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死前对朱棣评价四个字,听者皆生恐惧,可惜他却没有明白

朱元璋死前对朱棣评价四个字,听者皆生恐惧,可惜他却没有明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06 更新时间:2024/1/24 18:36:45

一个白手起家的农民,到一个统治国家的皇帝,朱元璋的脱胎换骨靠的是什么?毫无疑问,他卓越的时机判断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绝对凌驾普通人之上,但这仅仅是其次,朱元璋最值得炫耀的能力是:识人。

一个人能打赢天下是前古未有的,没有帮手的博弈始终是盘死局。

这和朱元璋在老家种庄稼有些通理。种庄稼的一个要务就是除草,为什么要除草?怕杂草抢夺了庄稼的养分,导致该有的弱反而不该有的强。治国亦是如此,必须剔除掉心怀鬼胎之人,才能保证帝国的平稳运转。

朱元璋建立起了雄伟帝国,却遇到了一株很棘手的杂草,他很像庄稼但又好像不是,他就是朱棣

想当年朱元璋本着血浓于水的思想认知,将几十个儿子分封各地,以便老朱家能万代流传。为了各亲王不互相勾结对抗朝廷,他又制定亲王之间不得私自联系,甚至入朝时也必须分开,等一个走了之后另一个才能进去。

可惜用心良心的朱元璋机关算尽,还是没算到自己仅仅死后一年,四子朱棣燕王就起兵造反,用了三年就将心爱的皇孙赶下台。朱元璋心思缜密,万事都要考虑周全,难道他在世时就没有发现燕王的端倪?

他当然知道!而且为此做了不少努力。太子朱标在时,朱元璋是没有顾虑的,老大当家,这是几千年的规矩,没什么好争的,但朱标的突然陨落使得朱元璋感到了空前的危机感。

朱标死了,谁能继承大统呢?

两个种子选手分别是卫冕皇孙朱允炆和强劲对手朱棣。朱允炆仁慈敬长,对卧病在床的朱元璋那叫一个事必躬亲,端屎端尿都自己干,老人家虽然老了,但全都看在眼里,把皇位给孙子,于情于理都无不妥之处。

朱棣能力没得说,在诸皇子中无人能及,可惜他排行老四啊!隔着老二秦王和老三晋王去找老四,这不是给大明自己惹麻烦吗?最后皇位还是传给了朱允炆,可朱元璋不放心呐,幸亏晋王兵强马壮,尚能压制住朱棣。

洪武十一年三月,一个消息犹如惊天霹雳给了朱元璋致命一击,老三晋王去世了。朱元璋是洪武十一年六月驾崩的,这时只有三个月的时间给他做出反应了。

朱元璋召见了自己最信赖的女婿梅殷和一众心腹,要他们好好辅佐皇孙,而对于朱棣,他只评价了四个字:“燕王病矣!”意思不是说燕王生病了,而是说燕王这个人危险,能使人生病!

梅殷等人皆生惧相,因为他们都曾跟随朱元璋征战天下,朱棣的手段他们清楚得很,他认定的东西,没人能抢过他。然而当梅殷旁敲侧击,对朱允炆宣贯朱棣危险论时,这个新任皇帝却是听不进去的。

因为朱允炆有两次机会可杀朱棣,但他念及亲情骨血却始终下不了手。

第一次,朱元璋驾崩之前就留下遗嘱,不准其他藩王进京祭拜,这是为了防止藩王们以此为契机威胁朝廷而催生大乱。可朱棣就是不听,大摇大摆地到南京参加葬礼去了。

这是何等好的时机!朱允炆大可以用不遵祖宗遗言为罪名将朱棣顺势铲除,谁也不会有异言,但朱允炆怎么做的?他只是派人将朱棣呵斥回了燕京。

第二次,有一回朱棣进京面圣,却自恃皇叔的身份,登陛不拜。这明显是不服从上级管理啊,这罪过够大了吧?要是隔了旁人,早就够朱棣喝一壶的了。这时一些言官也密奏皇上,建议将朱棣封地迁移至南昌,放在眼皮子底下,便于管理。可朱允炆还是不从。

最后,距离朱元璋去世仅仅四年,朱棣就把朱元璋最害怕的事情完成了,心软的朱允炆自此下落不明。不过令朱元璋欣慰的是,这个大明还姓朱。

更多文章

  • 李自成攻下北京手中有几十万明朝降军,为什么挡不住满清的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自成从哪里打进北京,李自成是怎么打入北京的,李自成为何攻占北京

    正当人们以为李自成的大顺军将代替明朝坐稳江山,成就帝业的时候,他们却迅速被清军击败赶出北京城,并被清军一路追打,连李自成最终也兵败身死。剧情反转之迅速令人惊叹。(一)李自成实力人们都说李自成手下有几十万明朝降军,却抵挡不住满清的进攻,这实际上是谣传,李自成的整军意识薄弱,根本没有那么多人,自然也是挡

  • 明朝人才济济,太监地位很低,为何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宣示国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棣郑和关系怎么样了,朱棣对郑和下西洋的态度,郑和和朱棣图片

    事实上虽说明朝的太监,最终成了明朝最有权势的集团之一,但是在朱棣的时候,太监的地位还是比较低的。把朱元璋的牌子拔了,提高太监地位的皇帝是朱祁镇。朱棣掌权的时候,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朱棣七次派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对外宣示国威。那么,既然是宣示国威,照理说,就应该派国内地位比较高的人去做这件事情,可是为什

  • 北宋第一大奸相秦桧,为什么有一个神仙祖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桧真实历史评价,秦桧为什么是著名奸臣,秦桧的个人历史

    ——《石林燕语》叶得梦公元993年,年仅二十七岁的丁谓就考中了进士出任大理评事,因为聪慧过人,通古知今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被昆山龚颖评价文章可与唐代韩愈、柳宗元相比。还未考上进士时就被宋文学家王禹偁称为:“今之巨儒”诗似杜甫,智似‘异人’。如此天才的人物,整个两宋也只有后来同样天才的晏殊能相提媲美,

  • 传闻中的锦衣卫是如何诞生的,这个组织是善是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锦衣卫是一个怎样的组织,锦衣卫体系图解,锦衣卫到底是怎么样的神秘组织

    锦衣卫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置的特务组织,直接听命与皇帝,不受任何人调动。如果你问明朝的官员,最害怕什么人,他们的回答会非常一致:锦衣卫。不管是高官还是小吏,只要有锦衣卫上门,那位官员就会简单收拾好行装,跟家人诀别,并很大可能,从此再也没能回家。锦衣卫为什么令官员闻之色变?因为他们是皇帝的密探,也等于皇帝

  • 赵构与岳飞的关系为什么会破裂,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构为何对岳飞从爱到恨,如何评价赵构和岳飞,历史上真实的岳飞赵构

    公元1125年,宋金联盟破裂,金兵分东西两路南下,金军将领完颜宗望攻破汴京城,擒徽钦二帝,携带宋朝皇室、宫妃、朝臣三千余人北上,北宋灭亡,但是宋朝却没有完全灭亡,其一是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张俊四位‘中兴四将’的拼死抵抗,为宋朝保下了半座江山,其二是一些不在汴京城的宋朝皇室得以幸免,比如河北兵马大元

  • 南宋52:李凤娘当上太子妃后,凶悍霸道,宋高宗后悔有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皇后李凤娘,中国通史宋高宗,南宋亡国前的三个爱国皇后

    道士皇甫坦善于相术,他说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的女儿李凤娘是皇后的命。皇甫坦曾经应诏入朝,求雨成功,受到皇帝的器重,不久入京进宫参见宋高宗,说:“臣为陛下寻得个好孙媳妇。”宋高宗问是谁?皇甫坦说,是李道的女儿李凤娘。宋高宗当即叫李道把李凤娘送到宫中,一看果然楚楚身材,亭亭玉貌,可谓绝代佳人。宋高宗龙心大悦

  • 朱元璋出上联:“小酒馆三杯五盏,无有东西”,秀才对出绝妙下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出对联老子天下第一,朱元璋最霸气的下联,朱元璋绝妙下联

    别看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却很喜欢读书,即便工作再忙,也会抽出大量时间学习。他平时最爱看两类书籍,一类是《史记》、《资治通鉴》这样的史书,从中汲取以前朝代灭亡的教训,以便于更好地治理天下;另外一类就是对联方面的书籍,能够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修养。读书讲究学以致用,朱元璋对此深有体会,在他看来,通过吟诗

  • 朱元璋为何要除掉他,他是开国第一功臣,他曾经为何这样劝说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为何要杀绝功臣,朱元璋杀功臣是真实历史吗,朱元璋在位30年杀尽功臣

    有人说是徐达。因为大明的江山,基本上都是他帮着朱元璋打下来的。这一点,也非常符合历史的真实。还有人说是刘伯温。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是受到了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真实历史中的刘伯温,虽然也曾屡建奇功,但还没到那种程度。这个问题的答案,还要看历史上朱元璋究竟怎么说的。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朱元璋

  • 朱元璋饿晕在路上被老婆婆给了碗汤相救,称帝后是如何报答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怎么样报答刘祖德,朱元璋报答恩人视频,朱元璋称帝过程

    称帝后,朱元璋对之前给过帮助的人都是有恩必报,如“一地之恩”的刘继祖、“一饭之恩”的老婆婆。刘继祖的“一地之恩”,子孙享福三百年元朝末年,天灾人祸不断,先后遭遇蝗灾、旱灾,随后又是一场大瘟疫,当政者不但不赈灾贫民,反而加大力度搜刮民脂民膏,贪官污吏横行,导致民不聊生。朱元璋当佃农的父母和大哥先后因爆

  • 历史上,明英宗的形象为何会出现从英主到昏君的颠覆性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英宗真的是昏君吗,明英宗有何魅力,历代对明英宗的评价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自秦朝建立以来,中国历史上一共有着多达四百位左右的皇帝。其中既有着大一统政权的统治者,也有着小型割据政权的掌管者;既有着堪称英明神武、励精图治的明君,也有着能力一般,各方面只能算作中庸的守成之君,更有着能力低下、倒行逆施的昏君。在这些人当中,明英宗朱祁镇的形象无疑经历了一个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