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蝗灾没粮食吃的时候为什么不吃蝗虫呢?是因为蝗虫都不够吃

古代蝗灾没粮食吃的时候为什么不吃蝗虫呢?是因为蝗虫都不够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167 更新时间:2023/12/29 15:12:03

华夏明是农耕文明孕育起来的,而中国自古就是个农业大国,但也十分依靠农业。一旦发生灾荒,轻则家破人亡,重则国家动荡,像元末明末的农民起义都是伴随着灾荒的。往往是百姓没饭吃,政府赈灾还做得也不到位,这就很容易形成大股难民,朝廷就很难控制了。灾荒还往往伴随着瘟疫,所以灾荒严重的地区,往往是十室九空,要不就饿死病死了,要不就逃荒去了。

我们这里仅讨论蝗灾的问题,那就是蝗灾来了为什么灾民不吃蝗虫呢?要知道蝗虫的蛋白质含量也是很高的。

其实一开始老百姓确实不吃蝗虫,唐代以前蝗虫还被称作蝗神,百姓不仅不吃它,还要敬拜它,原因当然是想让它快点走。这毕竟是封建迷信,后来还是有了第一个吃螃蟹,不对,是吃蝗虫的人,这个人名气还很大,他就是唐太宗世民。

唐人吴兢在《贞观政要》中记载了一个唐太宗吞蝗的故事。贞观二年,京师蝗虫大起,大臣上报灾情,唐太宗听闻很动容,但没有蹦出晋惠帝司马衷那句“不食肉糜?”,而是提出要亲自去灾区看看。

看到灾情后,唐太宗更加动容,随手抓了一只蝗虫,还说了这么一段话:“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其实就是说:“你敢吃粮食,我就吃了你!”然后放嘴里就吃了。唐太宗此举既表现出自己爱民如子,又号召百姓去吃蝗虫,可谓一举两得。一时间,官员们有样学样,拿起蝗虫就是吃,而灾区的老百姓也开始兴起吃蝗虫了。

那么为什么还是有大量的灾民饿死呢?是他们没吃蝗虫吗?他们确实没吃蝗虫,但不是不想吃,有两个原因,一是吃不到,二是不够吃。

蝗虫虽然多,但是人家来无影去无踪,几天就能将你地里几亩粮食吃完,你却不能把它一下全吃完。还有就是灾民本来就饿得有气无力了,哪还有力气和精力去捉蝗虫吃呢?所以蝗虫也不是想吃就吃的。

再者,我们从能量和食物链的角度来分析。假设百姓种的粮食刚好够吃,而这些粮食被蝗虫吃了,百姓又吃完了所有的蝗虫,但这其中伴随着大量的能量损失。所以老百姓就算把蝗虫全吃完可能都不顶用,蝗虫都吃不到,只能挨饿了。

标签: 蝗灾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壬寅宫变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这是宫女们的自救行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壬寅宫变,明朝,历史解密

    公元1542年,即嘉靖二十一年,发生了一件绝无仅有的宫女起义事件,因为发生在嘉靖壬寅年,因此被成为壬寅宫变。这场宫变在当时看来是一场刺杀帝王的行动,但在后世很多人看来,这其实是宫女们的自救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呢?壬寅宫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嘉靖帝在位四十五年,在执政前期却是历经图强,整顿朝纲,减轻赋役,

  • 古代没有暖气,皇宫里是如何取暖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冬季北京城里飘起雪花的时候,人们往往爱到故官中去游览,那“白雪镶红墙”的美景,每每令游人驻足惊叹,流连忘返。然而,几百年前的明清时代,没有暖气、电热毯等取暖设施,生活在紫禁城中的皇帝和后妃们,靠什么度过寒冬呢?说到故宫的取暖设施,首先要提到故宫内宫墙的设计。故宫里的大部分宫殿都是坐北朝南的,这一朝向

  • 玛丽·科尔文为什么会戴眼罩?她是怎么成为独眼龙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玛丽·科尔文,美国,历史解密

    玛丽·科尔文2001年4月16日在采访斯里兰卡内战时被手榴弹炸伤不幸失去左眼,她的独眼形象几乎成为新闻界一面招牌,传奇事迹还被搬上荧幕。1956年出生在美国纽约长岛风景如画的牡蛎湾,她曾经是耶鲁大学英语文学专业的高材生,“那时我想的无非是写点无病呻吟的小说”。大四那年,她参加了一场研讨会,讨论的是著

  • 吴越降宋被称为“纳土归宋”,为什么还在后世留下美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纳土归宋,宋朝,历史解密

    在北宋南征北战统一中国的时候,南方两浙地区的一个国家,毅然将自己治理的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全部献给了北宋王朝,史称“纳土归宋”。这个国家就是吴越国。吴越当时的疆域包括了浙江全省、上海以及江苏等地,国内经济发达,民生稳定。吴越国“纳土归宋”的善举,使得这里的人民免于了战火的屠戮,经济文化得到了保障,

  • 后梁是什么时候建立的?为何说三百年前就有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后梁,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后梁,一般是指朱温建立的五代后梁,可早在朱温之前三百年,就有过一个后梁了。公元502年,萧衍废掉南齐建立梁朝,统治江南半壁。萧衍活了86年,儿子却只有八个,老二萧综觉得自己不是萧衍的儿子,叛逃北魏了。老大萧统是萧衍38岁才生的,刚生不久就立为皇太子。萧统是中国文学史上鼎鼎有名的大才子,你读过《文选》

  • 吠舍和印度其他种姓有什么不同之处?一般从事什么工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吠舍,种姓制度,历史解密

    按照《摩奴法典》的规定,印度人分为四个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最高种姓婆罗门是祭司种姓,他们是梵天从口中生出来的,所以最高贵、最洁净,肩负着最崇高的职责——学习和传授婆罗门教经典;第二等的刹帝利是从梵天的双臂生出的,最有力量,所以掌握着军政大权,为武士种姓;第三等吠舍从梵天腿中生出来,最

  • 唐朝十八学士之一:蔡允恭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蔡允恭,唐朝,历史解密

    蔡允恭(约561-约628)隋末唐初官吏、文学家。字克让,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西梁左民尚书蔡大业之子,蔡大宝侄子,美姿容,有风采,善缀文,未及仕而梁为隋所灭,由于长安与虞世南相友善,邀为隋炀帝从官。蔡允恭(约561-约628)隋末唐初官吏、文学家。字克让,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西梁左民尚书蔡大

  • 成吉思汗为什么要横扫欧亚大陆 原因是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元朝,成吉思汗,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大家应该不陌生,他在古代的时候非常的有影响力,他管理的蒙铁不但子亚洲范围内非常出名,就连在世界的范围中也是非常知名,但就是这样的一支王者之师,竟然有人不知道蒙古帝国的事迹,把他们给小看了,最终制造了一场大祸。成吉思汗为何横扫欧亚大陆?原因很简单只为追杀一个人。成吉思汗在统一的大业当中,做出了

  • 大顺政权为什么42天就灭亡了?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顺政权,明朝,历史解密

    1644是一个多事之秋,对中国以后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那时有岌岌可危的明朝,李自成的大顺,张献忠的大西,还有北方的满族人。四个地区都做好了打仗的准备,只要一方稍稍有动静,就会引发一场大风暴。李自成就是这么不安分,他在3月带兵进攻大明王朝,打破了这一暂时的平衡局面。他在进攻时一路向农民宣传,只要拥护

  • 大雷雨计划中苏联当时没有行动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苏联,德国,历史解密

    1941年3月,苏联最高统率部制定了“西线扩张战略计划”,斯大林5月批准该计划,决定“6月12日开始进攻”德国,由于准备不够,只得推迟;5月15日,通过了7月开始进攻的计划——红军主力在克拉科夫卡托维兹方向发动进攻,切断德国与巴尔干半岛的联系,之后扑向波罗的海沿岸,包围驻扎在波兰的德军。在主攻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