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仁宗的身世之谜“狸猫换太子”案,包青天真的主持了正义吗?

宋仁宗的身世之谜“狸猫换太子”案,包青天真的主持了正义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847 更新时间:2024/2/5 21:03:10

谁知六年后,刘后之子病夭。真宗再无子嗣,就将其皇兄八贤王之子(实为当年被换走的皇子)收为义子,并立为太子。刘后怕事情败露在真宗面前进谗言,真宗下旨将李妃赐死。小太监余忠情愿替李妃殉难,放出李妃。另一太监秦凤将李妃接出,送往陈州,秦凤也自焚而死。李妃在陈州无法生活,只落得住破窑、靠乞食为生。幸亏包拯在陈州放粮,得知真情,与李妃假认作母子,将李妃带回开封。此时,真宗早已死去,李妃的儿子已经做了皇帝,史称宋仁宗。包拯又趁进宫向仁宗狄皇后贺寿之机,将李妃带进宫中,李妃才得以与自己的亲生儿子仁宗见面,并道出了真相。后来,包公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真相。已做了太后的刘氏知道阴谋败露,自尽而死。由于包拯在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为首相。

其实在历史上仁宗确有认母一事。据历史记载,宋仁宗既非皇后所生,也非皇妃之子,而是侍奉真宗刘德妃的宫女李氏所生。仁宗生下后,刘德妃将其收为己子,亲加抚养,后来在年幼时即继了皇位。这样,刘德妃就成了皇太后。由于仁宗年幼不能理政,乃由刘太后垂帘听政。仁宗并不知道自己生母是李氏,朝中大臣畏惧太后之威也不敢说。但刘太后仁慈厚道,当仁宗生母李氏病重时,刘太后将其由宫女晋升为宸妃。后来李氏病故,刘太后还以皇后之礼给予厚葬,这对一位宫女出身的人来说,也是备极哀荣了。

过了若干年,刘太后逝世后,仁宗左右有人奏明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于非命。”言下之意,宸妃乃刘后所害。究竟如何,仁宗自然要查清。好在宸妃灵柩尚在,于是仁宗亲看开宸妃之棺察视。宸妃遗体由于有水银保护,故其肤色就像活人一般,并非被人害死模样。再看她的冠服,确如皇后。这就证明当初宸妃确实因病而死,刘太后也确实将宸妃按皇后礼安葬。仁宗看到这一切,感慨地说道:“人言哪能相信啊!”由此可知,刘妃、李妃确有其人,但其事绝非传说的那样。而且“仁宗认母”这一事件整个过程,也与包拯毫无关系。这件事发生在仁宗亲政之前,也就是仁宗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以前,而此时包拯还只是一个布衣百姓。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山河月明:结交张武,才是朱棣前往凤阳的最大收获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武怎么遇见朱棣的,山河月明张武知道朱棣身份,朱棣和张武是什么关系

    在最新剧情中,朱元璋因为开始不信任他的大臣,又重新启用了检校,不过是更换了一个名字叫锦衣卫。主要是负责暗中调查大臣们的行踪和不法之事。也就是后来的东厂。启用锦衣卫后,朱元璋又安排自己的儿子朱棣(冯绍峰饰演),以百户的身份去凤阳。事实上,朱元璋这么做的目的有两个。其一,让他深入田间地头,体察民情,体味

  • 崇祯殉国之时,此人近在咫尺却不肯救援,后投降满清,被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崇祯朝殉国名单,崇祯时期殉国忠臣,崇祯殉国怎样安葬的

    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国号大顺,气势汹汹向北京杀来。除了宁武关守将周遇吉拼死抵抗壮烈牺牲之外,大顺军一路所向披靡。手握重兵的大同总兵姜瓖、宣府总兵王承胤不战而降,山西亦落入大顺之手。崇祯急令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入卫京城,并号召在京勋戚官僚捐助饷银,

  • 悲催!周邦彦只因写了一首词,竟被宋徽宗贬出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周邦彦讽刺宋徽宗的词,周邦彦最有名的十首词,宋徽宗要杀周邦彦

    然而但是在他身上,最出名的轶事典故,当属他和青楼花魁李师师之间的感情。李师师是北宋著名的妓女,长得如花似玉,要才有才,要艺有艺,可谓是集美貌与才华一体的曼妙女子。可想而知,李师师必然是当时许多男子的争夺对象。他们都愿为李师师花重金,只为一亲芳泽。她如众星捧月般傲立。而我们的才子周邦彦也是她的客人之一

  • 明朝灭蒙用了一辈子 ,清朝灭蒙古到底花了多久的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明朝非常强盛的时候,有很多次的机会可以去消灭蒙古,就比如说明成祖朱棣,在他当皇帝的时候,曾经派了五次兵去远征蒙古,这五次都很有效的打击了蒙古当时的战斗力,但是蒙古就像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朱棣派兵远征之后又过了25年,蒙古人又再次的兴盛了起来,这一次他不仅是骚扰明朝土地,甚至还直接俘虏了皇帝明英

  • 朱元璋批奏折到深夜,宫女端来热粥,朱元璋:粥留下,人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没文化怎么批奏折,朱元璋批奏折数量,朱元璋一万多字奏折

    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信任皇帝,就有多少人厌恶皇帝。因为一直以来都生活在高压的环境中,所以君王们对自己的安全很是关心,而其中的很多的人都是拥有极重的疑心病的。他们总是害怕自己会在什么时候就丧失了生命,而他们当然是放心不下还是自己的国家,毕竟他是自己千辛万苦打下来的,怎么能拱手送人呢?一、疑心病很重的皇帝

  • 孙传庭手握10万精兵,为何被李自成打得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十一年(1638年),孙传庭与洪承畴在潼关南原以重兵埋伏,聚歼起义军,打得李自成仅率18骑突围而走。在当时,陕西境内的义军基本被扑灭,如果再加一把劲,不说能逮住李自成,最起码朝廷也不会像后来那样,失去对时局的掌控。然而,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崇祯大帝的命令下来了。崇祯十一年八月,多尔衮率清军从密云

  • 宋江用70位梁山好汉的性命,得来的楚州安抚使,放到现在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宋江最后的官职,历史上宋江的职位,宋江最后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什么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登科后》写出了孟郊在人已经进入中年,但是终于得偿夙愿,成功考取了进士的喜悦心情。在《儒林外史》中,有一段很著名的故事情节,就是《范进中举》,作者描写了范进这一角色在成功通过了科举考试,勉强进学以后,竟然欣喜到了疯魔的程度。通过这些夸张的情节和诗句可以看出来,在古代人的心目中,能够考

  • 岳飞虽已死,后裔却是一代比一代牛,二十一世孙战功不输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岳飞的母亲教育岳飞学习,正史上的岳飞有多厉害,小说中的岳飞与历史上的岳飞

    “三十功名尘与土,五千里路云与月。”一首《满江红》,寄托了岳飞无限壮志与雄心。奈何英雄不敌流言,精忠报国未实现,便已身死。岳飞虽战功赫赫,却无法为国尽忠。一代英雄没落,忠义精神却世代相传。其子孙后代,留名史册之人数不胜数,真可称得上忠烈世家。其中,最让人敬佩的,应当是岳飞的二十一世孙,其战功与岳飞相

  • 宋代营造私家园林是风尚,为何收取门票?有哪些诗词表明了此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苏州沧浪亭便是由其首位主人—北宋著名诗人苏舜钦购地所建,好友欧阳修在《沧浪亭》一诗中对苏舜钦营造宅邸的花费坦言:“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北宋初年,李侯在其寓所“开一园,构一亭,竹树花卉少而且备,游赏宴息近而不劳。其始也,患土地之不广,则倍价以市之”,营造所费多达四百万贯。尽管这些私家园林

  • 常遇春提议直捣大都,为何被朱元璋喝止?之后才知道有多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常遇春和朱元璋的关系,常遇春死朱元璋痛哭,朱元璋为啥不杀常遇春

    北伐事关重大,必须要选精兵良将,朱元璋命徐达挂帅,常遇春为副帅,又派冯胜、薛显、傅友德各领一军,使当一面,这也差不多是他麾下的最强组合了。除了挑选将帅,在作战方案上朱元璋也是亲力亲为,他与刘基等人数次召开军事会议,讨论作战计划。会上,常宇春等人都认为,南部已定,尚未攻占的云南、四川,对吴军来说不是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