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黄马褂究竟有什么特权?和珅拥有那么多黄马褂,也是一种浪费

古代黄马褂究竟有什么特权?和珅拥有那么多黄马褂,也是一种浪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666 更新时间:2023/12/16 10:55:22

那么,至于黄马褂究竟有多厉害?我继续为你讲一讲。

一、黄马褂分类

黄马褂也是有很多种类型的,不同类型的黄马褂作用不一样,穿的人员与场合也是不一样的,我分别讲述如下。

1、得来最简单的黄马褂—行职褂子

行职褂子主要是给皇帝身边的侍卫来穿的,彰显皇帝的微风,出行或者干什么都带领一群穿着黄马褂的大内侍卫跟随自己。这种黄马褂的特点是颜色为淡黄色,与皇帝所穿的明黄色是不一样的,目的就是为了与皇帝有所区分。

凡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乾清门侍卫、外班侍卫,班领,护军统领,前引十大臣,皆服黄马褂。

除了颜色不一样之外,这种黄马褂的扣子是黑色,衣服没有花纹,全部为素净,看起来就是淡黄色素净风格,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当然这种黄马褂没有什么特权,平时也不能穿出去,只有在皇帝身边才能穿,要是平时穿出去可能会丢了小命。

2、至高荣誉的黄马褂—特使褂子

这个黄马褂受众很少,主要就是给当时的特使来穿,平时与外国人打交道显得更加威风,彰显大清大国风范,比如清朝时期的李鸿章担任特使时,就赏赐了这样的黄马褂,在平时李鸿章与外国人交流沟通过程中都要穿着黄马褂。

这个黄马褂的特权就是彰显自己身份,说明自己是特使,但是除了与外国人有见面活动时才可以穿,平时没有活动不允许穿出来,要不然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3、凭真才实学获得的黄马褂—武功褂子

这个黄马褂才是普通意义上赏赐的黄马褂,颜色也是明黄色,上边有花纹图案,做工相对精致复杂一些,这种黄马褂专门针对那些有重大立功表现的臣子或者大清子民。

比如平时皇帝举办打猎活动,在打猎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者,皇帝就会赏赐一件黄马褂,说明你的优秀之处,不过赏赐的黄马褂以后只能打猎再穿,平时不允许穿。这种黄马褂的特权就是彰显自己是个打猎能手,就类似于打猎大赛一等奖奖状一样,除了说明你打猎厉害之外,似乎没有其余太大用途。

另外一些武功褂子就是因为平时有所重大表现,让皇帝满意才会赏赐,比如题目中所说的和珅,他在乾隆时期为乾隆鞍前马后,深得乾隆喜爱,肯定乾隆会赏赐其黄马褂。

还有比如清朝后期道光咸丰年间的曾国藩,皇帝也曾因为他平叛太平军立下大功赏赐黄马褂,还有红顶商人胡雪岩慈禧太后也赏赐过其黄马褂。

在清朝尚且没有那么糟糕时,黄马褂的特权是毫无疑问的,就比如一个大赛设置奖项,奥斯卡与一些普通大赛的金像奖分量与特权完全不一样,一开始赏赐黄马褂恰似奥斯卡获得金像奖一样,后来清朝衰颓,慈禧等人胡乱赏赐黄马褂,导致黄马褂彻底烂大街,这个奖项的分量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二、背后意义分析

黄马褂一开始是有特权的,只是到最后发生一些事情,国家、政府都一片混乱,导致原本重要的东西逐渐变得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甚至商贩之间可以相互进行买卖,目的只是为了过一把穿黄马褂的瘾。

就像一件限量版衣服,突然满大街都有,也就失去它最初的价值与吸引力,随后面临的必然是这个品牌或者款式的倒闭,甚至因此引起公司倒闭,清朝时期黄马褂的兴衰,恰好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一个混乱现象的背后,必然与之对应有一些制度创建者的无能与制度执行的各种问题,因为制度问题,导致现象混乱,因为现象混乱,最后反作用于制度和制定制度的主体,最后的结果就是车毁人亡,后悔莫及。

结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与节奏的,需要掌握好事物发展规律,以合理的节奏控制,才能保证兴盛长久,要是鼠目寸光,想短时间突然改变什么,最后的结果就是欲速则不达。顺应其事物发展规律,无疑是留给自己一条生路,也是保持事物最原始功能的必然选择!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后期军事灵魂陈玉成,死得何其壮烈(70年代老连环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天国连环画故事,老版本经典连环画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战争演义连环画

    陈玉成(1837年-1862年6月4日),广西藤县人,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骁勇善战,被封英王。原名陈丕成,洪秀全赐名玉成。他两眼下有痣,远望如四眼。1862年为太平天国叛徒奏王苗沛霖诱骗中计,解送清营。在敌人面前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慷慨就义,年仅26岁。据说陈玉成临死之际仰天长叹:“太平天国去我

  • 咸丰帝是一个苦命天子吗?他是真的苦,但不是你认为的那种苦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咸丰帝的一生,百家讲坛苦命皇帝咸丰,苦命皇帝咸丰全文

    这种说法可能不算错,但你最好不要再打着《苦命天子》的旗号去说,因为这并不是茅海建的观点。简单来说,茅海建认为,咸丰帝的苦命,主要体现在他身上有一种新旧文明的错位感。在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问世前,恐怕很少有人敢说咸丰帝是个苦命天子。相反,晚清之所以丧权辱国,割地赔款,完全是因为包括咸丰帝在内的清

  • 和珅、刘墉、纪晓岚等人同朝为官,为何皇上只偏爱和珅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在清朝时期有一位大贪官叫和珅,他所贪污的金钱是清朝国库十五年的总和,为什么他贪了这么多的钱而乾隆也没有杀了他,不但不闻不问甚至对其更为的宠幸有加,封官加爵,还把十公主嫁给了他的儿子丰绅殷德,难道乾隆帝真的不知情,像个大傻子一样被蒙在鼓里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先不说乾隆期间清朝达到康乾盛世以

  • 大清三朝元老孙嘉淦为何能名留青史?雍正:他是当朝直谏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清史稿》对他近40年的为官生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嘉淦谔谔,陈善闭邪,一朝推名疏。”然而,孙嘉淦之所以能名留青史,直言进谏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他身上还有很多值得当代官员学习的优秀品质。一、直言进谏在官场沉寂近十年的孙嘉淦,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突然异常勇敢地向刚刚登基的雍正上疏直谏了三件事,即“亲

  • 和珅有九个老婆,个个都貌美如花,为何都没为他留下子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和珅一共多少个老婆,老梁说和珅60分钟完整版,和珅老婆豆蔻照片

    和珅,他是出生在公元1750年5月28日到公元1799年2月22日去世,他的原名是善保,字致斋。他是清朝中期的大臣,那时候的他非常有钱,可以说是万贯家财。他的一生有八九个老婆,但是却没有留下子嗣。他的第一个老婆是冯霁雯,她是清朝正白旗冯佳氏的女儿,而且她的祖父是直隶总督冯英廉。除去她的身份不说,她在

  • 同治八年,山东巡抚丁宝桢为何敢宰了慈禧的亲信安德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山东巡抚丁宝桢杀安德海,慈禧和丁宝桢的关系,慈禧为什么没有报复丁宝桢

    安德海是直隶青县人,14岁就入宫,靠着聪明伶俐,办事妥帖,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喜爱。可此人对慈禧毕恭毕敬,到了外面可谓是嚣张跋扈之极。对恭亲王奕訢都一点不客气,有一次怼得奕訢怒火上涌,破口大骂道:“不斩杀此獠,老子都对不起祖宗!”可是奕訢不敢得罪慈禧啊,因此也不敢真的去干掉安德海。连王爷在杂家面前都得缩

  • 大清王朝衰败覆灭的七个征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大清王朝衰败的真实原因,大清王朝为什么会覆灭,一个朝代衰败的征兆

    征兆一:多尔衮算命当年,多尔衮护送年仅六岁的顺治皇帝福临进入北京。走到京郊的青龙桥时,遇到一位算命的老瞎子,只见他卦摊上挂着一幅对联,“眼瞎能明古往今来事,手残善断痴男怨女情”。于是便上前问到:“听说关外的军队打进来了,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坐天下?”“能坐天下”,算命的瞎子不假思索的就回答到。多尔衮暗自

  • 大清“守护神”曾国藩,书法之作透露着一股浩然正气!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书画君已经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初次听闻感觉有些夸张,毕竟这种将功臣神化总让人有一种错觉,但是随着进一步的了解,慢慢的也开始认同。曾国藩曾国藩(1811年-1872年),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 ,晚清时期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清末汉族地主武装湘军的首领。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

  •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李鸿章隶属的李氏家族兴盛异常,家中兄弟一门六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鸿章李氏家族的故事,揭秘晚清名臣李鸿章,李鸿章为什么是晚清四大名臣

    其中尤属李鸿章与其兄长二人在清朝廷中权势最大,也最为出名。李鸿章的哥哥叫李瀚章,他任湖广总督时,某一日为太夫人做寿,宾客盈门,热闹非常。忽然有一人身着便衣前来,年龄大约四十岁左右,说话间就要登门为太夫人祝寿。府上守门的卫兵并不认识这人,听来者这么说便直接拒绝了。但这不速之客闻声并不作罢,反而更加来势

  • 太监李莲英彩照曝光:一脸脓包,面露阴狠,为啥能获得慈禧赏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莲英彩照,李莲英为什么深得慈禧宠爱,清末大太监李莲英简介

    李莲英是谁?他是清朝历史上宦官的天花板,是慈禧太后身边红的最久的那支“花”,也是从泯然众人的穷小子到史书留名的逆袭者。如果把清朝皇宫看作是太监的职场,从7岁净身入宫成为太监,31岁被封为四品,到46岁打破祖制位至二品,61岁隐退。李莲英的晋升之路,证明了他无疑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职场人”。但是,翻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