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时汉人真的是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是不是有点离谱了?

元朝时汉人真的是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是不是有点离谱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64 更新时间:2024/1/20 5:12:54

虽说中国的历史从来没有被中断过,但是关于元朝方面的相关书籍却少之又少。朝廷到底有没有出过这么奇葩的规定,或者是某一个时间段甚至某一片区域出现过类似的情形,这些都已经无法查证了。

不过,按照蒙古人进入中原以后的总体形式来说,这种奇葩的规定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图片:百姓家的菜刀剧照

蒙古族虽然打败宋朝,对中原进行接近百年的统治,但是战争也使蒙古族损伤不小。蒙古族进入中原以后,总人数只有五十多万。中原人虽然在战争时期也让不少人失去生命,但是汉人毕竟是中原的本土人士,比蒙古族人多了十几倍。

面对人口总数达到五千八百多万的中原,蒙古族人想要顺利统治天下存在有很多困难。忽必烈是第一个入主中原的蒙古人,前期没有任何值得借鉴的经验。所以,元朝想要建立怎样的制度,全凭忽必烈一个人而定,不需要承担任何来自百姓的压力。

在蒙古族还没有入关以前,所有的百姓居无定所,其游牧的方式与中原的农耕化存在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蒙古族还没入关前所实行的是奴隶社会,而后期建立的元朝却开始破除奴隶制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元朝的忽必烈

所以蒙古族想要顺利统治中原,两种制度就要相互结合起来。蒙古族在还没有统治中原以前已经有自己的治国制度了,但这是大草原上所执行的治国方针,并不适应中原。所以,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不过,既然元朝的相关文献甚少,这种说法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其实这种说法的兴起也没有很久的年限,最早是民国初期的一些学者提出来的。

不过当时所说的并不是十户,而是五户,后来又说八户,最终演变成了十户。

我们虽然无法从文献上证实这种说法是否存在,不过在《刑法志》里面,却有另一种说法:除了军人以外,任何汉人都不可以私藏任何兵器,从这个禁令就完全可以看出朝廷对汉人到底有多防备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蒙古族统治中原

不过,这种说法还是说得过去的,毕竟普通人也接触不到兵器,就算一辈子不和兵器打交道,也完全不妨碍日常生活。也就是说,元朝统治者真正防的并不是普通人,而是那些有造反之心的汉人。

除了禁止汉人家里出现兵器以外,元朝政府对于甲胄管制得也非常紧。毕竟人口数量相差实在太远了,如果一个地方的百姓起兵造反,朝廷还有能力进行镇压。可一旦多个地方同时起义,哪怕是出动蒙古大军,同样无济于事。

那么,十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在元朝真的可以实现吗?自然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这个说法中,菜刀并不是某一户人家用完以后就放在自己家里,等到下一户人家要用的时候再过来取的,而是有一个专门保管者,保管菜刀的人就是蒙古的保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家里的菜刀

每十户人家就有一个保长专门保管菜刀,如果有谁家里需要用菜刀,就需要保长申请,并且在用完以后及时归还。咱们先不说汉人到底有没有那么听话,刚提到的蒙古人数量就达不到这种条件。

本身蒙古人的总数就比汉人少了那么多,再加上还有很多蒙古人是不识字的,就连保长的数量都凑不齐,又怎么可能实现这种做法呢?

蒙古人使用这种方法管制百姓,从原则上来讲确实非常不错,可惜在中原却实施不起来。在人员不够的情况下,蒙古人想要把每一个地方的官员都换成自己的人手,绝对是实现不了的。连官员都无法普及,又怎么可能精细化到几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呢?

当然,有某些地区可能确实出现了菜刀禁令。可是地方官员在实施上级命令的时候,却因为存在认知上的不全,导致无法区分菜刀与杀人工具的区别,所以才弄出了几户人家共用菜刀的说法。

因为蒙古和中原之间存在有很大的差异,中原人所使用的菜刀在蒙古人眼中并不重要,所以出现了这种误会不算非常离谱。

图片:管制百姓剧照

虽然蒙古人在还没进入中原前并不懂得南方人的农耕方式,但是他们在进入中原以后,却并没有瞎指挥,反而在各方面都做得非常细致。

忽必烈拿下中原以后,把农业放在首位,他的这种行为就可以看出,蒙古人对南方的生产技术已经普遍接受,并且准备大力发展。和满清入关后对待汉族官员相比,元朝在这一方面显得宽松多了。

满清入关后对汉人充满排斥,所有的汉人都得不到重用。元朝在用官员的时候,虽然也以蒙古人为主,但是却并没有清朝那么离谱。

让人奇怪的是,《元史》当中曾经记载,有很多百姓用镰刀杀死老虎。元朝的初应和他的父亲曾经就用镰刀打死了老虎,因此成为了打虎英雄。蒙古人连菜刀都不让汉人用,为什么却留下镰刀这种更加危险的“武器”给普通百姓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镰刀

元朝有很多禁用菜刀的说法,偏偏一直到元朝灭亡,都没有哪个官员提出需要把镰刀列为禁用产品。

作为外来种族,纵然蒙古人连汉人使用菜刀都实行了禁令,最终还是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元末时期天下大乱,各路英雄揭竿而起,经过一番较量后,朱元璋得到了天下,明朝取代了元朝。

元朝好不容易在中原所建立起来的势力,最终被全部瓦解。在明朝的追击下,蒙古势力最终逃回了大草原,彻底结束了对中原的统治,甚至被明朝打得非常狼狈。

如此看来,没有足够的实力,就算对菜刀实行管制,也是起不到大作用的。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更多文章

  • 他为朱元璋献上九字箴言,拒绝封爵换来免死铁卷,儿子却依旧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两张免死铁券给了谁,用免死铁券被朱元璋免死的人,朱元璋发给李善长的免死铁券

    这其中有战无不胜的大将军徐达,常遇春,有处理内政堪比萧何的李善长,有神机妙算,屡献妙计的刘伯温,还有一个人,尽管他的名气不如以上几位,却为朱元璋献上九字箴言,这九字箴言后来成为朱元璋平定天下的基本战略方针,这个人就是朱升。九字箴言,大明立国之本朱升,出生于安徽休宁,从小饱读诗书,在中得进士之后,曾经

  • 他们原本是两兄弟,却为了皇位而反目,但弟弟却挽救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兄弟争皇位最多吗,明朝有哪些人争夺皇位,明朝历史上四次皇位之争

    ①反目始末朱祁钰是在临危受难之际被推上皇帝宝座的,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会做皇帝,他既不想,也不知道做皇帝是什么感受。但是随着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虏,命运仿佛跟朱祁钰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当时的大明朝陷入了何种震恐之中呢?有钱的人家都开始紧锣密鼓的收拾金银细软准备逃亡南京,大明朝廷中也

  • 朱元璋家祖坟的迷信说法,其中有“赶龙人”使坏一说,过于荒诞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祖坟图,朱元璋祖坟真假对比,朱元璋的祖坟为什么不迁

    这首出自于朱元璋的诗句,展现出来一种江山在我手的帝王霸气,实则也非常符合朱元璋大杀四方的豪迈。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虽然出身贫困甚至还做过和尚,但是他却开创了一个时代。这其中固然有元朝腐败,还有时代进程下的必然原因,但是确实也有关于朱元璋本身才能出众,雄心壮志的主观原因。中国皇帝自来讲究出身正统

  • 如果刘邦、李渊、朱元璋三大势力集团逐鹿天下,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李渊朱元璋这三人谁的后代多,李渊与朱元璋谁厉害,李渊vs刘邦

    他们的创业经历一直到现在都被人们津津乐道,并且热度不输隋末趁机崛起建立大唐的李氏集团。有的朋友就问了,如果把刘邦集团、朱元璋集团以及李渊集团放在一起比较,谁的实力更强,优势更大呢?图片:刘邦集团剧照一、刘邦才是赢家1、刘邦可排第一其实从大时代背景下的创业条件以及后来的综合实力来看,无疑刘邦集团要在各

  • 成吉思汗拥有500妃嫔,多是敌人妻女,却为何不怕她们暗杀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杀了多少人,成吉思汗及后人,成吉思汗征战过哪些地方

    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列。并且,成吉思汗的故事更为神奇,从一个落难部落首领的儿子,成为了统一蒙古草原的大英雄,并且在对外作战中,一路胜利,成为天生的大赢家。除了在军事上有着十分突出的表现之外,在自己的个人生活方面,成吉思汗也是男人中的楷模,成吉思汗一生中有40多个有名

  • 河南老农自称朱元璋后人,专家质疑,他拿出了2个难以反驳的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元璋真实后人,朱元璋的后裔有多厉害,朱元璋后人到底有多强大

    我们知道,一个家族如果有过开创王朝的历史,那么这个家族肯定是会繁荣昌盛一时的,且不说皇室成员,光是分封到各地的王爷也是不计其数。不过当这个王朝覆灭了之后,这些皇室的后人便又重新隐姓埋名,以逃避新王朝的追杀。不过到了如今的和平年代,很多“皇族”后人便又都冒出来了,尤其的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便

  • 明朝命运最为波折的一位帝王,曾逃往异国他乡,墓地至今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南明永历帝便经历了这样的人间冷暖,虽贵为帝王,命运却着实凄惨,他有心治国,却没遇到一个盛景,于危难中担起大业,还是难以力挽狂澜,最终落得惨死下场,至今,他的帝王陵仍然是一个谜!图片:南明永历帝剧照一、明朝亡,南明起在明朝中后期,受小冰期影响,农业减产,民间闹起了饥荒,再加上明军与后金征战,进一步加重

  • 原本是朱元璋偏爱的皇子,为何被父亲厌恶剃光毛发,处以髡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为何对亲儿子处以髡刑,髡刑是什么刑罚,髡刑

    电视剧中常出现断发断情的情节,《三国演义》中还曾出现曹操割发代首的典故,可见在古人心中,头发是多么重要的存在。同样,剃发在古代是具有侮辱性,不孝父母的行为。我国上下五千年,都崇尚以孝为本,但朱元璋却亲自下令剃光自己喜爱的儿子的头发,在他死后还封了个恶谥给他,这是为何?一起来看看吧。作为明朝第一位皇帝

  • 朱元璋下令:禁止后人服食人参,直到崇祯上吊那一刻,他才真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历史上出生最为“低微”的皇帝,也被人称之为乞丐皇帝。他幼年时期家里十分的贫穷,甚至连饭都吃不饱,没有办法朱元璋只能跟地主家放牛为生,至正三年(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来年春天又发生了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在半个月内相继去世,为了求生朱元璋也踏上了流浪之路,先是进入到了皇觉寺做了和尚,每

  • 崇祯只不过做了一个梦,为什么有人告诉他“大明去一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崇祯怎么做才能挽救大明,大明无敌暴君崇祯,崇祯逃跑过了吗

    于是便向身边的太监诉说了这个梦境,还问他们那个“有”是什么意思。作为皇帝的内臣,太监们自然不会说坏话给他听,于是胡乱编了一些好听话告诉他说:“此乃大有之兆,是吉兆。”朱由检闻言心里也就稍稍感到安宁许多,此后也没有再过度深究这个梦。而此时距离明朝灭亡不过还有一年时间,过了不久,专门负责接收官员奏折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