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研究历史的目的是让我们通过古人的事来让自己变得更理性和智慧,而不是越来越狭隘。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清朝。为何说在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清朝对我华夏民族做出的贡献尤为突出呢?这不仅仅是作者本人的一家之言,也是哈佛汉学家们共同得出的结论,比如著名的汉学家罗威廉教授。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我们先说说清朝的成就
清朝为什么名声恶臭?一是因为他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让很多有极端民族主义色彩的人觉得心里很不爽。
其实呢,历史已经过去了那么久,清朝对他本人也没造成多大的伤害。
如果要指责清朝的愚民和封闭的话,这就要追溯到帝制和儒家文化了,会没完没了,而且每个派系都有自己的观点。
二是因为清朝正处于世界大变革的时代,清朝过后,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帝制王朝都基本结束了,像日本、英国的皇室也就做做样子。
如果将清朝和明朝倒换一下,让明朝成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王朝,那又会如何呢?
我们首先看看清朝和其他朝代相比,他为我国做出的那些突出贡献。
1、最大的成就之版图的贡献
从疆域上来说,清朝的版图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没有之一。即便到了清朝后期,这个帝国还在扩张。
说我国古代君王不喜欢对外扩张的人根本就不懂历史,看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疆域图,时刻都在变化。整个大唐时期从没停止过对外扩张,甚至安史之乱和藩镇制度就是因为盲目扩张而引起的。
说句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话,我们是把能打到的好地方都占领了,已经扩张到极限了。
在宋之前的儒家文化是先打你或直接杀了你之后再给你讲道理,这种文化本身就带有强势性。
而宋之后的儒家文化则变成了谁如果打我,我打不过之后,就开始和他讲道理了,讲不过就开始骂人了。
很多人误认为元朝版图比清朝大,那是因为他将元和蒙混在了一起。
在蒙古分裂后的四大汗国里,元朝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之间还相互打架,怎么能混为一谈呢?
而唐和明名义上控制的土地也不少,但实际上真正听他们话的就不多了。
土木堡之变,明朝的皇帝都被人家抓了,但明朝依然说瓦剌是向明朝进贡的,他们的地盘属于明朝,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但清朝控制的土地,一直到灭亡,还保持了一个近乎完整的巨型版图。
2、人口的贡献
在古代,最大的财富不算金银财宝,而是人口。
而古代战争,是消耗人口最多的工具。
无论哪朝哪代,只要有战争出现,就会有无数的屠城、掠夺等残酷的暴行,即便到了二战时期,看看各国军队里还存在着多少“慰安妇”?
千万不要说在战争期间谁好,谁坏,只有成王败寇,从没有真正的善良而言。
在清朝稳定了江山之后,到了康熙末年人口达到了1.5亿。到了光绪年间,清朝人口达到了3亿。
到了太平天国时期,人口达到了惊人的4.5亿。人口为什么能够那么快的增长?
①因为对土地的有效利用;
②因为生产水平的提高;
③玉米、地瓜等海外农作物的引进;
④清朝打破了明朝不得随意迁徙的禁令,让农民有了更多的选择;
⑤是康熙五十年颁发的“永不加税”政策。
庞大的地域加上了充足的人口,让清朝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国际市场最大的超级帝国。也正是如此,清朝才能在稳固的政权内不断对外扩张。和唐宋明相比,清朝的贸易量是我国历史上最大,也是交流最为广泛的时候。
而所谓的闭关锁国,是一种相对于大航海时代的西方国家,而对比的不是清以前的朝代。
清朝的粮食、棉花、生丝、茶叶、陶瓷等都和世界产生了广泛的贸易,这是前朝前所未有的。
3、在政治方面的贡献
清朝虽然几乎继承了明朝的所有制度,除了厂卫制。但理藩院、军机处、内务府等机构实属清朝的创新。
除此之外,清朝还建立了能保证全国粮食供给的“常平仓”制度。这一制度就是用行政手段强制平价全国的粮食价格,防止不法商人恶意操纵粮价。
另外,清朝是一个小政府的朝代,清朝的执行者采用商业行会、地方乡绅、知识分子和宗教来实现了多民族大融合的效果。
也正是因为清朝对各民族、各宗教的包容性,才使得整个中国超越了民族的界限,真真正正地创造了一个民族国家。
像唐宋元明时代的南诏国、西夏国、吐蕃国、瓦剌、准格尔等国统统都没有了,只统一归属到了大清的版图之内。
·清朝存在的几大问题
1、人口与人才的矛盾问题
人少是问题,人太多也是问题。清朝后期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口太多,资源太少的问题。
当初乾隆拒绝英国大使通商不是因为下跪的问题,而是英国给不了大清国想要的粮食,形成不了对等的贸易。
但过剩的人口,使很多人没得饭吃,这就会造成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
另外,过剩的人口还促使了人才过剩,这才是最可怕的。老百姓饿死是小,让读书人失业那就麻烦了。
明朝就是因为让一个稍微有点文化的邮递员李自成失业了,就酝酿出了一场大祸。
而清朝到了1800年,考取功名的人已经达到了140万,但每年大清能为读书人提供的就业岗位仅仅只有不到2万个。
这些当不成官的文人,要不写书、写戏曲骂清朝,要不就参加造反。帮助清朝解决了上千万人吃饭问题的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头人(死人不会要饭吃),就是一个不得志的秀才。
2、腐败问题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说的可是实情。
像和珅这样的人看似是个案,其实已经连成了一片,连皇帝本人都涉及其中,并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网。
谁想打破这种既得利益的关系网,谁就得死,这和明朝的文官集团一模一样,也是帝制时代所有的通病。
在电影建国大业中,一个光头的台词充分地解释了这一切。
3、内部造反
无论是太平天国,还是白莲教,谁不到饿得实在没办法了,谁愿意去冒着灭九族的风险去造反呢?
农民为什么会造反?因为帝国利益分配不均,因为清朝的权贵们吃得太饱,而底层穷人饿死的太多了,就这么简单。
4、经济危机
无论是明朝的灭亡还是清朝的灭亡,最直接的原因都经济问题。
这当然和西班牙和日本的白银产量减少有关,但作者认为,最大的问题依然是腐败问题。
有限的白银都集中到了少数人手里,而这些人又花不到钱,这才导致市面上的钱越来越少。
有钱的官僚和权贵越来越有钱,穷人越来越穷,最终酿成了经济危机,王朝灭亡。
其实,不单单是清朝,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特有的问题。
秦汉隋唐时期的门阀体系,宋代的藩镇格局,元时期的民族分离,明时候的儒家阉割和厂卫制度等等。
但这些朝代无论是谁,都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过去,而且,他们都一步步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对于清朝,读者您又是怎么理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