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少康起兵时,手下只有500士卒,他是如何复兴灭亡近百年的夏朝?

少康起兵时,手下只有500士卒,他是如何复兴灭亡近百年的夏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00 更新时间:2024/4/9 6:26:22

古语有云“得天下易,守江山难”,极言帝王守成不易,然而比之于存亡继绝、兴复故国的帝王来讲,毕竟还是要轻松一些。那些矢志复国的帝王,不知要经历多少艰辛磨难,才得以恢复祖宗基业,重振故国荣耀。如果在这些复国帝王中找出一位最艰辛者,则非夏王少康莫属。

少康姓姒,是夏朝建立者大禹的玄孙,第四任夏王仲康之孙,第五代夏王相之子,生母是有仍国女子后缗。夏是在部落联盟基础上建立的朝代,所以立国后根基并不稳固,四境叛降不定、觊觎王位的部落首领很多,其中最积极的莫过于有穷氏首领后羿。后羿觊觎夏朝王位多年,直到第三任夏王太康在位时,终于得偿所愿。

太康失国

太康登上王位后,丝毫不以国事为念,而是整天沉溺于享乐之中,经常携带家眷、亲信等外出狩猎,往往数月不返回都城安邑,由是导致国政日渐败坏,百姓怨声载道。在这种情况下,后羿便利用太康在外狩猎之际,派兵攻占夏都安邑,并宣布废黜太康的王位,史称“太康失国”。

后羿废黜太康后,考虑到自己根基不稳、民心未附,所以没有贸然称王,而是扶立太康之弟仲康为君,而自己的独揽大权。仲康身为傀儡,每日备受压制,因此心情极为抑郁,在位仅7年时间便驾崩,儿子相随即登基。相不甘心做后羿的傀儡,所以继位后没多久便潜逃至商丘,并以同姓诸侯斟灌氏、斟寻氏为奥援,积极准备讨伐后羿。

寒浞画像

相潜逃后,自认为时机成熟的后羿没有择立新君,而是自己登上王位。后羿爬上王位后,也开始变得骄奢淫逸起来,每日沉溺于美色、游猎之中无法自拔,跟当年的太康无异,结果7年后被心腹寒浞所杀,王位、妻妾和财富一股脑全部由后者继承。后羿辛苦恣睢一生,到头来却成了“为他人作嫁衣裳”。

寒浞比后羿更加精明、狠毒,很早便意识到相在商丘等地的危险性,因此刚一上台,便着手进行铲除夏朝残余势力的工作。经过21年的征战,寒浞终于攻灭斟灌氏、斟寻氏,并派儿子浇弑杀了流亡国君相。至此,夏朝的国祚中断,寒浞成了当时中国的统治者(详情见《史记》、《竹书纪年》等)。

夏王少康画像

相被杀后,当时正怀有身孕的后缗在部属的掩护下,得以潜逃至娘家有穷氏,并在那里生下儿子少康。据史书记载,少康自幼便聪慧过人、机智多谋,后缗见儿子颇有出息,便将夏朝王国的惨痛经历全部告诉他,希望他能为父祖报仇雪耻,并再度兴复夏朝。亡国之耻令少康痛彻心扉,铲除寒浞父子、兴复故国,就此成为他毕生奋斗的目标。

少康长大后,为躲避寒浞的追杀,便潜逃至有氏部落,当上了有虞氏国君的厨师长(庖正)。有虞氏国君很欣赏少康的才干,在得知他的真实身份后,不仅没有将其驱逐,反而把两个女儿都嫁给少康为妻,并将纶城(今河南省虞城县西35里)做封地。纶城是个弹丸小城,只有田一成(方圆10里)、众一旅(500人),但即使如此,少康也觉得很满足。

少康攻伐寒浞

此后,少康以纶城为根据地,日夜谋划复国大业。为壮大自己的实力,少康在日夜操练部属的同时,跟夏朝遗臣首领伯靡建立联系,命令他招抚斟灌氏、斟寻氏的残众,并将他们打造称一支复国生力军。与此同时,少康命令将军女艾等人在寒浞父子统治的地区刺探情报,并鼓动民众反叛,无形中削弱了后者的实力。

经过20余年的辛苦经营,实力获得飞速发展的少康,终于打出讨逆的旗号,仅用了4年时间便击杀寒浞父子,完成兴复故国的伟业。此时,距太康失国已近百年时间。少康兴复夏朝后,宣布定都纶城,并将庶子无余封在越地(今浙江省绍兴县),以祀奉祖先大禹的陵墓,这便是越国的开端。

夏朝疆域图

有鉴于太康失国的惨痛教训,少康复国后兢兢业业,勤于政事,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因此,在少康称王的21年间,国内外局势安定,各部落衷心拥戴,各项事业也蒸蒸日上,史称“少康中兴”。由于少康是第一位兴复故国的君主,因此后世对他不吝赞美之词,而很多处在帝国下行期的帝王或亡国君,也莫不以为他为榜样。

史料来源:《史记》、《尚书》、《国语》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姜子牙法力低微资历最浅,为何被选中执掌封神大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姜子牙封神全集,姜子牙的真实实力,姜子牙是受谁的命令封神的

    封神大任要求选拔敕封360位正神来捍卫天庭,为天庭管理三界。封神一事责任重大,荣誉无限,能担此重任之人条件必定非常苛刻,一般不是智慧超群,就是法力无边之人。玉虚宫和碧游宫门下人才济济,为何最后偏偏选择了资质平庸的姜子牙呢?内中原由且看下文分解。一、元始天尊对姜子牙有愧据说姜子牙的前世乃是一只飞熊,何

  • 曹操,若天命在我,吾为周文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操说吾此生有两个愿望,周文王曹操,曹操为什么愿做周文王

    一个人的想法和野心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周遭环境和人物的影响下发生潜移默化地改变。或许是一路顺风顺水豪情万丈,或许是跌落谷底黯然神消,但就是这么一种改变却将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都带上了和他们出发时想象的不一样的道路,哪怕是千年前的魏武帝曹操也同样如此。(一)大汉征西将军没有谁会天生就是罗贯中笔下的“奸

  • 明知女娲是人类始祖,纣王为何还要写诗调戏?背后原因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纣王为什么说他和女娲本应是一体,纣王让女娲娘娘怀孕的小说,纣王侮辱女娲的诗原文

    (蜗牛看封神第4期)文/牵着蜗牛散步记得刚出校门时,特别喜欢看封神,但有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人人都知道女娲是人类始祖,地球上的人都是她创造出来的,是人族共同的母亲,并且比纣王大几千岁,可纣王公然调戏她,还在墙上写歪诗。这不仅是怪癖,而且是乱伦,难道纣王疯了?如果纣王真是个混蛋也还说得通,在女娲搞他之

  • 射日的英雄、嫦娥的老公、代夏的奸人:上古究竟有几个后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嫦娥与射日的后羿是什么关系,代夏的图片,300字左右的嫦娥射日故事

    有的典籍说他是神射手,甚至连弓箭都是他发明的。他为民除害打怪兽,还射下了九个太阳,拯救了地球和人类,是个大大的英雄。(“后羿射日”)有的典籍说他是大美女嫦娥的老公,从西王母那里讨来不死药,却被嫦娥偷吃了,一个人成仙,飞到了月宫中。(“嫦娥奔月”)而有的典籍则说他是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篡夺了夏国的王位

  • 中国人是华夏子孙,可“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夏朝用它来命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夏朝为什么叫华夏子孙,夏朝为什么要用夏作为名字,华夏子孙的来历

    这就是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民族自尊心,虽然中国人都高度认可华夏民族是一家,但却不了解“夏”到底是什么意思?夏朝为什么用它命名?据唐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从这句话中可以了解到“夏”有礼仪之邦的含义,而“华”则指代服饰文化,但“华夏”二字所代表的内涵绝

  • 春秋战国四大名将有哪些,白起竟然排名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四大名将白起,战国名将白起做过的事,白起杀了几个战国名将

    [var1]王翦、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这四个人当中有白起、王翦都是秦国名将,而李牧、廉颇都是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秦赵二国包揽了,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秦赵两国的实力。秦赵两国若相交战,定会是一场恶战。[var1]战国四大名将四:王翦王翦,其出生年月不详,战国时期秦国人,战国四大

  • “五虎上将”死后!蜀国顶梁柱竟然清一色都是魏国降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蜀国五虎跟魏国五子良将谁厉害,三国魏国曹家五虎家族资料大全,魏国五虎

    [var1]虽然蜀国的实力开始下滑,可国家还是要坚持下去,不然辛苦多年的基业和挥洒热血的英魂,都将白白浪费了。所以到了刘备死后,蜀国之中许多执掌大权的将军们都是魏国投降而来的将领。这些人不仅协助诸葛亮维持蜀国的安危,也还力争蜀国之未来,试图力挽狂澜。可时局已改,木也成舟,蜀国之国运不是他们几位武人能

  • 春秋战国时期,四方蛮夷不敢来犯,西汉时为何却不行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春秋战国为啥开始争霸,春秋战国历史详解,战国和西汉的战争

    [var1]在周武王姬发的时候,他打败商朝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就分封了上百位的诸侯。当西周灭亡之后,各路诸侯群雄逐鹿,春秋战乱起。春秋时期的帝国,主要是以称霸为主,把四周蛮夷打的不敢进犯。到了战国时期,则是各个诸侯国相互吞并,只是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国家。四方蛮夷虽然也打败过诸侯国,但从来没有进入

  • 春秋五霸的制霸之路,宋襄公何以称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襄公简介,春秋五霸宋襄公,春秋五霸是如何争霸的

    [var1]而称霸的主要标志是诸侯会盟,说白了就是一个强大的诸侯国搞个聚会邀请小诸侯国参加,并认小弟的故事。关于春秋五霸的人选,历史上说法有所不同,《史记》有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一说。也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一说。不管哪个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是当仁不

  • 楚国是个弹性很强、软硬莫测的国家:曾经被吴国三军攻占国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楚国是怎么反扑吴国,楚国为什么被吴国攻打,楚国和吴国是邻国吗

    [var1]长平之战前后忙着灭鲁,可谓短视;救邯郸、组织四国兵临函谷,可谓霸气回光返照;前后八十万秦军才灭偏安东南之残楚,可谓绝唱。唐末以后形式不一样了。在唐朝时关中就出问题了。唐朝中后期关中的产粮供应不了建都的人口,缺粮是个大问题。所以唐末以后关中衰落下去了。北京其实建都也存在缺粮食的问题,但是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