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就是荀彧举荐给曹操的,曹魏很多重要的战略计划,荀彧几乎全部参与其中。郭嘉建安十二年去世时,才刚刚被提拔为军师祭酒。而此时的荀彧已经做了十几年的尚书令。论智谋和战略眼光,荀彧更胜郭嘉。
一直被曹操当做师长看待的荀彧,为曹操立下无数功劳,他死得却十分蹊跷。根据《后汉书·荀彧传》中的记载:“操馈之食,发视,乃空器也,于是饮药而卒。”
也就是说,曹操赏赐给荀彧美食,荀彧打开以后发现是一个空盒子,于是就服毒自尽了。是荀彧领会错了曹操意图?还是曹操执意要除掉自己的功臣荀彧呢?今天我们就用这篇文章,来梳理分析一下荀彧给我们留下的千古谜团。
荀令君其人
荀彧做过曹魏十几年的尚书令,因此也被叫做“荀令君”。荀彧天资很高,他出身汉末名门,年少时就被赞为有“王佐之才”。荀彧最开始追随的是袁绍,袁本初四世三公,堪称三国前期最强的诸侯。
袁绍对荀彧礼遇有加,非常尊敬他。就在袁绍声势喧天时,荀彧却看出了袁绍目光短浅,才能庸弱,早晚要失败。于是他离开袁绍,选择了一无所有的曹操,也改变了这位乱世枭雄的命运。
曹操比荀彧大了整整七岁,但却一直把荀彧当做师长看待。一旦有了重要的战略决策,即使曹操领军在外,也要写信征求荀彧的意见。曹操一生所有重要的决定,或多或少都有荀彧的智慧。
曹操刚刚起步时,荀彧劝曹操迎回天子,讨逆名正言顺;荀攸、郭嘉、陈群、司马懿都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官渡之战时,曹操粮草不足决定后撤,是荀彧力劝曹操跟袁绍决战到底。。。。
荀彧之死
一代英才荀彧,他的死成为了千古之谜。建安十七年,董昭、华歆等人想讨好曹操,就纷纷上书请曹操进位为魏公,并加九锡。荀彧在曹操的众谋士中有截然相反的意见,他虽食曹操俸禄,却长了一颗汉臣的心。荀彧苦劝华歆等人撤回上书,但没有任何作用。荀彧也明白,这其实就是曹操的内心所想。
曹操一生征战,颠沛流离,为的就是能够成就一番霸业。晋封魏王时,自己的心腹谋士荀彧却持反对意见,他心中能不恼怒吗?但曹操真的想杀掉荀彧吗?可能性很小。
首先我们看曹操这个人,他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英主,能够知人善用,赏罚分明,也从未杀过有功之臣,何况是追随自己将近30年的荀彧呢?再者,一般来说,君赐死臣时,一般赏赐的都是毒酒、刀剑、白绫等物品。曹操给荀彧的却是一个空盒子,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曹操何意?
曹操这个人,总爱搞些小心思让人猜。他想招降猛将太史慈,就送给了太史慈一颗中药“当归”,意思是想让太史慈归降自己。太史慈乃一介武将,估计理解不了曹操的这种想法。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盒子,其实意思是叫荀彧“闭嘴”的意思,解释如下:盒子是空的,“盒”字中间是个口字,中空就是无口,也就是“闭嘴”。曹操的意思就是不让荀彧再在朝堂之上反驳自己晋封魏王的事:我不需要你支持我,你闭嘴就行。
其实逼死荀彧的,不是曹操,而是他自己。荀彧用自己的生命证明了自己的理想:我生为汉臣,死亦为汉臣。这一点他跟诸葛亮有相似之处。荀彧就像扑火的飞蛾,诸葛亮就像是燃烧的蜡烛,都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而甘愿牺牲一切。曹操一无所有的时候,荀彧来到了他身边,被曹操称赞为“吾之子房也”。荀彧辅佐曹操拥有大半个天下时,荀彧走了,用自己的死最后一次劝谏曹操。
曹操至死没有称帝,估计他想自己如果称帝了,到了九泉之下,更没有面目去见自己的“荀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