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姜姓墓出土华夏第一砖,民国猜想得到证实,姜太公终究出身不凡

姜姓墓出土华夏第一砖,民国猜想得到证实,姜太公终究出身不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52 更新时间:2024/1/17 14:07:24

姜子牙,大约出生于公元前1156年,是距今非常遥远的一个历史人物,但是他的神秘色彩一直都有。

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民间故事比较多,还有就是《封神演义》这部带有神话色彩小说的烘托,那么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历史人物?

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才能的军事家,政治家,周朝的主要功勋,辅佐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君主,后代很多史书典籍尊称他为武圣人,为他建庙祭祀。而他的出身似乎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谜,《史记》中记载他的出身有三种说法。

姜子牙出身的说法

首先便是姜太公垂钓,愿者上钩,这也是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在渭水之滨,姜太公无饵用直钩钓鱼,引得周文王注意,交谈过后周文王大喜感叹遇到奇人,便委以重任。再者姜子牙游说各国无所得,被迫去投奔文王。还有就是姜子牙年老想要归隐,去往文王那里本是去养老。

但是从中都可以看出姜子牙穷困无所依,一些影视剧中也讲述姜子牙整天被老婆凶,前期一直被妻子嫌弃是一个“没本事”的人。在遇到周文王后,他的人生开始直线上升,这时已经是古稀之年的他,依然跟随着文王和武王南征北战,堪称成功逆袭的典型代表。

民国杨筠如的猜想有道理

但是姜子牙穷困无所依的出身是存在疑问的,所以民国的杨筠如才表示姜子牙根本不是游说之士,也不是钓鱼闲散之人,这些都是战国时期主观捏造的,他也绝不是普通人。

他的这个观点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商周时期是有严明的宗法等级制度的,在西岐地区更甚。所以任用平民不太可能,要知道武王伐纣给商纣王定罪,其中一个名号便是任用小人,而且攻破朝歌后第一件事情便是祭祀,可见周对于等级制度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所以之后才用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和礼乐制来共同搭建周的上层大厦。

再者平民是很难掌握到知识的,孔子的一大贡献便是开设私学,让普通百姓也可接受文化知识,那可是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商周时期的普通百姓极难接受到文化知识,掌握知识的人大多非富即贵。

还有就是姜子牙这个名,在不同史料中记载是不同的,也有叫吕尚的,但大部分都是有名有姓,这就代表他不是平民,因为平民很难有名字,再者他的年龄也存疑,一个人再高寿,也很难70岁入仕,还辅佐四代君主,这就只能猜测他背后有势力,而且很可能不是70岁才入仕。

华夏第一砖证实姜子牙终究不是普通人

陕西宝鸡岐山县出土空心砖,这也被誉为华夏第一砖,这块砖带来的是孔头沟遗址的保护性挖掘,随着专家们的层层挖掘,除了发现900多个较小的墓葬外,还发现两个堪比诸侯,规模宏大的墓葬,在对铭文的解读得知这是姜姓家族墓。

并且经过时间推算,姜太公于公元前1017年去世,这时正是周康王,而这个墓葬群却是殷商时期就有,那么就证明姜子牙绝非普通人,而是出身大家族,而那些宰牛糊口,朝歌废屠,钓鱼之说可能就是民间传闻,真实性存疑。

并且《鬼谷子》,《孙子兵法》也表明过姜太公绝非普通人,而《炎黄源流史》的讲述更容易被人们理解,姜太公那些宰牛糊口,钓鱼,隐士这些都是有特殊目的,旨在策反诸侯,从而帮助文王推翻暴商。

所以华夏第一砖的出土,多少使得姜太公不再那么神秘,将他从那个高高在上的神坛拉了下来,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结语

肉食者鄙,出自《左传》,也在人们脑中形成比较深的认识。而真实的历史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我认为是不一定的,有很多出身大家族的名士,因为他们更容易接受到知识,机会也更多一些,平民在科举制后才有了较大的转机。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称自己布衣,那他真的就是布衣吗?可以去了解一下他的历史,家族也算是世受皇恩,祖上都曾在汉朝为官,所以他才与刘备走到一起,中兴汉室,而且从诸葛三兄弟的投奔来看也能发现端倪,无论谁取胜,似乎诸葛家族都是稳赢的,

如此布局还是普通人吗?

而这一考古发现也间接证实姜子牙终究不是普通人,而是出身贵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他的作为,肉食者还是非常之多,为何他能够推翻商纣王,建立周朝,流传千古?这还是与自身实力有关的,心底有乾坤,胸中有沟壑,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封神演义, 姜子牙封了4个神, 他们既在天庭上班, 也在西方教上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黄飞虎这种兼职也就算了,还有跨部门兼职,也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四位。他们既在天庭上班,也在西方教挂职。他们就是大家熟悉的魔家四将,封神之后,成了天庭的四大天王。负责四大天门的安全工作。为什么说他们还在西方教挂职呢?因为姜子牙在封神时,提到:“今特敕封尔为四大天王之职,辅弼西方教典,立地水火风之相,护国

  • 封神:这位殷商守护神竟然把陆压、燃灯都打跑了,究竟是什么来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封神榜都封了哪些神,封神中的燃灯道人能够不死不灭吗,燃灯道人封神了吗

    孔宣,是《封神演义》第69回中出现的人物,孔宣的原型是一只目细冠红孔雀,据说是开天辟地诞生的第一只孔雀,早在洪荒时期就已经成为了一名神仙,他的母亲,就是大名鼎鼎的上古神鸟凤凰。凤凰成为了殷商的守护神,保卫着殷商的气运和安宁。后来凤凰涅槃,孔雀就诞生了,这只孔雀修炼多年把五色神光炼化,成为了无人能敌的

  • 封神演义,姜子牙看到哪吒战胜后,为什么要赶紧上山找元始天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姜子牙帮哪吒恢复肉身,姜子牙哪吒重生,当有强迫症的姜子牙遇上哪吒

    张桂芳的呼名落马术,对哪吒不起作用,所以很快就被哪吒击退了,等待闻太师的援军到来。而西岐姜子牙这边呢?虽然赢得了胜利,但姜子牙一点都开心不起来,反而向武王请假,要上山去找师傅元始天尊。原著中是这样描述的。姜子牙:“臣辞主公,往昆仑山去一遭。”姬发大吃一惊说:“兵临城下,将至濠边,国内无人,相父不可逗

  • 姜子牙为什么没有算到武则天登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姜子牙和武则天谁更强,姜子牙跟武则天相差多少代,姜子牙说武则天的一生

    《乾坤万年歌》对唐朝的历史预言如下“木下男儿火年起,一扫烟尘木易已;高祖世界百余年,虽见干戈不伤体;子继孙承三百春,又遭离乱似瓜分”。这个“木下男儿”很好理解,是“李”字,李渊起兵丁丑年,丁属火,所以是火年起。“木易”指“杨”,杨坚所创立的隋朝覆灭了。唐朝前一百年里,有东突厥攻唐的战争,也有唐攻谷浑

  • 徐国为何服从周朝了呢?宜臼为何要迁都洛邑呢?谁写了《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春秋徐国国君列表,徐国与吴国战争,周朝迁都洛邑的时间

    宣王时期的这些胜利,并未解决西周社会的根本矛盾,所谓中兴只能是暂时的。宣王晚年,周王朝重新出现了衰象。三十一年,宣王派军征伐太原之戎,未能获胜。次年,宣王干涉鲁国的君位继承,用武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睦。三十六年,征伐条戎、奔戎,惨遭败绩。三十九年,与西戎别支姜氏之戎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遭到

  • 封神演义,敌军冒着炎热天气杀过来,姜子牙却下令:全军发棉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新一代姜子牙重新封神,封神榜姜子牙给将士发棉袄,封神新版姜子牙

    鲁雄虽然年纪大了,但说起兵法有模有样,对于他出战,闻仲是没信心的,甚至很有可能去送死。但他既然主动提出,那就同意他,并按照他的要求,点了两名参军,随他一起去。到闻仲知道他此去肯定凶多吉少,所以安排的两名参军却是费仲和尤浑两个奸臣。他为啥要这样安排呢?一是让鲁雄去西岐拖延下时间,这样自己有时间重新挑选

  • 妲己圆满完成了使命,女娲为何仍出尔反尔杀死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妲己完成任务女娲为何还要杀,女娲娘娘召唤妲己,女娲保护妲己

    (蜗牛看封神第6期)文/牵着蜗牛散步相信只要看过封神的朋友都会有一个疑惑:妲己(九尾狐)按女娲的要求,成功把纣王搞臭,把商朝搞垮,为何女娲却过河撤桥,出尔反尔,亲手将九尾狐和她的朋友送上断头台?纣王死后好歹上了封神台,封了一个天喜神,专管人间婚事嫁娶,是个肥缺,而九尾狐却什么也没捞到,还钉在了历史的

  • 少康起兵时,手下只有500士卒,他是如何复兴灭亡近百年的夏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古语有云“得天下易,守江山难”,极言帝王守成不易,然而比之于存亡继绝、兴复故国的帝王来讲,毕竟还是要轻松一些。那些矢志复国的帝王,不知要经历多少艰辛磨难,才得以恢复祖宗基业,重振故国荣耀。如果在这些复国帝王中找出一位最艰辛者,则非夏王少康莫属。少康姓姒,是夏朝建立者大禹的玄孙,第四任夏王仲康之孙,第

  • 姜子牙法力低微资历最浅,为何被选中执掌封神大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姜子牙封神全集,姜子牙的真实实力,姜子牙是受谁的命令封神的

    封神大任要求选拔敕封360位正神来捍卫天庭,为天庭管理三界。封神一事责任重大,荣誉无限,能担此重任之人条件必定非常苛刻,一般不是智慧超群,就是法力无边之人。玉虚宫和碧游宫门下人才济济,为何最后偏偏选择了资质平庸的姜子牙呢?内中原由且看下文分解。一、元始天尊对姜子牙有愧据说姜子牙的前世乃是一只飞熊,何

  • 曹操,若天命在我,吾为周文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说吾此生有两个愿望,周文王曹操,曹操为什么愿做周文王

    一个人的想法和野心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周遭环境和人物的影响下发生潜移默化地改变。或许是一路顺风顺水豪情万丈,或许是跌落谷底黯然神消,但就是这么一种改变却将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都带上了和他们出发时想象的不一样的道路,哪怕是千年前的魏武帝曹操也同样如此。(一)大汉征西将军没有谁会天生就是罗贯中笔下的“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