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哀帝为什么对女色不感兴趣?是因为有疾还是真的是同性恋

汉哀帝为什么对女色不感兴趣?是因为有疾还是真的是同性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2 更新时间:2023/12/24 5:35:05

汉哀帝刘欣是元帝庶出的孙子、汉成帝的侄子,父亲被元帝封为定陶共王,母亲叫丁姬。刘欣三岁时父亲去世,他继承王位,当上定陶共王,由祖母傅太后抚养成人。长大后,刘欣喜欢文辞法律。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刘欣入朝拜见汉成帝,定陶国中的傅、相、中尉都跟着来到长安;当时,成帝最小的弟弟中山孝王刘兴也来朝,但只带自己的师傅前来。汉成帝觉得奇怪,就问刘欣。刘欣回答说:“按照法令,诸侯王来朝见皇帝,可以带国中俸禄达到二千石的官员。傅、相、中尉,都是定陶国的二千石官员,因此将他们全部带来。”刘欣遵守国家法令,由此可见一斑。成帝让刘欣诵读《诗经》,刘欣都会,而且能够解释明白。

过了几天,汉成帝又问刘兴,说:“你只带师傅前来朝见,是根据哪一条法令?”刘兴回答不出来;让他诵读《尚书》,连基本的断句也不会。后来,汉成帝和刘兴一起吃饭,成帝吃饱之后,刘兴还继续吃;成帝吃完后下桌子,发现刘兴的鞋带是散开的。几件事情综合下来,汉成帝就觉得刘兴不行,而定陶王刘欣有才能,因此多次夸奖刘欣。

当时,刘欣的祖母傅太后跟着刘欣来朝。傅太后私下里用重金贿赂汉成帝所宠幸的赵合德赵飞燕和成帝的舅舅骠骑将军曲阳侯王根。赵昭仪和王根见成帝没有儿子,也想让自己在成帝死后,还能过得好些,因此,在成帝面前说刘欣的好话,劝元帝立刘欣为太子。

汉成帝本来就很欣赏刘欣的才能,加上赵昭仪和王根的内外夹攻里应外合,于是,在刘欣十八岁那年,汉成帝派执金吾任宏带着他的符节,接刘欣来长安,立为皇太子。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三月,汉成帝驾崩。四月丙午,太子刘欣即皇帝位,这就是汉哀帝。

一提起汉哀帝刘欣,人们便会想到他和董贤的暧昧关系。《汉书·董贤传》中有一段文字说汉哀帝对董贤:“宠爱日甚,……出则参乘,入御左右。”表示汉哀帝对董贤的宠爱一天胜过一天,出则同乘一辆车,甚至经常在一个床上睡觉。

有一次,二人一起午睡,汉哀帝先醒,看见董贤的身体压住了他的衣袖,汉哀帝“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由是,后人根据这一记载,毫不客气地把汉哀帝称为最典型的同性恋皇帝。也就是这一观点,让汉哀帝戴了两千多年的同性恋帽子,始终翻不了身。

一起睡觉,就能算是同性恋吗?历史上,皇帝和臣下同行同睡的例子不胜枚举。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就有过这种经历,能说他们与汉武帝是同性恋关系吗?有人认为,同行同睡,不过是皇帝对宠臣的一种高规格礼遇而已。以“断袖”为由,说汉哀帝和宠臣董贤是同性恋,经不起推敲。事实上,汉哀帝不仅不能宠幸男人,甚至连做丈夫的义务都无法尽到,因为汉哀帝身体有病,而且病得很严重。

据《资治通鉴》记载,汉哀帝是个病秧子。建平二年(公元前5年)六月,“久寝疾”,七月“寝疾自若”;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六月,“寝疾未定”;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被疾”;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正月,“寝疾久不平”;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崩于未央宫”。“寝疾”,指卧病在床。此外,《汉书·哀帝纪》也称汉哀帝“即位痿痹,末年寖剧”。痿,是指身体某部分(包括下体)萎缩或失去机能;痹,是指肢体不能动或丧失感觉。

“久寝疾”和“寝疾久不平”,说明汉哀帝常年患病。试想,一个机体萎缩甚至麻痹的人,又如何能纵情床笫呢?也正是因为身体有病,汉哀帝即位之初就下诏:“掖庭宫人年三十以下,出嫁之。”(见《汉书·哀帝纪》)他实在是没有能力去宠幸这些年轻女子,与其让她们守活寡,还不如放她们出宫嫁人。汉哀帝在位七年,没有广立妃嫔,后宫除了傅皇后和董昭仪,别无他人。但这两位也只是名义上的老婆,并未得到恩露。

汉哀帝对女色不感兴趣,却有一个宠臣董贤。汉哀帝即位后,提拔董贤为黄门郎。董贤从此扶摇直上,历任驸马都尉侍中、高安侯、大司马,而且“常与上卧起”(见《汉书·董贤传》),贵震朝廷。汉哀帝在自己的义陵旁为董贤修建了冢茔,甚至还一度想效仿舜,提出把皇位传给董贤。汉哀帝如此对待董贤,颇有同性恋之嫌,实际并非如此,因为他同样没有能力去宠幸这个美男子。有人认为,汉哀帝之所以宠爱董贤,似有难言苦衷。

因为常年卧病,汉哀帝迫切需要一位信得过的人在身边侍候。董贤曾是汉哀帝的旧人,而且容貌姣好,性情柔和,心细如丝,无疑是最佳人选。当时,汉哀帝正处于“久寝疾”和“寝疾自若”状态,连正常的生活起居都成问题,怎么可能对董贤动歪心?汉哀帝和董贤同睡,并非为了肉体接触,而是方便董贤对他进行体贴入微的照料。此外,从董贤“不肯出,常留中视医药”(见《汉书·董贤传》),也可以看出汉哀帝身体确实很差。

汉哀帝即位时,外戚王氏把持着朝政大权,不断收买人心,网罗死党,觊觎着汉家天下。为了巩固皇权,汉哀帝在压制王氏的同时,提拔祖母傅氏、母亲丁氏一派,使“丁、傅一二年间暴兴尤盛”(见《汉书·外戚传》)。但是,此举造成朝中派系林立,相互倾轧,勾心斗角。汉哀帝对哪一派系都不放心,也只有董贤这样没有帮派的人让他最放心。汉哀帝通过尊崇董贤,不仅可以压制朝中各派势力,而且可以更加强调皇帝生杀予夺的权力。

可惜的是,董贤并无理政能力,他的得宠,使朝纲更加混乱。

但是,只根据史料中的只言片语,便断章取义,说汉哀帝和董贤搞同性恋,也有点荒唐。一个连行动都不能自理的“痿痹”患者,一个常年卧床不起的“寝疾”病人,怎么可能跟一个男人在床上翻云覆雨呢?班固在《汉书》中称赞汉哀帝“雅性不好声色”,是给这位可怜的皇帝留了点面子。实际上,汉哀帝就是一个废人,一辈子没生出一个孩子。董贤并非人们理解的所谓性伴侣,而是汉哀帝身边一个称职的护理员。

标签: 汉哀帝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藩之乱被平定之后,那三个人的下场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年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拥兵自重,逐渐有了威胁朝廷中央的实力,。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根据《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由

  • 秦始皇为什么会留下赵高这个祸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为什么会留下赵高这个祸害?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始皇在位的时候,赵高是很谨小细微的一个人。赵高当初犯了一个错误,被蒙毅法办差点杀头,最终秦始皇看在赵高服侍他几十年的份上,饶恕了他。此后赵高在秦始皇去世前都是兢兢业业,一点没有显露出的扭曲的本性。几十年如一日的服侍始皇帝,注定他是始皇

  • 流氓国家:或称无赖政权,政治用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流氓国家,美国,历史解密

    流氓国家,或称无赖政权,政治用语,用来指违背其他国家的愿望,试图获得其他国家设法控制的武器、对内或对外挑起其他国家憎恶的战争、进行反人类的罪行、窝藏恐怖份子、容许其他国家缉拿的犯罪活动、或者寻求颠覆或损害其他国家的政治实体。美国政府曾经使用流氓国家一词十多年之久,用来称呼某些符合以上含义的国家,但自

  • 此人一生无战绩,为何却两度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一生无战绩,为何却两度封侯?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对话,跨越两千年;邂逅,司马迁密码。“凡事均有例外”,这句话大概是对的。譬如说“封侯拜相”是古代人梦寐以求的美事,然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却不以为然。在汉朝,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如果丞相故去,御史大夫则会顺理成章地接任丞相。“安国为御史大

  • 范蠡为什么会说勾践可共患难,但不可共富贵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范蠡为什么会说勾践可共患难,但不可共富贵呢?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468年,范蠡帮助勾践灭吴成就霸业后,因其有大功,勾践封他为开国大将军。但是范蠡却留下一封信辞谢了勾践的厚爱,离开了越国。不光如此,他还在齐国写信给同为勾践卖命的文种说:“蜚(同飞)鸟尽

  • 藩属国:名义上保有一定主权,实际上在内政、外交和经济等方面受制于他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藩属国,汉朝,历史解密

    藩属国是名义上保有一定主权,实际上在内政、外交和经济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从属并受制于他国的国家。最典型的藩属国形式为附庸国或半殖民地。对于中国来说,中国从西汉开始就有藩属国,中国历代王朝多对藩属国采取怀柔政策,厚往薄来,很少干预其内政,却无偿为其提供保护。雍正皇帝认为:“凡臣服之邦皆隶版籍。”清末编纂的

  • 路易十四是如何当上皇帝的?他做过哪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路易十四,全名路易·迪厄多内·波旁,波旁王朝的法国国王和纳瓦拉国王,他在位长达72年3月18天,是有确切记录在欧洲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不仅在位时间长,路易十四对国家的控制也是非常有效,所以他骄傲地宣称“朕即国家”,也被后世称为太阳王。这样一位了不起的法国皇帝,为何会做出让大臣看着自己吃饭、

  • 阴阳和八卦到底有什么关系?有没有实际应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古,阴阳,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基础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易学思维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

  •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李林甫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李林甫吗?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唐后期有个大臣崔群曾这么评价:“世谓禄山反,为治乱分时。臣谓罢张九龄,相林甫,则治乱固已分矣。”他认为唐代治乱的分水岭,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安史之乱”,而是李林甫驱逐了张九龄而独揽大权之时。显然,这是要把罪责归于李林甫一

  • 弗兰兹·李斯特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风格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弗兰兹·李斯特,匈牙利作曲家,历史解密

    爱之梦《爱之梦》,S541,实际上是3首夜曲,据乌兰(Ludwig Uhland,1788-1862)与符利拉德(Ferainand Freiligrath)的诗上所附《男高音或女高音独唱用的三首歌曲》(Drei LiederFut eine Tenor Oder Sopran-Stimme)的编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