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灭心腹大患中山国之战,从试探到蚕食,打得对手猝不及防

赵国灭心腹大患中山国之战,从试探到蚕食,打得对手猝不及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15 更新时间:2024/1/31 21:41:43

为了除掉中山国,赵国花费大力气,奈何出师不利,连续几次与中山国的战争,都以失败告终,想要灭掉中山国,看来是任重而道远,幸亏赵国出了一位拥有雄心壮志的君主赵武,在赵武灵王的带领下,终于将中山国灭掉,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var1]

赵国的心头大患

中山国处于赵国之中,将赵国一分为二,以至于赵国想要好好进行发展,总是受到中山国的阻碍,甚至赵国想要修路或者实现全国的连通,也因为中山国的影响,导致无法实现,对于这个鲜于人建立的小巨人国家,赵国早已经忍无可忍,必须灭掉中山国,赵国才能继续发展起来。

可是中山国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灭掉的,因为在战国时期,建国历史仅仅几十年的中山国,在魏国灭掉之后不到20年,又重新复国,并且还居然敢于和燕、赵、魏、韩四个国家一起联合起来“五国相王”,也就是说五个国家相互承认对方国家为王,这件事情对于中山国的地位影响,还是十分明显的,可以说在战国时期,七国之外,唯一愿意承认的一个比较有实力的国家,就是中山国了,足以见得中山国这个国中之国的实力不可小觑。

眼看中山国已经越来越猖獗,作为深受中山国影响的赵国而言,简直就是恨得牙痒痒,想要灭掉中山国来挽回自己大国的形象,于是赵国于公元前377年,正式发兵攻打中山国,奈何赵国先后两次发兵,两次都被中山国挫败,不仅如此,中山国在挫败赵国之后,乘胜追击,直接发兵围困赵国重镇鄗,赵军已经见识过中山国军队的勇猛,在中山国攻打鄗的时候,居然不敢出击,选择龟缩起来,中山国可谓是士气盎然,促使赵国蒙受“鄗事之丑”的奇耻大辱,赵国国君发誓必须铲除中山国,一雪前耻。

[var1]

当然了,有梦想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在当时的那种历史背景下而言,赵国想要灭掉中山国,显然仅仅是一个梦想而已,因为燕、赵、韩等国家都先后被中山国欺负,燕国甚至被中山国直接抢走几百里的地盘,也不敢对中山国怎么样,足以说明这个尚武的小巨人国家,是多么令人闻风丧胆啊。

赵国深受奇耻大辱,也只能一直隐忍,等到赵武灵王继位之后,才开始筹划一雪前耻,对中山国进行灭国行动,为了灭掉中山国,赵武灵王整整花了12年时间,至于他是如何一步步稳操胜券,最后灭掉中山国的,我们继续详细分析。

声东击西,仔细观察

公元前315年,齐国攻破燕国,赵国与齐国当时关系尚且可以,所以赵国的大臣乐毅给赵武灵王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声东击西建议,那就是让赵国用河东之地去和齐国换取原来属于燕国的河北之地。

为何乐毅要这样建议呢?实际上燕国的旧地河北之地地势十分不错,对中山国可以形成一种半包围的态势,并且有利于赵国对中山国以及齐国等国家进行监视,简直就是一个想要灭掉中山国的最佳地理位置。

[var1]

赵武灵王当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在换回河北之地后,就在九门等地方设置了很多瞭望台,用来监视齐国与中山国的一举一动,这些瞭望台在后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这样的举动,中山国与齐国都没有察觉到任何问题,可谓是声东击西之策。

在地理位置上边取得战略性优势之后,赵武灵王在赵国内部进行了“胡服骑射”的强国改革,这个改革在战争频发的战国年代,绝对算得上是推动赵国走强国的立国之本,有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军队的战斗力明显提升,此时的赵国,早已今非昔比,可以考虑进一步对中山国采取行动了。

不过赵武灵王向来是一个比较谨慎的人,为了万无一失,更加为了不会再次蒙受“鄗事之丑”那种奇耻大辱,赵武灵王派出李疵到中山国进行考察了解中山国的情况,以此决定究竟要什么时候对中山国进行大战,才是最佳时机。

[var1]

李疵考察一段时间之后回来,十分兴奋地告诉赵武灵王:“中山可伐,此时不伐,更待何时”。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疵可是进行过深入观察分析的,他在中山国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原本十分尚武的中山国,如今居然不再尚武,而是对儒学比较推崇,国君重用人儒士,中山国以前那些厉害的武将,基本上都已经回家种地去了,在文人儒士的影响下,中山国此时内部变得腐败不堪,军队战斗力更是衰弱,此时去攻打中山国,无疑就是最佳时机,要是错过时机,想要灭掉中山国,难度就更大了。

赵武灵王听了李疵的深入分析,也觉得颇有道理,但是想要直接贸然率领大军去灭中山国,显然是不可行的,毕竟曾经的“鄗事之丑”还历历在目,切不可轻举妄动,于是赵武灵王对中山国采取了第二步行动。

不断试探,随后蚕食

赵武灵王的第二步就是对中山国先进行一下试探,在试探完成之后再决定下一步方案。赵武灵王带领大军进攻宁葭,以闪电战术快进快出,表面上看赵武灵王是在攻击中山国,实际上这次行动仅仅是为了试探一下中山国,以此来了解一下中山国的实力,好继续制定下一步战略。

在试探了中山国之后,赵武灵王发现中山国此时的实力确实不及当年了,可是想要直接灭掉中山国,显然还是颇有难度的,与其冒着风险去直接灭中山国,还不如步步为营,逐渐去蚕食中山国,最后再一举拿下。

[var1]

有了这个方案之后,赵武灵王在试探完中山国打算回家之际,迅速转移战斗目标,带领大军转战中山国旁边的陕西榆林林胡王,林胡王这些军队,平时一般都是遇弱则强,遇强则弱,在遇到赵国大军来袭之后,他们大多数避其锋芒,选择投靠赵国。

有了这群胡人的巨大战斗力加入之后,赵国的实力明显增强,同时因为对林胡王的声东击西,促使中山国已经受到威胁与震慑,国内军队士气有所影响,对赵国军队早已经产生恐惧心理,接下来赵国利用有利地势以及中山国士兵士气衰减的最佳时机,开始对中山国采取进一步蚕食计划。

赵国对中山国的蚕食,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打通赵国与中山国之间的关键地方井陉,第二步是借助井陉的有利地理位置,对中山国内的一些城池进行蚕食。

之所以赵武灵王要先拿下井陉,主要就是因为井陉处于中山国与赵国之间,前边说过中山国将赵国一分为二,所以想要对中山国进行全面围攻,就需要在中山国附近找一个地方用以来联合赵国的东西两面军队,井陉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var1]

一旦井陉成为赵国的地盘,赵国就可以借助井陉的特殊地理位置,将赵国山西军队与太行山东部军队联合起来,这样一来两部分军队一起协同作战,对中山国形成左右夹击的战略性包围,中山国将在劫难逃。

反之,要是井陉成为中山国的地盘,那赵国的军队将会再次被井陉这个地方阻碍,以至于东西两部军队无法正常联合起来,这样一来,赵国想要灭掉中山国,难度将会很大,赵国的动作很快,在中山国尚且没有反应过来之际,就已经迅速拿下井陉,为第二步蚕食中山国奠定基础。

拿下井陉之后,赵国分别于公元前303年、公元前301年与公元前300年三次对中山国发起短促进攻,中山国眼看赵军来袭,在军队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听从内部那些文人儒士的建议以和为贵,割让土地给赵国以求全,三次进攻,三次中山国都割让土地,赵国靠着这个屡试不爽的办法对中山国逐渐进行蚕食,等到中山国恍然大悟的时候,发现一切早已来不及。

[var1]

终极灭国行动

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眼看中山国已经被自己蚕食得所剩无几了,自己也没有必要再继续拖延时间,于是率领20万大军,直逼中山国腹地之中,中山国面对赵国的20万大军,显然已经是力不从心了,虽然这场战争持续了五年时间,但是战争的结果,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基本注定了。

中山国在重文抑武之后,其实很多结局就已经比较明显,明明处于一个乱世之中,最重要的就是武力和军队能力,结果中山国却迷失方向,自以为是地进行重文抑武的改革,导致最终国家军队战斗力严重下降,被赵国灭掉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从中山国灭亡的过程来看,像极了宋朝灭亡的本质原因。

公元前296年,中山国彻底被灭,中山王被赵武灵王前往肤施,中山国的五百里土地,尽归于赵,赵武灵王终于一雪前耻。随着中山国的灭亡,赵国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迅速,想要成为战国时期的一方霸主,已经指日可待。

[var1]

结语

赵武灵王从开始消灭中山国,到最终灭掉中山国,一共花了12年时间,在这漫长的12年时间里,赵武灵王一方面是对赵国内部进行“胡服骑射”的改革,促使赵国自己强大起来,另外一方面又是通过对中山国的仔细观察以及步步为营的蚕食,迫使中山国江河日下,最终趁着中山国虚弱之际,赵武灵王一举拿下,不得不说赵武灵王消灭中山国的整个过程,堪称古代战争的典范之作啊!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更多文章

  • 秦国兵马俑个个栩栩如生,是否真如传闻所言由活人烧制而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国的兵马俑图片大全,秦国兵马俑的考古历程,秦国兵马俑属于陵墓雕塑正确吗

    秦始皇陵是我国著名的皇家陵墓建筑,据史书记载,里面恢弘壮大,有山川湖海日月星辰,又有群臣护卫金戈铁马。由于挖掘难度极大,因此我们至今也没有揭开秦始皇陵的神秘面纱,但是我们已经发现了他的其中一部分——兵马俑,看到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的兵马俑我们不仅会有一个疑问——秦始皇陵里面的兵马俑是用活人烧制的么?[v

  • 战国七雄:历史上的秦孝公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孝公是战国霸主吗,战国时期的秦孝公,历史中的秦孝公

    秦国从春秋时代穆公称霸后,便逐渐沉寂下来,到秦献公继位之前,更是经历了四代动乱,频繁内斗消耗了秦国多年积累起来的国力,秦国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秦献公继位后在军事上面接连获得了几次对外战争的胜利,极大的鼓足了秦人的士气,但也让本来就在经济上捉襟见肘的秦国陷入了崩溃的边缘。[var1]光靠战争和一腔热

  • 战国七雄的都城,有的早已成为一片废墟,有的却比当年更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战国七雄现在所在地,战国七雄各自的都城,战国七雄的鼎盛时期

    既然战国七雄在历史上存在的历史还是比较久远的,那么每个国家自然就有自己的首都了,战国七雄的首都分别叫什么名字,又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呢?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这些曾经战国七雄的都城,现在变成什么模样了?[var1]秦国首都咸阳咸阳这座城市,可是一座拥有几千年历史的古城了,其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

  • 远离主流文化圈的燕国,是如何被忽视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燕国历史纪录片,燕国六十万大军打不过赵国,古代燕国是现在的哪里

    如果和各位读者提到燕国,相信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神秘''两个字。为何这样说呢?众所周知,由于焚书坑儒的事件,导致战国时的很多珍贵历史资料缺失!而作为上镜率并不高的燕国,他们的历史资料就更加稀缺。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燕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国家?这一个小国虽然历史存在感并不算很强,但是也算上是战国七雄。放

  • 战国四大离间计,其中三计与秦国和赵国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十大离间计,战国初期的赵国和秦国打谁会赢,战国中赵国攻秦国

    [var1]一、田单间乐毅公元前284年,乐毅统帅燕国等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只有莒和即墨没有攻取。乐毅认为单靠武力,破其城而不能服其心,即是全部占领了齐国,也无法巩固,所以他对莒城、即墨采取了围而不攻的方针。这时,燕昭王病逝,新立的燕惠王与乐毅不合。齐将田单趁机派人入燕行离间计,诈称乐毅

  • 因父亲是卖国贼,皇帝不信任,百官提防,百姓讥讽,最后以死卫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五位皇帝分别是金哀宗完颜守绪,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梁末帝朱友贞,南宋末帝赵昺和明末帝崇祯。其中明末帝崇祯是大家比较熟知的一个殉国皇帝。眼看明朝即将灭亡,作为末代皇帝的崇祯选择自缢。而明朝的许多臣民们也跟随自己的君主纷纷以身殉国。[var1]从宫女到大臣,甚至路边的乞丐,都有随着明王朝的灭亡而选择殉国

  • 秦朝即将“覆灭”时,秦国众多名将都在哪?为何都没有挺身而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末年秦国军队,秦朝哪些将领不是秦国的,秦国被灭时秦朝还有哪些名将

    [var1]我们具体来讲这些将军战士们,比较有名的有蒙恬、章邯、王翦、李信、白起等。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可小觑的实力,像蒙恬就曾击退匈奴于长城之外,使得匈奴不敢进犯秦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又使得这些能力卓越的将军,在秦始皇之后秦朝即将灭国的时候,几乎销声匿迹,堕入了只有章邯在殊死拼命而秦王子婴自愿投

  • 赵括并非只是“纸上谈兵”,战神白起说起他,都恨得牙痒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为什么白起很佩服赵括,赵括哪里是白起的对手,纸上谈兵白起和赵括哪个厉害

    [var1]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3),为争夺韩国的上党地区,秦国和赵国在赵国长平一带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即"长平之战"。在这场战役中,秦国先派出王翦之父王龁,后派出名将白起。而赵国一开始派出的是老将廉颇,后来改为赵括。这场持续数月的恶战,最后是以赵国折损包括赵括在内的四十五万精锐将士收尾的。[v

  • 秦国统一六国之战中,哪个国家最难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统一六国全过程,秦国可以统一六国的原因,秦国统一六国全过程版图有多大

    [var1]

  • 为证明孔子是韩国人,韩国学者拿出三大“铁证”中方用两字回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孔子是中国人,这也是一个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的事实,但是隔壁的韩国,却大言不惭又信誓旦旦地声称,孔子是韩国的,为了证明这个荒谬的想法,他们竟然还能找出三个“铁证”。面对韩国这样的惯偷,中国的网友仅用两个字回复,荒唐![var1]一、韩国列举的三个“铁证”第一个在他们看来的铁证就是“檀君”,他是韩国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