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太公又称“太公望”,隐含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历史预言

姜太公又称“太公望”,隐含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历史预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216 更新时间:2024/1/24 11:43:40

吕尚未出仕前,生活穷困,年老时方想借钓鱼的机会求见周西伯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 一日,姬昌准备出外狩猎,行前占卜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姬昌是有心人,暗暗记住了这句卦辞,果然在渭河北岸遇到了吕尚。 与吕尚一番谈论之后,姬昌大喜,曰:“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之曰“太公望”,载与俱归,立为师。

这段文字翻译成为现代人,大概意思是,姬昌说:“我国先君太公曾说过:‘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这说的就是您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因此称吕尚为“太公望”,二人一同乘车而归,尊吕尚为太师。 这是《史记·齐太公世家》中的一段记载。通过这段历史记载,我们可以清楚知道,“太公望”中的“太公”,并不是指吕尚本人,而是指姬昌的太公。 姬昌的太公,也就是周文王的祖父,名字叫姬亶,又称周太王。

据推算,姬亶是轩辕黄帝第十六世孙、周祖后稷的第十二世孙。在周人发展史上,姬亶是一位上承后稷、公刘之伟业,下文王、武王之盛世的关键人物,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是周历史上的著名贤王,其族人都很爱戴他。 姬亶继位后,戎狄薰育族来侵扰,想要夺取财物。姬亶为了保护治下的子民,就主动给薰育族财物。 后来,薰育族又来侵扰,想要夺取土地和人口。夺取土地和人口,自然无法用财物来解决。对于薰育族的得寸进尺,周族人都很愤怒,准备奋起反击。

但姬亶却说:“民众拥立君主,是想让君主给大家谋利益。现在戎狄前来侵犯,是为了夺取我的土地和民众。民众跟着我或跟着他们(指薰育族)有什么区别呢?民众为了我的缘故而去打仗,我牺牲人家的父子兄弟却做他们的君主,我实在不忍心这样干。” 也就是说,姬亶不愿牺牲民众的性命来保住自己的权位,于是就带领周族人离开所居住的豳地,渡过漆水、沮水,翻越梁山,来到岐山脚下居住。 豳邑的民众被姬亶的仁义行为感动了,全城上下扶老携幼,又都跟着姬亶来到岐下。其他临近的部落民众听说姬亶仁爱,也有很多人来归从他。

姬亶于是废除戎狄的风俗,营造城郭,建筑房舍,把民众分成邑落定居下来,又设立各种官职来办理各种事务——有较固定的民众、定居点和管理机构,这实际上具备了“国家”的雏形。换句话说,周由部落制向国家制过渡,是由姬亶开始的。这是姬亶的历史功绩。 姬亶又是一位神奇的人,居然能够早早地预见到“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的历史事实。而姜太公来到周之后,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开辟西周数百年基业,确实堪称“圣人”,也没有辜负姬亶的预见和盼望,“太公望”之称,可谓名副其实。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夏朝到底有没有存在过?为什么外界不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夏朝真正存在吗,夏朝是否存在为何还没找到,夏朝真的在历史上存在过吗

    正如网络上曾经以《山海经》提出来的假设,夏朝其实是存在的,只是不是在我们国家的地域,或者说只是一部分,存在于我们国家的西部,而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则是一本记录古代大事件的一本说,而在其中所发生的事情,诸如大禹治水,轩辕之丘,以及昆仑山等等,皆为华夏之外的地界,这其中《山海经》埃及之说最为有几分

  • 夏商周夏在前,夏朝之前,是一片怎样的天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一口气看懂夏朝,夏朝美女真实照片,夏商周的兴衰和交替的感悟

    夏朝之前的朝代是虞朝。这里所谓的虞朝就是指史书上记载的有虞氏、虞舜,指的就是舜帝姚重华。姚重华字为有虞氏,氏族公社的一个部落。为什么名字叫“重华”?传说舜的眼睛是双瞳仁,故为“重”。“华”字可能为华夏族的华族之意。据运城学者王雪樵前几年《运城报》专文,“华夏”二字追根溯源到夏县的“夏”,河津华谷的

  • 夏启是家天下开创者,儿子被推翻,子孙又夺回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夏启继位,夏启被谁推翻,夏启即位的意义

    一、大禹治水有功,儿子霸占王位,孙子又被推翻 相较于父亲的急于求成,大禹就显得温和许多,大禹深知,处理水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大禹懂得变通,他认为“堵不如疏”,经过他的长期努力,折磨华夏子民多年的洪水终于消退,在治水过程中,大禹的威望也逐渐达到了巅峰,大禹因为治水有功,被部落联盟推举为天下共主,尧舜禹

  • 河南挖出大量甲骨文,内容颠覆历史,学者:不要再给纣王泼脏水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郑州出土甲骨文,甲骨文全部出土于河南安阳吗,中国的甲骨文出土史

    对于纣王残暴的记载,始于牧野之战前。战前,周武王和姜子牙曾集中军队历数了纣王的四大罪状,并被收录到《尚书》之中:“今殷王纣唯妇人言是用,自弃其先祖肆祀不答,昏弃其家国;遗其王父兄弟不用,乃唯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俾暴虐于百姓,以奸轨于商国。”翻译过来就是,纣王听信妇人之谗言;不认真祭祀;

  • 此人背弃纣王,投靠周武王,逃到境外建一国家,如今此国仍然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纣王对战武王,武王派大军进攻纣王,武王在哪里击败纣王

    箕子,名胥余,乃是文丁的儿子,帝乙的弟弟,也是纣王的叔父。由于封地名为箕,因此史称为箕子。在商朝,箕子以贤能而著称,与微子、比干并成为三贤,官拜太师,专心辅佐商纣王。纣王虽然才思敏捷、武艺过人,但为人恃才傲物,过于目中无人。处理国政时,纣王迷信武力和酷刑。生活上,纣王更是穷奢极欲,肆意地盘剥百姓。然

  • 太阳距地球1.5亿公里,火箭都打不到,后羿为何能连续射落九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后羿真的能把太阳射下来吗,太阳系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后羿为什么不把第十个太阳射下来

    许多古籍中都有后羿射落九日、斩杀妖魔的记载,例如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羿焉日,乌焉解羽。”《海外东经》郭注引《归藏·郑母经》:“昔者羿善射,彃十日,果彃之。”宋代类书《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经》:“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西汉刘安在《淮南子·本经训》记载道:“逮至尧之时,

  • 姜子牙既没有神位,又从朝廷出局,却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姜子牙的神位被谁抢了,姜子牙有多少神位,姜子牙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最可恨的是,申公豹,这个处处刁难姜子牙的反派人物居然也成了神仙。天理何在啊?专干坏事的人,居然也成了正果,还执掌东海成了分水将军?姜子牙那么辛苦,却落了个没有神位。这是什么道理?所以姜子牙很凄凉地问天,难道我错了吗?这是戏中的情节。在《封神演义》原著中,姜子牙的结局似乎也有点凄凉。兴兵伐纣,姜子牙才

  • 为什么周朝皇帝要杀死姜子牙的后人?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周朝皇帝姜子牙活多久,周朝历史姜子牙的去向,周朝姜子牙最后去了哪里

    齐哀公是齐国第5代国君,东汉学者宋忠评价他“哀公荒淫田游,国史作还诗以刺之也。”不太像个好东西。周夷王是西周第9代国王,也是个历史记录不多的人,在位16年。第3年杀了齐哀公这件事情。那时西周已经开始衰落,但对各个诸侯国还是有影响力的。周夷王的曾祖父就是那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周穆王,统一四夷,西征昆仑,是

  • 后羿打败了仲康,后反被寒浞所灭,仲康之孙少康又夺回了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少康是仲康的孙子吗,后羿抢了谁的王位,仲康与后羿

    太康从小受父亲恶习的影响,学父亲贪图享乐。那时候,黄河下游一带有个有穷国,国君叫后羿。后羿是个神箭手,趁太康外出打猎,轻易攻占了夏朝的首都。太康无家可归,只好在洛水北岸过着流亡生活。后羿攻占了夏都后,为了掩人耳目,不敢自立为王,就让太康的弟弟仲康当傀儡王,自己在幕后操纵国家大权。可是,当时有个叫伯封

  • 刘邦诛杀异姓王: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最后博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郡县制与分封制的表格,刘邦消灭异姓王过程,分封制郡县制图解

    起义不久,刘邦就遭到了背叛。刘邦举兵攻打四周县城,将根据地交给了好兄弟雍齿丰邑驻守。恰好魏国旧王公贵族也起兵造反,复了国,重金收买了雍齿投诚。我觉得雍齿投诚有点革命投机的味道,看不起刘邦,不觉得他一个草根能有啥出息,而魏贵族,根正苗红,跟着准没错。大家都喜欢权威,但是有时候权威也会有错,于其相信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