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安史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安禄山是如何发起的叛乱,而他本来已经攻占长安,形势大好,为何却被亲儿子杀了?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起的一场反叛,他们想要推翻唐朝统治,谋权篡位。
这一场内战大大消耗了唐朝的国力,成为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这场叛乱的中心人物,也就是安史之乱的发起者之一的安禄山,其实出身卑微,而且他甚至不是汉人,安禄山自小丧父,跟着母亲在突厥讨生活。
后来他逃离突厥,独自在外讨生活,后来因为偷羊被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抓住。按照军中的规矩,安禄山本来应该被处死的,但是张守珪看他生的讨喜,就饶他一命,让他和史思明一起去抓俘虏,两人一抓一个准,每次都能抓很多。
后来张守珪见安禄山这个人有点本事,为人会说话十分讨喜,于是就将他收为义子,留他在身边做事。而安禄山这个人情商相当高,他讨好张守珪,哄得张守珪对他十分信任,甚至上书朝廷推荐安禄山出任平卢兵马使。
而当上平卢兵马使之后,安禄山一边继续经营自己的人缘和势力,一边贿赂一些官员,让他们在朝堂上、在皇帝面前为自己多美言几句,于是唐玄宗就愈发的信任他。安禄山不仅注重自己在朝堂上的人际关系,还讨好后宫。
他凭借自己的一张嘴,让杨贵妃收自己为义子,大家知道,当时唐玄宗十分宠爱杨贵妃,在这种情况下,安禄山相当于成了唐玄宗的半子。无论是朝堂还是后宫,这些大人物都对安禄山十分信任喜爱,安禄山当时可以说是如鱼得水。
不仅是他自己,就连他的两个儿子也受到恩惠,唐玄宗封他的长子安庆宗为太仆卿,次子安庆绪为鸿胪卿,甚至将太子的女儿嫁给安庆宗。按理来说,一般都都应该十分感激皇上对自己的看中,但是安禄山膨胀了,他妄图推翻唐玄宗,自己当皇帝。
安禄山隐忍多年终于占领长安城,这一刻,他觉得自己站在了世界中央,但为何他在胜利前夕却被亲儿子所杀?其实主要是轻易取得的胜利蒙蔽了他的眼睛,而身体上的一些旧伤又使他变得暴躁易怒,失去了以往的判断力。
他表面上封安庆绪为太子,实际上还是意属安庆恩,安庆绪就很慌啊,因为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丢掉这个位子。再加上一些忍受不了安禄山现在的脾气的将领以撺掇,他就咬咬牙杀了安禄山,自己当皇帝。可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安庆绪这个皇帝没做几天,就被史思明给杀了,皇位也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