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培养朱标“儒雅”的性格,是否决定了明朝什么样的未来?

朱元璋培养朱标“儒雅”的性格,是否决定了明朝什么样的未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550 更新时间:2024/1/25 13:47:35

江山来之不易,但要守住明朝江山也是更加不易。朱元璋知道对继承人选择与培养关系明朝未来,但根据历朝历代的规矩,一般选择嫡长子继承,所以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没有过分犹豫,直接将朱标作为明朝皇帝下一任的继承人,

如何培养朱标不仅成了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寄托了朱元璋对于明朝未来的期望。

朱元璋画像

朱元璋一生有26个儿子,除了朱标之外,对其他儿子的培养可谓是采取放养式培养,唯有朱标,朱元璋投入心血与精力,“聘请”名师指导,从朱标幼年开始抓起,奔着明王朝继承人的方向培养,最终将朱标培养的温文尔雅,符合其对继承人的期望。我们不禁疑问,

朱元璋是如何将朱标培养的温文尔雅?在朱标身上寄托了朱元璋对明朝未来何种期望呢?

朱元璋对于朱标的培养

1、明朝最强教师阵容

朱元璋对朱标的培养,与现代教育有着相同模式的做法,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朱元璋在朱标6岁之际,开始让明朝大学者宋濂教朱标识字。为何选择宋濂作为朱标的老师呢?不只是因为宋濂学富五车,更是看重宋濂的学习方式以及对学习的热爱。

朱标剧照

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明史·宋濂传》

作为明朝皇位继承人,朱标不仅有宋濂这样优秀的儒学大家授业,还有明初所有优秀之人的指点,

李善长兼任

太子

少师,徐达太子少傅,常遇春兼任太子少保等等,明朝一批文武人才被朱元璋投入到太子朱标的教育问题上来。

常遇春剧照

为了培养太子读书习惯,选拔十几个聪明的青年作为太子的伴读,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激发太子读书兴趣。

2、设立专门的太子教育机构

朱元璋在南征北战之时,创立南京作为根据地,在此为太子设立“大本堂”,搜集天下各类书籍,供太子阅读。

朱元璋称帝后,效仿唐朝制度,设立东宫作为太子学习与居住之地。是不是感觉东宫这一称呼怪怪地,但是里面有众多机构组成,负责太子教育、礼教、图书搜集等等所有有关太子教育问题,而且东宫内的职位都是开国有功的勋臣担任,足见对朱标培养之重视程度。

古代东宫

3、重视朱标的实践能力

守成之君与创业之君不同,养尊处优,不知世间百姓之疾苦,如果不思进取,日后也难当大任,因此朱元璋也注重对朱标实践方面的培养。

今使汝等于旁近郡县,游览山川,经历田野,因道途之俭易,以知鞍马之勤劳;观小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艰难;察民情之好恶,以知风俗之美恶。——《明太祖实录》

朱元璋为了能够让朱标接近百姓生活,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例如

让朱标步行回宫、拜谒临濠祖陵、巡视陕西等,这一系列的举措无不体现朱元璋让朱标体验百姓生活之做法。

朱元璋剧照

与体验百姓生活同样重要的还有处理政务的能力,要想让朱标作为一个合格的皇帝,早些接触国家事务是最好的方法。洪武六年,朱元璋开始让20岁的朱标处理朝廷日常事务。4年后,将朱标处理朝廷的事务的范围扩大到处理大小事务,并且毫不保留的将自己多年治国经验传授给朱标。

从小儒学之熏陶,礼法之教育,处理政务之实践,朱标按照朱元璋的培养要求,成为了一位温文尔雅的储君,也让朱元璋对明朝未来充满了希望。

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对朱标以及明朝未来寄托的希望

1、宏观方面

江山来之不易,要非常之珍惜,这也是朱元璋重点培养继承人的初衷,但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谈何容易。

子之子与公卿士庶人之子不同。公卿士庶人之子系一家之盛衰,天子之子系天下之安危。尔承主器之重,将有天下之责也。——《明史纪事本末》

朱标剧照

在朱元璋的观念里,皇帝不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而且更代表还要为天下人负责,国家之盛衰全系君主之身,将明朝未来的安危寄托于朱标身上。朱元璋的观念与所有君主一样,希望朱家江山时代永恒,他也为这个目标奋斗着,从选定朱标作为皇位继承人,到制定一系列培养计划,无不体现朱元璋对于朱标这个皇位继承人的重视,也体现对于明朝未来能够更加强大的愿景。

2、微观方面

当然从整个培养朱标的方向来看,朱元璋想法是这样,但是将朱标培养的温文尔雅则是希望改变他现有的执政方式。

明初,天下初定,恢复百姓的生活和生产是朱元璋面对的难题之一,他采取严格的户籍制度、鱼鳞册制度、屯田制度等等,为了是鼓励百姓恢复生产,把重点从抗元转移到生产上来,严刑酷法,整饬贪污,为此

朱元璋也付出沉重的代价,与其一起的明朝开国功臣几乎被消灭殆尽,残暴的性格让朝堂之上官员人人自危。

古代农田

同样,明朝在朱元璋30多年的治理下,百姓生活安定,但重武轻文的局面已经不适合明朝以后的发展,因此

温文尔雅的朱标正是改变目前明朝的窘境,矫正朱元璋残暴政策与重武轻文的局面,乱世之武将,治世之文臣,这也是朱元璋对朱标的期望以及对明朝未来执政策略的改变。

子承父业,朱允炆当皇帝

朱元璋在朱标身上给予了厚望,可是朱标在巡视陕西后一病不起,与世长眠,这“惊天噩耗”无疑是给朱元璋沉重打击,

老年丧子之痛以及对于明朝未来堪忧之情,让这位65岁的老人面临新的选择。

除了长子外,朱元璋还有许多儿子,其中还有一位与其性格最相仿的朱棣,对于继承人的选择,朱元璋开始犹豫了,他也听取很多大臣的意见,最终做决定的还是他自己。朱元璋想过朱棣,但朱棣并没有大哥朱标的温文尔雅,而且他也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既然朱标有儿子,而且其儿子朱允炆与其相仿,可以选择朱允炆作为皇位继承人。

在众多皇位继承人中,朱元璋选择了朱允炆作为新的皇帝继承人,以便矫正后期其执政中的错误之处。

朱允炆剧照

克勤不怠,专有意于民。奈何起自寒微,无古人博智,好善恶恶, 过不及多矣。——谈迁《国榷》

朱元璋在晚年总结自我之时,也意识到为政措施的过错之处,所以朱元璋为其最终的皇位继承人朱允炆留下三个辅政大臣,希望能够改变洪武末年的一些不适当做法,当然建文帝登基后,也意识到现如今的明朝迫切需要有一个稳定、宽松的社会生活环境,因此

建文帝推出了一些新的政策来改变洪武年间不适合现状的政策。

总的来说,

朱允炆是子承父业,但这也是朱元璋培养朱标温文尔雅的性格所希望看到的明朝,如若按照这样的剧本走下去,明朝也有可能成强大的王朝,但总归还是世事难料。

朱允炆剧照

个人心得

朱元璋想永葆大明江山的活力,这也是所有封建社会执政者的想法,但“富不过三代”的诅咒一直从未打破,为何会这样呢?正如前文中朱元璋的担忧一样,

守成之君生于富贵之中,不知人间百姓疾苦,骄奢淫逸,追求享乐,唯独不爱好政务,明朝岂有不亡之理?

朱元璋画像

我们不得不肯定,

朱元璋对于形势把握之准确,最终将太子朱标培养的温文尔雅,也是希望明朝能够在朱标执政期间度过由“重武轻文”到“重文轻武”的时期,矫正其在执政之期的残暴措施,但这样美好的愿景随着朱标英年早逝被打破,直到后来的仁宣之治才彻底改变明初原有的局面,明朝走上了鼎盛时期。

我是

史海魅影,关注我为历史点赞。

参考文献:

《明史》

《明太祖实录》

《国榷》

《试论朱元璋对太子的教育》——姜凤歧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曹操和朱元璋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和朱元璋,曹操和朱元璋哪个年代在前,朱元璋和曹操谁更多疑

    主观原因:朱元璋是从南方之财富集中之地出发的,战事较少,能够后发制人,面对的敌人之政治水平较差,共同目标就是在“反元复宋”之政治口号下要推翻蒙元,建立自己的一番丰功伟业;曹操对于后勤保障或后院经常要打理,对于曹魏集团影响较大的是汉臣集团,两大集团经常在作战之目标上难以达成一致,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对付蜀

  • 曾巩:8岁丧母,39岁才考中进士,他凭什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曾巩是进士吗,曾巩简介唐宋八大家,曾巩为什么称为唐宋八大家

    曾易占怀里抱着婴儿,顺着墙边溜进祠堂角落。他低头假装哄儿子睡觉,尽力避免和宗族兄弟打招呼。这次活动不是救济孤寡老幼,而是庆贺曾家第12位进士回乡,连十里八村的媒婆们都大半夜跑来抢摊位。曾易占偷偷看向人群中心,无数次幻想能站在那里。直到和堂弟四目相对,慌乱间又低头拍打着婴儿。曾家两代人屡中进士,为何轮

  • 朱元璋立了一个规矩,朱棣当上皇帝后废除,结果明朝因此走向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元璋朱棣教育儿子,朱棣出生时候朱元璋在干什么,朱棣朱元璋地府重聚

    朱棣是朱元璋第4个儿子,建文帝朱允炆最恨的叔叔,朱元璋登基三年后将他封为燕王。其实朱元璋本来的意思是让这些藩王掌握一定权力,好拱卫皇室,免得这个武将造反,那个武将搞事,威胁大明江山。万万想不到他的好意坑了朱允炆,1402年,朱棣攻破应天府,朱允炆不知所踪,朱棣当上皇帝。朱棣自然也不会让藩王得意,他表

  • 朱元璋出上联:“老子天下第一”,才子巧对下联,直接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最好的下联,朱元璋传奇经典下联,一才子给朱元璋题词

    朱元璋虽说文化程度不高,但也喜欢卖弄他那稀少的文采。当他开始舞文弄墨时,自然就有一些圆滑的人,开始阿谀奉承他。朱元璋早些时候还为此感到开心,但渐渐地也逐渐腻烦了,人们便开始想其他的招数来让朱元璋开心。可有一人却因此丧命了,怎么会这样呢?据说有一天,朱元璋与臣子们在欣赏名画时,突然想出了一个对子,说:

  • 明英宗被瓦利俘虏后,靠着一项特殊个人魅力,硬生生从敌营归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英宗被瓦剌俘虏几年,明英宗出征瓦剌,明英宗瓦剌和谁关系好

    明英宗被俘虏之后,瓦刺自然非常高兴,他手里握着明朝的头目,他想用以跟大明谈谈条件,以便交换一些自己想要的好处,可惜明朝的于谦早就看准了瓦刺的心思,他直接抛弃了明英宗,并主张定朱祁钰为皇帝,结果在于谦的运作之下,朱祁钰成为新皇帝,即为明代宗,这下倒把瓦刺弄傻了。明朝竟然直接不要皇帝了?重新另立一个皇帝

  • 朱元璋微服出巡,被巡逻兵当成奸细抓获,朱元璋不怒反大喜重赏!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微服出巡过哪些地方,朱元璋皇帝微服出巡,朱元璋微服出巡被抓县令让他下跪

    朱元璋没做和尚之后,就开始游历天下,体验各地的风土人情,这期间正是元朝走向衰亡的开始,各地掀起了起义的浪潮。朱元璋在这个时候决定放手一搏,投身革命加入郭子兴的起义军,从一名最底层的小兵做起,但因为人勇猛而不失灵活,逐渐受到郭子兴的赏识。随后不仅成了独当一面的将军,还娶到了郭子兴的宝贝女儿!公元135

  • 朱元璋为什么要说,大明的天下不是从元朝手里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元璋承认自己继承元朝正统吗,元朝与朱元璋战争,朱元璋的大明王朝延续了多少年

    洪武二年,明军攻克元上都开平,元顺帝率宫室退守应昌。洪武三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命左副将军李文忠率东路军出征应昌。四月,妥欢贴睦尔卒于应昌,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继位,称必力克图汗。五月,李文忠师进开平,降元平章上都罕等。复兼程北进,大败元兵,攻克应昌,俘惠宗孙买的里八剌等,缴获宋、元玉玺、图书、玉册、镇圭

  • 本是秦观后人的秦道然,为何被误传为秦桧后裔?造谣者竟是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本是秦观后人的秦道然,秦观和秦桧,秦观与秦桧有亲缘关系吗

    如今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寄畅园,曾经是秦家的私产,这里也是康熙和乾隆两代帝王南巡的必游之地。不过在雍正年间,秦氏家族遭遇了一场劫难,寄畅园一度被充公。而秦道然正是这场劫难的亲历者,他不但深受牢狱之苦,甚至被雍正诬陷为秦桧后裔。康熙巡幸寄畅园,道然奉旨进京秦道然是秦德藻的长孙,他的入仕之路并不顺利,

  • 明英宗朱祁镇到底有多宠信王振,奸宦王振有多贪婪?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王振和朱祁镇,朱祁镇对王振的态度,朱祁镇和王振什么关系

    王振画像王振初始接触朝政,就被太皇太后张氏发现。当时张氏想要按照祖宗的规矩,同时也是警醒明英宗和朝臣,于是想要将王振斩杀。若是那个时候王振被杀了,明朝后面的历史也就没有他什么事儿了。王振在那个时候之所以逃脱一命,就在于明英宗一再的请求。看在明英宗的面子上,张太后最终放了王振一命。要说有这样的事情,明

  • 朱元璋能得天下,多亏有这三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能得天下,朱元璋是怎么统一天下的,朱元璋一生最大的功绩

    李善长李善长 字百室,定远人。幼年时就好读书,有机智谋略,学习法家言论,谋划的事情多能成功。朱元璋攻滁阳时,李善长前去拜见,朱元璋对他很是礼遇,留他做书记官。经常和他讨论以天下大事,李善长说:秦朝大乱时,汉高祖刘邦起于平民,但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喜欢杀人,五年成就帝业。如今元朝纲纪紊乱,天下土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