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孙瓒麾下有一支劲旅,令乌桓匈奴闻风丧胆,却被袁绍歼灭

公孙瓒麾下有一支劲旅,令乌桓匈奴闻风丧胆,却被袁绍歼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608 更新时间:2024/1/17 5:20:25

曹操还在兖州守着自己的老巢规划路线之时,公孙瓒便已经在幽州盛名鹊起。在当时的中原地区中,公孙瓒是足以和袁绍扳手腕的存在。不仅如此,公孙瓒在北方胡族中的名声,也是如雷贯耳;因为有一支叫做白马义从的轻骑部队,助公孙瓒真正的名震北疆。

白马义从的来历——克制胡人铁骑

公孙瓒虽然是出身世家,但他的母亲却是一个婢女。因而在公孙瓒成年之后,他非常的痛恨那些“衣冠子弟”,也不愿意利用家族势力。公孙瓒还是非常有魄力的,他很快便因为作战勇猛,得到了朝廷的赏识。

据《三国志·公孙瓒传》记载,汉灵帝光和年间,凉州附近有贼军作乱。于是朝廷便给公孙瓒调拨了三千幽州铁骑,令其前往边境讨贼。公孙瓒来到北疆之后,因素有军功,被擢升为中郎将,“与胡相攻击五六年。”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公孙瓒才逐渐意识到了轻骑兵的重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公孙瓒从麾下义从中挑选出了善射且身经百战的一批士卒,组成了后来的白马义从。

据《后汉书·公孙瓒传》记载:“ 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从汉末角度来看,白马是六到七岁左右青马褪毛之后形成的一种特殊肤色。公孙瓒便是因为喜欢骑这种马,故而时人称之为“白马将军”。白马义从无论是马匹、士兵还是兵器盔甲,都是公孙瓒精心准备。在后者与胡人的交战中,白马义从凭借突出的机动性能,成为了公孙瓒手中的一把利刃。

白马义从的战绩——大破胡人黄巾

白马义从的出现,也是公孙瓒名震北疆的开始:“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乃画作瓒形,驰骑射之,中者咸称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白马义从的士兵不仅善云远程射箭,而且在近战方面,也多类似于胡人短兵相接。公孙瓒本人在作战之时,便剽悍异常。《三国志·公孙瓒》说他“乃自持矛,两头施刃,杀伤数十人”,而主帅这么悍勇,其麾下的白马义从也自然是近身搏杀的好手。

在公孙瓒占据了幽州以后,白马义从北疆转到了中原地区,更是虎入羊群,所向披靡。甚至,有人将白马义从称为东汉末年的第一轻骑部队。据《三国志·公孙瓒传》记载,当时黄巾军有一支余党想与黑山军联合,而公孙瓒则亲率麾下白马义从前去阻击,“逆击于东光南,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

从上述事迹来看,白马义从最大的一个优点还在于——这支轻骑部队非常有组织性。一般在作战之前,公孙瓒总会凭借其高明战略眼光,迅速找到敌军的薄弱之处。然后白马义从的任务,便是精准还有效地直入敌军腹地,然后轻易撕裂地方阵营。常年在北疆之时的驰骋,也让这支部队在进入中原之后,威名更胜从前。

白马义从的覆灭——临战终遇克星

一山不容二虎,随着幽州公孙瓒的壮大,占据冀州的袁绍也坐不住了。再加上两人仇怨已深,中原早期最大的两大军阀,终于展开了激烈交锋。公孙瓒这个人,做事随心所欲,还有点特立独行。他不仅看不起袁绍这样的“衣冠子弟”,而且对治下的百姓,也不太友好。因而公孙瓒尽管在交战前期处于了上风,但他最后还是败给了袁绍。而界桥之战,便是公孙瓒受创最为严重的一战。经此一役,白马义从全军覆灭,公孙瓒失去了主动进攻的能力。

“瓒每与虏战,常乘白马,追不虚发,数获戎捷,虏相告云:‘当避白马’。”或许是白马义从的威名太盛,以至于公孙瓒没有及时的预判敌人实力,便贸然一道命令,将其送进了鬼门关。界桥之战中,袁绍手下大将麹义带着麾下八百先登,来到了界桥驻守。不幸的是,白马义从这支以轻骑善射见长的部队,最终覆灭在了先登死士手中的重弩之下。

据《后汉书·公孙瓒传》记载:“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不难发现,白马义从的覆灭不仅是因为遇到了克星;而且还是公孙瓒的轻敌盲目的自大心理以及对战局的错误把控。经此一役,公孙瓒的军队也无法再对袁绍进行有效攻击。不久之后,一手成立了白马义从的公孙瓒,也最终败亡于袁绍之手。

参考书籍:《三国志》、《后汉书》

更多文章

  • 刘备迫不得已之举,令关羽不仅与张辽成为好友,还结识一位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术率部进攻徐州,刘备留在张飞镇守徐州大本营下邳,自己带着关羽一起来到淮阴石亭地区迎战。经过数月激战,双方陷入僵持。就在此时,刘备的后院起火,下邳相曹豹与张飞交恶,吕布趁机偷袭下邳,不但击败了张飞占据下邳,同时还俘虏了刘备的家人及大部分刘备部下的家眷。刘备闻讯后,急忙回

  • 庞统主张出奇制胜,刘备没有听从,却被后人说成是假仁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联合孙权成功收获荆州5郡后,刘备开始犯愁如何攻略益州。正在无计可施之时,天上掉馅饼。刘璋为了抵御张鲁,派出法正为使者,邀请刘备入益州,帮忙对付张鲁。《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正因陈益州可取之策,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一般人

  • 姜维登场亮相时,为何与赵云进行一场较量,原来大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天水太守马遵得知夏侯楙被围南安城,连忙召集部下商议对策,主簿尹赏和主记梁虔都认为应该尽快出兵救援。此时,一位自称是夏侯楙心腹的裴绪来到城中,将夏侯楙要求增援的公文交给了马遵。马遵不敢怠慢,立即召集人马,打算出城救援。此时,部将姜维突然赶到,告诉马遵不可派兵出城。姜维认为,裴绪一定是诸葛亮派来的奸细,

  • 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贵人为什么不是刘备?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后期为何疏远诸葛亮,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关系,新三国诸葛亮刘备

    笔者认为,并不是,刘备并不是诸葛亮的贵人。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简单聊下。当时的诸葛孔明还是一个农夫,而且是年纪轻轻,名不见经传。虽自称卧龙,自比管仲乐毅,但是,没有实际历练,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诸葛孔明自称卧龙,那也只是在荆州很小的一部分人知道,你再有才华,没有历练过,别人是不会相信的,自然是不会受

  •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算得到东风,为什么算不到天降大雨?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怎么破,诸葛亮神机妙算出谋划策,诸葛亮神机妙算为何没一统天下

    诸葛亮勤学好问,学识渊博,因此对长江一带的地质地理,气象水文都有一定的研究(军事斗争和经济生产都有大用),因此通过数据统计分析,预测长江大雾是有其可能性与可行性的——尽管真正的实施者并不是他,但是他绝对拥有这方面的能力!所以一般的妙算,他是能搞定的。但不能保证次次都成功。比如在上方谷之战,他就算不到

  • 秦始皇如果不死,秦朝还会灭亡吗?答案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多活10年秦朝会灭亡吗,秦朝的灭亡跟秦始皇有关吗,秦始皇不死秦朝会不会灭亡

    对于这个观点,其实也有道理,秦始皇不可能不死,即使不死,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智力也会不断下降,犯错在所难免,第三暴政会激起民众的强烈不满,必然出现推翻其统治之势力,有时是表面风平浪静,其实是暗流涌动。中国封建王朝的宿命已定,任何人都改变不了。但笔者认为,如果秦始皇不死,秦朝会是另一个长命帝国。秦朝灭

  • 赤壁之战其实分成三个阶段,后人最为熟知的,仅仅是第二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赤壁之战前后过程,赤壁之战十大特点,赤壁之战历史怎么记载

    一、赤壁之战的含义对于赤壁之战,不少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对赤壁之战如何定义,便衍生出了几种不同的说法。首先,从最广泛的角度来看,赤壁之战就是曹操为了夺取完整的荆州,从而向孙刘联盟发起的主动进攻。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下征讨荆州,到次年年底,曹仁率军退出江陵地区,这都是广义上的赤壁

  • 马超是吕布死后第一猛将,为什么得不到刘备的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超和吕布是什么关系,马超被刘备重用了吗,吕布怎么打马超最好

    不过,正史中的马超其实人生结局是比较凄惨的。因为马超在投奔刘备后,不仅再无军事上的大作为,而且受到刘备的猜忌,英年早逝。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马超位列五虎上将第四位。在正史中,马超官至骠骑将军。不过,他并非是刘备的嫡系,也不是跟随刘备多年的老将,只是不得已才投奔刘备。与关羽、张飞、黄忠等人相比,刘备

  • 关羽水淹七军,是料敌于前精心部署,还是借题发挥纯属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水淹七军是真的吗,水淹七军体现了关羽什么心态,关羽水淹七军告诉了什么道理

    庞德射伤关羽后,每天来到阵前搦战。关平因父亲关羽箭伤未愈,不敢贸然出战,坚守不出。于禁唯恐庞德击败关羽、夺得头功,下令全军前往距离樊城城北十里的罾口川下寨,并亲自扼守要道,强行将庞德所部部署在全军最后,将庞德与关羽隔开。一段时间过后,关羽的伤势终于痊愈。此时,关羽得到于禁突然屯兵樊城城北的消息,便亲

  • 奠定曹操北方基业的重大战役:仅凭三城之地,成功夺回兖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兖州豪强和曹操的关系,曹操平定兖州,兖州之战曹操兵力

    据《三国志•张邈传》记载:“兴平元年,太祖复征谦,邈弟超,与太祖将陈宫、从事中郎许汜、王楷共谋叛太祖。”张邈也是曹操的儿时旧友,但是在曹操出征徐州的时候,他听取了陈宫的意见,将吕布拥戴为兖州牧。在张邈的突然反叛之下,兖州几乎全部落入到了吕布手中:“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可以看到,在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