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商业压制加强,是什么原因造成徽商崛起?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商业压制加强,是什么原因造成徽商崛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518 更新时间:2023/12/7 1:08:14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对于商业的压制对比前朝来说,就是有增无减,因为元朝就是富商太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元朝的灭亡,所以朱元璋在吸取前朝教训的同时,对明朝的商业压制加强,对商业开始进行大肆的控制。

但是正是在明代这样重农轻商的时期,名动全国的徽州商帮成立了,徽州商人崛起,并成为历史上非重要的一个商帮,徽州商人凭什么崛起,成为名动全国的大商帮,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 徽州有从商风俗盛行

在重农轻商的时期要发展商业没有一定的从商风俗是不可能实现一个商帮的出现的,徽州因为某些历史原因,从商的人越来越多,也就形成了从商风俗,逐渐盛行,所以我认为徽州商人能够成为名动全国的商帮,徽州的从商风俗在一定程度上做了很好的舆论引导。

(1) 徽州人从商是无奈之举

徽州在历史上主要是属于边缘地区,有"吴头楚尾"之称,山高林多,地形变化非常多,主要的地形就是山地和丘陵,而当时的百姓是以耕种土地为生的,可以这么说,土地就是生命,所以说土地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这样的地形恰恰是不能满足百姓耕地需要的,这样的自然环境已经算的上是十分恶劣了,在还没有迎来移民潮的时候,徽州的可用耕地平均分为每个人的面积也不过来两亩良田左右。

但是据调查显示,两亩土地是远远不能养活一个成年人的,所以徽州人在没有外来人口进入之前,可用耕地面积就已经十分紧张了。

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后,徽州这么边缘的地区也已经经历了三次移民高潮,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到徽州地区,已经非常紧张土地变得更加紧张了,本就不能养活一个成年人的土地变得更少了。

随着人越来越多,矛盾也随着爆发,土地争抢事件不断,造成了很多人就吃不上饭,为了吃饭,无奈之下,有些人只好被迫选择从商。

明朝后期的时候,徽州的人口再一次迎来高峰,总人口可以是原来的两倍之多,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明显,社会矛盾日趋尖锐,为了养家糊口,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了从商这条路,以维持生活的日常开销。

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徽州人在无奈之下选择了从事商业活动,恰恰是这样的开头给了徽州人一个从商的开头,有了开头就一切都好说了。

(2) 徽州对商人有较好的评价

随着从商的徽州人越来越多,很多徽州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从商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还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名声。

因为徽州商人的越来越多,徽州已经形成了一种以谁赚得多谁的才能就比较好,这样的评价体系在人们心中形成。

当时的徽州府一共六个县,其中的四个县都已经有了商业成为一大争相趋的热门行业了。

例如休宁县"民以货殖为恒产"、祁门县"服田者十三贾十七"、婺源县"贩运木材和茶叶"等等,几乎徽州的大部分地区都投入了商业的发展,竞相发展着自己的商业,到每年最后的时候,各个县也常常会有赚钱数目的比拼。

明代的书法家蔡羽也说:"徽俗,商者率数岁一归,全视所获多少为贤不肖而爱憎焉",都希望获得更好的评价以至于能够发展更多的商业门路。

凌濛初的《拍案惊奇》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徽州风俗,以贾为第一等生业。"由此可见,徽州人对商业已经发生改观了。

徽州地区人多地少,三次移民潮带来的人使得本来就入不敷出的土地变得更加紧张了,越来越多的人为了生计只能另谋生路,因而商业成了最好的选择。

到明朝后期的时候,徽州的各个县都有了自己的商业特色在进行发展,徽州人心里也对商业有了新的评价体系,在徽州人的心里已经有了有关商业的价值评价,徽州地区的从商风俗也就逐渐形成了。

2、 徽商从事行业非常多

徽州有了从商的风俗之后,各种行业也逐渐发展起来了,而多样的行业发展也成为了徽州商人能够形成名动天下的商帮的重要助力。

徽州人开始发展商业之后,发觉到商业的好处,就开始把各种行业都发展得商业化起来,当时的历史上这样记载道:"其货无所不居,其地无所不至,其利无所不专,其权无所不握。意思就是徽州商人任货物只要是不违法的都可以进行买卖,所以当时的徽州商人将平常百姓家的日常生活用品都变得商业化了。

例如生活必须的盐、茶、木、粮、棉布、丝绸、水果等等都进入了商业流通,尤其是徽州的四大产业发展得尤为兴盛,那就盐、典、茶、木这四大行业。

这四大行业发展的规模之大、利润之高,让其他商帮简直就是望尘莫及。在《五石脂》中也有关于这样的记载:"毁郡商业,盐、茶、木、质铺四者为大宗。"当时的徽州商人都是身兼数职,不仅是在经营一个行业,还同时兼顾着其他各种行业。

明朝嘉靖时期,程溧就带领着宗人弟子出外经商,游遍了杭州、苏州、南京等地,还有河北、山西一带都有去过了解,对各地的行情都都有所了解,分别进行了针对的商业政策。

例如苏州盛产棉花,就决定在苏州发展棉布贸易,扬州是著名的盐场,就决定在扬州发展盐业,而徽州本地就是可以放债生息生意。

徽州商人都是这样的聪明,每个商人都发展兼顾了各种各样的生意,以至于生意的规模非常大,利润也非常高,而多样的行业种类,使得徽商在后来能够有发展非常大的地,为成为名动天下的商帮奠定基础。

3、 交通路线完善,徽商活动范围大

嘉靖、万历年间有这样一句谚语:"钻天洞庭遍地徽",意思就是苏州府的洞庭商人和徽州商人在苏州地区遍地都是,是当时最活跃的商人,这也是得益于当时交通路线逐渐完善之后,徽州商人可以通过四通八达的线路到达全国的各个地方发展自己的事业。

徽州商人为了谋取利润,他们可以无孔不入、无处不到,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大大小小的城市,穷乡僻壤,深山老林等等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都有徽商的身影。

当时最大最主要的商业运输路线已经非常完整了,例如京杭大运河、长江、淮河等交通路线都有了很大的完善。

这些路线不仅能让徽州商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信息,还可以将商品最快速地运送到需要的人手中,如此一来,交通的方便就减少了徽州商人商业交易的时间,利润也获得的非常迅速。

明朝的时候,虽然商业是处于被压制的情况下,但是交通路线却并没有堵塞,并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修缮,以至于交通路线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而徽商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直至全国各地,有了最大的市场,有了最低成本供货地,也就有了发展为名动天下的商帮的基础。

4、 徽州富商多,财力基础雄厚

徽州商业能够发展如此迅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徽州原有的商贾财力基础雄厚,有雄厚的基础之后发展商业就更是如鱼得水了。

明嘉靖的时候,严世蕃做过一个富户评议的等次,就是将天下的富户资产进行统计,来得出当时全国排名前二十的富人,当时的结果就是除去贵族官僚的富户之外,剩下的富户,有3户是在山西,有2户在徽州,别的地方一户都没有。

由此可见,当时即使徽商没有发展起来的情况下,徽州商人的财力还是天下中数一数二的。到徽商发展的时候,微商的财力又有了一大步的跨越。

有了雄厚的财力,就可以支持大量的商业发展,徽州的商业也就有了发展的资金了,资金到位后,各种行业都可以开办起来,商业就算是被明朝统治者再打压也仍然可以发展得非常兴盛。

5、 结语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对于前朝因为商业的发展而造成的社会倾覆吸取了极大的教训,严厉打击商业的发展,而徽商因为自然地理的原因,人多地少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很多人无奈之下选择从商。

并且百姓们对商人的价值观也有所改观,更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商业的利润之大,再加上徽州地理位置的独特,百姓的日用品也都进入了商品流通过程,利润越来越大。

徽州富户在全天下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雄厚的财产实力可以支撑得起长时间的大规模的商业发展,也给徽商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最后就是交通路线的完善,扩大了徽州商帮活动的范围,得到了广阔的市场,得到了低价的商品,徽州商人也就开始了崛起,成为了名动天下的大商帮。

更多文章

  • 包拯60大寿时感叹自己无后,儿媳突然跪下:爹爹,您还有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包拯60大寿感叹无后儿媳突然跪下,包拯60大寿感慨,包拯享年几岁

    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莎士比亚包拯应该是许多人童年的回忆,他用聪明的脑瓜判断了很多案子,不肯假公济私,也决不冤枉一个好人。抓住做坏事的凶手,还给被冤枉的好人们一个清白,其中办案过程让人拍手叫好。包拯深受百姓爱戴,至今在开封还有一座纪念包拯的包公寺,可见包拯被百姓爱戴的程度。谁知这么优秀

  • 为他人作嫁衣裳,只当了几十天皇帝的李自成,为什么成为笑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闯王李自成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李自成都做了什么?1. 迅速沉迷享受。进入北京城后,李自成没有进行任何当家作主的意识,更无任何建设行为。相反,他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堕落,纵容部将,杀死吴三桂家族,逼反仍旧掌握着关宁铁骑的吴三桂。而后被一群二流的文人怂恿,贸然称帝。沉溺于众人谀词如潮的功成名就中。吴三桂迎

  • 朱元璋:我能活多少岁?算命先生:比我多活1天,朱元璋: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活了多少岁死了,朱元璋的出生和死亡时间,朱元璋一般能活多久

    风水命理学说,不仅是达官贵人还是身份卑微之辈都对此深信不已,这或许是所有人的一丝丝慰籍罢了。但明朝开国之皇朱元璋对命理之说,那可谓是精诚之至也,即使如此,但他深知天命不可改,对于一些招摇撞骗之人也是杀伐果断,这也还算是个明智之人。命理学说一旦牵扯到了至高无上的皇权,那么一切都将变得变幻多端。乱世之时

  • 明朝时期,管辖东北大部的奴尔干都司是怎么建立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边镇归布政使司,奴儿干都司和明朝有什么关系,明朝的布政使司相当于直辖市吗

    明太祖朱元璋随即,明廷就在得利赢城设置了辽东卫,任命原元朝辽阳行省平章刘益为指挥同知,这也是明朝对于东北地区设置政权机构和统治的开始。就在辽东卫设置当年7月,明朝又在东北地区设置的定辽都卫指挥使司,“总辖辽东诸卫”。定辽都指挥使司的治所设置在辽阳城。洪武8年,在辽南地区明军大败元朝纳哈出部后,进一步

  • 明朝灭亡后,吴三桂为什么不投降李自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吴三桂怎么背叛李自成的,李自成为什么不招降吴三桂,明朝吴三桂与李自成

    闯王李自成而掌握着大明王朝最精锐的一支力量——关宁军的吴三桂,此时面临三个选择。第一,拥兵自立,逐鹿天下。但纵观吴三桂的所有表现,从未有过逐鹿天下的愿望,哪怕是后来被康熙逼迫起兵造反,他也没有占领天下的野心和欲望,他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划江而治罢了。同时,以吴三桂为首的关宁集团地处山海关,地域狭小,同时

  •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杀,锦衣卫抄家时落泪,太后断食几日不吃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锦衣卫抄家,锦衣卫抄家于谦哭了,明朝忠臣于谦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哪怕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只要将高尚的情操留在这个人世间。明朝一代名臣于谦是如此说的,也是如此做的。于谦自幼刻苦读书,以文天祥为榜样,有一颗为国报效的爱国之心。他报效的国,是人民的国,而不是某一人的国,他的忠诚天地为正,日月可鉴。如此一位忠心之人,最后竟然含冤而死

  • 武大郎卖炊饼,一天究竟赚多少?能在宋朝养得起貌美全职太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武大郎卖的炊饼最接近于什么,武大郎卖的炊饼是什么,潘金莲武大郎卖炊饼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却寸步难行,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每一样都与钱脱不开干系。所以大家为了更好的生活,都在努力赚钱。但是赚钱之路就犹如行蜀道,“难于上青天”。不过宋朝的武大郎却就只靠着卖炊饼养活了一家,还让潘金莲做了全职太太。虽然故事中他的结局令人唏嘘,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他这份赚钱的能力,还是很让

  • 元朝的安南诗人:羁旅之苦与家国之思交织,主张以和代战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早在蒙古国蒙哥汗七年,蒙古人就开始经略安南,以强大的武力确定了元与安南之间的宗藩地位,从而揭开了二者之间的百年关系史。元朝与安南陈朝的交往十分频繁,两地之间来往的使者与商旅络绎不绝,在文化方面,突出表现为大量描写元与安南两地交流与风俗文化的诗人群体涌现出

  • 被偷走的国宝:宋代千年古画,被盗失传70年,故宫花1980万买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国宝级宋代古画,罕见宋代珍贵文物图片,宋朝古画值多少钱

    为避免国宝再度流失,北京故宫博物院以1980万元巨资购回,当时创下了中国古代书画国内最高拍卖纪录的先河。为何专家都认为这是值得的呢?神奇再现的国宝1995年的夏天,骄阳似火,但北京琉璃厂内依旧是一番摩肩擦掌的景象。北京琉璃厂在当时可是全中国最著名的古玩一条街。大热天还要挤进北京琉璃厂,为的就是去淘宝

  • 永琪到死都不知道,乾隆为什么不立他为太子,可璎珞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魏璎珞永琪,乾隆对永琪的评价,如果永琪不死乾隆会传位给他吗

    五阿哥可谓是历经千辛万苦才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母亲愉贵人胆小怕事,经常受到其他妃嫔欺负,乃至自己怀了皇帝的龙种也不敢告诉给后宫其他人。不可一世的高贵妃自己尚未怀孕,看到愉贵人怀孕眼红的不行,给她灌下汤药,美其名曰治疗咳疾,但实则伤胎的好药。为了拯救这对母子,她的好姐妹也因此丧命。 第二回差点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