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说清朝的国门比明朝更加难守?看清朝面对的边防压力,真险恶

为何说清朝的国门比明朝更加难守?看清朝面对的边防压力,真险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7 更新时间:2024/1/31 3:34:11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清朝扩张战略

无论是清朝当时的士大夫阶层还是当代,很多人认为清朝当时对外扩张是很不理性的,也是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所不划算的。

如果只从经济上考虑,清朝花大价钱将西藏、新疆、云贵、蒙古、台湾,乃至更远的缅甸部分、高丽部分纳入自己的版图,并对其进行实际控制是很不明智的。

清朝在入关之前是所采用的权力构架是一种现代联盟体一样的结盟军团,上层权力是很分散的。

即便到了百年之后的雍正时期,雍正的政敌八爷党还企图恢复“八王议政”制度,以恢复清朝老传统的方式来架空雍正的皇权。

作为一个地方民族成长起来的帝国,而非单一民族式的王朝,清朝从努尔哈赤时期就积极采用了明朝大臣的建议,走上了一条多民族共存,以攻为守的治国方针。

康熙年间,面对来自北方强大的军事压力,康熙与沙俄签署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份较为公平,并以契约方式划定边界的《尼布楚条约》。但如果仅仅只靠一纸公文就想约束沙俄的野心,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除了沙俄之外,和努尔哈赤有着同样能力和野心的准格尔部却时刻威胁着清朝北方的边界。

准格尔部于1660年已经成长为了一个足以威胁清朝内地的强大内陆帝国。1697年,康熙御驾亲征准格尔部,康熙的舅父,大将佟国纲杀敌阵亡。

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是我们现代人所无法想象的。

清朝虽然在这次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如果想在那么偏远的地方长期驻军,其经济消耗是清朝当时所承担不起的。

基于这种情况,清朝和明朝的国君一样都采用了战后撤军的无奈政策。

而清朝和明朝不同的是,清朝在战胜准格尔部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采用了强制移民政策,用内陆人口和文化来稀释和同化哪里的土著。

而清朝在对西北部扩张时遭到了以刘统勋(刘罗锅他爹)为代表的士大夫的一致反对。

刘统勋等朝廷重臣认为清朝对原吐蕃国土的扩张很不划算的,那块地方不但地广人稀而且民族复杂,是一个占领之后行政管理成本极高的地方。

在英国和沙俄的强力支持下原吐蕃地区于1871年在穆斯林大将军阿古伯的带领下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帝国。英国和沙俄为何支持穆斯林人呢?他们的目的也是为了将来利用此地为跳板进攻清朝内陆。

尽管面对的压力很大,清朝的统治者依然用兵西北,并采用了几乎灭族的军事政策建立了后来的“新的疆域”。

而对于暧昧不清的西藏地区,清朝和明朝的妥协政策不同,清朝直接强硬地派兵过去,以军事长官的方式直接参与到了西藏的管理之中。

由于经济压力,原本打算从西藏消减兵力的雍正不但没有减兵反而增兵西藏,进而为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面对青海的叛乱、台湾的叛乱,清朝每次出兵都是十万大军以上,其经济压力之大难以用数字来形容。

·清朝残酷的统一战略

很多人理解不了清朝为什么那么喜欢扩张?他们原可以像明朝一样牢牢控制住经济最为发达的“汉人十八省”就好了。

尽管到了乾隆时期清朝的国土面积就已经是明朝的两倍了,但依然没能阻止清朝对外扩张的步伐。

清朝的扩张不像唐宋元明那样没有实际控制权,仅仅只是名义上的归属,清朝是真正意义上的统治。

为了征服云贵和缅甸等地,清朝在那些多山的地区派大将鄂尔泰对西南部展开了血腥的种族灭绝式的征服。

西南部与北方不同的是,北方是又冷又缺水,西南部是丛林和山洞众多,而且原始森林里随时都有可以杀人于无形的瘴气。

即便到了1949年之后,西南部的土匪也是出了名的难对付,更何况是清朝时期呢!为了将这些地区从根本上归入清朝的版图,并达到文化上的统一。

清朝一方面用拉拢式的手段,让西南部的土司和首领学习汉语后代理地方管理,一方面对决意反抗者展开了灭族式的大屠杀。仅仅在1735-1736年的一年时间,清朝就在西南部屠杀了18000名土著并摧毁了1224个村庄。

很多人无法理解为何西南部至今还有很多人在悬崖上建立村庄,这和清朝当时在西南用兵有着直接的关系。

即便到了清朝末年,像沈从文的父亲和爷爷依然代表着清朝官方在西南部进行着血腥的统治。所谓的凤凰城,就是清朝在西南部建立的一个军事基地。

沈从文曾经说过,凤凰城的每一寸土地下面都有数不清的鲜血。

在帝国统一和民族整合方面清朝所做出的努力,那是前所未有的。

对于台湾地区,面对郑氏家族三代人的努力,以及郑经和吴三桂的勾搭,清朝是毫不犹豫地对台用兵了。

郑芝龙家族最牛时不但盘踞台湾,连厦门等地也是他的势力范围。

面对郑氏家族的三千多艘战舰和几十万名由多国雇佣兵组成的强大海军明朝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并任期在自己的卧榻之侧称为“东方的海上霸主”,建立国中之国。

而清朝在征服台湾后也同样面对着令人头疼的诸多土著。

清朝一方面通过政策倾斜大力移民,一方面同对付西南多民族地区一样采用了铁血政策。

台湾地区有多复杂,即便到了二战时期,看过《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的人依然对台湾非洲食人族式的土著心有余悸。

如果我们仅仅用一种短浅和仁慈的眼光去看待当时清朝的对外扩张,会认为清朝很残忍和贪心。

但如果我们用后世的大统一眼光去看待清朝的扩张,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些力主扩张的清朝君王。至于很多人认为在进入19世纪之后清朝的无辜,那是很幼稚的想法。

在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清朝一直都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而且一直都是强者。

对于一战之后清朝的没落和毁灭,那也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值得自我冤屈的地方。

在国际竞争中,弱者就要被吃掉。至于弱者为什么弱,那就是他们自身的问题了。

如果不是清朝当时积极对外扩张,在清朝灭亡后我们丢失的土地会更多。

对于清朝由于过度扩张而带来的边防压力这个问题,读者您是怎么看的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此帝国被称为清朝的孪生姐妹,不仅存活了600多年,至今仍在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帝国兴衰史,清朝历史上最后的帝国,清朝时期的帝国有哪些

    当一个帝国的上层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下层生如牛马,却敢怒而不敢言时,这个帝国就基本上就快覆灭了。而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个帝国,他不仅和清朝十分相似,而且还存在了600多年,至今仍在努力开疆扩土,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艰难波折的创业之路和清朝一样,奥斯曼帝国的前身仅仅只是一个落后而又渺小的草原部落。而奥斯曼

  • 民国“第一艳星”:红的比胡蝶早,出身比阮玲玉好,晚年街头乞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胡蝶与阮玲玉谁漂亮,阮玲玉和胡蝶照片大全,民国第一美女胡蝶

    比如第一位影后张织云、红颜薄命的阮玲玉以及红遍上海滩的胡蝶。而在这第一批女明星中,红的最早的还要数杨耐梅,豪门小姐出身,热爱演戏却被打造成“艳星”。当年上海街头最另类的奇女子,晚年为何沦落至乞讨为生。偶像与乞丐的大反转,她的一生可谓别有一番风味。1904年杨耐梅出生,本名杨丽珠,父亲是广东商界大鳄,

  • 为何说清朝对华夏做出的贡献尤为突出?当摆出功罪,很多人傻眼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对中国有什么贡献,清朝对华夏有哪些贡献,清朝真实历史贡献

    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是让我们通过古人的事来让自己变得更理性和智慧,而不是越来越狭隘。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清朝。为何说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清朝对我华夏民族做出的贡献尤为突出呢?这不仅仅是作者本人的一家之言,也是哈佛汉学家们共同得出的结论,比如著名的汉学家罗威廉教授。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我们

  • 清朝灭亡了,被称为大清孪生国的他却在努力复国,他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和大清一样的发家史很多喜欢明朝的人习惯性地骂满清,说他们禁锢了国人的思维,也缔造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其实,我国从秦始皇开始,就一直在自断手脚,只是到了宋之后加剧了这样的变化。在中国古代史上,没有比明清更具有对文化破坏性的时代了,近代史除外。曾经有个帝国,横跨亚欧大陆。满清不到20万兵马,灭了人口近

  • 当了三年太上皇的乾隆,这期间都在干什么呢?和珅笑了,嘉庆哭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乾隆的传奇的一生,乾隆的原名叫作爱新觉罗·弘历。生于生于康熙六年(711年)。是清世宗雍正帝胤禛第四子。我们只打在清朝想要登山皇帝位,是要经过十分激烈的斗争的。但是在公元1722年雍正继位之后,便是板上钉钉的将皇位传给了乾隆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与其说是雍正传给他的不如说是乾隆的爷

  • 1762年,清朝南征缅甸之战为何会铩羽而归?还花费900多万白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军第三次征缅之战,清代历史上有中缅战争吗,清朝缅甸战争的起因

    这种外交上的断绝一直持续到乾隆朝时,缅甸方面忽然开始向中原王朝朝贡,这本来对乾隆来说是一件好事。但是后来却发生一件让他不怎么开心的事情,当时缅甸内部的东吁王朝垮台,取而代之的是贡榜王朝。这个政权很有野心,开始不断的侵扰边境,而且还向边民强征赋税,这让乾隆无法忍受,双方之间由此爆发战争。清朝与缅甸的战

  • 早晨处理光绪身后事,傍晚咬上夜明珠,慈禧最后一天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慈禧含在嘴里的夜明珠,光绪皇帝临死对慈禧说的话,慈禧口中夜明珠真品图片

    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意思是人到了生命的最后尽头,就会摆脱此前来自世俗的束缚,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总结一生,或是希望他人继承自己的意愿,或是通过经验教训去让后人引以为戒。自古以来,帝王将相都习惯在临终前交代好不放心的事情才肯驾鹤西去,在生命的这一刻,其实已经和善恶忠奸没太大关系了,只要放下了内心

  • 乾隆主动退位成为太上皇,三年里他都做了什么?掌大权和坑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皇帝干了哪些大事,乾隆宣布退位和珅吓得满头大汗,乾隆为什么要主动退位

    每每提到乾隆皇帝,都会让我想到“十全老人”这四个大字,十全二字又会让我想到自恋一词。乾隆确实有点自恋哈,在位期间就号称“本朝无能臣”,所有事他一人说了算(臣子心里得多难受)。那且说这位身强体壮又自认为是全皇宫最有能力的皇帝,怎么就突然好端端的将皇位拱手送儿了呢?这还要从他年轻时立的一个flag说起。

  • 乾隆思念爱妃将其追封为皇贵妃,间接导致其死后数百年还不得安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人物在历史也是有原型的,就是乾隆淑嘉皇贵妃金佳氏。然而,历史原型人物却远没有那么阴险毒辣。在影视剧中,嘉妃是北国献给大清国的“贡女”。而真实历史是金佳氏出生于内务府汉军宝衣世家,与“贡女”沾不上半点联系。虽然不是“贡女”,但是金佳氏确实与朝鲜有着一定的渊源。这是怎么回事呢?一起来看看吧。图片:嘉

  • 侍卫下棋赢了康熙,半个月后看到侍卫的尸体,康熙羞愧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开始,到辛亥革命后溥仪宣布退位,中国的封建制度绵延两千多年,一共诞生出四百多位帝王,这四百多位帝王中不乏治世明君,但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不过寥寥数人,在这寥寥数人中,必然有康熙大帝!康熙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时间长达61年,居各君王之最!他执政期间平定三藩、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