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布谋害丁原新解:看似见钱眼开,实则身不由己

吕布谋害丁原新解:看似见钱眼开,实则身不由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706 更新时间:2024/1/24 7:28:06

对此,《三国演义》给出的解释是——董卓用大笔财帛加上一匹赤兔马,这才收买了吕布,从而造成了丁原的死亡。这个解释看似合理,恰好符合吕布背信弃义的性格。但仔细推敲起来,却又站不住跟脚。因为遍观史书来看,吕布虽然为人有些反复了些,但他绝非是一个贪财之人。《三国志•董卓传》中,也只提到了吕布为董卓所诱,故而杀死了丁原。那么董卓给吕布开出的条件,又是什么呢?不妨来看一下他们三人之间存在的利益纠葛。

丁原——并州集团名义上的领袖

丁原出身贫寒,但作战勇猛,倒也是一个难得的良将。在前任刺史张懿被胡人杀死之后,丁原便被朝廷调往了并州做新的刺史。但问题便在于,丁原在来到并州之前,这里便已经有组织起来的小规模军队了。而吕布正是并州本土集团的代表人物,“以骁武给并州”。除此之外,作战勇猛的张辽张杨等人,亦是和吕布站在同一阵线上的武将。

从丁原行事来看,他也倒有几分手段——他在来到并州不久之后,便迅速拉拢到了吕布作为自己的亲信。据《三国志•吕布传》记载:“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作为并州本土势力的代表,吕布想要获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必然要向丁原靠拢。作为交换,吕布成为了地位仅次于丁原的主薄,而丁原也依靠并州本土势力的力量,成功肃清了并州内患。

董卓——颇有手段和城府的枭雄

不久之后,洛阳城内的形势发生了惊天变化。汉灵帝驾崩、何进被杀、宦官势力被拔除、西凉董卓和并州丁原带军进入洛阳。在这一系列的变局之中,董卓的手段无疑是极为高明的。那么问题来了,董卓是如何掌握局势的?不难发现,董卓在进入洛阳以后,他的举动确实是一环扣着一环。

据《九州春秋》记载,董卓在刚来到洛阳之时,其实不过只带了三千步骑。为了给城中百官早场压力,董卓便想出了一个高明的计策: “辄夜遣兵出四城门,明日陈旌鼓而入,宣言云‘西兵复入至洛中’。”这样一来,洛阳城中的百官都以为董卓带领了很多士兵入京,于是不敢轻举妄动。

而董卓进京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以迅速收复了何进之弟何苗的部曲,再次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紧接着,董卓又及时找回了流落到民间的少帝,因而他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赞许。除此之外,董卓还在第一时间内拜访了名士蔡邕,并得到了他的效命,进一步笼络到了不少朝臣。但是当董卓提出废立少帝的想法之时,袁绍以及丁原等人,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吕布——抛弃丁原只为更进一步

鲜为人知的是,袁绍、丁原、董卓原本应该是同一个阵营中的人。董卓、丁原两人极有可能是受到袁绍指使,这才率军进入洛阳的。据《三国志•公孙瓒传》注引《典略》记载,当公孙瓒与袁绍交战之时,他曾在讨袁檄文中这样写道:“(袁绍)昔为司隶校尉,会值国家丧祸之际,太后承摄,何氏辅政,绍专为邪媚,不能举直,至令丁原焚烧孟津,招来董卓,造为乱根,绍罪一也。”

袁绍这一手驱狼吞虎之策,其实倒也是挺高明。只是令他没想到的是,董卓自己的野心竟然有这么大,竟然想着要独霸朝纲。袁绍在进行过激烈抗议后,便连夜离开了洛阳。而代替袁绍继续与董卓对抗的,正是并州刺史丁原。

按笔者观点,董卓诱使吕布反叛的条件,便是给这些并州军一个更加前途的光明。因为按照东汉官员异地征调的制度,丁原并非是并州出身,因而他在很多时候,并不能保证并州集团本土的利益。时间一久,双方之间自然会产生一些利益冲突。而董卓个人突出的能力,也让吕布等人看到了更进一步的希望。

因此不难想象,吕布杀死丁原,是并州集团内部统一的意见。目的就是为了攀上董卓这个高枝,从而让并州军从地方势力再次转变成朝廷中枢的直属力量。所以吕布代表的,也其实是并州军团的总体意志,从这个方面来看,吕布倒也是有些“身不由己”了。事实证明,并州军确实成功完成了自己的第二次转型。而作为并州军的代表,吕布也被董卓委以重任:“布斩原首诣卓,卓以布为骑都尉,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参考书籍:《三国志》、《后汉书》

更多文章

  • 官渡之战前夕,刘备选择背叛曹操,却被猪队友坑得血本无归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的首个计划是,占据河内以偷袭邺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二月,河内郡发生了一系列变故,先是河内太守张杨为部将杨丑所杀,然后黑山军眭固又杀死了杨丑。眭固等人占领河内后,立马投入了袁绍麾下。眼光卓绝的曹操顿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打算占据河内,进而偷袭袁绍的战略重地邺城。一旦曹操取得了富饶的邺城,曹

  • 三国时期的曹操,为什么总喜欢夺人妻子?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为何喜欢夺妻子,三国曹操真实历史资料,曹操夺张济之妻

    首先,古代女的结婚早,十六七岁已嫁人,这个年龄的姑娘,可以说十分青涩,对男女情事方面没有什么经验。曹操肯定认为女人嫁了人,特别是嫁了高官的女人,外貌,能力一定不差。经过男人一段时间的调教,这种女人开始懂情事了,并且经验越来越丰富,年龄二十岁上下,就象刚刚绽开的花朵,远看鲜艳美丽,近看媚态可掬。曹操整

  • 日本的三国故事:姜维为何归降蜀国?与诸葛亮的初恋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招降姜维,姜维如何被诸葛亮收服,真实的诸葛亮与姜维

    《三国志》及《三国演义》传入日本后,起初只是日本皇室及上层社会精通汉语的人群中传播,直到十七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日译本出现,才面向普通民众并逐渐成了日本社会的大众读物。三国文本在早期两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日本学者大都依照原著,进行直译或意译。在这一时期中出现的诸多相关研究文学等作品,都秉承着尊重原著的前

  •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如果投奔曹操,能不能受到重用?答案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如果跟了曹操会怎么样,诸葛亮为啥投奔曹操,新三国曹操问徐庶诸葛亮才华如何

    试想一下,司马懿和诸葛亮比,在仲泊间,司马懿在曹操在世时,是夹着尾巴做人,庞统也见过曹操,不也得不到曹操的重视吗?庞统和诸葛亮也是仲泊间。所以说,曹操人才众多,且历练比诸葛亮强多,诸葛亮去了曹操那里,没有他试展的空间,也可能一辈子都默默无闻。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感激刘备呢?就是因为刘备给了诸葛亮施展

  • 刘表拒绝出兵,并非胸无大志,而是一眼看穿了刘备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得说说刘表是不是无能之辈,这一点得从正史中找寻资料方能判断。《三国志•刘表传》裴松之注引司马彪《战略》记载:“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表初到,单马入宜城……唯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襄阳,表乃使越与庞季单骑往说降之,江

  • 刘备逃到冀州后,为何能得到袁绍父子的器重?原因有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袁绍回冀州,正史刘备第一次见袁绍,刘备和袁绍的势力

    有意思的是,大耳贼刘备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当地枭雄的看重。刘备在徐州被曹操击败以后,只好带领余部投奔来到冀州投靠袁绍,结果得到了袁绍父子的器重。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裴松之注引《魏书》也提到:“归绍,绍父子倾心敬重。”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作为一个出尔

  • 公孙瓒麾下有一支劲旅,令乌桓匈奴闻风丧胆,却被袁绍歼灭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公孙瓒历史,历史上公孙瓒的兵力,袁绍盘河战公孙什么意思

    当曹操还在兖州守着自己的老巢规划路线之时,公孙瓒便已经在幽州盛名鹊起。在当时的中原地区中,公孙瓒是足以和袁绍扳手腕的存在。不仅如此,公孙瓒在北方胡族中的名声,也是如雷贯耳;因为有一支叫做白马义从的轻骑部队,助公孙瓒真正的名震北疆。白马义从的来历——克制胡人铁骑公孙瓒虽然是出身世家,但他的母亲却是一个

  • 刘备迫不得已之举,令关羽不仅与张辽成为好友,还结识一位美女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术率部进攻徐州,刘备留在张飞镇守徐州大本营下邳,自己带着关羽一起来到淮阴石亭地区迎战。经过数月激战,双方陷入僵持。就在此时,刘备的后院起火,下邳相曹豹与张飞交恶,吕布趁机偷袭下邳,不但击败了张飞占据下邳,同时还俘虏了刘备的家人及大部分刘备部下的家眷。刘备闻讯后,急忙回

  • 庞统主张出奇制胜,刘备没有听从,却被后人说成是假仁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联合孙权成功收获荆州5郡后,刘备开始犯愁如何攻略益州。正在无计可施之时,天上掉馅饼。刘璋为了抵御张鲁,派出法正为使者,邀请刘备入益州,帮忙对付张鲁。《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璋然之,遣法正将四千人迎先主,前后赂遗以巨亿计,正因陈益州可取之策,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一般人

  • 姜维登场亮相时,为何与赵云进行一场较量,原来大有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天水太守马遵得知夏侯楙被围南安城,连忙召集部下商议对策,主簿尹赏和主记梁虔都认为应该尽快出兵救援。此时,一位自称是夏侯楙心腹的裴绪来到城中,将夏侯楙要求增援的公文交给了马遵。马遵不敢怠慢,立即召集人马,打算出城救援。此时,部将姜维突然赶到,告诉马遵不可派兵出城。姜维认为,裴绪一定是诸葛亮派来的奸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