐只是赵姬玩乐的一个工具而已,没想到,嫪毐凭借着赵姬的宠爱,发展成了秦国的一大势力集团,与吕不韦分庭抗礼,甚至把吕不韦拖入了绝境。

秦国三大势力并存,嬴政一举荡平嫪毐和吕不韦

嫪毐把赵姬伺候的是真舒服,史书记载:“太后私与通,绝爱之”。由此能看出来,赵姬对嫪毐是真爱了,他前半生一直都是男人的棋子,这次,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白马王子。

没多久,赵姬怀孕了,为了掩人耳目,赵姬故意说自己住的地方不吉利,然后搬到了雍城的旧王宫去住,嫪毐当然也跟过去了,在那里,他们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俩人还生下了两个儿子。

凭借着赵姬的宠爱,嫪毐也发达了,被封为“长信侯”,封地在太原郡,但是,嫪毐一直都居住在雍城,并且成为雍城的主人,史载“事皆决于嫪毐”。嫪毐家中有仆人上千,登门求官的人也以千计。而赵姬,已经彻底从吕不韦集团倒向嫪毐,成为嫪毐的小迷妹。

这个时候,大秦的势力格局已经发生了变化,呈现嬴政集团、嫪毐集团、吕不韦集团三足鼎立的状态。

公元前238年,嬴政准备在雍城举行“冠礼”,行了“冠礼”之后,嬴政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亲政了。

就在“冠礼”的宴会上,嫪毐喝多了,和大臣颜泄赌钱,嫪毐输了不少,拉着颜泄不让他走,颜泄也是喝多了,甩胳膊就走,嫪毐上去就给了颜泄一个嘴巴:“我是当今大王的假父,你是什么东西,敢跟我龇牙”。

颜泄出门碰见了嬴政,跪在地上就哭:“大王,臣被嫪毐给打了,他根本就不是什么太监,他是假的,他和太后生了两个儿子,还想立他们的儿子为太子,你可要小心啊”。

嬴政的脸都黑了,这种事儿,他其实早就知道了,但是你颜泄这么公开的说,不是打我的脸吗?于是,让人把颜泄拖了出去:“他喝多了,别听他胡说”。

但是,暗地里,嬴政已经开始布置兵力,准备铲除嫪毐。

[var1]

当天晚上,回到房间里,嫪毐的酒醒了一半,觉得自己今天酒后失言了,于是就和赵姬商量,提前动手,嫪毐借用赵姬的太后玉玺,调来了骑兵,假称蕲年宫有贼,要他们去捉贼。

蕲(qi)年宫,就是嬴政的寝宫。

但是,小小的嫪毐那里是嬴政的对手,嬴政宣布:“凡是活捉嫪毐的,赏钱百万,斩嫪毐首级的,赏钱五十万,诛杀逆党一人者,赐爵一级”。

于是,全城百姓出动,捉拿嫪毐,嫪毐跑到东门的时候被生擒。嬴政将他车裂,诛杀三族,所有参与叛乱的宾客统统处死,没有参与叛乱的宾客也不放过,全部流放到蜀地。

嫪毐和赵姬的两个孩子,也被嬴政装到麻袋里摔死了,赵姬被囚禁在雍城,派300士兵把守,所以出入的人员都要盘问。

嫪毐集团,被嬴政彻底铲平!

嫪毐被车裂前,曾经招供,他假装太监进宫,全部都是吕不韦在幕后操作,这是临死拉个垫背的呀。

嬴政本打算连吕不韦一起处死,但是,吕不韦在秦国经营这么多年了,朝堂的全都是他的人,因此,纷纷给他说好话:“吕相拥立先王有功,对于大秦也有重大贡献,况且,嫪毐已死,死无对证,不能证明吕相就是从犯”。

嬴政考虑到自己的权力未稳定,不宜操之过急,就放了吕不韦一条生路,但是,仍然罢免了他“相国”的职务,让他回到封地洛阳养老去。

嬴政的一封信,就是一道绝杀令

按照嬴政的本意,如果吕不韦能老老实实的在洛阳养老,不再参与政事,那嬴政也不会再为难他,毕竟,说不好,他就是嬴政的亲爹。

不过,吕不韦到底是商人出身,政治觉悟还是太低。当时六国听说吕不韦被罢了相,纷纷到洛阳去拜见他,求他出山到自己的国家为相。

看来这大公司出来的就是好找工作,即便是被开除的,也有猎头争破脑袋的抢。

吕不韦也是来者不拒,和这些列国的使臣们饮酒作乐,非常享受这种被争抢的感觉。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嬴政的一封信,信的内容很短,只有区区30字,但是,这30个字,字字如刀,看的吕不韦是汗流浃背。

这封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於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

你对大秦有什么功劳,可以让你封于河南,十万人供养着你;你是大秦的生母亲戚,敢称“仲父”,你带着你的家人,搬到蜀地去住吧。

区区30个字,把吕不韦的功劳抹杀的一干二净,把吕不韦和自己的关系撇的一干二净,字里行间隐藏的意思就是:“吕不韦,你已经成为废人一个了,以后,不会再有任何人罩你了”。

吕不韦知道,这绝对不会是嬴政的最后一道命令,即便自己和家人一起搬到蜀地,也难逃一死,甚至会被诛灭三族。

为了给家人留条生路,也为了给自己留个好名声,吕不韦最终选择了喝毒酒而死。

吕不韦的一生,无疑是成功的,他以区区1000金的本钱,让自己和家族实现了阶层跃迁,从最末流的商人变成了上流社会的权贵阶层。

不过,吕不韦成也“生意”,败也“生意”,他始终是以生意人的思维在看待问题,他觉得他对大秦有贡献,大秦就一定会给他应有的回报。但是他不明白,宫廷是复杂的,甚至是残酷的,他不是生意,而是斗争。

吕不韦的结局告诉我们,生意人就是生意人,老老实实的赚钱,踏踏实实的投资,永远不要奢望染指政治,即便是“首富”也不行。

更多文章

  • 古代“第一战神”白起,一生无败绩为何被秦王赐死?只因得罪小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白起因何而死,古代十大猛将白起,战神白起怎么被赐死的

    我们有句俗话叫做“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如果被白起听到,一定会笑掉大牙:“什么,败,不存在的,老子打仗就从来没有败过”。确实,白起一生从无败绩,他从左庶长起家,南征北战,拳打韩魏,脚踢赵楚,为秦国打下了70座城池,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白起有屠杀战俘的习惯,据统计,白起一生中在战场上所杀的敌

  • 在春秋争霸战争中,大诸侯为什么能很容易地包围别国都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目的和影响,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目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带给社会的影响

    [var1]但与战国时期不同的是,大诸侯在春秋时期似乎很容易其他诸侯国的都城,比如宋国的都城在春秋时期就被包围过好几次。那么在春秋争霸战争中,大诸侯为什么能很容易地包围别国都城呢?春秋诸侯国大体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以城邑为中心的“国”;二是城邑以外的“野”。由于各种原因,春秋的诸侯们只能实控以城

  • 嬴政的母亲赵姬,和吕不韦、异人都有染,嬴政到底是谁之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嬴政是吕不韦和赵姬所生吗,嬴政与太后赵姬什么关系,嬴政的母亲跟吕不韦是什么关系

    不过榴莲历史通分析,嬴政是吕不韦儿子的可能性比较大。说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最早出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资治通鉴》借鉴《史记》写法,但它的记述中多了个“佯”字,更是表明赵姬是吕不韦设计送给子楚的。“至大期时 ”指足月。从这两段记载可以看出:《史记》和《资治通鉴》都明确的认为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但

  • 本是中原地区重要诸侯国的郑国,为何在战国初年便被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的郑国在哪里,郑国灭掉多少诸侯国,郑国战国资料

    [var1]当然,这样的情况,多出于郑国在政治上自保的国策。可这样的国策, 并没有使得郑国在战国时期延续下去。历史上的郑国,在到了战国初期之后,却迅速的被韩国灭掉。以至于,这个中原地区,一直很重要的诸侯国,最终淹没在了春秋战国的历史中。那么,本是中原地区重要诸侯国的郑国,为何在战国初年便被灭掉?[v

  • 孔子与子路:一个莽撞粗野,张嘴不过脑子的人,居然成了典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孔子与子路的经典故事,真实的孔子与子路,孔子与子路的经典故事500字

    [var1]其实子路在跟孔子“取经”前,原本也是看不起这个酸秀才的。据传,有一次孔子正在给学生上课,子路气势汹汹过来拆台,他戴了顶“鸡冠帽”,握一柄装饰了野猪标识的剑,活像个不良少年,上来就冒犯冲撞孔子。《史记》说,孔子“降魔”有术,只稍稍设计了一些礼乐,就把子路吸引住了。慢慢地子路才发现,这个白面

  • 秦始皇崛起:平定嫪毐之乱,驱逐吕不韦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始皇平定嫪毐叛乱,秦始皇是如何除掉嫪毐的,秦始皇什么时候流放吕不韦

    秦始皇,史上第一大帝,他建立起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推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让后世知道到何为“中国”。早年秦始皇,颠沛流离,在刀光剑影中长大,九死一生,却屡次化险为夷,最后登基继承秦国大统。[var1]前259年,吕不韦将爱妾赵姬送给在赵国当人质的赢子楚为妻,很快就生下第一个儿子,取名赢政,即是后来

  • 齐国八百年大业付诸东流,难道仅是因为灭宋的战略失误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齐国最鼎盛时期有多强,齐国灭宋的历史,齐国平天下原句

    [var1]历史上的齐国,自齐桓公称霸之后,似乎很少在出现人们的视野之中。可即便如此,齐国也是春秋战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诸侯国。尤其是,在战国中期,魏国霸权凋零之后,齐国更是成为了同秦国一样,并立于天下的强大诸侯国。但是,齐国八百年的大业,在战国中期迎来鼎盛之后,便又迅速的滑落了下去。因为,自齐

  • 大秦赋:真太监赵高又登场!他的一个举动得秦王青睐,被封为近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高是怎么被秦王看中的,赵高在秦国的身份,赵高在秦朝时的官职

    导语:《大秦赋》真寺人赵高又登场!他的一个举动受秦王青睐,被封为近寺由张鲁一、段奕宏等主演的《大秦赋》正在热播中,剧中的嫪毐之乱终于结束了,可惜嫪毐被车裂的镜头被剪了,还有秦王摔嫪毐孩子的画面也被剪了,可能为了过审才会将这些血腥画面给剪了。[var1]真太监嫪毐刚刚下线,起初一位毫不起眼的太监赵高又

  • 《大秦赋》吕不韦两个举动,为他的惨死埋下伏笔,只怪他思想超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不韦对大秦的贡献,大秦赋吕不韦死前说的话,吕不韦的死对秦国的影响

    导语:《大秦赋》吕不韦两个举动,为他的下场埋下伏笔,只怪他思想超前最近开播的《大秦赋》热度很高,在豆瓣评分已经高达8.4分了,该剧是由张鲁一、段奕宏主演,主要是围绕着嬴政的成长史展开叙事,以秦扫六合为主线,为我们展示秦一统天下的壮阔史诗。有网友吐槽张鲁一的古装造型太丑了,不管怎么样,这部真称的上良心

  • 他12岁时就能以攻心之计,舌战赵国君臣,为秦王收16座城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12岁出使赵国的是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的赵国局势,曾经靠一张嘴劝降秦国守将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此时本该才华大展的他,却就此杳然无闻,生死成迷。甘罗,生于公元前256年,战国末期下蔡(今安徽颍上)人。 才华初展,智对公鸡蛋 秦武王嬴荡时期,秦公子蜀侯辉在辅相陈壮的支持下反叛秦国。武王闻报大怒,调遣甘茂为大将,率军前去平叛。不久,甘茂平定蜀地返秦,被武王任命为左丞相,同时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