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希特勒一直在当曹操的跟屁虫

朱元璋、希特勒一直在当曹操的跟屁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061 更新时间:2024/2/5 21:04:23

00

众所周知,曹操多疑,其中,吕伯奢最惨。

在《三国演义》第4回,老曹在返乡途经吕伯奢家。

是夜,老曹疑心病突发,嘁哩喀喳,一通砍瓜切菜,吕氏遂惨遭灭门,事后其毫无悔意,竟扬言:“宁可我付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为此,老曹掉粉无数。

此灭门惨案,裴注引《魏晋世语》《魏书》及孙盛《杂记》均有提及,老曹多疑是赖不掉了。

不过,官渡之战时,老曹却一反常态,办了一件敞亮事儿。

建安五年(200年)秋,袁绍战败逃跑后,老曹部下在袁丢弃的图书中捡出书信一束,乃许都及军中诸人暗通袁绍之证据。

乖乖,这么多人通敌,不容小觑,老曹又要大开杀戒了。

有人乘机递刀子:“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

不想,老曹嘿嘿一笑:“当(袁)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

于是,一把火烧了这批通敌信件,既往不咎,以后都安心工作吧。

老曹胸怀如此博大,遂吸粉无数。

如果你真这么认为,那就太天真了。

01

史上,老曹焚书这事儿,确有其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

“紹众大溃,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 虏其众。公收绍书,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

至此,老曹那容人之肚量、雄主之风度立时爆表,一时风光无两。

不过,据鱼豢《魏略》爆料,老曹焚书之举则另有隐情:

“太祖北拒袁绍,时远近无不私遗笺记,通意于绍者。(赵)俨与领阳安太守李通同治,通亦欲遣使。俨为陈绍必败意,通乃止。及绍破走,太祖使人搜阅绍记室,惟不见通书疏,阴知俨必为之计…”

尤其是这句:“太祖使人搜阅绍记室,惟不见(李)通书疏…”

你细品一下。

老曹在焚书之前,事先派人看过这批书信,甚至已整理出一份黑名单,否则他咋会知道对李通没私下与袁绍勾搭连环…

至此,有瓜众不免质疑:哼,《魏略》不过一部野史而已,别听他瞎嘚啵。

《魏略》虽非正史,但作者鱼豢曾是曹魏一郎中,且为官多年,他对老曹那点破事儿,门清。

乖乖,老曹当众焚书,不过一场作秀而已。

02

此事,在陈寿《三国志·魏书·李通传》中,亦有相关记载:

李通,字文达,江夏平春人也…太祖与袁绍相拒于官渡。绍遣使拜通征南将军,刘表亦阴招之,通皆拒焉。通亲戚部曲流涕曰:“今孤危独守,以失大援,亡可立而待也,不如亟从绍。”通按剑以叱之曰:“曹公明哲,必定天下。绍虽强盛,而任使无方,终为之虏耳,吾以死不贰。”即斩绍使,送印绶诣太祖…

官渡之战时,袁绍在正面战场大兵压境,同时又派细作渗透到豫州大搞策反行动。

袁绍遣使来阳安郡招降李通,老曹快完蛋了,若跟袁老板干,立封征南将军,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对此,李通的亲属及部下皆不看好老曹,劝其赶快重新站队。

不想,李通力排众议,为向老曹表忠心,遂砍了袁绍来使的脑袋,且把那枚征南将军官印上交给了曹老板…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通此举, 可谓立场坚定,忠臣不事二主。

不过,李通随后便向阳安郡全体百姓紧急加征赋税及相关战略物资。

他如此操举,实在令人费解。

这不,朗陵太守赵俨便对李通此举,深表质疑:你这么干,只会加剧阳安百姓对老曹的不满,实在欠妥!

对此,李通不为所动,仍坚持己见:

“绍与大将军(指曹操)相持甚急,左右郡县背叛乃尔。若緜绢不调送,观听者必谓我顾望,有所须待也。”

说,周边郡县都特么反了,老曹疑心病很重,我若不赶紧往前线输送物资,必然招致非议,说我在迁延观望,你让我咋办。

李通这么说可见曹操的疑心病之重。

03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老曹驾鹤西游,曹丕上位。

老曹那一直遮掩的秘密,还是让其子曹丕一言道破:

“昔袁绍之难,自许、蔡以南,人怀异心。通秉义不顾,使携贰率服,朕甚嘉之。”

瞧,曹丕公开高调表彰李通当年没有私通袁绍,对其忠心不二之举,连竖大拇指。

你想呀,此时距离老曹焚书壮举,已时隔20年了。

连小曹都知道李通当年没有与袁绍暗通款曲,还敢说老曹不知情,谁信?

至此,老曹有作秀之嫌,已然实锤。

当然,出了这么大事,老曹作为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自是不能掉以轻心。

于是,老曹当众焚书作秀后,为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随后又放了一个大招儿。

在官渡之战后,老曹便动了一项秘密警察制度,即特务,开始对手下文武百官实施监控。

老曹设立的秘密警察,名曰“校事”。

其宗旨明确:广耳目,察群下。

这特务权力有多大?

初期,这些特务只针对军队中的武将,后监察百官及监视百姓。

其中,老曹时期最为显赫的俩特务头赵达和卢洪,皆是鬼见愁一般的狠人。

《魏略》记载:

始太祖欲广耳目,使卢洪、赵达二人主刺举,洪、达多所陷入,故于时军中为之语曰:“不畏曹公,但畏卢洪;卢洪尚可,赵达杀我。”

说,这俩大特务头子权力有大大,让百官战栗,甚至比老曹本人还可怕。

当然,特务如此横行霸道,如此作威作福,自然要妨碍司法公正。

对此,时最高法院副院长、法曹椽高柔深感担忧,便劝老曹别再搞特务监视文武官员这一套了,这样不符合“居上信下之旨”,如此胡搞已严重破坏了国家法度。

“设官分职,各有所司。今置校事,既非居上信下之旨。又达等数以憎爱擅作威福,宜检治之。”

不想,老曹嘿嘿一笑,直白相告:

“卿知(赵)达等,恐不如吾也。要能刺举而辨众事,使贤人君子为之,则不能也。”

说,小赵他们干的那些脏活儿,像你这等行规蹈矩的斯文君子还真干不了。

难怪,赵达能如此猖狂,有老曹为他们撑腰呢。

于是,校事便一直活跃在军中。

04

不过,司马懿夺了曹魏政权之后,直接废除了这一特务制度,因为他他自己曾经是特务严密监控之对象,所以十分厌恶他们。

至此,曹魏校事制度,终于关张打烊黄摊子了。

不过,吴主孙权有样学样,照葫芦画瓢,也整了一批特务,来巩固江东政权。

跟曹魏校事比,东吴特务为校事2.0版,官职更高大上:中书典校事。

据传,东吴大特务头子吕壹甚为跋扈,民愤极大。

这货,常吹毛求疵,小题大做,屡兴冤狱。

《三国志·吴书·步骘传》有云:

“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疵,重案深诬,辄欲陷人,以成威福。”

此后明朝之厂卫,清代之血滴子,纳粹德国之盖世太保等令人胆寒的特务组织其实都是曹操当年玩剩的。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培养朱标“儒雅”的性格,是否决定了明朝什么样的未来?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标不死明朝有多强大,明朝太子朱标图片,历史上朱元璋对朱标怎么样

    江山来之不易,但要守住明朝江山也是更加不易。朱元璋知道对继承人选择与培养关系明朝未来,但根据历朝历代的规矩,一般选择嫡长子继承,所以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没有过分犹豫,直接将朱标作为明朝皇帝下一任的继承人,如何培养朱标不仅成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寄托了朱元璋对于明朝未来的期望。朱元璋画像朱元璋一生有2

  • 曹操和朱元璋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和朱元璋,曹操和朱元璋哪个年代在前,朱元璋和曹操谁更多疑

    主观原因:朱元璋是从南方之财富集中之地出发的,战事较少,能够后发制人,面对的敌人之政治水平较差,共同目标就是在“反元复宋”之政治口号下要推翻蒙元,建立自己的一番丰功伟业;曹操对于后勤保障或后院经常要打理,对于曹魏集团影响较大的是汉臣集团,两大集团经常在作战之目标上难以达成一致,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对付蜀

  • 曾巩:8岁丧母,39岁才考中进士,他凭什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曾巩是进士吗,曾巩简介唐宋八大家,曾巩为什么称为唐宋八大家

    曾易占怀里抱着婴儿,顺着墙边溜进祠堂角落。他低头假装哄儿子睡觉,尽力避免和宗族兄弟打招呼。这次活动不是救济孤寡老幼,而是庆贺曾家第12位进士回乡,连十里八村的媒婆们都大半夜跑来抢摊位。曾易占偷偷看向人群中心,无数次幻想能站在那里。直到和堂弟四目相对,慌乱间又低头拍打着婴儿。曾家两代人屡中进士,为何轮

  • 朱元璋立了一个规矩,朱棣当上皇帝后废除,结果明朝因此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朱棣教育儿子,朱棣出生时候朱元璋在干什么,朱棣朱元璋地府重聚

    朱棣是朱元璋第4个儿子,建文帝朱允炆最恨的叔叔,朱元璋登基三年后将他封为燕王。其实朱元璋本来的意思是让这些藩王掌握一定权力,好拱卫皇室,免得这个武将造反,那个武将搞事,威胁大明江山。万万想不到他的好意坑了朱允炆,1402年,朱棣攻破应天府,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当上皇帝。朱棣自然也不会让藩王得意,他表

  • 朱元璋出上联:“老子天下第一”,才子巧对下联,直接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最好的下联,朱元璋传奇经典下联,一才子给朱元璋题词

    朱元璋虽说文化程度不高,但也喜欢卖弄他那稀少的文采。当他开始舞文弄墨时,自然就有一些圆滑的人,开始阿谀奉承他。朱元璋早些时候还为此感到开心,但渐渐地也逐渐腻烦了,人们便开始想其他的招数来让朱元璋开心。可有一人却因此丧命了,怎么会这样呢?据说有一天,朱元璋与臣子们在欣赏名画时,突然想出了一个对子,说:

  • 明英宗被瓦利俘虏后,靠着一项特殊个人魅力,硬生生从敌营归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几年,明英宗出征瓦剌,明英宗瓦剌和谁关系好

    明英宗被俘虏之后,瓦刺自然非常高兴,他手里握着明朝的头目,他想用以跟大明谈谈条件,以便交换一些自己想要的好处,可惜明朝的于谦早就看准了瓦刺的心思,他直接抛弃了明英宗,并主张定朱祁钰为皇帝,结果在于谦的运作之下,朱祁钰成为新皇帝,即为明代宗,这下倒把瓦刺弄傻了。明朝竟然直接不要皇帝了?重新另立一个皇帝

  • 朱元璋微服出巡,被巡逻兵当成奸细抓获,朱元璋不怒反大喜重赏!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微服出巡过哪些地方,朱元璋皇帝微服出巡,朱元璋微服出巡被抓县令让他下跪

    朱元璋没做和尚之后,就开始游历天下,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期间正是元朝走向衰亡的开始,各地掀起了起义的浪潮。朱元璋在这个时候决定放手一搏,投身革命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从一名最底层的小兵做起,但因为人勇猛而不失灵活,逐渐受到郭子兴的赏识。随后不仅成了独当一面的将军,还娶到了郭子兴的宝贝女儿!公元135

  • 朱元璋为什么要说,大明的天下不是从元朝手里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承认自己继承元朝正统吗,元朝与朱元璋战争,朱元璋的大明王朝延续了多少年

    洪武二年,明军攻克元上都开平,元顺帝率宫室退守应昌。洪武三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左副将军李文忠率东路军出征应昌。四月,妥欢贴睦尔卒于应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称必力克图汗。五月,李文忠师进开平,降元平章上都罕等。复兼程北进,大败元兵,攻克应昌,俘惠宗孙买的里八剌等,缴获宋、元玉玺、图书、玉册、镇圭

  • 本是秦观后人的秦道然,为何被误传为秦桧后裔?造谣者竟是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本是秦观后人的秦道然,秦观和秦桧,秦观与秦桧有亲缘关系吗

    如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寄畅园,曾经是秦家的私产,这里也是康熙和乾隆两代帝王南巡的必游之地。不过在雍正年间,秦氏家族遭遇了一场劫难,寄畅园一度被充公。而秦道然正是这场劫难的亲历者,他不但深受牢狱之苦,甚至被雍正诬陷为秦桧后裔。康熙巡幸寄畅园,道然奉旨进京秦道然是秦德藻的长孙,他的入仕之路并不顺利,

  • 明英宗朱祁镇到底有多宠信王振,奸宦王振有多贪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王振和朱祁镇,朱祁镇对王振的态度,朱祁镇和王振什么关系

    王振画像王振初始接触朝政,就被太皇太后张氏发现。当时张氏想要按照祖宗的规矩,同时也是警醒明英宗和朝臣,于是想要将王振斩杀。若是那个时候王振被杀了,明朝后面的历史也就没有他什么事儿了。王振在那个时候之所以逃脱一命,就在于明英宗一再的请求。看在明英宗的面子上,张太后最终放了王振一命。要说有这样的事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