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北朝配刀,唐朝配剑,关公的指定武器何时成了“青龙偃月刀”

南北朝配刀,唐朝配剑,关公的指定武器何时成了“青龙偃月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516 更新时间:2024/1/16 15:39:55

晋朝史家陈寿的《三国志》是我们首先需要依靠的最重要的文献史料,不过从其中寻找不到关羽何武器的文字。

在书中的《关羽传》可读到这样一段文字:“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尽管读者能从中看到作者描述关公杀死袁绍的大将颜良时用的动作词汇是“”与“”,但这并不能够得出关羽具体使用是什么武器的结论。

上图_ 清代卢湛辑《关圣帝君圣迹图志全集》中的关羽

及动荡纷乱的南北朝时期,一位著名的道教改革的集大成者陶弘景在其《古今刀剑录》中提到昭烈帝刘备赠与关公宝剑一事,“蜀主刘备,以章武元年,岁次辛丑,采金牛山铁,铸八剑,各长三尺六寸……一与关羽……”,不过这剑应不是用于实战,而是象征着一种君主的恩宠与身份的荣耀,彰显更多的是观赏性、仪式性与尊贵性的价值。

陶的书亦最早提及关羽用刀:“关羽,为先主所重,不惜身命,自采都山铁为二刀,铭曰万人。及败,投之水中。”关羽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采掘都山铁,制成了两把利刀,命名为“万人”。不过这二刀也应该只是佩刀,并非后世所知的大刀。

上图_ 关帝庙也称关羽庙

在唐朝人的视野中,关羽是将剑作为常用武器的。唐朝诗人郎士元曾在某座关羽祠外送别他的朋友高员外返回荆州之际写下一首充满哀愁的诗,“将军禀天姿,义勇冠今昔。走马百战场,一剑万人敌。虽为感恩者,竟是思归客。流落荆巫间,徘徊故乡隔。离筵对祠宇,洒酒暮天碧。去去勿复言,衔悲向陈迹。”(《关羽祠外送高员外还荆州》)由该诗第三、四句可见,唐朝祠庙中供奉的关羽使用的武器正是剑。

又北宋丞相张商英曾作一《咏辞曹事》诗云:“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芒。月缺白易满,剑折尚带霜。势利寻常事,难屈志士肠。男儿有死节,可杀不可量。”此处亦是以为关羽用剑。

流传关公使用长柄大刀的说法至少是宋代中国之际了。青龙偃月刀,是举世大众所周知的,它并不是历史人物关羽所执的武器,因为其产生的时间与关公所处年代完全不符。而最早记载青龙偃月刀的原形偃月刀的文献是北宋时期发行的军事用书《武经总要》,该书的卷十三便有下图可见:

上图_ 偃月刀是指刀弧面向下、缺口向上而其刀形又如弦月一般的长柄大刀

而一幅出土于内蒙古黑水城的北宋末期的印刷版画《义勇武安王位》则非常直白明显地告诉人们,关公所使用的主要武器是一把长柄大刀。

上图_ 版画高60厘米,宽31厘米,现藏圣彼得堡埃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此时关公已被尊为“义勇武安王”,其显游戏坐,将官围绕,威风凛凛

在这幅版画中,关公处于画面中心,安坐于交椅上,摆出游戏坐的姿态,将卒围绕其旁,而关公背后有将官双手执握一长柄偃月刀,大刀缺口朝上,火焰纹直抵刀口,彰显出这刀的厚重与威猛。这长柄大刀虽然没有青龙的修饰,而是修饰着火焰纹,但已与现今我们所知关公那大刀的形态无异。

元代时人们已经普遍将偃月刀视作关羽的绝佳搭配了,并且出现了“青龙偃月刀”的描述。

元初大儒者郝经于《汉义勇武安王庙碑》中描述了在特定时日下百姓如何隆重地举行仪式纪念关羽,“夏五月十三日,秋九月十有三日,则大为祈赛,整仗盛仪,旌甲旗鼓,长刀赤骥,俨如王生”。其中的“长刀”指的就是长柄偃月刀。

元至治本《三国志平话》在文字上则未有明言“偃月刀”,只是叙述关公一些使刀动作,如“横刀向前”、“立马轮刀”、“纵马轮刀”、“关公轮刀”等,不过书中附带的插图则完全可以解决文字的抽象问题,我们可以从插图中清晰看到关公正是使用偃月刀。

上图_ 《元至治本三国志平话》插图中的关羽

而同时代的杂剧大师关汉卿创作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多次提到关羽的刀,如下:

“凭着他坐下马、手中刀、鞍上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你便有千员将,闪不过明明偃月三停刀。”

“圪塔的揪住宝带,没揣的举起钢刀。”

“他勒着追风骑,轻轮动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九九八十斤。脖子里着一下,那里寻黄文?”

“假饶鲁肃千条计,怎胜关公这口刀!赴单刀会走一遭去也。”

……

关汉卿的这部杂剧已经具体提及到“青龙偃月刀”五字。举世周知,关汉卿的杂剧对后世明代小说创作有重大的影响,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就深受关的三国杂剧影响。

上图_ 宋 关羽提刀立马图

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综合了历朝史家文人对关羽的形象与生平的描述,创造了一个在外形、性格与经历上既传承过去叙述又有个人创新的关羽形象,而罗对关公武器的设定亦继承过去文学作品的描述,确定为青龙偃月刀,该小说着重提及“青龙偃月刀”“青龙刀”拢共二十多次。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描述莫过于小说的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这段话充分表现出此刀的沉重感,从而令读者进一步联想到挥用此刀的关公的武艺高强。《三国演义》对后世影响既广泛又深远,此不必多言,书中的关羽形象亘古及今烙印于人们的脑海之中,因而青龙偃月刀也就被普罗大众自然而然视为关公独一无二的绝妙武器搭配。

作者:左二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三国志》 陈寿

[2]《古今刀剑录》 陶弘景

[3]《全相平话五种》 佚名

[4]《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关汉卿

[5]《三国演义》 罗贯中

[6]《关公使用武器之探讨》 王武剑

[7]《关公所持武器的语言学考辨》 王武银

[8]《青龙偃月刀考》 胡小伟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后,唐朝风光不再,若没此人强势续命,恐难撑过1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衰落的原因,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不能崛起,安史之乱后唐朝现状

    面对统治危局,安史之乱以后的李唐皇室也不乏明君圣主,虽然跟唐太宗,唐玄宗的丰功伟绩无法比拟,但是如果用来延续唐朝的国祚,有些皇帝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在唐朝中晚期诸多皇帝中,第12皇帝唐宪宗李纯的出现就曾给唐朝强势续命,唐宪宗805年至820年在位。此人在位期间,把老祖宗唐太宗李世民的艰苦创业,唐玄

  • 赵匡胤灭掉了哪三个国家,如何对待亡国之君及其漂亮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赵匡胤灭掉了哪个政权,赵匡胤最宠哪位妃子,赵匡胤演义90-100

    那么,赵匡胤都先后灭掉了哪些国家呢?有三个。第一个,后蜀。公元964年,赵匡胤派大将王全斌率兵灭蜀。当时的后蜀已经完全不经打了。当年11月发兵,到第二年正月蜀国就投降了。前后只用了66天的时间。然而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因为王全斌灭蜀之后有点残暴,结果后蜀很快又乱了。后蜀灭亡之后,亡国之君孟昶被送到东

  • 朱元璋是暴君?作为明朝第一功臣,退休后的李善长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为啥不封李善长,朱元璋李善长简介,历史上朱元璋与李善长

    为什么朱元璋杀了那么多开国功臣,唯独李善长争议最大呢。要知道要论功排名,李善长绝对可以称得上大明第一开国功臣。首先作为当时第一个投奔朱元璋的文人,给后来投奔的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不仅如此,李善长和朱元璋算得上是亦师亦友,两个人一见面就相见恨晚。朱元璋作为农民之子,没接受过教育,文化程度不高,基本算得

  • 宋朝神奇女婴,出生时不哭不笑,圣僧道:“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朝女婴白玉枕,古代女婴出生就不哭也不闹的原因,宋朝民间小故事

    在中国古代很多和赫赫有名的杰出人物出生时都会天降异象,在史书中就有详细的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出生的时候,天上显现两条金龙,天地间一片金黄。一代女皇武则天出生时,则是空中布满祥云,两只凤凰绕着武府盘旋飞翔,最后向东飞去。宋朝的始祖皇帝赵匡胤出生时也是异象四生,他是一片红光、紫光的笼罩中出生,身上散发着一

  • 明朝将领洪承畴宁死不降清朝,皇太极派妃子劝降,为什么他就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洪承畴之死,皇太极招降洪承畴,大玉儿劝降洪承畴立大功

    洪承畴从小家世就十分地穷困。为了更好地可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不大的时候便退学帮母亲做事。每日都需要帮母亲做许多的事。可是分毫沒有使他舍弃念书。每日一有空余的時间,就跑到学馆里边去听课。时间长了也和学堂里的才子混熟了。才子都觉得洪承畴是一个十分好学的人,并且又十分的有梦想,有理想,日后定可有一番做为,

  • 忽必烈为镇压南宋皇气,居然把宋理宗的首级,做成了这个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忽必烈怎么对待南宋小皇帝,忽必烈对待南宋皇室,南宋宋理宗

    巨大的损失,让忽必烈对汉人的民族抵抗意志十分忌惮,即便在攻入临安俘获宋恭帝后,仍然千方百计想着怎么消弭南宋军民的反抗意志。只不过这还不算最绝的,因为除了搜刮南宋皇室陵墓里的金银珠宝外,杨琏真迦此行最重要的目的,还是去完成忽必烈镇压南宋皇气、防止江南老百姓怀念故国的任务。为此,杨琏真迦搞出了两件极为恐

  • 明明崇祯是亡国之君,为什么总有人说明朝亡于万历,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崇祯和万历的关系,明朝到底是亡于万历还是崇祯,明亡不在崇祯而是亡于万历

    (一)万历中兴其实这么说万历帝,还是有点冤枉。他一共在位四十八年,在位前期,年轻的万历帝励精图治,重用名臣张居正,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使得明朝国力大增,政治清明,百姓生活富足。在这基础上,明朝的军事实力也有了明显的增长,由万历帝亲自主导了“万历三大征”,既巩固了西北边疆,也震慑住了邻国朝鲜,使得明朝

  • 朱元璋诛杀功臣,官员上朝前都交代遗书,为何这三人可以逃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的功臣被诛杀,朱元璋大肆诛杀功臣的真相,朱元璋上位后诛杀无数功臣

    朱元璋怀疑他的部下会谋害他,抢夺他的皇位。以至于后来在朱元璋的疑心重重中,开始大开杀戒。曾经有许多忠心待他的老部下、患难兄弟,都被朱元璋以各种理由杀掉,这让人非常的寒心。但是此时的朱元璋已经贵为皇帝,没有人敢反抗他。曾经一起构建明朝政权的许多大功臣,都被朱元璋冤杀。根据史书上记载,在明朝初期,朱元璋

  • 朱元璋,给开国功臣夹菜,为何宴会结束后,功臣要杀死2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登基后杀了哪些功臣,朱元璋杀功臣时是否杀了他们家人,朱元璋怎样处理开国功臣

    而几乎所有的跟着开国皇帝打下江山的功臣们,结局也都是比较悲凉的。这种情况也不难解释,主要是因为当了皇帝之后,就害怕那些功高盖主的功臣,篡夺自己的皇位。而所有的开国皇帝当中,朱元璋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了。他为了大明王朝,能够稳定安稳在自己的子孙手中传承下去,便开始大肆屠杀开国功臣。当年跟着朱元璋四处征战的

  • 朱元璋死前对朱棣评价四个字,听者皆生恐惧,可惜他却没有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真实朱元璋对朱棣态度,朱元璋怎么评价朱棣的,朱棣晚年对朱元璋有什么影响

    一个白手起家的农民,到一个统治国家的皇帝,朱元璋的脱胎换骨靠的是什么?毫无疑问,他卓越的时机判断和敏锐的政治洞察力绝对凌驾普通人之上,但这仅仅是其次,朱元璋最值得炫耀的能力是:识人。一个人能打赢天下是前古未有的,没有帮手的博弈始终是盘死局。这和朱元璋在老家种庄稼有些通理。种庄稼的一个要务就是除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