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百姓都看不起的名将,群臣更是嗤之以鼻,最后一家人以死卫国

一个百姓都看不起的名将,群臣更是嗤之以鼻,最后一家人以死卫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683 更新时间:2024/1/25 13:27:50

宋朝先是抗辽,跟辽国还有过一点和平时期,结果宋朝失策和金国合起火来干掉了辽国,到了金国把北宋变成南宋之后,大宋是后悔莫及,也正是靖康之变中出了一个民族大汉奸秦桧。秦桧被俘去金国后,又被完颜昌信用,他回到大宋之后就主张与金国议和,变成了卖国贼。

[var1]

当然最让秦桧臭名昭著的是他对岳飞的迫害,人人都痛恨秦桧对岳飞痛下杀手,给了忠良莫须有的罪名,直至今天都有秦桧的像跪在岳飞墓前,遭后世无数人唾骂。

不过秦桧的罪恶有一半也应该归给宋高宗,若不是宋高宗的示意,秦桧何敢动岳飞半根手指?若没有秦桧,还有别人来跟宋高宗统一战线,岳飞一样要死。

当然这里并不是为了给秦桧洗白,只是应该给历史一个公平客观的评价。秦桧固然恶贯满盈,但是他的曾孙子秦钜却给这个令中国唾骂的家族了一个洗刷叛国罪名的机会,与曾祖父、祖父、父亲相反的是,秦钜和他的一大家子人是宋朝的忠烈,而且都以身殉国。

[var1]

上梁不正下梁歪,秦桧虽然很有才华,还是创立宋体的人,但是其道德修养太差,以至于养子秦熺,养孙秦埙都没什么高尚情操,不过都是仗着秦桧是宰相而得到一官半职,吃老底罢了。

秦熺曾经利用写国史的职务之便,肆意修改了有关于父亲秦桧卖国的历史,秦埙更是因秦桧的关系在科举当中挤掉当年头名陆游

以这样的祖孙三代能生出秦钜实在是让人感叹,那么秦钜当年做了什么,让人对秦家从此刮目相看了呢?原来13世纪蒙古高原上出现了一个强悍的民族,震惊了世界,金国当时就受到蒙古的不断入侵,节节向南败退,不堪于国土不断缩小,金国打起了南宋的主意,于是撕毁和议,不断攻击南宋边陲重镇,已弥补失去的土地。

[var1]

南宋正是用人之时,老将赵放向宋宁宗建议用秦桧之曾孙,也就是秦钜前去蕲州镇守,群臣一听要重用秦家之子孙很多人不满,在中国,门第的名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族名声不好,自然信任的人不多,于是群臣极力反对赵放的提议,但赵放却说每个人的心志都不同,不能因为祖上没积德就不给忠义的后人机会,不过群臣仍然反对,宋宁宗则兼顾各方意见。

虽然宋宁宗也不怎么信任秦钜,但还是任秦钜为蕲州通判协助当时的蕲州知州李诚之坚守城池。秦钜到任之后一刻都没有耽误立即开始步兵排阵,修筑防御工事。不过跟那些反对任用秦钜的大臣一样,蕲州的百姓一开始也并不相信大奸人秦桧的后代能够对防御金人有什么帮助,甚至一直对此事指指点点,但是秦钜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直至慢慢改变了蕲州城内百姓的看法。

金人南下临近蕲州,秦钜与知州死守城池,金人有十万大军来袭,秦钜和李诚之愣是顽强的坚守了一个月,其实秦钜他们一直在等朝廷的救兵,但一直援军迟迟不到,眼看城池要被攻破,此时雪上加霜的是两名守城将领投敌,一下子蕲州城的驻守瞬间崩溃。

[var1]

知道无力回天的秦钜不肯投降,直到和金兵迎面肉搏也失败了,最后秦钜为了不让金兵夺取城中粮食和钱财,下令烧毁府库,自己和一家老小跳入火海以身殉国。秦钜的两个儿子也在与金人的巷战之中为国捐躯。

宋宁宗听到秦钜全家殉国的消息,非常感动和惋惜,秦钜用自己的忠烈报效了国家,让那些质疑他的人因此而侧目,证明了英雄不问出处,即便是奸臣之后也可以洗去耻辱,只要是真诚做人,实事求是。我们应该记住秦钜这样的忠烈之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名将李牧是怎么死的?有两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李牧是赵国最后得屏障,他死后仅过了几个月,赵国就被秦国灭亡了。李牧是怎么死的呢?有两种说法,《史记》的记载和《战国策》的记载相互矛盾。据《史记》记载,赵王迁七年,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御秦军,秦军受阻,秦国于是向赵王的宠臣郭开贿赂,让他施行反间计,造谣说李牧、司马尚

  • 她一战活捉曹操两大将,气势吓跑吴国猛将,哥哥丈夫都是五虎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五虎,吴国五虎都谁最厉害,三国吴国五虎

    [var1]也许你会说作者的观念有问题,但是这也不仅仅是一个观念的问题,社会现实在那儿摆着呢,因为几千年的历史就是男人的历史,正史里很少写到女性,演义里自然也就无从演义。甚至连祝融夫人正史里都没有记载,她这个唯一的女将居然也是虚构出来的。民初作家周大荒,写了一本“反三国演义”,书中就塑造了一位智勇双

  • 刘邦为啥尊敬信陵君?无视阶级、忠心耿耿,刘邦需要鼓励这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上的刘邦和信陵君,刘邦追随过信陵君吗,刘邦为什么崇拜信陵君

    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高祖十二年,从击黥布还,为公子置守冢五家,世世岁以四时奉祠公子。汉高祖刘邦小的时候,就对信陵君魏无忌极为崇拜。待到他建立大汉、成为天子后,每次路过大梁城(魏国首都,魏无忌常居地),必定要亲自前去拜祭信陵君的故居;公元前195年,在他亲征击败黥

  • 赵国灭心腹大患中山国之战,从试探到蚕食,打得对手猝不及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燕国六十万大军打不过赵国,泗水柘沟赵国图片,赵国灭中山国之战视频

    为了除掉中山国,赵国花费大力气,奈何出师不利,连续几次与中山国的战争,都以失败告终,想要灭掉中山国,看来是任重而道远,幸亏赵国出了一位拥有雄心壮志的君主赵武灵王,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下,终于将中山国灭掉,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var1]赵国的心头大患中山国处于赵国之中,将赵国一分为二,以至于赵国想要好

  • 秦国兵马俑个个栩栩如生,是否真如传闻所言由活人烧制而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的兵马俑图片大全,秦国兵马俑的考古历程,秦国兵马俑属于陵墓雕塑正确吗

    秦始皇陵是我国著名的皇家陵墓建筑,据史书记载,里面恢弘壮大,有山川湖海日月星辰,又有群臣护卫金戈铁马。由于挖掘难度极大,因此我们至今也没有揭开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纱,但是我们已经发现了他的其中一部分——兵马俑,看到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的兵马俑我们不仅会有一个疑问——秦始皇陵里面的兵马俑是用活人烧制的么?[v

  • 战国七雄:历史上的秦孝公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孝公是战国霸主吗,战国时期的秦孝公,历史中的秦孝公

    秦国从春秋时代穆公称霸后,便逐渐沉寂下来,到秦献公继位之前,更是经历了四代动乱,频繁内斗消耗了秦国多年积累起来的国力,秦国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秦献公继位后在军事上面接连获得了几次对外战争的胜利,极大的鼓足了秦人的士气,但也让本来就在经济上捉襟见肘的秦国陷入了崩溃的边缘。[var1]光靠战争和一腔热

  • 战国七雄的都城,有的早已成为一片废墟,有的却比当年更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七雄现在所在地,战国七雄各自的都城,战国七雄的鼎盛时期

    既然战国七雄在历史上存在的历史还是比较久远的,那么每个国家自然就有自己的首都了,战国七雄的首都分别叫什么名字,又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呢?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这些曾经战国七雄的都城,现在变成什么模样了?[var1]秦国首都咸阳咸阳这座城市,可是一座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城了,其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

  • 远离主流文化圈的燕国,是如何被忽视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燕国历史纪录片,燕国六十万大军打不过赵国,古代燕国是现在的哪里

    如果和各位读者提到燕国,相信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神秘''两个字。为何这样说呢?众所周知,由于焚书坑儒的事件,导致战国时的很多珍贵历史资料缺失!而作为上镜率并不高的燕国,他们的历史资料就更加稀缺。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燕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这一个小国虽然历史存在感并不算很强,但是也算上是战国七雄。放

  • 战国四大离间计,其中三计与秦国和赵国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十大离间计,战国初期的赵国和秦国打谁会赢,战国中赵国攻秦国

    [var1]一、田单间乐毅公元前284年,乐毅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攻取。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即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所以他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这时,燕昭王病逝,新立的燕惠王与乐毅不合。齐将田单趁机派人入燕行离间计,诈称乐毅

  • 因父亲是卖国贼,皇帝不信任,百官提防,百姓讥讽,最后以死卫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五位皇帝分别是金哀宗完颜守绪,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梁末帝朱友贞,南宋末帝赵昺和明末帝崇祯。其中明末帝崇祯是大家比较熟知的一个殉国皇帝。眼看明朝即将灭亡,作为末代皇帝的崇祯选择自缢。而明朝的许多臣民们也跟随自己的君主纷纷以身殉国。[var1]从宫女到大臣,甚至路边的乞丐,都有随着明王朝的灭亡而选择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