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隆基称帝后立马除掉上官婉儿,为何不能容忍这位“巾帼宰相”?

李隆基称帝后立马除掉上官婉儿,为何不能容忍这位“巾帼宰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40 更新时间:2023/12/4 18:15:58

民间俗语里有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诗经》中也记载道“妇无公事,休其蚕织”。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总认为女性只是时代的附属品,她们自身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也因此,在传统的封建思想影响之下,导致中国古代女性的社会地位要远远低于男性。

但是,在中国的盛世唐朝却出现了华夏第一任女性皇帝——武则天。她的出现,极大的影响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性也可以成为千古一帝,也同样可以入朝为官,封侯拜相。

上官婉儿便是一位同女皇武则天处于一个时代的奇女子。她从奴婢身份一直升任到女皇武则天的心腹大臣,多年掌管皇帝制诰,有着“巾帼宰相”之称。她的名字流传至今,依旧有着非常多的崇拜者和敬仰者,人们惊艳于她的才华,钦佩于她的谋略。

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善于谋略才女,却在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之时就惨遭杀害,其原因是什么呢?

上官婉儿——“巾帼宰相”

上官婉儿,因祖父起草废除武则天的诏书而获罪于朝廷,被迫入宫为奴,身份卑微,任人差遣。但上官婉儿的母亲郑氏是一位聪慧伶俐的女性,就算身处宫室里面,仍旧悉心教导上官婉儿,让其熟读诗书,通晓时事。

机缘巧合之下,只有14岁的上官婉儿受到了武则天的召见。金殿之上,武则天当众出题考教,年幼的婉儿并没有慌张无措,而是对答如流,逻辑缜密,词藻华丽。

看着如此镇定自若,才华横溢的上官婉儿,武则天对其赞赏有加,立刻下令免除其奴隶身份,并且将上官婉儿作为贴身女官,入朝掌管宫中诰命。就这样,年仅14岁的上官婉儿迎来了一生当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开始步入政坛。

在宦海沉浮,遍布荆棘的大唐朝野里面,要是仅靠武则天的庇护是不足以自保的。上官婉儿便凭借着才学和计谋,不断历练,扩充自身的实力,排除异己,最终扶持着武则天登上皇帝之位。

在历史社会中,这两位政治地位非常高的女性,此刻更加心心相惜,武则天对上官婉儿更加信任,不断地交于重任。由于武皇的登基,上官婉儿地位也水涨船高,一时间权倾朝野,称霸天下,成为了“巾帼宰相”。

成为皇妃,大兴文风

神龙元年(705年)的时候,已经年迈的武则天在神龙政变之后被迫退位,年幼的唐中宗李显,继任大唐皇位。正值豆蔻年华的上官婉儿,凭借着外貌优势和才智谋略,获得了李显的青睐,重新执掌起草诏令一职,甚至于不久后被封为昭容。

原本就掌握重权,地位颇高的上官婉儿,是非常不满于现状的。看着懦弱无能的皇帝李显,上官婉儿决心让唐中宗的韦皇后效仿女皇武则天的事例,成为另一个女皇。

于是上官婉儿决定收拢民心,稳固并不断发展自己的实力。她不断的上书建议,规定全国的平民百姓,可以同样为离世的母亲服丧三年。并且又规定全国的青年必须年满13岁才算成丁,不可过早的参军入伍,并且还缩短了劳役兵役的服役时间。如此民主,体贴百姓的政治制度,引起了全国老百姓的反响和喜爱。

除此之外,上官婉儿还大力宣传文学诗歌,在全国内举办各种各样的诗歌比赛。瞬间受到了那些富有才情,有学识女性的追捧,女性地位也逐渐提高。

在充分稳固自己的实力之后,上官婉儿便向韦皇后和李显引荐了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不久,在武三思便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后便诬陷设计杀死了张柬之桓彦范,袁怒己等大唐的忠臣和官员们,在朝廷上安排了自己的党羽。

此后武三思更是狂妄自大,与上官婉儿私通,两人私自制定诏书,力捧武氏家族,压制皇家李氏。这时候,上官婉儿的政治生涯和权力也在这时候达到了顶峰。

自绝后路,香消玉殒

这样的政治行为引起了相王李旦和其子李隆基等其他李氏家族的愤懑,他们不愿意再将原本属于李氏的大唐的江山交付于其他异姓贵族,便决定联合太平公主稳固其势力对抗上官婉儿等势力。

长此以往,两股势力相互较量,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可就在710年的时候,唐中宗李显的突然离世,打破了这种平衡。以上官婉儿和李隆基为代表的两方势力,加强了对皇权势力的争夺。

在景龙四年710年的时候,上官婉儿假意依附于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假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韦皇后为太后摄政,李旦辅政。

此时的太平公主早已与李隆基为盟,得此消息的李隆基决定发起政变,率领刘幽求等皇宫禁军杀入大唐皇宫。禁军们冲进皇宫杀死了武三思、韦皇后和安乐公主等人。这时的上官婉儿拿着蜡烛走出宫门,将她和太平公主所拟定的假诏书给李隆基,表明自己并未谋反。

可李隆基并未看在遗诏的份儿上打算放过她,而是立刻下旨杀死了上官婉儿。有着政治之业,经济之才的一位奇女子在这政变之夜,香消玉殒。

其实李隆基明白上官婉儿拿出的遗诏上表明的是立李重茂为太子,而不是自己的父亲相王李旦。本身就对皇位有野心的李隆基,是根本不会承认这份诏书的。

并且,在唐中宗李显死后,太平公主的势力,与日俱增。如果放任上官婉儿归附于太平公主,日后可能会怂恿太平公主争夺皇权。毕竟上官婉儿曾经想让皇后韦氏成为下一任武皇,其能力和野心也是不容小视的。也因此种种考虑,李隆基必须要杀死上官婉儿,以防后患。

在后世看来,无论是上官婉儿还是李隆基,都是为了唐代的江山,为了自己的政权。面对着一个可以威胁到自己皇位的人,想必大多数帝王都是不允许其存在的吧。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在古代那个女性政治地位低下的时代,上官婉儿以一介女流之辈,成为了巾帼宰相,受到百姓追捧,大力推崇诗歌。可以推测到她才学谋略不输男子,如同吕温所说,汉家婕妤唐昭容,工诗能赋千载同。自言才艺是天真,不服丈夫胜妇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作者联系,如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责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

更多文章

  • 安禄山有什么能耐,能和杨贵妃搭上关系,还成为她的义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喜欢看热闹是中国人刻进了基因链里的“传承”,像现代人抱着手机浏览名人的八卦和绯闻一样,古时候的人们,也很喜欢扎堆凑热闹。其实对于名人绯闻的喜好,古人们自然也不会比现在的人更弱。如当年的大唐第一美女杨贵妃,当年和节度使安禄山之间的绯闻更是流传到了现在。唐朝的著名诗人白居易,还“蹭”着杨贵妃的“热点”,

  • 隋唐演义中的四位忠义名将,他宁死不降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隋唐李世民简介,隋唐演义46个人物排名,隋唐演义中的所有名将

    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唐高宗为其废朝三日,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程咬金、秦琼奉李世民之命迎战尉迟恭,程咬金不敌尉迟恭。秦琼与尉迟恭比试,程咬金趁机偷袭,却

  •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铸币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五代十国吴越国铸币,吴越国钱币图片,五代十国货币一览表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在这些割据政权中也有一个特殊的存在,生活在这里的百姓,至于老死不识兵革,四时嬉游,锣鼓之声相闻,这个地方就是钱氏治下的吴越国,吴越国之所以能够远离战争,甚至成为整个五代十国中百姓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这一切都归功于它的创立者钱鏐,和五代十国其它割据政权多由外来势力建立不同

  • 常何本是李建成部下,为何玄武门之变时,却为李世民打开城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建成兵败玄武门原因,李建成玄武门之变真相,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李建成

    甚至到了今天,世界各国都以唐人街来纪念数百年前,那个辉煌而璀璨的年代。 尽管最终依旧不可避免的像其他朝代一样,逐渐走向衰弱,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存在,已经证明唐朝的君王们,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不过要说起唐朝为何能够有如此发展,主要还是“归功”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 若没有他坚定

  • 李世民麾下第一名将,为什么拒绝参与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怎么记载下来的,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是怎么回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真相

    起初他并非是为李世民做事情的,只不过当时不慎知道了李世民父亲想要推翻圣上的想法,所以一心为朝廷效力的他自然会想要把这件事情告诉圣上,这被李世民父亲知道了,想要把他杀掉,免去自己被暴露的风险,就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及时的出现了,并且坚定的将他留下来,因为他也看到了对方身上超过一般人的能力。李靖由此获得了

  • 李元吉为何排挤李世民而投靠李建成?为什么他不能选择中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对李建成李元吉的感情,李元吉李建成李世民谁厉害,李世民把李建成和李元吉都杀了

    但实际上,李元吉并非如影视形象中那般顽劣不堪,他和李建成、李世民同是窦皇后所生,相比于李建成,李世民与李元吉的年龄相差更小,按理说,李元吉应该和李世民更加亲近。而且李建成是嫡长子,李世民开疆拓土,功劳极高,身为李渊第四子的李元吉虽然颇得李渊喜爱,但他早就没有了争夺皇位的可能。既然如此,为何李元吉不选

  • 李建成是废物?他曾安排卧底在李世民身边,只是后来未来得及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李世民李建成现状,李世民和李建成曾非常团结

    貌似自古以来,凡是开国太子,好像都没有善终的,这就像一个诅咒。每一任开国太子,最后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得以善终的几乎没有。就比如李渊的儿子,自从他被立为太子以后,就麻烦不断。 在《隋唐英雄传》里面,我们看到的太子李建成就是一个弱不禁风的人,然而历史上真正的李建成不仅仅,不是那么一副尿样,更是一股可以与

  • 李元霸并不是被雷劈死,是被此人杀的,他才是真正隋唐第一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隋唐李元霸出世,李元霸真实武功,李元霸是隋唐第一名吗

    在隋唐交替的时期,风起云涌,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作为《隋唐演义》里面武功最高,实力最强,力气大过天的人,李元霸在书里面的形象那是很深入人心的,这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其实是有原型的,他就是李玄霸,不过在16岁的时候就因为一场意外死掉了。但是在《隋唐演义》里面,作者明显给其加了很多的戏,不管是战场上杀敌的雄

  • 李建成占据先天大义,为何他还会输给李世民?因为他被心腹出卖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李建成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李世民娶了李建成妻子视频,李建成和李世民什么关系

    李世民为了夺得先机,他的幕僚们制造出了杨文干事件,让人污蔑太子李建成暗通庆州都督杨文干,打算筹集军械谋反。李渊得知此事后,立即召李建成入宫,当时东宫的人劝李建成据城起兵,但李建成并没有这样做,他甚至孤身来到李渊面前,倒地便拜,以头撞地。虽然李建成被李渊拘押起来,并只准李建成食粗粮,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丢

  • 李光弼巧施离间计,史思明手下两员猛将归降,扭转安史之乱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光弼大破史思明,史思明和李光弼谁更厉害,史思明与李光弼五战两胜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史思明率数十万大军猛扑两京。李光弼见敌众我寡,为确保西京长安的安全,干脆让出空城洛阳,亲率5万人屯驻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北),北连泽、潞数州,依托黄河,虎视洛阳,控制安军侧背,从而使史思明不敢贸然西进。史思明见无法西进,李光弼的防守又无隙可击,便屯兵河清(今河南孟县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