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的第一次崛起:秦穆公何以靠着五张羊皮强国

秦国的第一次崛起:秦穆公何以靠着五张羊皮强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642 更新时间:2024/1/3 2:08:31

后来,大业的儿子伯益因辅助大禹治水有功,又帮助虞舜训练鸟兽,被舜帝赐姓为“赢”。

周孝王(约前910-前895年在位)时,为了对外战争的需要,就让秦人非子在今陕西宝鸡一带养马。由于非子对马调教有方,周孝王赐给非子秦地(今甘肃天水附近)作为封邑,让他接管赢姓的祭祀,号称“秦赢”。从此,“赢”姓居民正式被称为“秦人”。

西周末年,周幽王荒淫无道,宠爱妃子褒姒,数次“烽火戏诸侯”。后来,犬戎杀进镐京,再点烽火也不灵了。因勤王的诸侯特少,这就突出了秦国首领秦襄公——在勤王的军队中,秦军杀伤犬戎兵最多。继位的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时,秦襄公率领大军一路护送,保护天子的安全。鉴于秦襄公勤王有功,周平王把秦襄公的职称从“大夫”提拔为“诸侯”,并宣布把岐山以西的土地赏赐给秦国。平王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即只要你有本事,打到哪里,哪里就都是你的地盘了。从此,秦国不仅取得了与其他诸侯国平等的地位,而且拥有了对岐、丰之地名义上的领土主权,开始有自由的发展空间。

秦穆公即位当年(前659年)就亲自带兵讨伐茅津(今河南陕县与山西交界)的戎人,开始了开疆扩土。

[var1]

秦穆公(?-前621年),名任好,谥号为“缪”。因古代“缪”与“穆”同音,所以秦缪公又写作秦穆公。《谥法》中说:“布德执义日缪,中情见貌日缪。”意思是说,品行正直仁义或者喜怒溢于颜表者,可以用“缪”做谥号。

由于秦国地处边陲,中原各国一直以戎狄视之,于是秦国想方设法加强与中原各国的来往,以改变中原诸国对秦国的“地域歧视”,秦穆公首先想到的是与晋国通婚。

秦穆公四年(前656年),秦穆公迎娶晋献公的女儿伯姬(姬姓家的大女儿)。这样一来,秦穆公不但成了晋献公的女婿,而且也成了齐桓公的外孙女婿,因为伯姬的外祖父就是齐桓公。秦穆公不但与晋国结成了“秦晋之好”,还搭上了齐国这门亲戚,算得上是一举两得。

秦穆公九年,晋献公去世,晋大夫里克发动宫廷政变,连续杀死了继任的国君奚齐和卓子。这时,小舅子夷吾向穆公求援说,如果秦国帮他登上君位,他愿把晋国的河西之地割给秦国。于是穆公派兵护送夷吾登上了君位,是为晋惠公。谁知当上国君后的夷吾立马反悔,不肯割地,作为姐夫的秦穆公忍了又忍,也没有执意追要。

秦穆公十二年,晋国发生饥荒,又向秦国寻求援助。秦穆公认为夷吾虽然可恶,但晋国的百姓又没有罪过,于是决定救济晋国。当年初冬,秦穆公命人从秦都雍城出发,沿渭河五百里水路,北上穿越黄河峡谷,进入山西后再逆汾河而上,运粮直达晋都绛城(今山西翼城)。两年后,八百里秦川滴雨未降,秦国也发生饥荒。秦穆公决定向晋国借粮食。从地形上看,从晋国运粮到秦国要比从秦到晋更容易些,谁知晋惠公不但拒绝援助,反而认为天赐良机,遂乘机攻伐秦国。

得知此事,秦穆公的心拔凉拔凉的:“君欲国,寡人纳之;君欲粟,寡人给之;今君欲战,寡人敢拒命乎?”穆公亲率大军与晋军战于韩原(今山西河津)。晋惠公见利忘义,为了抢夺战利品,竟甩开大军独自冲锋,结果驾车的战马陷到泥沼里不能自拔。秦穆公欲擒之,反被晋军包围。正在绝望之际,突然有三百多个“野人”奋不顾身地冲人晋军之中,不仅使穆公得以脱险,而且活捉了晋惠公。

野人是指那些住在国都之外的人,与住在都城的国人相对而言。原来,秦穆公在歧山有个王室牧场,一次,有匹马突然逃跑,被岐山脚下的三百多个野人捉住吃掉了。秦穆公说:“君子不能因为牲畜而杀人。我听说吃马肉而不喝酒,会伤身体啊!”于是就赐给这些人酒喝,并赦免了他们。这些人很是感激穆公的恩德,听说穆公被晋军围困,纷纷拿起武器以死相救。

秦穆公俘虏了晋惠公后,决定杀了他以祭祀天帝。回到国都,正准备给夫人伯姬报喜,突然他发现夫人穿着丧服,领着太子罃、次子弘和女儿简璧站在柴垛上举着火把要自焚。于是,秦穆公不得不把晋惠公安排到“国宾馆”,招待他“七牢”大餐(猪、牛、羊各一为一牢)。最后,晋惠公签署了“战败条约”:献出晋国河西之地,派太子圉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得到晋国的河西之地(今陕西华县、华阴、大荔、澄城一带),地盘向东扩展到黄河龙门。

晋太子圉到秦国后,秦穆公为了扶植亲秦势力,把女儿怀赢嫁给了他,希望太子圉做了国君后,能对岳父以礼相待。谁知,前637年,太子圉回国即位后,立即宣布和秦国断绝外交关系,并发出追随重耳流亡在外的人员限期返回晋国的通缉令。秦穆公探得夷吾的哥哥、太子圉的二伯重耳在楚国后,立即派人召他人秦,不但热情款待,还将怀赢改嫁给了重耳。

公元前636年春天,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耳轻而易举地攻克绛城,即位为晋文公。除此之外,秦穆公还赠送重耳三千武士作为他的贴身警卫,帮他稳定了国内局势。

秦穆公雄心勃勃,也想走“人才强国”之路,但本土人力资源比较匮乏,不得已只好借助猎头。

《列子》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秦穆公为找千里马,召见了善于相马的伯乐,年老的伯乐推荐了自己的朋友九方皋。三个月后,九方皋报告说,已经找到了,是一匹黄色的母马。穆公派人把马牵来,却是一匹黑色的公马。穆公对伯乐说:“你介绍的找马人,连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说:“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啊!九方皋看到的是内在神机而忽略它的外表,这比相马本身更有意义。”后来一试,果然是一匹千里马。

这则故事反映了秦穆公的人才观,用人不必拘泥于出身和外表,更应该关注个人的才干。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秦穆公决定做一个相人的伯乐。

正苦于没有良相之际,有人告诉穆公,夫人伯姬的媵人(陪嫁的奴隶)百里奚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百里奚原是虞国的大夫。早在穆公娶伯姬前,晋国向虞国(今山西平陆县)借道讨伐虢国(今河南三门峡),晋献公用良马、宝玉贿赂虞君,虞君觉得献公的买路费付得够大方,就给了方便。结果唇亡齿寒,晋国灭了虢国后,顺便也灭了虞国,虞君及大夫百里奚成了俘虏。这时,刚好晋国公主伯姬出嫁,于是晋献公就将百里奚作为媵人陪嫁到秦国。

[var1]

从干部到奴隶,换谁也不愿接受现实。百里奚趁人不备逃到宛城(今河南南阳),楚国当局以非法入境罪将其逮捕,后来觉得杀了挺可惜,就安排他为楚王放马。探得了百里奚的下落后,秦穆公想不惜一切代价将他赎回。谋士公孙枝劝阻说:“楚王之所以让他牧马,是因为不知道他的才能,您这么大手笔,不是泄露国家机密了吗?”于是秦穆公派使者到楚国,说:“我家的陪嫁奴隶百里奚逃到这里,请允许我用五张羊皮赎回。”楚人一看百里奚如此不值钱,不加思索就答应了秦国的要求。

秦穆公一见百里奚,立刻傻了眼,遗憾地说:“可惜年纪大了点!”秦穆公的确是实话实说,因为这时的百里奚已经七十多岁了。百里奚说:“大王,如果让我给您逮鸟套狼,臣确实是老了点;不过治国安邦,我比当年的姜子牙还年轻十岁呢!”秦穆公一听,觉得有理:“我想让秦国超越其他国家,不知您有什么策略?”百里奚说:“秦国地势险要,兵强马悍,进可以攻,退利于守,我们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乘机而进。”于是秦穆公让他主持国政。由于百里奚是用五张羊皮赎回来的,所以人称“五羖大大”。

后来,百里奚又对秦穆公说:“我的朋友蹇叔更厉害。当年我在齐国游历时,是蹇叔收留了我。我想到齐君无知那儿做事,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幸免与无知一起被杀。我到周地,见王子颓喜欢牛,就想养牛试图去接近他,又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没有跟王子颓一起被杀。事奉虞君时,蹇叔也劝阻过我。我虽知虞君不怎么样,但还是留了下来。结果,我两次听了蹇叔的话,都得以脱离险境;一次没听,就遇上了虞亡遭擒的灾难。”

秦穆公一听还有比百里奚更有才的人,连忙派使者请蹇叔出山。见到蹇叔后秦穆公说:“百里奚多次夸奖你的才能,寡人很想听听你的意见。”蹇叔说:“秦国之所以不能立于强国之中,主要是威德不够。”接着又分析说:“要称霸诸侯,首先要做到三戒:一戒贪图小利,二戒气愤蛮干,三戒急于求成。只有打下牢固的基础,才能图谋霸业。”秦穆公被蹇叔的一番话说得心悦诚服,于是封百里奚、蹇叔为左、右庶长,时称“二相”,秦国从此变得富强起来了。

秦国得到晋国的河西之地后,沿河的梁国(今陕西韩城)、芮国(今洛水渭水交汇一带)也由亲晋变为亲秦。然而,秦穆公对这两个小国并不放心,因为它们处于秦、晋之间的战略要冲。公元前640年,秦国一举灭掉梁国和芮国,同时占据了一些关键的黄河渡口。

在今陕甘宁一带,生活着许多戎狄部落,他们经常袭击秦国边境,抢掠粮食、牲畜和人口,给秦人带来很大的威胁。秦国的东扩之路由于被晋国牢牢扼住,秦穆公只好听从百里奚和蹇叔的意见,转而向西发展。

秦穆公三十四年(前626年),戎王听说穆公贤明,就派观察员由余到秦国考察学习。秦穆公向由余炫耀壮丽的宫室和积蓄的财宝。由余说:“这些宫室、积蓄,如果是让鬼神营造的,就使鬼神劳累了;如果是让百姓营造的,也使百姓受苦了(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穆公觉得他的话很奇怪,问道:“中原各国借助诗书礼乐和法律处理政务,还不时出现祸乱,而戎族没有这些,治国岂不更难吗?”由余笑着说:“这些正是中原各国发生祸乱的根源。民众怨恨骄奢淫逸的君上,就要求实行仁义,于是上下怨恨进而相互厮杀!而戎族首领怀着淳厚的仁德来对待臣民,臣民满怀忠信来侍奉君上,国家政事就像人支配身体一样,无须了解什么治理方法,这才是圣人治国之道啊!”一番话让秦穆公佩服得五体投地,但也让他感到忧虑:戎王拥有由余这样的贤才,对我国是严重的威胁啊!

在谋士的建议下,穆公决定实施“糖衣炮弹”,送给戎王16名年轻貌美、能歌善舞的歌妓,同时故意延误由余回国的日期。美妙的音乐和楚楚动人的美女,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从此他整日饮酒享乐,不理政事,牛马死了一半也不迁徙。由余多次向戎王进谏,都遭到拒绝。穆公又屡次派人秘密邀请由余,由余见戎王不思进取而秦穆公却贤明大度,于是投靠了秦国,穆公待以宾客之礼。由余对戎地的地形和兵力了解得一清二楚,他积极为秦穆公出谋划策,帮助秦国攻伐西戎。

秦穆公向西发展,采取先强后弱,次第征服的策略:首先,秦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接着,秦穆公乘胜前进,先后灭掉了12个西戎小国,《史记》中载: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因为西周亡于西戎,对西戎很是畏惧,尽管秦穆公没有像齐桓、晋文公一样取得中原霸主地位,但周天子还是派召公带着钲、鼓向秦穆公表示祝贺,并封其为“伯”,承认了秦国的西方霸主地位。

秦穆公的西向扩张,使秦国拥有了一个比较广阔的纵深发展空间,为400年后秦国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元前621年,当了39年国君的秦穆公死了,安葬于雍,殉葬的有177人,是史书记载自西周以来殉人最多的一次。殉人中间包括子车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和铖虎。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秦国人对此万分悲痛,并为此作了一首题为《黄鸟》的诗,这首被誉为“中国挽歌之祖”的诗唱道:

交交黄乌,止于棘(小小黄鸟鸣声哀,枣树枝上停下来),谁从穆公,子车奄息(是谁殉葬秦穆公,子车奄息遭祸灾)。维此奄息,百夫之特(谁不赞许奄息好,百里挑一好人才),临其穴,惴惴其慄(众人悼念临墓穴,浑身战果痛活埋)。彼苍者天,歼我良人(苍天在上睁开眼,坑杀好人该不该),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如果能够赎他死,愿出百人赴泉台)。

秦穆公死后,太子赢罃继承君位,是为康公(前620-前609年在位)。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秦国几乎又被中原忽略了,直到秦孝公(前361-前338年在位)时,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才第二次雄起,再到了秦王赢政,一统天下。

更多文章

  • 春秋著名刺客专诸为什么要帮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公子光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吴王僚和公子光什么关系,春秋战国四大刺客的背景资料,公子光与王僚的关系

    专诸,是春秋时期的吴国人,说到这,很可能有人会想起吴越之争了,专诸所在的吴国,就是那个吴越之争当中的吴国。专诸在历史上,是《史记刺客列传》当中的一员,他使用鱼肠剑刺杀吴王僚的故事,也一直都在后世流传。其实专诸和吴王僚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专诸只是替别人去刺杀的,那么专诸是受了谁的命令,要去杀吴王僚

  • 好领导就是曹操的“狠”,刘备的“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曹操谁厉害,刘备的领导管理之道,曹操的领导力

    【一】狠才有搞头一方面,在做事上只有狠,能够决策果断,行动迅速,迅速抓住市场的机会,并以精准的角度完成工作目标。另一方面,在用人上要狠,敢于用人,善于用人。对有才能的人敢于激励,对庸才要敢于清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二】忍才能持续一方面,狠虽然有能量,但没有持续性,只有足够的忍让,才

  • 诸葛亮是人才,但不是好领导,因为缺少这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的领导智慧,诸葛亮对于人才的观念,诸葛亮为什么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一】事必躬亲不是错在公司创业期或工作的初期,其实需要的不是授权,不是运筹帷幄,而是事必躬亲,关注工作中的各种细节与人员,做到每件事都能按计划执行,方可确保工作按时完成。【二】追求细节不是错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没有细节这种能力,任何伟大的战略和公司都难以落地。所谓的运筹帷幄也是在完善细节

  • 王凌起兵反抗司马懿,为何不战而降?原因并不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抵抗司马懿父子的战役中,毌丘俭、诸葛诞等人都抵抗到了最后,也即宁死不降。但是,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王凌,却在淮南一叛中不战而降,这是为什么呢?具体来说,王凌(172年~251年6月15日),字彦云,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作为三国时期的曹魏将领,王凌东汉司徒王允之侄。东汉末年,王凌举孝廉出身,

  • 曹操前为啥杀了杨修,没有杀夺了曹家江山的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杀杨修放过司马懿,杨修不死司马懿敢反吗,大军师司马懿杨修

    杨修出身于弘农杨氏,这是一个世家大族,出过很多高官显宦,比如有关西孔子之称的杨震,在汉光武帝时任太尉,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我们看《三国演义》知道,袁术袁绍他们家在汉朝混的风生水起,有四世三公之说。弘农杨家这种高门大族也不遑多让,杨修他爹杨彪就曾经在汉献帝时出任过三公,当过司空,司徒,太尉。杨彪的媳妇也

  • 李斯被腰斩时,朝中文武为何没有人为他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能一统六国,靠的不全是自己的决策,而是在各个大臣的辅佐下完成的,而李斯就是秦始皇的重臣之一,作为秦始皇的宰相,李斯为秦始皇做了许多事,而李斯也正是策划秦始皇一统六国这件事最关键的人物之一。像这样一个有才略的臣子,李斯按理说应该像其他人一样名垂青史,但是李斯的下场确实非常悲惨的,而李斯的结局离不

  • 刘关张压制了吕布,为什么没有出手击杀?刘备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关张有没有杀吕布,吕布打刘关张是真的吗,吕布与刘关张谁厉害

    其实吕布之所以没有被干掉,是因为刘备故意放走了他。当时十八路诸侯聚集在一起讨伐董卓,刘备虽然也参加了,但是他并不是十八路诸侯之一。因为当时他的身边儿只有关羽和张飞两名帮手,如果不是曹操,。刘备连参加讨伐大军的资格都没有。在汜水关前对阵华雄,关羽给各路诸侯漏了一手,虽然刘备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各路诸侯

  • 刘备在成都称帝时,只有三个大臣反对,结果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称帝一共几年,刘备哪一年在成都称帝,刘备成都

    但是这个时候,汉献帝已经将皇位让给了曹丕,也就是说大汉王朝从法理上来说已经不存在了。而站在蜀国的角度上来说,他们一向奉汉献帝为天子,将自己摆在一个汉臣的位置上,但这个时候汉朝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没有了名义上的天子。这个时候刘备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就是重新拥立一个汉室后裔为皇帝,这个当然是不

  • 刘备五虎将中实力最差的一位,连关羽都瞧不起他,其实只有一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的五虎上将谁最惨,刘备对五虎大将评价,刘备五虎将战力排名

    历史上的关羽在万军之中阵斩勇冠三军的颜良,并且袁绍诸将莫能当者。被曹魏称为万人敌,名将唯羽。被东吴称为熊虎之将。被陈寿称为国士之风,为世虎臣。水淹七军和刮骨疗毒是真实存在的,与张辽徐晃有交情是真的,曹操因为他威震华夏曾经想过迁都。从以上可以看出,关羽的实力绝对不是垫底的。张飞的实力如何,且看他在战场

  • 刘邦杀了那么多功臣,唯独没杀此人,是因为他的功劳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邦杀的功臣有哪些,刘邦功臣排名顺序,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

    历史上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将两个著名的西汉开国功臣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也让他们之间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萧何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人,在第一次见到刘邦的时候,就认定刘邦以后一定是一个不俗的人,于是他便放下了身段主动和刘邦交好,两人还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两人结识之后,萧何对刘邦可谓是礼遇有加。不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