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唐朝风光不再,若没此人强势续命,恐难撑过100年

安史之乱后,唐朝风光不再,若没此人强势续命,恐难撑过10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097 更新时间:2024/1/24 19:14:01

面对统治危局,安史之乱以后的李唐皇室也不乏明君圣主,虽然跟唐太宗,唐玄宗的丰功伟绩无法比拟,但是如果用来延续唐朝的国祚,有些皇帝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

在唐朝中晚期诸多皇帝中,第12皇帝唐宪宗李纯的出现就曾给唐朝强势续命,唐宪宗805年至820年在位。此人在位期间,把老祖宗唐太宗李世民的艰苦创业,唐玄宗的治理国家都当作自己学习的榜样,为了延续祖宗留下来的江山社稷,他曾一度力挽狂澜,改革弊政,励精图治,重用能臣,力图实现唐朝的中兴。

可以说在中晚唐150多年的历史上,唐宪宗的出现无疑是众多皇帝中的一道亮点,给持续衰落的唐朝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在对待朝廷内政时,他持续改革并驱逐了王叔文集团,起到了巩固内政的作用。他也是唐朝最后100年的起始人,算得上国家的中流砥柱。

面对唐王朝藩镇割据的混乱局面,此人坚持削藩来维护日益削弱的朝廷权威。在宪宗即位之初就开始改变对各地藩镇姑息养奸的政策,这使得他在继位的第二年,在西川割据一方的节度使就发动叛乱,唐宪宗二话没说派出神策军前往平定叛乱,最终将叛将击溃并生擒,送到长安斩首。

814年9月淮西节度史反叛,对这个长期以来半独立状态下不服从中央管理的地区,唐宪宗同样没有姑息养奸,立主派兵镇压,到了817年声势浩大的淮西叛乱被平定。

唐宪宗在坚持镇压和削弱藩镇的权力政策方面是有显著成绩的,获得了后世的肯定,被后世称为“元和中兴,”他的举措延缓了唐朝持续衰弱的局面。对待藩镇打压的打压,拉拢的拉拢,起到了缓和中央和地方矛盾的效果。

但是中央和藩镇割据对立的局面,却并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分裂的乱想依然存在。宪宗皇帝一生都想恢复唐朝盛世的局面并没有出现。

到了晚年,唐宪宗开始追求长生不老,进取心锐减,本人最终也死在了宦官手中。

但唐宪宗对江山基业的努力挽回,还是给中晚唐带来了一丝希望,唐朝在他的手上得到了形式上的再次统一,给唐朝带来了再次续命的机会,若没有他的存在国家恐难撑过后来的近100年时间。自他以后的皇帝在权力的掌控上,都无法和唐宪宗比拟,就连稍有作为的唐宣宗唐武宗,也对朝中的宦官势力无可奈何。最终唐王朝在唐懿宗唐僖宗的手里彻底消耗掉了最后的国力,907年唐朝灭亡。

此战苏军出动坦克8200辆,而德军出动的数量却……难怪最终会失败

此战前5天,我军打出40万发子弹,扔出10000枚手雷,最终打疼美军

麦克阿瑟明明有命令,发现志愿军不允许北进,可为何还一意孤行?

更多文章

  • 赵匡胤灭掉了哪三个国家,如何对待亡国之君及其漂亮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匡胤灭掉了哪个政权,赵匡胤最宠哪位妃子,赵匡胤演义90-100

    那么,赵匡胤都先后灭掉了哪些国家呢?有三个。第一个,后蜀。公元964年,赵匡胤派大将王全斌率兵灭蜀。当时的后蜀已经完全不经打了。当年11月发兵,到第二年正月蜀国就投降了。前后只用了66天的时间。然而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因为王全斌灭蜀之后有点残暴,结果后蜀很快又乱了。后蜀灭亡之后,亡国之君孟昶被送到东

  • 朱元璋是暴君?作为明朝第一功臣,退休后的李善长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为啥不封李善长,朱元璋李善长简介,历史上朱元璋与李善长

    为什么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开国功臣,唯独李善长争议最大呢。要知道要论功排名,李善长绝对可以称得上大明第一开国功臣。首先作为当时第一个投奔朱元璋的文人,给后来投奔的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不仅如此,李善长和朱元璋算得上是亦师亦友,两个人一见面就相见恨晚。朱元璋作为农民之子,没接受过教育,文化程度不高,基本算得

  • 宋朝神奇女婴,出生时不哭不笑,圣僧道:“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女婴白玉枕,古代女婴出生就不哭也不闹的原因,宋朝民间小故事

    在中国古代很多和赫赫有名的杰出人物出生时都会天降异象,在史书中就有详细的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出生的时候,天上显现两条金龙,天地间一片金黄。一代女皇武则天出生时,则是空中布满祥云,两只凤凰绕着武府盘旋飞翔,最后向东飞去。宋朝的始祖皇帝赵匡胤出生时也是异象四生,他是一片红光、紫光的笼罩中出生,身上散发着一

  • 明朝将领洪承畴宁死不降清朝,皇太极派妃子劝降,为什么他就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洪承畴之死,皇太极招降洪承畴,大玉儿劝降洪承畴立大功

    洪承畴从小家世就十分地穷困。为了更好地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不大的时候便退学帮母亲做事。每日都需要帮母亲做许多的事。可是分毫沒有使他舍弃念书。每日一有空余的時间,就跑到学馆里边去听课。时间长了也和学堂里的才子混熟了。才子都觉得洪承畴是一个十分好学的人,并且又十分的有梦想,有理想,日后定可有一番做为,

  • 忽必烈为镇压南宋皇气,居然把宋理宗的首级,做成了这个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忽必烈怎么对待南宋小皇帝,忽必烈对待南宋皇室,南宋宋理宗

    巨大的损失,让忽必烈对汉人的民族抵抗意志十分忌惮,即便在攻入临安俘获宋恭帝后,仍然千方百计想着怎么消弭南宋军民的反抗意志。只不过这还不算最绝的,因为除了搜刮南宋皇室陵墓里的金银珠宝外,杨琏真迦此行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去完成忽必烈镇压南宋皇气、防止江南老百姓怀念故国的任务。为此,杨琏真迦搞出了两件极为恐

  • 明明崇祯是亡国之君,为什么总有人说明朝亡于万历,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崇祯和万历的关系,明朝到底是亡于万历还是崇祯,明亡不在崇祯而是亡于万历

    (一)万历中兴其实这么说万历帝,还是有点冤枉。他一共在位四十八年,在位前期,年轻的万历帝励精图治,重用名臣张居正,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使得明朝国力大增,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富足。在这基础上,明朝的军事实力也有了明显的增长,由万历帝亲自主导了“万历三大征”,既巩固了西北边疆,也震慑住了邻国朝鲜,使得明朝

  • 朱元璋诛杀功臣,官员上朝前都交代遗书,为何这三人可以逃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的功臣被诛杀,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的真相,朱元璋上位后诛杀无数功臣

    朱元璋怀疑他的部下会谋害他,抢夺他的皇位。以至于后来在朱元璋的疑心重重中,开始大开杀戒。曾经有许多忠心待他的老部下、患难兄弟,都被朱元璋以各种理由杀掉,这让人非常的寒心。但是此时的朱元璋已经贵为皇帝,没有人敢反抗他。曾经一起构建明朝政权的许多大功臣,都被朱元璋冤杀。根据史书上记载,在明朝初期,朱元璋

  • 朱元璋,给开国功臣夹菜,为何宴会结束后,功臣要杀死2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登基后杀了哪些功臣,朱元璋杀功臣时是否杀了他们家人,朱元璋怎样处理开国功臣

    而几乎所有的跟着开国皇帝打下江山的功臣们,结局也都是比较悲凉的。这种情况也不难解释,主要是因为当了皇帝之后,就害怕那些功高盖主的功臣,篡夺自己的皇位。而所有的开国皇帝当中,朱元璋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了。他为了大明王朝,能够稳定安稳在自己的子孙手中传承下去,便开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当年跟着朱元璋四处征战的

  • 朱元璋死前对朱棣评价四个字,听者皆生恐惧,可惜他却没有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真实朱元璋对朱棣态度,朱元璋怎么评价朱棣的,朱棣晚年对朱元璋有什么影响

    一个白手起家的农民,到一个统治国家的皇帝,朱元璋的脱胎换骨靠的是什么?毫无疑问,他卓越的时机判断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绝对凌驾普通人之上,但这仅仅是其次,朱元璋最值得炫耀的能力是:识人。一个人能打赢天下是前古未有的,没有帮手的博弈始终是盘死局。这和朱元璋在老家种庄稼有些通理。种庄稼的一个要务就是除草,为

  • 李自成攻下北京手中有几十万明朝降军,为什么挡不住满清的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自成从哪里打进北京,李自成是怎么打入北京的,李自成为何攻占北京

    正当人们以为李自成的大顺军将代替明朝坐稳江山,成就帝业的时候,他们却迅速被清军击败赶出北京城,并被清军一路追打,连李自成最终也兵败身死。剧情反转之迅速令人惊叹。(一)李自成实力人们都说李自成手下有几十万明朝降军,却抵挡不住满清的进攻,这实际上是谣传,李自成的整军意识薄弱,根本没有那么多人,自然也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