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龙兴之地的地址在哪里?为保护它清朝做了什么

龙兴之地的地址在哪里?为保护它清朝做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59 更新时间:2023/12/31 23:21:13

柳条边修建于清顺治康熙年间,是清朝为了保护东北“龙兴之地”、防止外藩侵入而修筑的封禁界限。时人杨宾曾在《柳边记略》中介绍了柳条边:“今辽东皆插柳为边,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之竹篱,而掘壕于其外,人呼为柳条边,又曰条子边。”柳条边共由边台、边墙、边门、水口、封堆等五部分构成,根据修筑时间的不同,可划分为“老边”与“新边”,老边因修筑于辽宁地区,因此又名 “盛京边墙”。整个柳条边呈“人”字形状,其修筑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皇太极在位时期下令重修明边墙一小段,这是修边之始,但这时的边墙并不是后来的柳条边,不过从这时开始清朝有了修筑边墙的意识。

二、顺治即位之初,便开始了柳条边的修建,首先将皇太极时期修建的边墙往南北两延伸,并在沿途修建了柳条边,此时的柳条边还只是从威远堡到凤凰城直到海边的东段边墙。顺治五年(1648)年,又开始了西段边墙的修筑,此时的边界主要是划分牧区内的游牧边界,西段边墙从威远堡至山海关,威远堡将东西边墙连为了一线,全长1950华里,清朝的龙脉之地便在边内。最迟至顺治十八年(1661年),老边墙已全部修筑完成。

三、到了康熙时期,对边墙又进行了扩张,形成了新边墙,康熙皇帝曾三次下令扩展边墙,从威远堡往东北延伸修筑了北段边墙,此时原来的东段边墙也被纳入了新边墙内部。

那么,清前期为什么要修建柳条边呢?原因不外于政治和经济方面。从政治上而言,满清统治者将东北看作是其“龙兴之地”,当时的沈阳名为盛京,有着“一朝发祥地,两代帝城”的崇高地位,清帝祖先的陵墓也在城中。我们都知道,清朝建立之初,各地反清复明之势愈盛,满清政权处于不稳定之中,因而清廷将此地视为重地和大后方,修建柳条边是出于保护的目的,并要保持当地满族人的“满语骑射”风习。经济方面便与东北的名贵土特产有关,这里盛产人参、鹿茸、貂等名贵物品,清朝为了独占当地的资源,因而修筑柳条边以防止汉人、蒙古人、朝鲜人等的进入。

清前期出于以上目的,因此利用柳条边封禁东北,在柳条边各边门设哨卡,派兵驻守,限制百姓的出入。但是到了康雍时期,柳条边的封禁政策变得更为宽松,这时清廷实行移旗移民开发东北的政策,因此柳条边的存在一度形同虚设。虽然在乾隆时期对东北的封禁政策再度加强,但未能阻止遗民的大潮。道光二十年(1840年)后,东北就弛禁了。

清代柳条边的存在,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柳条边的存在保护了东北的生态环境,农耕区、游牧区、狩猎区都未被破坏,保证了清廷特需品的供应。但是,柳条边的修建也不利于东北地区的开垦,由于封禁政策,这里很长时间内人口稀少,土地得不到有效的开发。

标签: 龙兴之地商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绿林军和赤眉军不断起义,最后自己选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绿林军,汉朝,历史解密

    说起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有很多的起义。小编今天就和大家讲讲起义军是如何将奸臣打倒,自己选皇帝的?在公元17年,晋州因为发生了饥荒,老百姓们都纷纷到沼泽地区去挖野菜来填饱肚子。因为野菜不断的开挖,所以导致越来越少,就引发了老百姓之间的战争。在新市,有两个叫王匡与汪凤有名望的人,来出来调解这件事情,得到

  • 清朝的道台比知府大吗 道台对知府有没有生杀大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道台,知府,历史解密

    清朝的道台比知府大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的道台肯定比知府大,这个不用怀疑。在各种古装电视剧的熏陶下,现代人对“知府”这个官儿有所了解,知道这是管理一府的职位,手下管着好多位县令。按照电视剧的剧情,县令如果是好人,那知府肯定是坏的;县令要是

  • 晋国六卿之一:智氏的历史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智氏,周朝,历史解密

    智氏起源于东周时期,曾是晋国六卿之一,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华夏望族,得姓始祖是晋国次卿智庄子。春秋时期,晋国相国荀息之孙荀首,食采于智邑(今山西永济市),史称智庄子,是为智氏始祖。智氏连续七代立身晋国政坛,到智襄子执政时,智氏远强于韩、赵、魏三卿,成为晋国乃至周王朝最具权势的大夫家族,在晋阳之战中,智氏

  • 囊瓦为什么囚禁盟国君主?最后招来亡国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囊瓦,春秋,历史解密

    囊瓦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字子常。囊瓦的爷爷是楚庄王第三个儿子,在楚共王和楚康王时任令尹,所以囊瓦还是楚国王族。囊瓦这个人孤高自傲、目中无人、贪得无厌,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之一。楚平王时,囊瓦担任令尹,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吴国经常来骚扰楚国边境,还常常以少胜多,囊瓦为以防万一,不去加强防御,反而大兴土木,

  • 古代是如何称呼糖尿病的 古人又是怎么医治糖尿病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糖尿病,历史解密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糖尿病,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糖尿病在古代叫作什么?古人在面对糖尿病的时候,古人是如何医治的?糖尿病在我国古代中医中称为消渴症,对其最早记载,出自药王孙思邈所著《千金方》中,其对消渴症的描述:“消渴病者慎者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它;

  • 关于言偃的评价是怎么样的?言偃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言偃,孔子,历史解密

    身处一个文化断层的时代,并被这个时代裹挟着浮躁与功利,这种悲哀相当无奈。从懂事开始,我们这一代人就一直在迷茫,左顾右盼、千人一面,也许,我们的茫然与2500前未开化的吴人无两,需要的是一种先知先觉的引领。言子,名言偃,是孔子的晚年弟子。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二,言子是其中唯一的南方人,所以孔子会说:“

  • 华佗给曹操做开颅手术,以那时的医疗条件能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佗,三国,历史解密

    华佗给曹操做开颅手术,以那时的医疗条件能成功吗?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华佗在三国时期,而扁鹊在春秋战国时期,朝代相差甚远了,两人都是神医。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经常犯头疼的毛病,当时华佗去就诊的时候建议曹操让他劈开脑袋治疗,这让曹操着实害怕,认为华佗是关羽派来刺杀他的人,在曹操的极力打压下,

  • 有关于赖汉英的轶事有哪些 关于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平天国,清朝,历史解密

    赖汉英(1818-1909)广东花县九间乡四角围村或炭步赖屋人,原籍嘉应州(今梅县),洪秀全妻赖莲英弟。轶事典故赖汉英计除向荣的江南大营,忽然发生了变故,大概是因为向荣病亡的缘故。太平军自占据金陵(今南京)以后,即被向荣所围困。当时,向荣的江南大营就驻扎在金陵城外的孝陵卫,对太平军形成了合围之势,太

  • 古代八百里加急有多快 相当于现在多少公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八百里加急,历史解密

    古装电视剧中出现八百里加急这个词,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地方督抚或是边疆将领遇有紧急军情都会飞马传递文书,文书中往往会写道:"紧急军情,六百里加急,或是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经常用来形容紧急情况下信息的快速传递。古代依靠驿站来进行文件的传递。那么这种传递军情的方法在古代真的存在吗,如果是真的到底有多快呢

  • 襄城公主的丈夫:唐宋国公萧锐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萧锐,唐朝,历史解密

    萧锐,萧瑀长子,母独孤氏。尚唐太宗长女襄城公主,袭父爵为宋公。沉毅有大量,善隶书,性蕴慈仁。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将征高句丽,命萧锐运河南诸州粮入海。根据唐俭碑,萧锐卒于唐高宗显庆元年后。襄城公主,下嫁萧锐。性孝睦,动循矩法,帝敕诸公主视为师式。有司告营别第,辞曰:「妇事舅姑如父母,异宫则定省阙。」止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