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决定绕道安定门、德胜门,前往圆明园。十月六日,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开始了疯狂的抢劫。闯入圆明园的首先是法国军队,他们每个士兵的口袋里都装满了珍品。 在他们的军营里,准放着珍奇的钟表、绫罗绸缎,价值连城的艺术品,总价值达三千万法郎。虽然英军来得比法军稍晚了一点,但园内的珍宝依然没被抢完。搬不走的大瓷器和珐琅瓶,全都被他们打得粉碎。 因留守的军队太少,挡不住敌军的强大攻势,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自杀。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疯狂抢夺两天后,进入了北京城内。十月十一日英军又派出了一支由一千二百多人组成的骑兵团和步兵团,对圆明园进行了再一次洗劫。
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在议和中提出了焚毁圆明园的条件。十月十八日,三千五百名英国兵冲进圆明园,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大火连续烧了三天,圆明园以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等全都被烧成了一片废墟,还烧死了将近三百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这次抢夺焚烧行为,是世界文明史上难得一见的暴行。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原本想把圆明园夷为平地。可是,他们没想到的是,圆明园的面积太大,景点又比较分散,而且水域广阔,一些偏僻的地方和水中景点最终幸存了下来。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对园内进行了勘查,园内遗存下来的建筑有十三处。比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描绘和抨击了圆明园的这次浩劫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发生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