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二六事件简介 该政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二二六事件简介 该政变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2 更新时间:2023/12/16 22:44:53

二二六事件,又名“帝都不祥事件”或“不祥事件”,是指1936年2月26日发生于日本帝国的一次失败兵变,日本帝国陆军的部分“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千名士兵对政府及军方高级成员中的“统制派”意识形态对手与反对者进行刺杀,最终政变遭到扑灭,直接参与者多被处以死刑,间接相关人物亦被调离中央职务,皇道派因此在军中影响力削减,而同时增加了日本帝国军队主流派领导人对日本政府的政治影响力。二二六事件也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乱行动,也是19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发展的重要事件。

1936年2月26日,数位青年军官率领士兵分别前往东京各地展开刺杀,并取得相当成果(其中有两名前内阁总理大臣遇害身亡),还一度占领了东京市中心。然而叛军并未成功杀害时任内阁总理大臣冈田介和占领皇居,他们也并未成功争取到高级将领的支持,加上天皇对于本次政变行动的愤怒等因素,进而导致叛军无法实现政权的替换,最终于2月29日缴械投降。

有别于先前数次类似的青年军官刺杀政府要员的从轻发落判例,二二六事件中的主谋起事者多被判处重刑。在历经一系列的非公开审判后,共有19名叛军领导人物被处以死刑,另有40人被判处监禁。日本陆军中的“皇道派”势力就此衰落,日本国内曾一度流行以刺杀方式达到政治诉求的活动也就此终止,军方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力也大增。

历史背景

20世纪30年代日本的农村,许多农民除了夏季紧张的耕耘土地外,冬季则须进城作工,即使如此,一年所得除去租税,往往难以维持一家人的温饱生活。有些农民,特别是长野县信浓川一带的山区农民,不得不全家人背井离乡随政府组织的开拓团到我国东北的鸡西、勃利、桦南、依兰地区垦地谋生。在城市,有劳动力的青年男女进厂作工,尽管十分勤劳,所得微薄之工资,仍难以养家糊口。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日本的外侵略,日本广大劳动者的生活却愈益贫困化。

与日本劳苦大众相反,一些日本社会上层人物及其政党,却不时地相互攻击,争权夺利,把广大民众之疾苦置于脑后;日本各财团势力以其产业、经济上的优势地位,残酷地剥削劳动群众,而且极力影响着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

总之,此时的日本也存在着资本主义初中期那种贫者越贫、富者更富两极分化和资本垄断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面对着日本社会的各种病态,因而也就产生了改变这种社会现实的各种主张。其中以军队的激进分子的主张最为突出,酝酿的时间也最长。

政变起因

自从1934年以后,由于统制派的主张得到日本陆军大多数中上级军官的支持,他们在与皇道派的斗争中逐渐占据了上风。

1931年12月荒木贞夫就任陆军大臣后,皇道派的青年军官曾期待他实施“革新”,荒木也成为这些人的后台。正是由于这样的人缘,才得以阻止青年军官卷入血盟团事件和五一五事件;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也造成了这些军官有恃无恐、言行动辄越轨的后果。

1934年1月,荒木贞夫辞职,由林铣十郎大将接任陆军大臣。他得到宇垣派和南次郎派的支持,把统制派中坚人物永田铁山提升为军务局长和少将,这是仅次于陆军大臣和次长的实权职位。至此,统制派取代皇道派,确立了对陆军的绝对支配权。

在制订日本全国“统制化”的计划时,需要军事以外的政治、经济知识,因此统制派幕僚曾向官僚、财界和学者求援,逐渐同政界和财界的上层建立了紧密接触。永田铁山就是这个接触网的中心人物。可以说,他就是统制派的核心。

控制了军部以后,为保持军队上下一的统制、争取合法掌握政权,统制派不断寻找机会打击皇道派。1934年8月,混入皇道派内部的统制派间谍佐藤胜郎向宪兵队告发了皇道派军官的政变阴谋,致使皇道派成员村中孝次、矶部浅一、片冈太郎等人被捕。虽然此后陆军军法会议以“证据不足”为由未起诉这些人,但陆军省还是以“在士官学校散发怪异书 ”为由免去村中和矶部的职务。皇道派对此极为不满,认为这是统制派一手制造的阴谋。

统制派打击皇道派的行动并未就此停止。

1935年7月,陆军大臣林铣十郎借人事调整之机,将一批皇道派军官转入预备役,或调离枢要部门、转任战地军官,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调动就是免去了皇道派头面人物真崎甚三郎的陆军教育总监职务。罢免真崎得到了昭和天皇的暗中支持,他长期以来一直不满真崎对少壮军官的危险影响,曾在私下表示“我一直希望他提出辞职,但他不干”、“连识都没有”。

真崎下台后,皇道派与统制派的关系进一步恶化。皇道派少壮军官把矛头指向了永田铁山。

1935年7月19日,驻扎在福山县的皇道派军官相泽三郎中佐来到东京陆军省,要求永田辞职,遭到拒绝。当他返回福山后,接到了调往台湾的调令,被激怒了的相泽遂决定刺杀永田。

1935年8月12日,他再次返回东京,身佩军刀,直接闯进了永田铁山的办公室。当时,永田正在同东京的秘密警察头子会谈,见相泽杀气腾腾地闯进来,厉声喝道:“干什么的?”相泽并不答话,而是直接抽出军刀,向永田劈去。永田敏捷地避过了这一刀,跳起来向门口跑去,但是曾担任过剑道教官、精通剑术的相泽并没有给他逃生的机会,猛冲上去,一刀砍在永田的背上。当永田挣扎着去开门时,相泽又挥刀从背上直刺过去,贯穿前胸,将其钉在门板上,结果了永田的性命。大概是觉得永田的死相很难看,相泽摘下自己的军帽,盖在他的脸上,准备下楼再去买顶帽子,直到这时才被闻讯赶来的宪兵抓住,此次事件被称为“相泽事件”。刀劈永田铁山的事件令天皇极度震惊。当侍从长本庄繁向他禀报这一事件时,裕仁当即表示:“这样的事件竟在陆军中发生,真是非常遗憾。请进行调查,并把详情向我报告。”在为永田举行的隆重葬礼上,裕仁还令宫内省送去鲜花。

标签: 日本皇道派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哀帝为什么对女色不感兴趣?是因为有疾还是真的是同性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哀帝,汉朝,历史解密

    汉哀帝刘欣是元帝庶出的孙子、汉成帝的侄子,父亲被元帝封为定陶共王,母亲叫丁姬。刘欣三岁时父亲去世,他继承王位,当上定陶共王,由祖母傅太后抚养成人。长大后,刘欣喜欢文辞法律。元延四年(公元前9年),刘欣入朝拜见汉成帝,定陶国中的傅、相、中尉都跟着来到长安;当时,成帝最小的弟弟中山孝王刘兴也来朝,但只带

  • 三藩之乱被平定之后,那三个人的下场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年间,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拥兵自重,逐渐有了威胁朝廷中央的实力,。接下来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根据《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由

  • 秦始皇为什么会留下赵高这个祸害?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为什么会留下赵高这个祸害?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秦始皇在位的时候,赵高是很谨小细微的一个人。赵高当初犯了一个错误,被蒙毅法办差点杀头,最终秦始皇看在赵高服侍他几十年的份上,饶恕了他。此后赵高在秦始皇去世前都是兢兢业业,一点没有显露出的扭曲的本性。几十年如一日的服侍始皇帝,注定他是始皇

  • 流氓国家:或称无赖政权,政治用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流氓国家,美国,历史解密

    流氓国家,或称无赖政权,政治用语,用来指违背其他国家的愿望,试图获得其他国家设法控制的武器、对内或对外挑起其他国家憎恶的战争、进行反人类的罪行、窝藏恐怖份子、容许其他国家缉拿的犯罪活动、或者寻求颠覆或损害其他国家的政治实体。美国政府曾经使用流氓国家一词十多年之久,用来称呼某些符合以上含义的国家,但自

  • 此人一生无战绩,为何却两度封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此人一生无战绩,为何却两度封侯?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对话,跨越两千年;邂逅,司马迁密码。“凡事均有例外”,这句话大概是对的。譬如说“封侯拜相”是古代人梦寐以求的美事,然而御史大夫韩安国却不以为然。在汉朝,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如果丞相故去,御史大夫则会顺理成章地接任丞相。“安国为御史大

  • 范蠡为什么会说勾践可共患难,但不可共富贵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范蠡为什么会说勾践可共患难,但不可共富贵呢?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468年,范蠡帮助勾践灭吴成就霸业后,因其有大功,勾践封他为开国大将军。但是范蠡却留下一封信辞谢了勾践的厚爱,离开了越国。不光如此,他还在齐国写信给同为勾践卖命的文种说:“蜚(同飞)鸟尽

  • 藩属国:名义上保有一定主权,实际上在内政、外交和经济等方面受制于他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藩属国,汉朝,历史解密

    藩属国是名义上保有一定主权,实际上在内政、外交和经济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从属并受制于他国的国家。最典型的藩属国形式为附庸国或半殖民地。对于中国来说,中国从西汉开始就有藩属国,中国历代王朝多对藩属国采取怀柔政策,厚往薄来,很少干预其内政,却无偿为其提供保护。雍正皇帝认为:“凡臣服之邦皆隶版籍。”清末编纂的

  • 路易十四是如何当上皇帝的?他做过哪些荒唐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路易十四,全名路易·迪厄多内·波旁,波旁王朝的法国国王和纳瓦拉国王,他在位长达72年3月18天,是有确切记录在欧洲历史中在位最久的独立主权君主。不仅在位时间长,路易十四对国家的控制也是非常有效,所以他骄傲地宣称“朕即国家”,也被后世称为太阳王。这样一位了不起的法国皇帝,为何会做出让大臣看着自己吃饭、

  • 阴阳和八卦到底有什么关系?有没有实际应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古,阴阳,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基础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易学思维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

  •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李林甫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李林甫吗?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唐后期有个大臣崔群曾这么评价:“世谓禄山反,为治乱分时。臣谓罢张九龄,相林甫,则治乱固已分矣。”他认为唐代治乱的分水岭,并不是一般人认为的“安史之乱”,而是李林甫驱逐了张九龄而独揽大权之时。显然,这是要把罪责归于李林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