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著名刺客专诸为什么要帮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公子光是谁?

春秋著名刺客专诸为什么要帮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公子光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819 更新时间:2024/2/7 8:47:48

专诸,是春秋时期的吴国人,说到这,很可能有人会想起吴越之争了,专诸所在的吴国,就是那个吴越之争当中的吴国。专诸在历史上,是《史记刺客列传》当中的一员,他使用鱼肠剑刺杀吴王僚的故事,也一直都在后世流传。其实专诸和吴王僚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专诸只是替别人去刺杀的,那么专诸是受了谁的命令,要去杀吴王僚?他最终得手了吗?

[var1]

专诸是历史上有名的刺客,《史记·刺客列传》里就记载了好多刺客侠士的事迹,其中有四位特别突出,专诸,聂政豫让荆轲,常被人称为“四大刺客”。专诸和公子姬没有什么关系,他帮公子光不就是为了报答伍子胥的知遇之恩,或者说是伍子胥懂得专诸,所以专诸才愿意为了伍子胥去帮助公子光杀一个素未谋面的人。

“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从楚国流亡到吴国途中,见到了专诸,这个貌不惊人的屠夫,长得人高马大的,看起来也像是一介莽夫,但是在身上却透露出不一般的气质,于是下定决心要结交这个壮士。

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史书对这个事情并没有过多记载,而对专诸本人的介绍也不多。而且很多史书中记载专诸的文字也并没有那么浓墨重彩,所以比起其他的刺客来,专诸还真的不算是什么大人物,不过,专诸对于历史来说,却有着超乎寻的意义,因为他的出现改变了吴国甚至是历史的进程。

专诸帮助的公子姬就是公子光,为什么公子光要让专诸去刺杀吴王僚,知道了这个原因,也就知道了专诸刺杀的原因。专诸其实只不过是一颗棋子,是公子光妄图取代吴王的工具,而专诸之所以会帮助公子光刺杀吴王,全是看在伍子胥的面子上的。而正是伍子胥向公子光推荐了这位勇士,专诸才能够担此重任。公子光刺杀吴王僚也是有原因的,一切都离不开“权力”两个字。

人物生平

伍员举荐

专诸,是吴国堂邑人。据《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从楚国流亡到吴国途中,见“专诸方与人斗,将就敌,其怒有万人之气,甚不可当”。伍子胥知道专诸是一位敢于赴难的勇士,就与之结交。伍子胥进见吴王僚后,用攻打楚国的好处劝说他。吴公子光说:“那个伍员,父亲、哥哥都是被楚国杀死的,伍员才讲攻打楚国,他这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并不是替吴国打算。”吴王就不再议伐楚的事。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杀掉吴王僚,就说:“那个公子光有在国内夺取王位的企图,现在还不能劝说他向国外出兵。”于是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

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大弟弟叫余祭,二弟弟叫夷眛,最小的弟弟叫季子札。诸樊知道季子札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传递下去,最后好把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子札。诸樊死去以后王位传给了余祭。余祭死后,传给夷眛。夷眛死后本当传给季子札,季子札却逃避不肯立为国君,吴国人就拥立夷眛的儿子僚为国君。公子光说:“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子当立;如果一定要传给儿子的话,那么我才是真正的嫡子,应当立我为君。”所以他常秘密地供养一些有智谋的人,以便靠他们的帮助取得王位。

阖闾厚待

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好好待他。公元前前516年,楚平王死了。这年春天,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属庸率领军队包围楚国的谮城,派延陵季子到晋国,用以观察各诸侯国的动静。楚国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盖余、属庸的后路,吴国军队不能归还。这时公子光对专诸说:“这个机会不能失掉,不去争取,哪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子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专诸说:“吴王僚是可以杀掉的。母老子弱,两个弟弟带着军队攻打楚国,楚国军队断绝了他们的后路。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公子光以头叩地说:“我公子光的身体,也就是您的身体,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负责了。

[var1]

刺杀吴王僚

公元前515年四月丙子日,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吴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吴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到吴王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王僚,吴王僚当时就死了。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王僚手下的人一时混乱不堪。公子光放出埋伏的武士攻击吴王僚的部下,全部消灭了他们,于是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吴王阖闾。

身后之事

阖闾即位后,便封专诸之子专毅为上卿,并根据专诸要求葬在泰伯皇坟旁的遗愿,从优安葬专诸,如今鸿山东岭仍有“专诸墓”存。相传无锡市大娄巷的“专诸塔”,是阖闾替他葬的优礼墓,但文革时被拆除。邑人秦颂硕曾写“专诸塔”一诗:“一剑酬恩拓霸图,可怜花草故宫芜;瓣香侠骨留残塔,片土居然尚属吴。”

因专诸曾在太湖边学烧鱼之术,后人把他奉为“厨师之祖”,旧时城内居民时常前往焚香祭奠。如今苏杭一带的名菜“糖醋鱼”乃“糖醋黄河鲤”的简称或俗呼,就是‘全炙鱼’(有称‘全鱼炙’者)的传承及代表,而它的发明者正是教专诸做鱼的人,春秋时期名厨太和公(或太湖公)。

更多文章

  • 好领导就是曹操的“狠”,刘备的“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备曹操谁厉害,刘备的领导管理之道,曹操的领导力

    【一】狠才有搞头一方面,在做事上只有狠,能够决策果断,行动迅速,迅速抓住市场的机会,并以精准的角度完成工作目标。另一方面,在用人上要狠,敢于用人,善于用人。对有才能的人敢于激励,对庸才要敢于清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二】忍才能持续一方面,狠虽然有能量,但没有持续性,只有足够的忍让,才

  • 诸葛亮是人才,但不是好领导,因为缺少这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诸葛亮的领导智慧,诸葛亮对于人才的观念,诸葛亮为什么是一个好的管理者

    【一】事必躬亲不是错在公司创业期或工作的初期,其实需要的不是授权,不是运筹帷幄,而是事必躬亲,关注工作中的各种细节与人员,做到每件事都能按计划执行,方可确保工作按时完成。【二】追求细节不是错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细节决定成败,没有细节这种能力,任何伟大的战略和公司都难以落地。所谓的运筹帷幄也是在完善细节

  • 王凌起兵反抗司马懿,为何不战而降?原因并不复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抵抗司马懿父子的战役中,毌丘俭、诸葛诞等人都抵抗到了最后,也即宁死不降。但是,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王凌,却在淮南一叛中不战而降,这是为什么呢?具体来说,王凌(172年~251年6月15日),字彦云,太原郡祁县(今山西省祁县)人。作为三国时期的曹魏将领,王凌东汉司徒王允之侄。东汉末年,王凌举孝廉出身,

  • 曹操前为啥杀了杨修,没有杀夺了曹家江山的司马懿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曹操杀杨修放过司马懿,杨修不死司马懿敢反吗,大军师司马懿杨修

    杨修出身于弘农杨氏,这是一个世家大族,出过很多高官显宦,比如有关西孔子之称的杨震,在汉光武帝时任太尉,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我们看《三国演义》知道,袁术袁绍他们家在汉朝混的风生水起,有四世三公之说。弘农杨家这种高门大族也不遑多让,杨修他爹杨彪就曾经在汉献帝时出任过三公,当过司空,司徒,太尉。杨彪的媳妇也

  • 李斯被腰斩时,朝中文武为何没有人为他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能一统六国,靠的不全是自己的决策,而是在各个大臣的辅佐下完成的,而李斯就是秦始皇的重臣之一,作为秦始皇的宰相,李斯为秦始皇做了许多事,而李斯也正是策划秦始皇一统六国这件事最关键的人物之一。像这样一个有才略的臣子,李斯按理说应该像其他人一样名垂青史,但是李斯的下场确实非常悲惨的,而李斯的结局离不

  • 刘关张压制了吕布,为什么没有出手击杀?刘备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关张有没有杀吕布,吕布打刘关张是真的吗,吕布与刘关张谁厉害

    其实吕布之所以没有被干掉,是因为刘备故意放走了他。当时十八路诸侯聚集在一起讨伐董卓,刘备虽然也参加了,但是他并不是十八路诸侯之一。因为当时他的身边儿只有关羽和张飞两名帮手,如果不是曹操,。刘备连参加讨伐大军的资格都没有。在汜水关前对阵华雄,关羽给各路诸侯漏了一手,虽然刘备的地位有所提高,但是各路诸侯

  • 刘备在成都称帝时,只有三个大臣反对,结果最终都没有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称帝一共几年,刘备哪一年在成都称帝,刘备成都

    但是这个时候,汉献帝已经将皇位让给了曹丕,也就是说大汉王朝从法理上来说已经不存在了。而站在蜀国的角度上来说,他们一向奉汉献帝为天子,将自己摆在一个汉臣的位置上,但这个时候汉朝已经不存在了,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没有了名义上的天子。这个时候刘备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就是重新拥立一个汉室后裔为皇帝,这个当然是不

  • 刘备五虎将中实力最差的一位,连关羽都瞧不起他,其实只有一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备的五虎上将谁最惨,刘备对五虎大将评价,刘备五虎将战力排名

    历史上的关羽在万军之中阵斩勇冠三军的颜良,并且袁绍诸将莫能当者。被曹魏称为万人敌,名将唯羽。被东吴称为熊虎之将。被陈寿称为国士之风,为世虎臣。水淹七军和刮骨疗毒是真实存在的,与张辽徐晃有交情是真的,曹操因为他威震华夏曾经想过迁都。从以上可以看出,关羽的实力绝对不是垫底的。张飞的实力如何,且看他在战场

  • 刘邦杀了那么多功臣,唯独没杀此人,是因为他的功劳无人能及?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刘邦杀的功臣有哪些,刘邦功臣排名顺序,刘邦为什么要杀功臣

    历史上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将两个著名的西汉开国功臣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也让他们之间的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萧何是一个非常有眼光的人,在第一次见到刘邦的时候,就认定刘邦以后一定是一个不俗的人,于是他便放下了身段主动和刘邦交好,两人还成为了非常好的朋友,两人结识之后,萧何对刘邦可谓是礼遇有加。不仅如

  • 刘邦死后,留下一年轻男子,远胜汉初三杰,还戏弄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和吕后,刘邦评价汉初三杰,刘邦是怎样评价汉初三杰的

    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刘邦的这一段话点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汉初三杰”,即张良、萧何、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