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臣子,一定要随时揣摩皇帝的心思。常言说得好,如果能够获得君王的心,那么你就拥有了富贵和地位,如果你让皇帝起了疑心,那么皇帝一定不会让你活过今天。
乾隆年间,有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长年征战疆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就是清朝名将章佳阿桂,当他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凯旋而归的时候,就连手下都认为一定会受到皇帝的犒赏,正当大家都在翘首企盼的时候,却盼来了乾隆皇帝的一杯毒酒,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的主角出生于满洲,是正蓝旗人名副其实的满洲贵族。他就是章佳阿桂,虽然身份地位非同凡响,但是他却为人低调。在他的身上看不到一点公子哥的习性,相反从小他就刻苦钻研,喜欢学习。聪明的他很快就高中举人,大好的前途在等待着。
按理说此时章佳阿桂也算是妥妥的高富帅,关键他还是贵族子女,其他的贵族子弟很多人都躺在祖辈的丰功伟绩上吃喝玩乐。但是阿桂却心中有着不同的想法,一心想要有所作为,成为国家栋梁。他的父亲是朝廷的刑部尚书,从小就耳语目染,造就了他的正直为人。
章佳阿桂在本就,又对律法有一定的专研,之后入宫任职,成为户部银库郎中。因为刚刚入职,很多情况还是熟悉,于是有人趁火打劫盗取库银,皇帝归罪于阿桂,将他贬职。朝中的一些官员心怀叵测弹劾阿桂,让刚入官场的章佳阿桂饱受磨难。
人的一生谁还不经历磨难呢?这点曲折对于性格刚强坚毅的章佳阿桂来说算不了什么。再次跌入最底层的阿桂反倒感到莫名的动力在推动着自己前行,在1755年的时候,被乾隆皇帝派到西北。面对战场上的马革裹尸,章佳阿桂没有半点犹豫,披甲上阵英勇杀敌。
边疆的战争一打就是两年多,此时的已经成熟。准噶尔的主力军也被打败,只是任有少部分逃脱。阿桂决定乘胜追击,一举歼灭的敌军,经过他的不懈努力,最终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这场战役一共俘虏了敌军上万人,还有数不清的牲畜,乾隆龙颜大悦。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章佳阿桂凭着自己过硬的才华再次崛起,让乾隆再次重用于他。班师回朝的时候,阿桂受到了乾隆的封赏,之后官运亨通,朝廷中的大红人。于是身边就有很多人想要巴结他,但是阿桂却个性耿直不喜欢拉帮结派,连乾隆也领教过他臭脾气。
乾隆贵为皇帝,但是有时候却被的臭脾气怼对,让他感到很没面子。君王的颜面扫地,怎么会让臣子还安坐身边呢?于是一怒之下将阿桂再次贬职。此时因为四川方面突发战事,于是让阿桂戴罪立功,阿桂立即带兵前往四川,准备大干一场。
为了鼓励战士勇猛无敌,于是制定了奖励的政策,以战功奖赏战士。这样一来大大鼓舞了士气,战士们都杀敌无数。但是却得罪了一批子弟,他们虽然也在前线却只不过是在混日子,哪里会真刀实枪地和敌人战斗,于是回家之后向父辈告状,阿桂得罪了一批重臣。
朝中大臣都在乾隆面前说阿桂的坏话,认为他居功自傲,眼里容不下他人,这样的人一定不能重用。此时听着大臣的反映,陷入了沉思,但是他心里明白,不过就是这些子弟昏庸无能,才让父辈一起弹劾阿桂。当再次凯旋大时候,乾隆让人前去接应。
前往接应阿桂的是乾隆的皇子永璜,阿桂远见是皇子前来感到无比的荣光。阿桂跪拜在地,却接过了一杯酒,他的心中不免咯噔一下,为何皇上要御赐一杯?难道是要取我性命?阿桂的心中不免悲壮苍凉,是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于是大笑仰头喝下毒酒。
总结:
阿桂本来就是一名忠君爱国之人,当他仰头喝下毒酒大时候,早就将生死看破,既然皇帝要取自己性命,作为只有接受。身边的官员都在看着一场好戏,有人高兴有人担忧。谁知阿桂喝下之后却并无大碍,毫发无损,他自己也感到奇怪。
看到阿桂毫不犹豫地喝下毒酒,连忙将阿桂扶起,恭喜他凯旋而归。对阿桂说刚才的美酒是皇帝对他的奖赏,让他马上前去拜见父皇。就这样阿桂最终乾隆的左膀右臂,皇上的重用。因为乾隆已经用这杯毒酒知道了阿桂的忠诚,更明白了阿桂是可靠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