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兵败求救,为何刘封、孟达会见死不救?

关羽兵败求救,为何刘封、孟达会见死不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973 更新时间:2024/1/26 13:04:52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上庸被占领的时间,以及前后的经过。刘备在汉中之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心情十分激动,胃口也变得大起来,他渴望占据更大的地盘。于是命令宜都太守孟达去攻打曹魏的房陵郡,房陵郡太守蒯祺是一位死忠之士,率众拼死抵抗,但终是寡不敌众,最终兵败被杀。刘备见拿下了房陵郡,更是受到鼓舞,于是就让孟达继续领军攻打上庸。但是上庸可不是房陵郡,是一座大城,比较难打,所以刘备就担心孟达一支部队攻打不下来,当然也不排除刘备对孟达的不放心,所以就又派遣刘封率领一支部队与孟达汇合,共同围攻上庸,结果可想而知,经过激烈残酷的攻城搏杀,最终上庸城中抵抗不住,上庸太守申耽就只好率众投降。

那么申耽为何会选择投降呢?这里我们必须也要交代一下,申耽本人本来就是上庸的富豪,在上庸非常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从这里就可看出,上庸不仅是他的故乡,更是他的产业所在地。而他全力抵抗有两个目的:第一是保住自己的产业和根基,第二是出于对曹魏的忠诚。要知道在上庸还没有归附曹操之前,申耽就曾经秘密和汉中太守张鲁私下通信,商量归附曹魏。所以,后来,他们也确实都归附了曹魏,而且曹操对他们都不薄,封官封侯的。从这两点来看,申耽全力抵抗孟达,是为忠诚。但最后实在抵抗不过,而选择投降,则不过是为了保全自己的根基和产业,从个人道义上看,也说得过去。

就这样,孟达和刘封占领了上庸。此时的时间,正是公元219年后半年。而关羽攻打樊城兵败,也是后半年,而求救的时间,应该是冬天。而此时的上庸是什么情况?刘封和孟达所率领的部队经过一场残酷的攻城战,基本消耗得也差不多了。而上庸先是归附曹操,所以城中臣民对于曹魏的依附心理是要大于刘备的,这也就是说,在机会成熟或允许的情况下,他们还是要归附曹操的。所以这是一股很大的不安定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孟达和刘封必须时刻控制城池。

史书中也记载了刘封和孟达拒绝关羽求援的理由,即上庸新占,没有余兵。但是这并不是托词,而是实际情况。上面说了上庸城中的不稳定因素之外,另外还需要防备曹操方面的动向,如果上庸刘封和孟达分一支部队去救援关羽,那么曹操就有可能派遣一支部队去夺回上庸。

此外,让刘封和孟达带着刚打下上庸的疲惫之军去和东吴方面早已做好准备的精锐部队开战,不但救不出关羽,甚至可能一起败亡在救援的路上。

除了以上因素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另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因素,那就是房陵郡和上庸。当时孟达攻打房陵郡时,房陵郡太守战死。足见房陵郡军民对于曹魏的死忠程度。倘若有变,必然有人会作乱。而上庸虽然投降,但并不归附,这种情况在公元220年,其实就是孟达刘封占领上庸的第二年,也就是关羽死后的第二年,就突然爆发了一次大叛乱。而领导叛乱的首领就是申耽的弟弟申仪。当时孟达与刘封不和,孟达又担心没有去救援关羽被刘备治罪,于是干脆投降魏国,而就在此时,申仪忽然率领部队攻打刘封的部队,刘封不敌,被打败,狼狈逃回成都。就这样,上庸又回到曹魏手里,在刘备手里只停留了一年不到,还没暖热呢。前任上庸太守申耽,也跟着又投魏国。

通过这一系列情况来看,我们能够确定两件事:第一件事,即刘封和孟达不去救援关羽的理由是当时的现实情况所致,也就说他们说的不是推托之词;第二件事,即一旦刘封和孟达若分兵去救援关羽,此处要分兵还不能分少,因为东吴方面的劲敌,以少量之兵是绝对对抗不过的,所以如果刘封和孟达带上庸一多半兵力去救援关羽,那么上庸则必然不保。因为申仪既然能在第二年反叛刘备,就说明他压根就没打算投奔刘备,而当时只是迫于无奈,一旦有机会,他必然率兵反叛,回到曹魏怀抱。所以说,刘封和孟达不援关羽,以当时的现实情况来看并没有错。

更多文章

  • 桓玄在历史上的评价不佳,可是他干一件事,让蔡伦感谢他两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桓玄多胖,桓玄是哪里人,桓玄被谁打败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若是论起古代最混乱、最黑暗的王朝,晋朝绝对榜上有名,无论是西晋还是东晋,都让华夏文化受到了重创。与此同时,由于朝廷政治十分混乱,导致朝廷内部分崩离析,各类争权夺利的戏码不断上演,造就了一幕幕的

  • 刘秀为何不杀功臣?理由只有一句话,刘邦听到,也不知作何感想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秀为什么能不杀功臣,刘秀不杀功臣是真的吗,刘秀刘邦

    这个封爵之誓,当时搞得非常隆重,书于丹书铁券,一份藏于太庙,一份交到功臣手里,这架势够诚心的吧,可一旦坐了江山以后,刘邦就立马翻脸了。关于这个问题,我在《项羽死后,刘邦就发了一个毒誓,韩信之死其实就与这个毒誓有关》一文中已有交代,这里不再赘述。总之呢,中国历史上的封建帝王当中,刘邦大概是杀功臣杀的最

  • 汉中之战后的一场内斗:蜀汉失去三员大将,丢失了一处战略要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中之战蜀汉谁的武艺最高,汉中之战蜀汉走向巅峰,蜀汉末年汉中是怎么失守的

    蜀国创立以后,刘备麾下大概有三大集团:中原派、荆州派、益州派。中原派中,都是最早跟随刘备起事的一批将领,也是最受刘备重视的一方。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关羽、张飞、麋竺等人。而荆州派,则是刘备在荆州之时,所招揽的一批人才。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诸葛亮,其他人物尚有黄忠、马氏兄弟、蒋琬等人。至于益州派,则是更为复杂

  • 吕布谋害丁原新解:看似见钱眼开,实则身不由己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吕布杀丁原全过程,吕布反丁原的原因,吕布是怎么杀丁原的

    对此,《三国演义》给出的解释是——董卓用大笔财帛加上一匹赤兔马,这才收买了吕布,从而造成了丁原的死亡。这个解释看似合理,恰好符合吕布背信弃义的性格。但仔细推敲起来,却又站不住跟脚。因为遍观史书来看,吕布虽然为人有些反复了些,但他绝非是一个贪财之人。《三国志•董卓传》中,也只提到了吕布为董卓所诱,故而

  • 官渡之战前夕,刘备选择背叛曹操,却被猪队友坑得血本无归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的首个计划是,占据河内以偷袭邺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二月,河内郡发生了一系列变故,先是河内太守张杨为部将杨丑所杀,然后黑山军眭固又杀死了杨丑。眭固等人占领河内后,立马投入了袁绍麾下。眼光卓绝的曹操顿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打算占据河内,进而偷袭袁绍的战略重地邺城。一旦曹操取得了富饶的邺城,曹

  • 三国时期的曹操,为什么总喜欢夺人妻子?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曹操为何喜欢夺妻子,三国曹操真实历史资料,曹操夺张济之妻

    首先,古代女的结婚早,十六七岁已嫁人,这个年龄的姑娘,可以说十分青涩,对男女情事方面没有什么经验。曹操肯定认为女人嫁了人,特别是嫁了高官的女人,外貌,能力一定不差。经过男人一段时间的调教,这种女人开始懂情事了,并且经验越来越丰富,年龄二十岁上下,就象刚刚绽开的花朵,远看鲜艳美丽,近看媚态可掬。曹操整

  • 日本的三国故事:姜维为何归降蜀国?与诸葛亮的初恋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招降姜维,姜维如何被诸葛亮收服,真实的诸葛亮与姜维

    《三国志》及《三国演义》传入日本后,起初只是日本皇室及上层社会精通汉语的人群中传播,直到十七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日译本出现,才面向普通民众并逐渐成了日本社会的大众读物。三国文本在早期两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日本学者大都依照原著,进行直译或意译。在这一时期中出现的诸多相关研究文学等作品,都秉承着尊重原著的前

  •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如果投奔曹操,能不能受到重用?答案很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如果跟了曹操会怎么样,诸葛亮为啥投奔曹操,新三国曹操问徐庶诸葛亮才华如何

    试想一下,司马懿和诸葛亮比,在仲泊间,司马懿在曹操在世时,是夹着尾巴做人,庞统也见过曹操,不也得不到曹操的重视吗?庞统和诸葛亮也是仲泊间。所以说,曹操人才众多,且历练比诸葛亮强多,诸葛亮去了曹操那里,没有他试展的空间,也可能一辈子都默默无闻。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感激刘备呢?就是因为刘备给了诸葛亮施展

  • 刘表拒绝出兵,并非胸无大志,而是一眼看穿了刘备的阴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得说说刘表是不是无能之辈,这一点得从正史中找寻资料方能判断。《三国志•刘表传》裴松之注引司马彪《战略》记载:“刘表之初为荆州也,江南宗贼盛,袁术屯鲁阳,尽有南阳之众。吴人苏代领长沙太守,贝羽为华容长,各阻兵作乱。表初到,单马入宜城……唯江夏贼张虎、陈生拥众据襄阳,表乃使越与庞季单骑往说降之,江

  • 刘备逃到冀州后,为何能得到袁绍父子的器重?原因有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袁绍回冀州,正史刘备第一次见袁绍,刘备和袁绍的势力

    有意思的是,大耳贼刘备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当地枭雄的看重。刘备在徐州被曹操击败以后,只好带领余部投奔来到冀州投靠袁绍,结果得到了袁绍父子的器重。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绍遣将道路奉迎,身去邺二百里,与先主相见。”裴松之注引《魏书》也提到:“归绍,绍父子倾心敬重。”那么问题来了,刘备作为一个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