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诛杀功臣,官员上朝前都交代遗书,为何这三人可以逃脱

朱元璋诛杀功臣,官员上朝前都交代遗书,为何这三人可以逃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085 更新时间:2024/1/21 16:59:03

朱元璋怀疑他的部下会谋害他,抢夺他的皇位。以至于后来在朱元璋的疑心重重中,开始大开杀戒。曾经有许多忠心待他的老部下、患难兄弟,都被朱元璋以各种理由杀掉,这让人非常的寒心。

但是此时的朱元璋已经贵为皇帝,没有人敢反抗他。曾经一起构建明朝政权的许多大功臣,都被朱元璋冤杀。

根据史书上记载,在明朝初期,朱元璋上朝时,所有的大臣都小心翼翼,在上朝之前,都会在家里写一封遗书,交代家人后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朱元璋的疑心非常重,如果一个官员不慎说错了话,那么朱元璋就会认为他想要谋反,便会立刻将他杀死。

但是在构建明朝政权的开国功臣中,却有三个人侥幸逃脱了,他们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最终躲避了朱元璋的疑心与猜忌呢?

首先第一位是大将军汤和,汤和的军事领导能力非常的强,为大明江山的开创立下汗马功劳,所以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功臣,朱元璋也十分的重用他。再加上两人是同乡,朱元璋也十分亲近的待他。在明朝建立后,汤和首先发现了朱元璋的疑心。

由于汤和平时是一个分外谨慎的人,他不愿意自己处于权力中心,便立刻朱元璋请求,希望能回到家乡,而朱元璋也顺手推舟,赏赐了他大批的金银财宝,让汤和回到了家乡,就这样他逃过了一劫。

第二位是郭德成,他和汤和一样,早年跟随朱元璋四处打仗,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他的妹妹是朱元璋的宠妃,所以郭德成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在一次庆功宴中,由于郭德成的头发蓬乱,他在醉酒之后便说错了话,想要把自己的头发剃光,而朱元璋曾经做过和尚,认为郭德成是在嘲笑他。

就这样,朱元璋的心里埋下了猜忌,等到郭德成酒醒了之后。他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并且害怕朱元璋处死他,就这样,郭德成决定装疯,他把自己的头发全部剃掉了,每天都像一个和尚一样生活。而朱元璋以为他是真疯了,最后不了了之。

第三位是明朝的御史袁凯,袁凯便更加无辜了,由于朱元璋杀人如麻,当时的太子朱标认为应该仁慈,而朱元璋却反问袁凯,他和太子,谁的想法是正确的?袁凯两边都不得罪,做了一个十分圆滑的回答,而朱元璋却觉得袁凯是一个爱讨好别人的小人,于是处处为难他。

袁凯忍受不了,决定装疯,为了测试袁凯是不是真疯,朱元璋在袁凯回到家乡后,曾经偷偷派人去监视他,而派去的人对朱元璋说,袁凯在家里面唱歌以及吃屎,是一个真正的疯子。朱元璋此时也真正的放下心来,就这样袁凯逃过了一劫。

虽然朱元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但是他在位期间,兴修水利、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兴科举等,促成了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后面的清朝。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一生勤于政事,建树颇多。

《明史》曾评价:“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

后人对古代的封建帝大多都是褒贬不一,但只要看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了,以及是否是一位好皇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给开国功臣夹菜,为何宴会结束后,功臣要杀死2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登基后杀了哪些功臣,朱元璋杀功臣时是否杀了他们家人,朱元璋怎样处理开国功臣

    而几乎所有的跟着开国皇帝打下江山的功臣们,结局也都是比较悲凉的。这种情况也不难解释,主要是因为当了皇帝之后,就害怕那些功高盖主的功臣,篡夺自己的皇位。而所有的开国皇帝当中,朱元璋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了。他为了大明王朝,能够稳定安稳在自己的子孙手中传承下去,便开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当年跟着朱元璋四处征战的

  • 朱元璋死前对朱棣评价四个字,听者皆生恐惧,可惜他却没有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真实朱元璋对朱棣态度,朱元璋怎么评价朱棣的,朱棣晚年对朱元璋有什么影响

    一个白手起家的农民,到一个统治国家的皇帝,朱元璋的脱胎换骨靠的是什么?毫无疑问,他卓越的时机判断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绝对凌驾普通人之上,但这仅仅是其次,朱元璋最值得炫耀的能力是:识人。一个人能打赢天下是前古未有的,没有帮手的博弈始终是盘死局。这和朱元璋在老家种庄稼有些通理。种庄稼的一个要务就是除草,为

  • 李自成攻下北京手中有几十万明朝降军,为什么挡不住满清的进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自成从哪里打进北京,李自成是怎么打入北京的,李自成为何攻占北京

    正当人们以为李自成的大顺军将代替明朝坐稳江山,成就帝业的时候,他们却迅速被清军击败赶出北京城,并被清军一路追打,连李自成最终也兵败身死。剧情反转之迅速令人惊叹。(一)李自成实力人们都说李自成手下有几十万明朝降军,却抵挡不住满清的进攻,这实际上是谣传,李自成的整军意识薄弱,根本没有那么多人,自然也是挡

  • 明朝人才济济,太监地位很低,为何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宣示国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棣郑和关系怎么样了,朱棣对郑和下西洋的态度,郑和和朱棣图片

    事实上虽说明朝的太监,最终成了明朝最有权势的集团之一,但是在朱棣的时候,太监的地位还是比较低的。把朱元璋的牌子拔了,提高太监地位的皇帝是朱祁镇。朱棣掌权的时候,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朱棣七次派郑和下西洋,目的是对外宣示国威。那么,既然是宣示国威,照理说,就应该派国内地位比较高的人去做这件事情,可是为什

  • 北宋第一大奸相秦桧,为什么有一个神仙祖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桧真实历史评价,秦桧为什么是著名奸臣,秦桧的个人历史

    ——《石林燕语》叶得梦公元993年,年仅二十七岁的丁谓就考中了进士出任大理评事,因为聪慧过人,通古知今又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被昆山龚颖评价文章可与唐代韩愈、柳宗元相比。还未考上进士时就被宋文学家王禹偁称为:“今之巨儒”诗似杜甫,智似‘异人’。如此天才的人物,整个两宋也只有后来同样天才的晏殊能相提媲美,

  • 传闻中的锦衣卫是如何诞生的,这个组织是善是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锦衣卫是一个怎样的组织,锦衣卫体系图解,锦衣卫到底是怎么样的神秘组织

    锦衣卫是明太祖朱元璋设置的特务组织,直接听命与皇帝,不受任何人调动。如果你问明朝的官员,最害怕什么人,他们的回答会非常一致:锦衣卫。不管是高官还是小吏,只要有锦衣卫上门,那位官员就会简单收拾好行装,跟家人诀别,并很大可能,从此再也没能回家。锦衣卫为什么令官员闻之色变?因为他们是皇帝的密探,也等于皇帝

  • 赵构与岳飞的关系为什么会破裂,主要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赵构为何对岳飞从爱到恨,如何评价赵构和岳飞,历史上真实的岳飞赵构

    公元1125年,宋金联盟破裂,金兵分东西两路南下,金军将领完颜宗望攻破汴京城,擒徽钦二帝,携带宋朝皇室、宫妃、朝臣三千余人北上,北宋灭亡,但是宋朝却没有完全灭亡,其一是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张俊四位‘中兴四将’的拼死抵抗,为宋朝保下了半座江山,其二是一些不在汴京城的宋朝皇室得以幸免,比如河北兵马大元

  • 南宋52:李凤娘当上太子妃后,凶悍霸道,宋高宗后悔有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南宋皇后李凤娘,中国通史宋高宗,南宋亡国前的三个爱国皇后

    道士皇甫坦善于相术,他说庆远军节度使李道的女儿李凤娘是皇后的命。皇甫坦曾经应诏入朝,求雨成功,受到皇帝的器重,不久入京进宫参见宋高宗,说:“臣为陛下寻得个好孙媳妇。”宋高宗问是谁?皇甫坦说,是李道的女儿李凤娘。宋高宗当即叫李道把李凤娘送到宫中,一看果然楚楚身材,亭亭玉貌,可谓绝代佳人。宋高宗龙心大悦

  • 朱元璋出上联:“小酒馆三杯五盏,无有东西”,秀才对出绝妙下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元璋出对联老子天下第一,朱元璋最霸气的下联,朱元璋绝妙下联

    别看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却很喜欢读书,即便工作再忙,也会抽出大量时间学习。他平时最爱看两类书籍,一类是《史记》、《资治通鉴》这样的史书,从中汲取以前朝代灭亡的教训,以便于更好地治理天下;另外一类就是对联方面的书籍,能够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修养。读书讲究学以致用,朱元璋对此深有体会,在他看来,通过吟诗

  • 朱元璋为何要除掉他,他是开国第一功臣,他曾经为何这样劝说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元璋为何要杀绝功臣,朱元璋杀功臣是真实历史吗,朱元璋在位30年杀尽功臣

    有人说是徐达。因为大明的江山,基本上都是他帮着朱元璋打下来的。这一点,也非常符合历史的真实。还有人说是刘伯温。持这种观点的人,可能是受到了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真实历史中的刘伯温,虽然也曾屡建奇功,但还没到那种程度。这个问题的答案,还要看历史上朱元璋究竟怎么说的。洪武三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