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庞统主张出奇制胜,刘备没有听从,却被后人说成是假仁义

庞统主张出奇制胜,刘备没有听从,却被后人说成是假仁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719 更新时间:2024/2/9 15:10:54

在联合孙权成功收获荆州5郡后,刘备开始犯愁如何攻略益州。正在无计可施之时,天上掉馅饼。刘璋为了抵御张鲁,派出法正为使者,邀请刘备入益州,帮忙对付张鲁。《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正因陈益州可取之策,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一般人都认为,刘璋愚蠢,没有识破刘备野心,因而亲自迎接刘备。

而号称为“凤雏”的庞统却也犯了这种低级认知错误,令人意外。《三国志•先主传》记载:“至涪,璋自出迎,相见甚欢。张松令法正白先主,及谋臣庞统进说,便可于会所袭璋。”,而《三国志•庞统传》中记载:“益州牧刘璋与先主会涪,统进策曰:‘今因此会,便可执之,则将军无用兵之劳而坐定一州也。’”

这两个记载都明白无误的表明,急于立功的庞统,希望摆一个鸿门宴,直接兵不血刃的拿下益州。可是,刘备似乎因为担心自己名声受损,所以不愿意听从庞统的建议。对于这个事情,有两种记载。《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曰:‘此大事也,不可仓卒。’”,而在《三国志庞统传》中记载为:“先主曰:‘初入他国,恩信未着,此不可也。’”这两种记录结论不同,但是本意一致,只是《先主传》记载的更加委婉罢了。

不过,这里确实给那些认为刘备沽名钓誉的人留下了口实。刘备似乎就是因为自己背着仁义的名声,因此不愿意干这种事情。不过,这仅仅是表象罢了。刘备作为一代枭雄,怎么可能就因为背负仁义之名,就错过图谋霸业的机会。之所以这么说,不过是因为不划算罢了。

要判断刘备的做法到底对还是不对,其实很好检验,看看刘备的策略带来的效果就知道了。《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璋推先主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先主亦推璋行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璋增先主兵,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先主并军三万余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由此可见,刘备虽然没有趁此机会除掉刘璋,但却收获了两大好处。一个是被刘璋推荐为司隶校尉,另一个则是得到了刘璋2万人马和物资的资助。

在乱世中,官职可能没那么重要,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作用,但是2万兵马和钱粮,则是实实在在的资本。刘备没有趁机杀掉刘璋,仍然保持着仁义的美名,而且实力大增,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刘备的决策给刘备集团带来了巨大的收益,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既然如此,就不能非常武断的说刘备的决策错误。

再来看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听从庞统建议的后果。庞统只看到刘备有机会诛杀刘璋,却没看到其中蕴藏的极大危机。首先,刘璋邀请刘备入蜀,就遭到了手下绝大多数人的反对,这表明刘璋势力还是有很多人不服刘备的。《三国志•刘璋传》记载:“璋主簿黄权陈其利害,从事广汉王累自倒县于州门以谏,璋一无所纳,敕在所供奉先主,先主入境如归。”

刘璋会见刘备,并非孤身前往,而是“璋率步骑三万余人,车乘帐幔,精光曜日,往就与会”。在这种情况下,刘备仅仅一万兵马,如何能保证诛杀刘璋后就能得到蜀地人员的拥护,如何保证不被这三万人马击败。这当然是不可能得到保证的,可以说风险巨大。稍有不慎,不仅名声受损,连自己都将陷入险地。

因此,刘备没有采纳庞统的建议其实没什么不妥之处。作为一代枭雄,长期游走于危险边缘,刘备的目光更加敏锐。而且,事实也证明刘备的判断没有问题。可惜的是,后人因为庞统的意外死亡而迁怒于刘备此时过于谨慎,批评刘备假仁假义,实属极大的冤枉了刘备。

参考书籍:《三国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姜维登场亮相时,为何与赵云进行一场较量,原来大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天水太守马遵得知夏侯楙被围南安城,连忙召集部下商议对策,主簿尹赏和主记梁虔都认为应该尽快出兵救援。此时,一位自称是夏侯楙心腹的裴绪来到城中,将夏侯楙要求增援的公文交给了马遵。马遵不敢怠慢,立即召集人马,打算出城救援。此时,部将姜维突然赶到,告诉马遵不可派兵出城。姜维认为,裴绪一定是诸葛亮派来的奸细,

  • 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贵人为什么不是刘备?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备后期为何疏远诸葛亮,诸葛亮与刘备之间的关系,新三国诸葛亮刘备

    笔者认为,并不是,刘备并不是诸葛亮的贵人。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简单聊下。当时的诸葛孔明还是一个农夫,而且是年纪轻轻,名不见经传。虽自称卧龙,自比管仲乐毅,但是,没有实际历练,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诸葛孔明自称卧龙,那也只是在荆州很小的一部分人知道,你再有才华,没有历练过,别人是不会相信的,自然是不会受

  • 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算得到东风,为什么算不到天降大雨?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怎么破,诸葛亮神机妙算出谋划策,诸葛亮神机妙算为何没一统天下

    诸葛亮勤学好问,学识渊博,因此对长江一带的地质地理,气象水文都有一定的研究(军事斗争和经济生产都有大用),因此通过数据统计分析,预测长江大雾是有其可能性与可行性的——尽管真正的实施者并不是他,但是他绝对拥有这方面的能力!所以一般的妙算,他是能搞定的。但不能保证次次都成功。比如在上方谷之战,他就算不到

  • 秦始皇如果不死,秦朝还会灭亡吗?答案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秦始皇多活10年秦朝会灭亡吗,秦朝的灭亡跟秦始皇有关吗,秦始皇不死秦朝会不会灭亡

    对于这个观点,其实也有道理,秦始皇不可能不死,即使不死,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智力也会不断下降,犯错在所难免,第三暴政会激起民众的强烈不满,必然出现推翻其统治之势力,有时是表面风平浪静,其实是暗流涌动。中国封建王朝的宿命已定,任何人都改变不了。但笔者认为,如果秦始皇不死,秦朝会是另一个长命帝国。秦朝灭

  • 赤壁之战其实分成三个阶段,后人最为熟知的,仅仅是第二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赤壁之战前后过程,赤壁之战十大特点,赤壁之战历史怎么记载

    一、赤壁之战的含义对于赤壁之战,不少学者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对赤壁之战如何定义,便衍生出了几种不同的说法。首先,从最广泛的角度来看,赤壁之战就是曹操为了夺取完整的荆州,从而向孙刘联盟发起的主动进攻。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曹操南下征讨荆州,到次年年底,曹仁率军退出江陵地区,这都是广义上的赤壁

  • 马超是吕布死后第一猛将,为什么得不到刘备的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马超和吕布是什么关系,马超被刘备重用了吗,吕布怎么打马超最好

    不过,正史中的马超其实人生结局是比较凄惨的。因为马超在投奔刘备后,不仅再无军事上的大作为,而且受到刘备的猜忌,英年早逝。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马超位列五虎上将第四位。在正史中,马超官至骠骑将军。不过,他并非是刘备的嫡系,也不是跟随刘备多年的老将,只是不得已才投奔刘备。与关羽、张飞、黄忠等人相比,刘备

  • 关羽水淹七军,是料敌于前精心部署,还是借题发挥纯属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关羽水淹七军是真的吗,水淹七军体现了关羽什么心态,关羽水淹七军告诉了什么道理

    庞德射伤关羽后,每天来到阵前搦战。关平因父亲关羽箭伤未愈,不敢贸然出战,坚守不出。于禁唯恐庞德击败关羽、夺得头功,下令全军前往距离樊城城北十里的罾口川下寨,并亲自扼守要道,强行将庞德所部部署在全军最后,将庞德与关羽隔开。一段时间过后,关羽的伤势终于痊愈。此时,关羽得到于禁突然屯兵樊城城北的消息,便亲

  • 奠定曹操北方基业的重大战役:仅凭三城之地,成功夺回兖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兖州豪强和曹操的关系,曹操平定兖州,兖州之战曹操兵力

    据《三国志•张邈传》记载:“兴平元年,太祖复征谦,邈弟超,与太祖将陈宫、从事中郎许汜、王楷共谋叛太祖。”张邈也是曹操的儿时旧友,但是在曹操出征徐州的时候,他听取了陈宫的意见,将吕布拥戴为兖州牧。在张邈的突然反叛之下,兖州几乎全部落入到了吕布手中:“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可以看到,在吕

  • 三国时期的曹操,权力极大,为什么却不敢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有没有当皇帝,曹操皇帝简介,曹操在历史上的政治地位

    首先,不是皇帝的职位,享受着皇帝的待遇,没有必要引起别人的反感。其次,曹操年轻时候就想着做个忠臣,一直想要墓碑这样写:汉征西大将军曹操。内心还是希望历史上留下点好名声吧!第三,天下没有统一,曹操不愿意当个不完整的皇帝。第四,汉献帝是自己女婿,老丈人不好意思抢女婿的位置。第五,年轻时候没能力当皇帝,年

  • 东吴淮泗集团三大统帅:协助孙权鼎足江东,却无一人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吴淮泗将领,淮泗指哪里,淮泗派与江东派

    这里所说的淮泗集团,指的是淮河、泗水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地域主要包括现在黄河以南的河南、山东地区和安徽、江苏、湖北等地的北部地区,为躲避战乱而逼祸江东的士族及宾客和早期跟随孙氏兄弟东进的主要将领们。在这其中有三位知名的人物曾先后担任过军事统帅。他们谋武兼备、胆略过人,在建立东吴大业的过程中靠着长远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