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证明孔子是韩国人,韩国学者拿出三大“铁证”中方用两字回复

为证明孔子是韩国人,韩国学者拿出三大“铁证”中方用两字回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554 更新时间:2024/1/19 16:34:14

孔子是中国人,这也是一个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的事实,但是隔壁的韩国,却大言不惭又信誓旦旦地声称,孔子是韩国的,为了证明这个荒谬的想法,他们竟然还能找出三个“铁证”。面对韩国这样的惯偷,中国的网友仅用两个字回复,荒唐!

[var1]

一、韩国列举的三个“铁证”

第一个在他们看来的铁证就是“檀君”,他是韩国的一个神话人物,传说他是韩国最早的统治者,各方面都有卓越的才干,不仅将国家治理的兴旺发达,还喜欢开疆辟土,更有甚征服过华夏的土地。而孔子出生的年月,正好是在这个神话故事里他们统治中国的时间,所以,他们认为孔子就是韩国的。

拿天方夜谭的神话故事当做佐证的依据,也真是亏着他们想得出来。在历史上,韩国从来没有征服过中原,反而一直是中国的藩国,把梦里的事能当真,估计除了韩国,没有人还能做到了。

[var1]

第二个“铁证”就更荒唐,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也有祭奠孔子的仪式,而且隆重又严肃。对于祭祀孔子的活动,中国每年有成百上千,而且多年来已经演变成为一种习俗。

而韩国,一直作为中国的藩属国,深受中华化的影响,对儒家的文化也是十分的推崇,于是学着中国的样子,开始有了祭奠的工作,慢慢地也形成为祭祀的传统。跟着主子学到的祭祀,竟然转手就当做是他们自己的成果,这脸真的是厚到无边无垠,但要是没有这样的厚脸皮,也提不出来这样的想法的。

[var1]

第三个“铁证”,是韩国声称孔子出生在韩国,而他们的依据是竟然是韩国的第一位君主箕子。根据朝鲜的历史显示,朝鲜最早是由商纣的叔父箕子所创立,但是纣王荒淫无度,导致民不聊生,周武王率兵起义推翻了纣王,但是箕子念在叔侄一场,不愿意背起商朝,臣服在大周的脚下。

而且,他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在中原立志,于是带着亲近手下,远走高飞,来到了朝鲜半岛,开创了这里的文明,如果没有箕子的到来,那么朝鲜半岛上还是一片荒芜。

[var1]

但是这与孔子又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当时箕子的封地在今天的山东地区,而众所周知,孔子是山东人,于是很多韩国人就开始了无边的联想,认为孔子要算箕子的臣民,自然也就是韩国人。

但是事实上,朝鲜半岛之前就是中国的附属国,更何况孔子出生时,朝鲜王朝早就更替很多次,两者之间根本不可能存在任何关系。

[var1]

二、韩国的“偷”文化

韩国,在历史一直就是中国的藩属国,依靠着中原才得以保全,但是,近代的几次变革,让韩国在经济发展上有了足够的上升。这也让他们的心境发生了转变。

而韩国娱乐圈所带出来的“韩流”一时间也是风光无二,即使在如今,也是有他的影响力存在,但是随着韩国经济的萧条,这样的自信逐渐地成为了一种自卑。

[var1]

近些年来,文化底蕴肤浅的韩国越来越无耻的开始“偷”文化,不仅是说孔子是他们的,端午节是他们的,就连中医、中国结、汉服都是他们的,感觉整个宇宙的起源都要从韩国开始。

但是,这样的偷窃行为对于韩国人来说,不以为耻,反而认为的理所应当,更是在申遗的路上乐此不疲。对待这种厚颜无耻的行径,申遗组织只能祭出杀手锏,再以他国文化作为申遗项目,取消申遗的资格。谁最爱拿别人家的文化去申遗,大家都不言而喻。

[var1]

结语: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的底气,但是韩国这个国家,拿故事当事实,靠着幻想树立文化自信,又不敢讲历史,只能偷偷摸摸地想要侵占别人的文化,也许在他们的思想里,这个文化他们用久了就是他们的。

而作为华夏文化的继承人,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发扬我们的文化,提升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让华夏文明再次闪耀在国际舞台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秦国做出贡献很大的人,可惜知道的人并不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国的历史贡献有哪些,为秦国做出了什么贡献,秦国最大贡献排名

    [var1]周武王分封时,秦并不是名正言顺的诸侯国,而是周室天子的附庸地,品级和衔阶都很低,直到秦地的人帮助周宣王打败来犯的西戎以后,周室才册封大夫对该地进行掌管,但仍比诸侯国低一个等级。西周灭亡后,由于秦襄公护送周平王迁都有功,周室这才将该地封为侯国,此时东方已经进入了强侯争霸、割据混战的时代。由

  • 长平之战前,到底有多大的利益,才使得平原君劝说赵王虎口夺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长平之战赵国怎样才能胜利呢,长平之战赵王是个怎样的人,长平之战秦赵真实状况

    眼界与见识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特别是在乱世争霸当中,大局观甚至可以影响到战争的走向,以楚汉争霸为例,西楚霸王项羽在前期曾经一度建立巨大的优势,但是由于种种局限性,最后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同样的,在战国后期,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已经进行到白热化的阶段,一个重要的战略决定就可以影响局

  • 秦国三次遭灭国危难,两次以危机公关续命一次靠侥幸勉强过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国最接近灭国的时刻,秦国差点被灭国的危机,秦国发生的比较重大事件

    的发展。秦国偏居西北一隅,以八百里秦川起家,重视耕战,励精图治,最终横扫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然而在秦国发展的道路上,也曾遭遇三次危机,差点灭国。第一次危机的起因与一块地有关。河西之地位于洛河以东,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地势比关中平原略高,呈现北高南低的走势,以高原平原为主,土地肥沃,物

  • 孔子不仅骂人,还打人?他说的这句话,成为当代人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子说脏话成了老师的口头禅,孔子的脏话成口头禅,孔子说过的脏话成为现在口头禅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开创私人讲学的人,换句话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师”。说起老师,想必大家都知道,无论脾气再好的老师,面对学生的调皮捣蛋,都会生气甚至发怒。那么圣人孔子面对学生无理的时候,也会生气吗?那是当然,孔子生气的时候不但骂人,甚至有的时候还打人。并且孔子在气急时所说的脏

  • 燕国原名叫“燕”,真的吗?考古发现改写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燕国为什么叫燕,燕国遗址,燕国历史纪录片

    甲骨文中都有“齐国”与“鲁国”,周朝齐鲁是旧地重封,其中齐字是麦穗整齐之意,起源于山东中部偏东,此地是中国小麦最早大规模种植区域,鲁字与鱼入人口、味道鲜美有关,原本大约在如今河南鲁山一带。齐国与鲁国传承都很明确,不存在什么争议,但召公奭却在上世纪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让人质疑周初是不是存在一个燕国。[

  • 战国传奇:郭开卖赵降秦王,姬丹散财聚门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时期黄歇收门客,战国名将郭开,战国门客舍财买义故事

    [var1]话说秦兵围邯郸,颜聚悉兵拒守,赵王迁恐惧,欲遣使去邻邦求救。郭开进言:“韩王已入臣秦,燕、魏方自保不暇,安能相救?以臣愚见,秦兵势大,不如全城归顺,不失封侯之位。”赵王迁欲听之。公子嘉伏地痛哭道:“先王以社稷宗庙传于大王,安可弃也?臣愿与颜聚竭力效死!万一城破,代郡数百里,尚可为国,奈何

  • 秦王公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还是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嬴子婴和秦始皇关系,子婴是秦始皇弟弟还是儿子,秦王子婴跟秦始皇到底是什么关系

    很多的学者都遵循“二世兄子”之说,但是中间有很多解释不清楚的地方,于是有延伸出了“始皇弟”之说,哪一个比较准确呢,我们详细的说一下。[var1]《史记》中记载:立二世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后世大部分的史书,还有观点,都是以此为依据的!但是,小编认为,子婴为二师兄之子的说法,的确有很多需要商榷的地方。首先

  • 他历经三朝,消灭蜀国,打残魏国,攻克楚国,为战神主动退居二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国楚国,魏国是什么时候灭掉楚国的,魏国灭蜀国简介

    [var1]司马错是现在的陕西韩城人,从他往下顺八代,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史公司马迁了。司马错辅佐了惠文王、武王和昭襄王三位君主。他的军旅生涯伴随着秦国的国力由崛起向独强快速上升的过程,是秦国称霸天下的一线操作者。[var1]司马错崭露头角是在灭亡蜀国的战争中。巴、蜀两个邻国不时有摩擦。二者都向秦国寻求

  • 刘备如果与孙尚香生了儿子,会因为东吴的关系立为太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和孙尚香为什么离开东吴,刘备死后孙尚香哪去了,刘备孙尚香历史上的关系

    历史记,刘备称帝后,刘禅被立为太子。因为刘备有五个儿子。大儿子没有记载,估计早夭,二儿子刘封是义子,三子刘禅,四子刘永,五子刘理,其中刘禅的母亲甘夫人 是刘备最喜爱的小妾,因为刘备当时并没有正室,甘夫人曾帮着刘备统管后宅事务。刘备大儿子早夭,二儿子是义子,且因错自杀。相对而言,刘禅的岁数最长。但如果

  • 赵云战平文丑,关羽斩了文丑,这3人哪个更厉害?答案有些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云和文丑谁厉害,三国正史文丑和赵云谁厉害,文丑厉害还是关羽厉害

    罗贯中老先生是个奇才,他通过自己的文笔硬是把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整成了经典中的经典,尤其武将之间的对决战例写得非常生动又吸引人。在《三国演义》里,赵云与关羽都是刘备麾下一等一的猛将,这两人一生会过不少名将,其中他们还都与文丑有过交手,然而这几人之间的战例反差却有些大。公孙瓒与袁绍都属于镇守北方的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