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明英宗的形象为何会出现从英主到昏君的颠覆性变化?

历史上,明英宗的形象为何会出现从英主到昏君的颠覆性变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901 更新时间:2024/1/25 16:09:01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当中,自秦朝建立以来,中国历史上一共有着多达四百位左右的皇帝。

其中既有着大一统政权的统治者,也有着小型割据政权的掌管者;既有着堪称英明神武、励精图治的明君,也有着能力一般,各方面只能算作中庸的守成之君,更有着能力低下、倒行逆施的昏君。

在这些人当中,明英宗朱祁镇的形象无疑经历了一个堪称颠覆性的变化过程,从明朝时期的明君,到之后的毁誉参半,再到清朝时期的昏君,其变化不可谓不大。

一、明英宗本人的错误远大于他的功绩

1、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对明朝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当时间来到明英宗即位之时,明朝正好迎来了自身发展的鼎盛时期。对外,在经历过朱元璋朱棣对外的长期征战,北部边疆的安全已经得到了极为稳固的保障,尤其北元更是分裂成了鞑靼和瓦剌两个部分,对于明朝的威胁已经不再如以往那般致命。

而对内,在经历过明仁宗与明宣宗两位皇帝的统治之后,明朝出现了著名的“仁宣之治”,人民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之前因为朱棣北伐而对国力所造成的大规模消耗也由此得到极大补充。

虽然朱祁镇本人在初期即位之时不过是一个少年,但在太皇太后张氏的帮助之下,不仅没有出现外戚夺权的情况,反倒是保障了皇权交接的平稳进行。

因此,当朱祁镇真正开始掌控朝政之时,明朝的整体情况其实仍然是能够称之为盛世的,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都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然而,明英宗在位期间,他对内极为宠信宦官王振,将诸多国家大事都交由其处理。

虽然文武百官对此颇有不满,也曾多次上书请求朱祁镇将其罢免,但由于朱祁镇对于王振堪称无条件的信任,这些反对的声音终究还是消弭于无形当中,王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变得牢不可破。

而在军事上,明英宗则先后发动了三次北伐以及规模浩大、时间长久的麓川之役,大大消耗了明朝的国力,也为后面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北边的瓦剌在实力不断得到增长之后,对于明朝表现出愈发难以抑制的野心,并最终在明朝无法将其满足之后,屡屡发动对于明朝的进攻。面对这样的局势,明英宗最终在王振的劝说和怂恿下,决定御驾亲征,并且带走了当时明朝的绝大部分精锐力量

然而,由于在战术、战略等全方面的重大错误之下,明军在土木堡这个地区遭到了绝对失败,不仅当时的绝大部分明军战死,就连明英宗本人也被瓦剌俘虏,成了阶下囚,这在明朝乃至中国历史上都绝对称得上罕见。

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将之前明朝在仁宣之治当中的积累几乎消耗殆尽,对于明朝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大军覆灭、皇帝被俘的情况下,明朝重臣于谦力排众议、主持大局,在最快的时间内恢复了明朝的统治秩序,景泰帝也就此以一个救火皇帝的形象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

面对瓦剌大军的进攻,在景泰帝和于谦的领导下,明军在北京城下进行可堪称艰苦卓绝的抗争,并最终以空虚的防御保障了北京城的安全,打下了一场漂亮的北京保卫战,对延续明朝的国祚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就是这样的忠臣,朱祁镇在发动夺门之变、重新执掌朝政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帝位,竟然将其残忍杀害,导致明朝失去了一位肱骨之臣,而先前有过一定政绩的景泰帝,自然也被其废除,并在不久之后离奇死去。

2、明英宗在政治上也作出过一定成绩

虽然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当中的一系列行为对明朝造成了巨大打击,但这并不代表明英宗就一件好事没做,相反,他也曾作出过一定成绩。

在发动夺门之变、重登帝位之后,明英宗虽然仍然存在听信宦官的迹象,但却也任用了包括李贤在内的一众贤臣,对之前混乱的朝政起到了一定的恢复作用。

而在朝政上,相比于之前,朱祁镇也变得勤快充实了很多,不再如以往那般独断专权。另外,明英宗还下令释放了自明成祖时期便一直被囚禁的建文帝的次子,由此获得了“此、舜之心也”的美誉。

最后,朱祁镇还将之前的宫妃殉葬制度废除,使其冷血无情的帝王生涯沾染上了最后的一点温情。

二、朱祁镇的历史评价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1、朱祁镇在位时期几乎全是好评

在《明英宗实录》这一书中,对于朱祁镇可谓是极尽赞美之词,如果是不知道的,甚至可能会以为这是一个能够比拟唐宗宋祖的英明皇帝。

在明英宗即位早期,由于其年龄较小,因此朝政几乎都是由当时的太皇太后张氏以及被誉为“三杨”的杨荣、杨士奇杨溥等人所处理,朱祁镇更多只是有一个象征性的作用。

直到这几位去世之后,朱祁镇才真正可以称得上是掌握了朝政。然而,在《明英宗实录》当中,却通过各种淡化张氏与王振等人的手段,将朱祁镇塑造成了从即位开始便能够独立处理政务的形象,这显然是一件春秋笔法意味极为浓厚的事情,甚至达到了一种扭曲事实的程度。

对于几乎是由明英宗一手缔造的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实录》的描写也相当令人寻味。一方面,这本书当中从一开始就将土木堡之变这一行动定性为极为光辉的保家卫国之事,这首先就抬高了朱祁镇等人的形象。另一方面,这本书对于王振的利用可谓是拿捏到了极点。

一点点有利于表现出明英宗英明神武气质的事情,哪怕这件事情就是完全虚构的,也都完全是明英宗一人的功劳,和王振毫无关系。

但是,当事情出现重大纰漏,以至于引发灾难之时,王振便以一个嚣张跋扈的形象出现,所有的黑锅都由他一个人背下,明英宗则显得颇为无辜。正是在这样的春秋笔法之下,明英宗在当时成了个好评十足的明君。

2、明英宗的形象开始出现变化

事实上,当时的明眼人都知道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和明英宗本人的一系列错误决策脱不开干系,但由于古代皇权至上的原因,大臣们自然不能直接指责皇帝本人。因此,将王振作为批判的对象变成了一个很好的办法。

李贤将明英宗第一次在位时期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在张氏以及三杨的辅佐之下,整个明朝吏治清明、社会稳定,是难得的治世;后一个阶段则由于王振的专权擅政以及明英宗本人的偏听偏信,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同时,由于明英宗在前一个阶段根本没有掌握朝政,这就使李贤的这一番言论沾染上了部分否定明英宗第一次在位时期的施政措施的意味,从此拉开了对于明英宗本人批评的序幕。

尤其是文官集团出于维护自身地位、贬低宦官的目的,对于王振可谓是极尽丑化,恨不得将世间所有的恶劣词汇都安插到他身上。相应的,作为王振权力的来源,明英宗的形象也在这一过程当中被不断拉低,甚至到了后期,明人们的矛头已经是直接对准了明英宗本人。

因此,直到明朝中后期,明英宗本人的形象已经是一种毁誉参半的地步,这与之前的好评十足可谓是大相径庭。、

同时,出于拉拢明朝遗民、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清朝初期的统治者在修订《明史》之时也往往会选择参考明朝遗民的意见,这也就使明英宗毁誉参半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3、明英宗在乾隆时期彻底沦为昏君

直到乾隆时期,此时清朝的统治已经极为稳固,清朝统治阶级的行为自然也不再受到掣肘,这使得明英宗的形象在乾隆时期再度遭到了断崖式的下滑。

对于明英宗,乾隆可谓将其批驳得一文不值,不仅将其纵容宦官干政的行为作为其大权旁落、昏庸无能的证据,对于他所剩不多的善政,如废除宫妃殉葬制度也持轻视态度,明英宗的昏君形象就此彻底确立下来。

当然,他也值得这一评价。但是,对于于谦私立景泰帝的行为,乾隆却是与朱祁镇站在绝对的统一战线,认为于谦不过是个乱臣贼子,这则是因为乾隆帝作为与朱祁镇同样作为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地位所做的行为。

三、总结

总的来说,从英明神武的明君,到十恶不赦的昏君,朱祁镇在历史上的形象确实经历了一个堪称颠覆性的变化。这其中既是因为朱祁镇本人就是一个应该遭受批评的皇帝,也是由于不同势力的不同目的所致。

对于文官集团来说,他们在贬低王振的同时,便不得不同时贬低朱祁镇。而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虽然他们在前期为了安抚明朝遗民,选择了为明朝皇帝歌功颂德,但当他们的统治趋于稳固之后,反倒能够以更加客观的态度来看待明朝皇帝,朱祁镇自然便难以逃脱历史的审判了。

更多文章

  • 明朝在越南驻扎大军30万,为何最终还是丢掉了越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统治越南有多残忍,明朝时期越南和中国的关系,明朝对越南的规划

    安南,源自于唐朝在河内地区设置了安南都护府,从此成为对越南地区的称呼。在此之前史书上称那里为“交趾”,但并不涵盖今越南全境,而是指越南北部地区。北宋时代,宋孝宗册封安南李朝国王李天祚为安南国王,安南于是成为中原王朝对越南地区的官方称呼。此后安南就一直作为中原王朝的藩属国。明朝建立后,在朱棣时代,安南

  • 历史上,嘉庆年间的“癸西之变”,为什么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嘉庆年间癸酉之变,嘉庆历史评价,癸酉之变对今天的启示

    这些都是历史上真的发生过的事情,这就是嘉庆年间著名的“癸酉之变”。清朝嘉庆十八年,在河南、山东与直隶等地,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天理教起义,而在京城更是发生了两百多名天理教徒进攻皇宫,最终破东华门与西华门,攻入宫廷的事情。所谓天理教,属于白莲教的一个分支,而白莲教是唐宋时代流传下来,在民间广泛存在的一种宗

  • 清朝之前,老百姓出县城有多难,是不是都很少外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时期的老百姓生活,清朝末年百姓真实的生活,清朝的一个县城有多大

    从先秦时代的秦国变法开始,户籍制度就逐渐完善起来,为了便于管理与征税之类,当时的封建王朝都严格管制人口的流动,人们在自己生活的地方,不能乱跑。要知道,咱们国家古代是封建的小农经济,一切以土地作为基础,地主们拥有土地,自然就需要租借给佃农们耕种,如果人口随便流动,自然是不利于发展的。对于朝廷来说也是如

  • 太平天国灭亡后,这支中国军队逃到南美,现今有30万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太平天国灭亡后50万大军哪里去了,太平天国军队现状,太平天国灭亡时有多少军队

    从起势到壮大,再到最终的覆灭,太平天国的起义军们用生命写了一出悲壮的史诗。关于太平天国余部的讨论,也是一直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最近,中文互联网上就出现了一些关于太平天国的文章。这些文章基本都是在说一个事情:太平天国曾有一支余部,跑到了位于南美洲的秘鲁,并且在当地扎根。从中国远渡重洋,到遥远的

  • 大清灭亡后,格格们都嫁给了哪些人?这些大明星其实是皇室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清灭亡后格格们都嫁给了谁,大清灭亡后的七个格格,大清王朝的格格

    近代中国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期,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中国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剧烈的变化,晚清大臣李鸿章称之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从英国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到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宣告结束,不过70年时间,大清便在人们的吆喝声中倒台。直至如今,也才过去百年。作为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王朝,皇亲国

  • 首次公开的云贵总督出巡老照片 主角是李鸿章侄子 清廷称罪有应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云贵总督,罕见的李鸿章老照片,历史上的云贵总督

    清王朝入关以后,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每攻占一省,便会派军队驻扎镇守。当清朝顺治年间,清兵攻克云贵以后,因该地区社会复杂,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满蒙八旗不适宜驻防。于是便决定在云贵设置绿营军,归云贵总督统辖。1659年,时任贵州巡抚赵廷臣被任命为首任云贵总督。最初云贵总督府设在贵阳。后随着吴三桂

  • 清朝的太医是什么职务,与现今的医生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太医名字名录,清朝太医什么级别,清朝太医的职务

    清朝宫廷御医机构为太医院。按照清朝官制,太医院内设有院使、左院判、右院判、御医、吏目、医士、医生等主要职位。它们职务不同,级别同样不同。图为太医院印院使属于太医院最高长官,位列正五品官阶。清朝官制九品,每一品正、从两级。正五品官阶在其中属于中低级官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太医院在清朝衙门中,地位并不算

  • 9年前,“慈禧后人”沉浸于阿哥梦,上相亲节目时丑态百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慈禧后代今何在,慈禧和她的后人,慈禧后代都是哪些人

    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在这之后,清王朝便走向覆灭,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这个过程当中,原本的清朝皇室大都选择了改名改姓,以平民百姓的身份继续生活,很多人都比较的低调。但是,也有一部分人,一直都拿捏着自己的所谓“皇室”身份,甚至还带代入到日常生活当中,即便是生活在现当

  • 1962年曾国藩后人抛出重磅史料,终于揭开太平天国李秀成被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曾国藩李秀成事件真相,曾国藩死后李秀成怎么处理,李秀成为何杀曾国藩

    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大型的农民起义,当属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起义的规模,甚至可以称为两千年之最。在太平泰国的冲击之下,清政府再也无法让自己恢复到太平天国之前,从此以后走向败落的道路。虽然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其反抗精神却一直为人称赞,尤其是太平天国之中出现的优秀将领,李秀成便是其中之一。天京事变,

  • 晚清皇宫第一美人玉照,比珍妃婉容还漂亮,慈禧照相为何带上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婉容和慈禧的关系,晚清皇帝妃子照片欣赏,婉容最漂亮老照片

    那个时候就连慈禧太后她的姿色也是只能算是中等,珍妃和婉容也算得上是晚清的一些美人。还有一位被称为晚清的第一美人,那就是亲王的四格格,有图像可以证明,确实她长得非常美。还有一些宫女回忆,当时这个格格长得真的是美丽,慈禧本人很时尚,她那个时候喜欢用一些法国香水,她总爱照相,在合影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有一位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