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三次遭灭国危难,两次以危机公关续命一次靠侥幸勉强过关

秦国三次遭灭国危难,两次以危机公关续命一次靠侥幸勉强过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98 更新时间:2024/1/27 8:54:49

的发展。秦国偏居西北一隅,以八百里秦川起家,重视耕战,励精图治,最终横扫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然而在秦国发展的道路上,也曾遭遇三次危机,差点灭国。

第一次危机的起因与一块地有关。

河西之地位于洛河以东,黄河以西的广大地区,地势比关中平原略高,呈现北高南低的走势,以高原平原为主,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河西之地和崤函之险相结合,构成了秦国东部重要的战略屏障,进可东出中原,逐鹿六国,退可居高临下,凭险据守。

黄河以东的魏国,受到政治和地理条件制约,亟需拓展生存空间,河西之地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魏国觊觎已久。战国初期,魏文侯率先施行变法,除旧布新,国力大增,同时重用吴起,训练了当时最善战的魏武卒。公元前409年,魏文侯以吴起为将,西渡黄河,进攻秦军。一年后,秦军力敌不支,退回洛河以西,魏国尽占河西之地。

[var1]

战国七雄_图

公元前389年,秦惠公发动50万秦军大举进攻河西之地。秦魏两国在阴晋城下爆发激战。50万秦军不敌5万魏武卒,大败而归,秦国因此元气大伤。魏军本来可以乘胜追击,进一步削弱甚至灭亡秦国,然而可怕的后果并没有发生。

魏国没有进攻关中平原,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政治因素,魏国当时具备进攻秦国的实力,但是过度扩张,势必引起其他国家的警觉,使秦国有机会形成合纵联盟,导致魏国成为众矢之的,这与魏文侯稳健发展的治国理念背道而驰。其次是军事因素,魏国被动应战,并没有做好与秦国决战的准备,而训练魏武卒要求高,强度大,兵源补充难,同时,阴晋之战后,武卒需要休整,诸多条件限制了下一步军事行动。最后是道义因素,魏武卒进攻关中平原,战争性质由争夺战变为生存战,秦人性格威武不屈,出于保家卫国的心理,必定死战到底,魏武卒也要蒙受巨大损失。总之,秦国逃过此劫,实属侥幸。

[var1]

魏武卒_图

第二次危机的爆发,仍然与一块地有关。

战国初期,秦楚两国以秦岭东段为界,秦国占据蓝田关,楚国据守武关,双方处于战略均势。公元前342年,秦国趁楚国大举进攻淮泗地区之际,二十万秦军出蓝田关,攻取商洛、丹凤和武关,至此,六百里商於之地尽归秦国。秦楚两国均势被打破,秦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为了减轻秦国的战略压制,楚国选择与齐国结盟,达到削弱和牵制秦国的目的,而秦国联合韩、魏两国,结成同盟,由此,原本两国之间的对峙,发展为两个集团之间的互怼。

公元前313年,秦相张仪“卖拐”,诈称以商於之地为代价,引诱楚齐解盟。楚怀王轻信张仪的说词,成功“接拐”。与齐国断绝联盟关系后,却只得到了秦国六里土地。楚怀王恼羞成怒,派大将屈丐率军攻秦,秦国不甘示弱,派遣庶长魏章及樗里疾、甘茂等人,率军迎战。双方在丹阳(今河南西峡、淅川一带)展开激战,楚军大败,八万楚军被斩首,屈丐及裨将逢侯丑等七十余名将军被俘虏,六百里汉中地区尽归秦国。

[var1]

张仪(?-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_图

秦楚两国在政治和军事上过招,楚国败得体无完肤。是可忍孰不可忍,楚怀王决心报复秦国。他举全国之力,调动五十万楚兵,再次攻秦。秦国还沉浸在丹阳之战的喜悦之中,没想到楚军卷土重来。在战争初期,楚军进展顺利,一举攻下武关,重新夺回了商於之地。秦惠文王一方面调动所有的机动部队,甚至连王宫卫队都派上了前线,秦军在距离咸阳一百公里的蓝田,勉强挡住了楚军的攻势。另一方面展开外交活动,请韩魏两国能够尽快出兵,断楚军后路。韩魏两国趁楚军兵力空虚之际,两国联军夺取召陵(今河南漯河境内)和邓地(今河南南阳境内)。楚国见后院起火,又无法战胜蓝田的秦军,以割让汉中地区为代价,与秦国媾和。

蓝田之战是秦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危机。蓝田是进入咸阳的门户,战争的结果直接关系到秦国的存亡。秦国以政治欺诈为诱饵,成功拆散了楚齐联盟,秦惠文王随后通过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手段,扩大地盘,化解危机,应该奖励一个鸡腿。反观楚怀王,缺乏政治头脑和全局意识,图样图森破,被秦国牵着鼻子走。遭到秦国政治忽悠后,楚怀王在没有对各国形势做深入谋划的情况下,期望于通过军事赌博挽回颜面,过早地与秦国决战,而事实无情地打了他的脸。

[var1]

蓝田之战_图

第三次危机,与一个人有关。

齐国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在当时久负盛名。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仰慕孟尝君的名声,力邀其入秦,并拜为相国。有人妒忌孟尝君的才学和声望,给秦昭襄王上眼药,秦昭襄王听信谗言,将孟尝君囚禁,并打算处死他。孟尝君依靠讨好秦王宠妾,吹了枕边风,才得以脱险,重返齐国。

孟尝君回国后,担任齐相。对于在秦国受到的屈辱,孟尝君心中忿恨不已。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机会来了。公元前308年以来,秦国进入了高速扩张期。秦军先后与魏、韩两国激战,占据了大片城邑和土地。公元前298年,秦军在析地(今河南西峡)与楚军激战,楚军大败,斩首5万,秦军占领了十余座城邑。

[var1]

田文(?—公元前279年),即孟尝君_图

孟尝君决心为魏、韩、楚三国出头,在他的斡旋下,齐、魏、韩三国形成合纵联盟。同年,在齐将匡章的率领下,三国联军反击秦军,一路势如破竹,捷报频传。二年后,联军攻至函谷关下,驻屯兵马,等待时机。而赵、宋两国加入联军,为合纵注入了新鲜血液。五国联军合力攻破函谷关,兵抵盐氏(今山西运城),秦国见形势危急,被迫将原先占领的城邑归还魏、韩两国,换取联军撤退,以求摆脱危机。

齐军替魏、韩两国火中取栗,除了得到丰厚的政治声望,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好处。孟尝君慧眼识将,任用匡章为联军统帅,创造了战国历史上唯一攻破函谷关的经典战例。秦军虽骁勇顽强,连战连捷,但连年征战,师老兵疲,战线过长,兵力分散,遭到五国联军的当头棒喝。引发危机的是齐国,化解危机同样需要齐国,秦、齐两国并没有实质性的矛盾,即使齐国得到一块土地,也是飞地,没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秦齐两国的冲突犹如两位绝世高手的比武,双方见好就收,点到既止。

[var1]

秦灭六国_图

秦国面对三次灭国危机,能够顺利转危为安,归根结底,与其强健的国家实力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政治、军事、外交、人才等方面,比其他国家棋高一招,天下大势向着有利于秦国的方向发展,最终问鼎中原,统一天下。

更多文章

  • 孔子不仅骂人,还打人?他说的这句话,成为当代人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子说脏话成了老师的口头禅,孔子的脏话成口头禅,孔子说过的脏话成为现在口头禅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开创私人讲学的人,换句话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师”。说起老师,想必大家都知道,无论脾气再好的老师,面对学生的调皮捣蛋,都会生气甚至发怒。那么圣人孔子面对学生无理的时候,也会生气吗?那是当然,孔子生气的时候不但骂人,甚至有的时候还打人。并且孔子在气急时所说的脏

  • 燕国原名叫“燕”,真的吗?考古发现改写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燕国为什么叫燕,燕国遗址,燕国历史纪录片

    甲骨文中都有“齐国”与“鲁国”,周朝齐鲁是旧地重封,其中齐字是麦穗整齐之意,起源于山东中部偏东,此地是中国小麦最早大规模种植区域,鲁字与鱼入人口、味道鲜美有关,原本大约在如今河南鲁山一带。齐国与鲁国传承都很明确,不存在什么争议,但召公奭却在上世纪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让人质疑周初是不是存在一个燕国。[

  • 战国传奇:郭开卖赵降秦王,姬丹散财聚门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战国时期黄歇收门客,战国名将郭开,战国门客舍财买义故事

    [var1]话说秦兵围邯郸,颜聚悉兵拒守,赵王迁恐惧,欲遣使去邻邦求救。郭开进言:“韩王已入臣秦,燕、魏方自保不暇,安能相救?以臣愚见,秦兵势大,不如全城归顺,不失封侯之位。”赵王迁欲听之。公子嘉伏地痛哭道:“先王以社稷宗庙传于大王,安可弃也?臣愿与颜聚竭力效死!万一城破,代郡数百里,尚可为国,奈何

  • 秦王公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还是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嬴子婴和秦始皇关系,子婴是秦始皇弟弟还是儿子,秦王子婴跟秦始皇到底是什么关系

    很多的学者都遵循“二世兄子”之说,但是中间有很多解释不清楚的地方,于是有延伸出了“始皇弟”之说,哪一个比较准确呢,我们详细的说一下。[var1]《史记》中记载:立二世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后世大部分的史书,还有观点,都是以此为依据的!但是,小编认为,子婴为二师兄之子的说法,的确有很多需要商榷的地方。首先

  • 他历经三朝,消灭蜀国,打残魏国,攻克楚国,为战神主动退居二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国楚国,魏国是什么时候灭掉楚国的,魏国灭蜀国简介

    [var1]司马错是现在的陕西韩城人,从他往下顺八代,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史公司马迁了。司马错辅佐了惠文王、武王和昭襄王三位君主。他的军旅生涯伴随着秦国的国力由崛起向独强快速上升的过程,是秦国称霸天下的一线操作者。[var1]司马错崭露头角是在灭亡蜀国的战争中。巴、蜀两个邻国不时有摩擦。二者都向秦国寻求

  • 刘备如果与孙尚香生了儿子,会因为东吴的关系立为太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和孙尚香为什么离开东吴,刘备死后孙尚香哪去了,刘备孙尚香历史上的关系

    历史记,刘备称帝后,刘禅被立为太子。因为刘备有五个儿子。大儿子没有记载,估计早夭,二儿子刘封是义子,三子刘禅,四子刘永,五子刘理,其中刘禅的母亲甘夫人 是刘备最喜爱的小妾,因为刘备当时并没有正室,甘夫人曾帮着刘备统管后宅事务。刘备大儿子早夭,二儿子是义子,且因错自杀。相对而言,刘禅的岁数最长。但如果

  • 赵云战平文丑,关羽斩了文丑,这3人哪个更厉害?答案有些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云和文丑谁厉害,三国正史文丑和赵云谁厉害,文丑厉害还是关羽厉害

    罗贯中老先生是个奇才,他通过自己的文笔硬是把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整成了经典中的经典,尤其武将之间的对决战例写得非常生动又吸引人。在《三国演义》里,赵云与关羽都是刘备麾下一等一的猛将,这两人一生会过不少名将,其中他们还都与文丑有过交手,然而这几人之间的战例反差却有些大。公孙瓒与袁绍都属于镇守北方的大佬

  • 刘备在关羽身边安插一卧底,不仅骗了诸葛亮,还害了关羽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糜芳糜芳家族时代皆商家产丰富,三国战乱开始之际就跟随了陶谦。可惜陶谦无能最后被人打败,后来又在曹操的授意之下投奔了刘备当了卧底。那时候刘备势力还未成,糜芳只能跟随着刘备颠沛流离四处奔逃。糜芳还曾经在南郡当过太守,但因为玩忽职守被关羽责骂,就是这样一个事件使得他记恨上了关羽为后来关羽之死埋下伏笔。刘备

  • 此人是曹操最强谋士,智谋更胜郭嘉,最后却因为一个空盒子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的谋士排名郭嘉,郭嘉死后曹操身边最重要的谋士,最强谋士郭嘉是谁

    郭嘉就是荀彧举荐给曹操的,曹魏很多重要的战略计划,荀彧几乎全部参与其中。郭嘉建安十二年去世时,才刚刚被提拔为军师祭酒。而此时的荀彧已经做了十几年的尚书令。论智谋和战略眼光,荀彧更胜郭嘉。一直被曹操当做师长看待的荀彧,为曹操立下无数功劳,他死得却十分蹊跷。根据《后汉书·荀彧传》中的记载:“操馈之食,发

  • 被汉朝打跑的匈奴人终于找到了, 主要在此国, 但他们死活不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匈奴是今天哪里,西汉匈奴的现状,匈奴与汉朝

    汉朝建立时,匈奴已经控制了河套以北,包括西域广大地区在内的庞大领土,而且在白登之围中,差点俘虏雄霸天下的刘邦,经七十年休养生息,汉武帝即位时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开始大规模征讨匈奴,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带领大军攻击在河套地区的匈奴俢屠王和浑邪王,大破之,斩获4万多人。还缴获了匈奴祭天的金人。此战后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