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她不谙后宫争斗,但擅长生娃,10年狂生7个娃!乾隆:葬入皇陵吧

她不谙后宫争斗,但擅长生娃,10年狂生7个娃!乾隆:葬入皇陵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58 更新时间:2024/1/25 11:51:48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这大概说的就是魏佳氏的经历吧。在乾隆时期,魏佳氏可谓是独得恩宠,不仅受尽乾隆宠爱,而且统摄后宫长达十余年。虽然魏佳氏在世时一直以贵妃自居,但其死后乾隆却追封她为“孝仪皇后”。这放在任何一位后宫佳丽身上都是无上尊荣,更何况宫女出身的魏佳氏,乾隆一生妃子众多,究竟是怎样的原因,才能让风流倜傥的乾隆对她偏宠呢?

绝色容貌

1727年魏佳氏出生于满洲正黄旗一个包衣家族,但是很不巧地的是她并不是纯正的满洲血统,魏佳氏之父魏清泰当时是包衣管领。在那个满清为贵的时代,尽管魏佳氏有一个当官的父亲,但是这个出身却并不尊贵,也仅仅只能达到刚刚可以参加选秀的及格线。

乾隆六年,魏佳氏参加选秀,但无奈身份不高,于是就成了宫里的一个小宫女,但是偏偏她有一副好样貌,没多久就入了乾隆的眼,乾隆对魏佳氏可谓是一见倾心,当机立断册封她为“令嫔”,这个册封让她成为“三嫔之首”,远超当时与她出身差不多的秀女。在当时的后宫里,魏佳氏其实并不擅长宫斗,也不像《延禧攻略》里描绘的魏璎珞那样。

虽然当时才仅仅是嫔位,但是后来魏佳氏就像是开了挂一样,她凭借自己的聪明和美貌一路升位。乾隆十三年,魏佳氏由“令嫔”晋升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又由“令妃”晋升为“令贵妃”,六年之后魏佳氏则成为宠冠后宫的皇贵妃。

如果说前有皇后拦着魏佳氏自然低人一等,可惜富察皇后早已薨逝,魏佳氏在当时风光无限,不仅是实际上的后宫掌权者,更是乾隆的心头宠,恰好应了乾隆那句兰宫美人,在接下来的数十年中,魏佳氏也一直盛宠不衰。

狂生七位皇子

如果说单品美貌、智慧和位分不足以证明魏佳氏的受宠,那么魏佳氏十年生七子就可以充分说明她是有多么受宠。

在古代,后宫嫔妃有一位子女傍身不仅象征着帝的宠爱,更是能母凭子贵、平步青云,有数不清的妃子为了怀有龙胎不择手段。有一个孩子就已经让人眼红得要命,更何况有七位皇子傍身的魏佳氏。和那些一生都见不了皇帝一面、老死宫中的妃子想必,魏佳氏简直羡煞旁人。

据《清实录》所载,魏佳氏在乾隆二十一年到乾隆三十一年的十年中,七次怀上“龙种”,共有四位皇子两位格格,其中皇十五子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帝。根据时间来计算,魏佳氏几乎每年都会生下一位孩子,这在现在也是难以想象的,除去生产、坐月子时间,乾隆几乎一直与魏佳氏朝夕相处。

不仅如此,《清史稿》中说,乾隆帝非常热爱出游,除去少有的几次,魏佳氏一直跟随乾隆帝外出,而且有好几次都是出游期间魏佳氏怀上龙子,可见魏佳氏在乾隆心中的独特地位。乾隆自幼风流,不仅后宫佳丽三千,也常处处留情。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位多情人,却独独对魏佳氏钟情不已,确实难得。那么为什么如此宠爱魏佳氏的乾隆没有立她为后呢?其实其中有些隐情。

魏佳氏没有被立为皇后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十五皇子永琰。《清史稿》中记载,乾隆三十八年时就被立为储君,当时他仅仅只有十三岁,继位诏书密封后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的匾额后面,则无异于宣布永琰的身份,那么他们很有可能遇到危险,也会动乱朝纲,基于此,乾隆一直没有将魏佳氏升为皇后。

魏佳氏本就出身不高,而且还有一半非满洲血统,这样的出身令很多人不满,但是乾隆并没有辜负魏佳氏,而是在她去世后让她入皇陵、追封其为“孝仪皇后”,并且她任皇贵妃时期从未立后,也算是对魏佳氏最好的补偿了。

乾隆六十年,永琰的储君身份被昭告天下,魏佳氏也水涨船高,不仅如此,永琰继位后还额外追封生母魏佳氏,两份追封让魏佳氏的谥号成为了“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也就是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孝仪纯皇后”。

尸身不腐之谜

这位七次为乾隆怀上龙胎的皇贵妃,却有一个令人费解的故事。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掘裕陵后,当时溥仪在位,便命人前去善后,但是当他们整理皇陵时却意外发现孝仪纯皇后仍然保持生前的模样,完全没有腐烂的痕迹,参与过当时整理的人就曾记载“笑容圆相,有如古佛”!

这也成了一个未解之谜,后来有学者不断研究才发现,孝仪纯皇后体内有大量砒霜,而砒霜虽有剧毒却可防腐,这也是她尸身不腐的原因。但是这个结论一发布,引起一阵轰动。为何生前如此受宠的魏佳氏死后体内含有这么多砒霜呢?

据史书记载,乾隆四十年正月二十九,皇贵妃魏佳氏因病逝世,享年四十九岁。这也说明她并非是中毒而死,那么如此受乾隆喜爱的魏佳氏体内含有砒霜,只有帝王乾隆才能做到。于是有人推测,乾隆莫非并不是真心喜爱魏佳氏,魏佳氏其实真正死因是被乾隆毒杀?

但是这毕竟只是猜测,而且从未有史料记载,所以魏佳氏尸体不腐之迷也一直不曾解开。但是,也有一个更令人信服的猜测,乾隆过分喜爱魏佳氏,不能接受魏佳氏的离世,于是死后为魏佳氏服下过量砒霜,他的根本目的就是想永葆魏佳氏容貌。这大概是乾隆皇帝的“疯狂”行为了。但是考虑到史籍上的记载,那么这样的猜测也是比较令人信服的。

但是无论如何,这位宫女出身、还有一半非满洲血统的魏佳氏一路高升成为皇贵妃、共为乾隆诞下七个子女、逝世后被葬入皇陵的魏佳氏,和乾隆之间的感情史都是极其令人震撼的,在那么一个男子为天的时代,一份盛宠是有多么难得,更何况他的丈夫还是当朝天子,这在整个清朝甚至整个中国古代都是极其罕见的。纵然无法判断这是真是假,但是我们依旧愿意相信,他们是真的深深相爱着。

导读:

溥仪肾癌去世时,积蓄早已花光,却为何还能给妻子留下巨额遗产?

他31岁娶69岁美国大妈,大妈去世后获巨额遗产,为我国狂捐6亿!

他生于光绪年间,活了117岁,一生无儿无女,临终前一言让人泪奔

更多文章

  • 清朝中前期,为什么大清军队几乎都是百战百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后期的时候,清军被外来军队打得丝毫无还手之力了,但是清军并不是一直都是如此弱小。在清朝中前期的时候,清军对上大明王朝的军队,对上和卓叛乱,大清军队几乎都是百战百胜的,落荒而逃的从来都是清军的对手,为什么天下那么顺利地归清,成为了清朝的天下?为什么中前期的清军都是百战百胜呢?1、 冷热兵器综合使用

  • 康熙是如何将八旗旧势力彻底瓦解,根除八旗旗主对皇权威胁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熙八旗旗主名单,康熙朝八旗兵力,康熙皇帝八旗制度

    八旗八旗之中的每一旗,都相当于旗主的独立王国。努尔哈赤和各旗主的关系,非常类似于民国时期大军阀头子和小军阀头子之间的关系。也因此,从努尔哈赤开始,八旗诸王们的实力与其麾下的八旗军战斗力有直接的关系,同时,随着旗主们的势力膨胀,也屡次发生了旗主威胁皇权的事情。例如,皇太极死后,掌握着两白旗的多尔衮,甚

  • 历史上的刘墉,真如《宰相刘罗锅》一样,为民请命、智斗和珅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刘墉敢跟和珅抗衡吗,豫剧刘墉斗和珅全场,历史上刘墉与和珅是死对头吗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这部电视剧应该是最早、也是最先成功的清宫剧了。而剧中诙谐幽默却又廉洁自律,为民请命的宰相刘罗锅,更成为大家最为欣赏的清朝人物。刘墉也因此一跃成为清朝时期老百姓最为熟知、最有好感的历史人物。虽然电视剧明确说了“不是历史,只是戏说”,但是很显然,许多人还是将电视剧当为史实,并将宰相刘

  • 清朝八旗入关后为什么会发动圈地活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八旗入关,八旗圈地,清军入关后的八旗制度

    八旗而作为满清占领天下的最大功臣,八旗子弟成为清朝的特权阶层。随着满清入主中原,大量满族人口涌入关内,为了安置这些八旗诸王和勋贵大臣,清廷多次颁布了圈地令。所谓圈地,又叫跑马圈地,八旗子弟们骑着马,在一定时间内能跑多少,就能圈定多少土地归他所有。圈地地契那么这些八旗子弟们是如何圈地的呢?他们前往各地

  • 军机处什么机构,为什么说军机处是君主专制发展的顶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军机处导致君主专制走向顶峰

    军机处军机处始建于雍正七年,刚开始只是一个临时机构,用于处理紧急军务和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但后来军机处开始成为权力中枢,并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清廷中央的最高国家机关。正是靠着军机处的设立,清朝废除了对皇权有掣肘和威胁“议政王大臣会议”。而与此同时,由于军机处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大臣们也没有品级

  • 李鸿章在镇南关大捷与南洋、北洋之争中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真实的李鸿章事件,李鸿章发迹史,李鸿章北洋海军兴亡史

    中法战争1885年3月,老将冯子材率领清军在镇南关大败法军,取得了震惊中外的镇南关大捷。镇南关大捷,甚至直接导致了法国茹费里内阁的倒台。面对大胜,主导清政府外交的北洋大臣李鸿章却主张乘胜求和。中法战争在英国的调停之下,李鸿章和法国公使巴德诺在天津展开会谈,最终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该条约将中国对越

  • 努尔哈赤的优秀子嗣很多,为何皇太极能脱颖而出,继承汗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为什么可以继承汗位,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有没有血缘关系

    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的子孙也没有辜负他的重用,努尔哈赤的子孙,几乎个个战功赫赫,成材率之高,令人咋舌。例如,一度被立为继承人的长子褚英;同样曾被立为继承人的次子代善;四大贝勒之一阿敏;最终登上大汗之位、并奠定了清军入关基础的皇太极;在顺治年间,实际指挥清军入关并占领天下的多尔衮等等。这些人随便拉出来一个

  • 甲午战争失败后,如果清政府死不投降,继续战争,结果会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的原因,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甲午战争清政府最不该输掉的

    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以日本的胜利宣布告终,日本的第一次赌国运取得了大获全胜,日本也因此大吃一口吃成了胖子。根据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国除了丧失对朝鲜半岛的控制之外,辽东半岛、台湾岛和附属岛屿等中国的领土被割让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对日开通了四地为通商口岸。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协定,使

  • 嘉庆问和珅:贪那么多钱能花得完?当时和珅回复了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这么一个摇尾乞怜的皇帝的走狗,却成为了乾隆年间,最富有的权臣。据《庸庵全集》记载,和珅被抄家后,查清的现银为两亿六千四百万两白银、算上古董字画等不方便估值的财产,和珅的家产足足有十一亿两白银。晚清时期,一两白银约等于750元人民币,十一亿两白银,折合人民币八千亿二百五十万元。放在如今,都是一笔

  • 道光得知英女王只有22岁后,问了三个“八卦”,此举沦为后世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道光和英国女王,道光写给英女皇的信,道光帝对英国女王的评价

    道光帝当年追问英国女王的三句话,近乎于乡间野史了,后人因为这三个问题,取笑道光的蒙昧和无知。其实,仔细想想,倒冤枉了道光。为什么呢?马克思说过,环境创造人。道光皇帝的无知问话,并不是偶然发生的,我们自然不能只取笑而不去思考。为何道光帝会如此发问?是不是道光帝前半生的成长环境,对他造成的影响呢?傲慢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