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传奇:郭开卖赵降秦王,姬丹散财聚门客

战国传奇:郭开卖赵降秦王,姬丹散财聚门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149 更新时间:2024/3/5 20:06:47

[var1]

话说秦兵围邯郸,颜聚悉兵拒守,赵王迁恐惧,欲遣使去邻邦求救。郭开进言:“韩王已入臣秦,燕、魏方自保不暇,安能相救?以臣愚见,秦兵势大,不如全城归顺,不失封侯之位。”赵王迁欲听之。

公子嘉伏地痛哭道:“先王以社稷宗庙传于大王,安可弃也?臣愿与颜聚竭力效死!万一城破,代郡数百里,尚可为国,奈何束手为人俘囚?”

郭开道:“城破则大王为俘虏,怎能至代呢?”

公子嘉拔剑在手,指着郭开说道:“覆国谗臣,尚敢多言!吾必斩之!”赵王劝解方散。

赵王迁回宫,无计可施,惟饮酒取乐而已。郭开打算约会秦兵献城,怎奈公子嘉率其宗族门客,帮助颜聚加意防守,水泄不漏,不能通信。其时岁值连荒,城外百姓逃尽,秦兵野外无所掠,惟城中广有积粟,食用不乏,急切不下;乃与杨端和计议,暂退兵五十里外,以就粮运。城中见秦兵退去,防范稍弛,每日开城门一次,以通出入。郭开乘此间隙,派心腹出城,将密书一封送入秦寨。书中大意云:“某久有献城之意,怎奈不得其便。然赵王已十分畏惧,倘得秦王大驾亲临,吾当力劝赵王行衔璧车棺之礼。”

王翦得书,即派人驰报秦王。

秦王亲率精兵三万,命大将李信护驾,取太原路,来至邯郸,复围其城,昼夜攻打,城上望见大旆有“秦王”字样,飞报赵王。赵王愈恐。郭开道:“秦王亲提兵至此,其意不破邯郸不已,公子嘉、颜聚辈不足依恃也。愿大王由本心自断!”

赵王迁曰:“寡人欲降秦,恐怕被杀,怎么办?”

郭开曰:“秦国不杀韩王,怎会杀大王呢?若以和氏之璧,并邯郸地图出献,秦王必喜。”

赵王曰:“卿认为可行,便写降书。”

郭开写就降书,又奏道:“降书虽写,公子嘉必然阻挡。闻秦王大营在西门,大王借以巡城为名,乘驾到彼,竞自开门送款,何愁不纳?”

赵王一向昏愦,惟郭开之言是听,值此危急之际越无主张,遂依其言。颜聚方在北门视察,闻报赵王已出西门,送款于秦,大惊。公子嘉亦飞骑而至,言:“城上奉赵王之命,已竖降旗,秦兵即刻入城矣。”

颜聚道:“吾当以死据住北门,公子收敛公族,火速到此,同奔代地,再图恢复。”

公子嘉从其计,即率其宗族数百人,同颜聚奔出北门,星夜往代地。颜聚劝公子嘉自立为代王,以令其众;表彰李牧之功,恢复其官爵,亲自设祭,以收代人之心;遣使东与燕合,屯军于上谷,以备秦寇。代国赖以粗定。

话说秦王政同意赵王迁之降,长驱入邯郸城,居赵王之宫。赵王以臣礼拜见,秦王坐而受之,故臣多有流涕者。明日,秦王抚弄和氏之壁,笑谓群臣曰:“这便是先王以十五城交换而不得者!”

于是,秦王出召令,以赵地为钜鹿郡,置太守;安置赵王迁于房陵;封郭开为上卿。赵王方醒悟郭开卖国之罪,叹曰:“假使李牧在此,秦人岂得食吾邯郸之粟耶?”

那房陵四面有石室,如房屋一般。赵王迁居石室之中,闻水声淙淙,问左右。对言:“楚有四水,江、汉、沮、漳,此名沮水,出房山达于汉江。”

赵王凄然叹曰:“水乃无情之物,尚能自达于汉江,寡人羁囚在此,望故乡千里,岂能至哉!”

于是,作山水之歌,云:“房山为宫兮,沮水为浆;不闻调琴奏瑟兮,惟闻流水之汤汤!水之无情兮,犹能自致于汉江;嗟余万乘之主兮,徒梦怀乎故乡!夫谁使余及此兮?乃谗言之孔张!良臣淹没兮社稷论亡;余听不聪兮!敢怨秦王?

终夜无聊,每一发讴,哀动左右,遂发病不起。代王嘉闻赵王迁死,谥为幽谬王。

秦王班师回咸阳,暂且休兵养士。郭开积金甚多,不能携带,乃俱窖藏于邯郸之宅第。大事既定,自言于秦王,请休假回赵,搬取家财。秦王笑而许之。既至邯郸,发窖取金,载以数车,中途为强盗所杀取金而去。或云:“李牧门客所为也。”

再说燕太子丹逃回燕国,恨秦王政甚,乃散家财,大聚宾客,谋为报秦之举。访得勇士夏扶、宋意,皆厚待之。

秦舞阳,年十三,白昼杀仇人于都市,市人畏不敢近,太子赦其罪,收致门下。秦将樊於期得罪秦王奔燕,藏匿深山中,至是闻燕太子好客,亦出身自归。太子丹待为上宾,于易水之东,筑一城以居之,名曰樊馆。太傅鞠武谏道:“秦虎狼之国,方蚕食诸侯,即使无隙,犹将生事,况且收其仇人以为上宾,犹如摸龙之逆鳞,其必伤身矣。愿太子速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结匈奴,然后乃可徐图也。”

太子丹曰:“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姬丹心如焚炙,不能须臾安息。况樊将军穷困来归,是姬丹哀怜之交也。姬丹岂以强秦之故,而远弃樊将军于荒漠?姬丹死也不能如此。愿太傅更为姬丹虑之!”

鞠武道:“如果以弱燕抗强秦,如以毛投炉,无不焚也;以卵投石,无不碎也。臣智浅识寡,不能为太子画策。所识有田光先生,其人智深而勇沉,且多识异人。太子必欲图秦,非田光先生不可。”

太子丹曰:“姬丹未曾与田先生相识,还请太傅走一趟。”

鞠武道:“好的。”

鞠武即驾车往田光家中,告诉田光:“太子丹敬慕先生,愿就而决事,愿先生勿要推却!”

田光道:“太子,贵人也,岂敢屈车驾哉?即不以吾为鄙陋,欲共计事,田光当往见,不敢自逸。”

鞠武说:“先生不惜枉驾,此太子之幸也。”遂与田光同车,造访太子宫中。

(本篇完)

更多文章

  • 秦王公子婴,是秦始皇的弟弟,还是孙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嬴子婴和秦始皇关系,子婴是秦始皇弟弟还是儿子,秦王子婴跟秦始皇到底是什么关系

    很多的学者都遵循“二世兄子”之说,但是中间有很多解释不清楚的地方,于是有延伸出了“始皇弟”之说,哪一个比较准确呢,我们详细的说一下。[var1]《史记》中记载:立二世兄子公子婴为秦王。后世大部分的史书,还有观点,都是以此为依据的!但是,小编认为,子婴为二师兄之子的说法,的确有很多需要商榷的地方。首先

  • 他历经三朝,消灭蜀国,打残魏国,攻克楚国,为战神主动退居二线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魏国楚国,魏国是什么时候灭掉楚国的,魏国灭蜀国简介

    [var1]司马错是现在的陕西韩城人,从他往下顺八代,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史公司马迁了。司马错辅佐了惠文王、武王和昭襄王三位君主。他的军旅生涯伴随着秦国的国力由崛起向独强快速上升的过程,是秦国称霸天下的一线操作者。[var1]司马错崭露头角是在灭亡蜀国的战争中。巴、蜀两个邻国不时有摩擦。二者都向秦国寻求

  • 刘备如果与孙尚香生了儿子,会因为东吴的关系立为太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和孙尚香为什么离开东吴,刘备死后孙尚香哪去了,刘备孙尚香历史上的关系

    历史记,刘备称帝后,刘禅被立为太子。因为刘备有五个儿子。大儿子没有记载,估计早夭,二儿子刘封是义子,三子刘禅,四子刘永,五子刘理,其中刘禅的母亲甘夫人 是刘备最喜爱的小妾,因为刘备当时并没有正室,甘夫人曾帮着刘备统管后宅事务。刘备大儿子早夭,二儿子是义子,且因错自杀。相对而言,刘禅的岁数最长。但如果

  • 赵云战平文丑,关羽斩了文丑,这3人哪个更厉害?答案有些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云和文丑谁厉害,三国正史文丑和赵云谁厉害,文丑厉害还是关羽厉害

    罗贯中老先生是个奇才,他通过自己的文笔硬是把文学作品《三国演义》整成了经典中的经典,尤其武将之间的对决战例写得非常生动又吸引人。在《三国演义》里,赵云与关羽都是刘备麾下一等一的猛将,这两人一生会过不少名将,其中他们还都与文丑有过交手,然而这几人之间的战例反差却有些大。公孙瓒与袁绍都属于镇守北方的大佬

  • 刘备在关羽身边安插一卧底,不仅骗了诸葛亮,还害了关羽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糜芳糜芳家族时代皆商家产丰富,三国战乱开始之际就跟随了陶谦。可惜陶谦无能最后被人打败,后来又在曹操的授意之下投奔了刘备当了卧底。那时候刘备势力还未成,糜芳只能跟随着刘备颠沛流离四处奔逃。糜芳还曾经在南郡当过太守,但因为玩忽职守被关羽责骂,就是这样一个事件使得他记恨上了关羽为后来关羽之死埋下伏笔。刘备

  • 此人是曹操最强谋士,智谋更胜郭嘉,最后却因为一个空盒子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的谋士排名郭嘉,郭嘉死后曹操身边最重要的谋士,最强谋士郭嘉是谁

    郭嘉就是荀彧举荐给曹操的,曹魏很多重要的战略计划,荀彧几乎全部参与其中。郭嘉建安十二年去世时,才刚刚被提拔为军师祭酒。而此时的荀彧已经做了十几年的尚书令。论智谋和战略眼光,荀彧更胜郭嘉。一直被曹操当做师长看待的荀彧,为曹操立下无数功劳,他死得却十分蹊跷。根据《后汉书·荀彧传》中的记载:“操馈之食,发

  • 被汉朝打跑的匈奴人终于找到了, 主要在此国, 但他们死活不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匈奴是今天哪里,西汉匈奴的现状,匈奴与汉朝

    汉朝建立时,匈奴已经控制了河套以北,包括西域广大地区在内的庞大领土,而且在白登之围中,差点俘虏雄霸天下的刘邦,经七十年休养生息,汉武帝即位时国力得到极大的增强。开始大规模征讨匈奴,汉武帝元狩二年,霍去病带领大军攻击在河套地区的匈奴俢屠王和浑邪王,大破之,斩获4万多人。还缴获了匈奴祭天的金人。此战后浑

  • 关羽和张飞没有拜师学艺经历,为何武功在天下却能名列前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关羽评价张飞的武功,关羽张飞庞统蜀枪值得培养么,张飞关羽黄忠

    在这六个人之中,吕布第一赵云第二应该少有争议,典韦被成为“古之恶来”,排名第三也情有可原。 可关羽和张飞这两个人,为什么能够排在第四和第六的位置上呢?要知道人马超至少也是出身军旅世家,个人武艺肯定不在话下。 反观关羽和张飞这两个人,根本没有什么拜师学艺的经历,如何能够凭空取得后续诸多成就,并辅助刘

  • 汉景帝为何要听从袁盎之计,把御史大夫晁错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景帝杀晁错后感慨,汉景帝为什么杀晁错三族,晁错死后汉景帝的反应

    从上面简单的过程不难看出,晁错之死牵涉到的因素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一个事件和四个方面:事件,即建议汉景帝“削藩”。四个方面分别是汉景帝,诸侯王,袁盎,晁错。由于晁错被杀之后,诸侯王并没有退兵,故而相当多的人把他的死归咎于袁盎的挟私报复(两人政见不同,又有私怨),但是假如能够真正理性客观的分析晁错被杀的根

  • 关羽兵败求救,为何刘封、孟达会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封孟达不救关羽后果,如果刘封孟达救关羽会怎样,刘封孟达不救关羽不怕被刘备杀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上庸被占领的时间,以及前后的经过。刘备在汉中之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心情十分激动,胃口也变得大起来,他渴望占据更大的地盘。于是命令宜都太守孟达去攻打曹魏的房陵郡,房陵郡太守蒯祺是一位死忠之士,率众拼死抵抗,但终是寡不敌众,最终兵败被杀。刘备见拿下了房陵郡,更是受到鼓舞,于是就让孟达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