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被逼无奈?甘肃出土的墓志铭,揭开其真面目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被逼无奈?甘肃出土的墓志铭,揭开其真面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377 更新时间:2024/1/17 7:25:02

同样是弑兄杀弟,但在世人的心中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篡位成功的朱棣虽然把大明王朝推向了巅峰时刻:“大明永乐”,不过,对于他立下的不世之功,大多数人并不买账,反而认为他嗜杀成性,过大于功。可是李世民却不一样,他成了众人心中的千古明君,这是为何呢?

这是因为很多资料将李世民划分为被动者,他发起玄武门之变,逼宫父亲看似都是被兄弟逼的,内心并不想那么做,然而李建成李元吉真的那么坏吗?李世民又真的那么无辜吗?或许事实上他并不比朱棣善良多少。

大家都知道,史书都是胜利者书写的,与其说它是记载历史的书,不如说它是胜利者引导舆论、彰显功绩的工具。比如在《旧唐书》中就有一段大赞李世民的话,说他玄武门之变的正确性,还有创下的贞观之治是何等的盛况。当人们收取到这样的信息时,能不让人产生误解吗?纵观历史上的君主,尤其是能治理好一个朝代的,哪一个又是单纯的小白兔呢。所以当读到这样的信息时,心理就需要时刻打个问号。

至于李建成,当时的他已贵为太子,为何还要时不时撩一下李世民,对李世民不不紧逼呢?难道仅仅是因为不自信吗?所以事实上,李建成或许并不是书中描绘的那么不堪,只能说他没有李世民聪明。或许很多人都不相信,毕竟《旧唐书》是在玄武门之变后300多年才出现的,即便李世民有通天的本事,也不可能操控这本书。的确,他直接操控《旧唐书》的能力,却能控制史官们如何写他的工作日志,而《旧唐书》就是参照他留下的工作日志来纂修的,所以要改变后人对他的看法,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更何况在甘肃曾出土了一块《常何墓碑》墓志铭,上面所记载的事迹也从侧面反映了李世民的心机之深。李世民争夺皇位的过程中,有一位叫做常何的将领,他曾是瓦岗军的一员,投降后就一直跟在李建成的身边做事,还做了北门禁军的统领。大家都知道,禁军效忠的是皇帝,那么李世民之所以成功发动玄武门之变,不外乎是提前收买了禁军,才能在玄武门做好埋伏。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收买这些禁军呢?这在墓志铭中也能找到答案。

《常何墓碑》七年,奉太宗令追入京,賜金刀子一枚,黃金卅挺,令于北門領健兒長上。仍以數十金刀子委公賜驍勇之夫……九年六月四日,令揔北門之寄。

很简单的几句话,却再明了不过了,说的是常何身为皇帝的人,却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回长安,还赏赐了不少东西。按理说赏赐并不是什么大事,正所谓“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但常何一没功能,二又不是高祖赏赐,摆明了就是贿赂。而“北门长上”是对玄武门常驻守军的一种称呼,可见李世民早在这支禁军中安插了自己的力量。

虽然唐太宗当时安插力量未必是为了玄武门之变,但他一定清楚,要想控制宫城,就必须控制玄武门,所以他早早地在玄武门常驻守军中安插力量可谓是明智之举,自然也不只有常何一个人。他的这番行为怎么可能不为人知,所以当李元吉李建成知道后便再也按耐不住了。

只是让人想不到的是李建成太自信了,以为李世民不可能完全收买忠于皇帝的禁军,更何况里面还有自己的人。如果他早点采取行动,也不至于让李世民成功扭转局势,而自己也因此丢了性命。在这一场皇权之争中,李世民可以说是未雨绸缪,如果真的没点别的心思,怎么可能费劲心思的去收买父皇的人呢,所以说他并不是人们心中的小白兔。

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以后是要载入史册的人,不希望背上这个弑兄杀弟的污点被后人无止境的谩骂,在日志中采取一些手段来美化自己也是情理之中。只不过大家阅读历史书籍时,多一些疑问,或许会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大唐成也李隆基败也李隆基?看了他这些神操作,无法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隆基个人简历,历史上的大唐李隆基,李隆基登基时的大唐是怎么的

    ·年少有为的少年天子当李隆基手握利剑,身骑高马,将上官婉儿的人头当众割下时,他在朝中的威信达到了顶峰。在经历了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之后,唐玄宗终于结束了大唐混乱不堪的内乱。他上台之后实施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从此开启了大唐历史上的真正兴隆。为了打破武则天时代日益恶劣的土地兼并现象,李隆基撤销了一切“

  • 本应肉麻至极的情诗,唐朝宰相却写得气势十足,开篇就是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最撩人情诗,唐朝最美情诗30首,古代十首著名情诗

    皇上对他更是喜爱不已,只要是有人告诉他哪位人才值得培养,他总少不了问上一句:“这个人的才华如何?能和张丞相相比吗?”从他的话中不难得知张九龄有多受重视了,可能他也觉得这位能臣让他特省心吧,而且端上台面还特有面子。张大丞相在官场上势头十足,在诗词方面同样气势十足。▲图片:(影视剧照)他曾经写过一篇《望

  • 武则天死后,本不能与李治合葬,为何李显力排众议也要让她归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在李显前面死的吗,武则天与李治合葬么,武则天最后和李治合葬了吗

    大家都知道,武则天把李唐改为武周,实际上就是窜唐的行为。按照唐朝皇家合葬制度,若皇后先死,帝后合葬理所当然,但若皇帝先亡,就不能合葬。因为皇帝下葬后,会关闭陵墓,不能重新开启,否则就会扰了皇帝的安息。也就是说,武则天死后,按祖制是不能同李治合葬的,所以她留下的遗诏实际上是违背了这一原则的,自然引起大

  • 哪个皇帝打仗能力最强,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李世民都差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最能打的皇帝,李世民在千古一帝中能排第几名,历代皇帝打得过李世民吗

    李世民就被认为是军事能力非常牛,李世民击败了隋末众多王者,军功赫赫,甚至还得了“天策上将”的官职。另一位就是朱元璋,他当时的对手是整个元朝,而他同样的击败了元朝,创建了一个全新的国家。李世民能够击败众王、登上皇位是因为他多年来在朝中的威望,那么平民出身的朱元璋是如何做到的呢?既然拼爹拼不过人家,朱元

  • 他是南宋最无能的皇帝,在位十年毫无建树,比杨广生活还糜烂!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最无能的皇帝是谁,南宋皇帝谁最牛,南宋最有实力的皇帝

    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十一世孙,宋理宗的侄儿,名叫赵禥,原名赵孟启,13岁被立为太子,后来登基成为南宋第六位皇帝,在位仅十年。他的母亲出身低微,本来被迫打胎,却没想到赵禥很坚强,愣是出生了。只不过刚出生就已中毒,体弱多病,七岁才会说话,智力也比平常人低。即便宋理宗为他请来良师,仍不能开窍。因为他是近亲中

  • 被誉为诗仙的李白,没有正式工作却到处游玩,他哪来的那么多钱?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白因为什么成为诗仙,李白整天游山玩水他的钱哪来的,李白成为诗仙

    在这短短的近三百年时间,唐朝达到了万国来朝的鼎盛,向唐朝贡的国家多达三百余个。《唐六典·卷四》:“凡四蕃之国,经朝贡已后,自相诛绝及有罪见灭者,盖三百余国。”毫不夸张地说,唐朝时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其疆域辽阔,极盛时达到了1237万平方公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科举状元和三元及第都诞生在唐朝。

  • 杨广到底是暴君还是有为之君?现今的中国人给了他一个中肯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并非如此。拿刚才我们提到的隋炀帝来说,历史上,真实的隋炀帝着实做过许多丰功伟业,这些功绩足以让他名列史上十大有为之君里。那么,为什么后人还要对杨广存有那么多的偏见呢?笔者认为:这完全是因为他的劣迹被史官无限放大所致。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话题,隋炀帝的黑锅从何而来?他的“人设”为何被史官扭曲?隋朝是

  • 安禄山一心谋反,唐玄宗为什么一点也不提防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玄宗为何不杀安禄山,唐玄宗为什么扶持安禄山,唐玄宗怎么看待安禄山

    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唐玄宗之所以被安禄山蒙蔽,既有安禄山狡猾、善于伪装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其实是出在唐玄宗自己身上。安禄山的狡猾第一,安禄山特殊的生活经历。安禄山少孤,随母亲改嫁后,跟着继父生活。这样的生活经历,自然会造成安禄山小心谨慎的性格,“性巧黠”,鬼心眼特别多。当初他投奔到节度使张

  • 刘裕篡位成功后,司马炎家族已经臣服,为何还将其斩尽杀绝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裕杀司马炎原因,刘裕是怎么灭掉司马炎,刘裕为什么斩司马炎

    在公元420年,刘裕又把晋恭帝司马德文的政权夺取了,并且建立刘宋王朝。那么,他是如何对待司马这个亡国皇族的呢?当时,东晋是世族大家的天下,但是草根刘裕却凭借着卓越的军事能力和政治眼光,从一个小兵做起,一直到成为了东晋权倾天下的大臣。之所以刘裕能够得到逆袭的机会,一方面是晋安帝的无能,他冬夏不识、口齿

  • 李世民继位之初,对修仙长寿不屑一顾,后来却改变了想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继位始末,李世民是通过什么方式继位的,李世民登基的真实历史

    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有很多的评价,这一点相信就算是不了解历史的人也听说过,毕竟有很多的影视作品都是以他为原型的。很多的作品都把他的一生演得七七八八,就算不是完全的事实,但是也是八九不离十的。总体来说他的确称得上是一位比较圣明的君主,除了刚刚继位的时候,很多人对他提出了意见,但是综合他继位之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