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送快递除马外,还用一种牲畜,杨贵妃曾用它给安禄山快送荔枝

古代送快递除马外,还用一种牲畜,杨贵妃曾用它给安禄山快送荔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10 更新时间:2024/1/17 6:09:13

本文作者 倪方六

本文来说一种动物,内地网友少见的骆驼。

大家对骆驼印象可能是“沙漠之舟”,骆驼一直是沙漠、戈壁上的交通运输工具,古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就是驼队的最真实写照。其实,在古代骆驼很重要,可以发挥多种作用,比如,古代的加急快递,在很多时候就是由骆驼来执行的。

在人们的印象中,马的骑行是最快的,快递都是马送的,实际不是的,骆驼一点不逊色于马。如果在负重情况下,骆驼远胜马、驴、牛等所有畜力。西汉东方朔《七谏》称:“要褭奔亡兮,腾驾橐驼。”将骆驼与日行千里的神马相比,就是因为骆驼的速度很快。

(古代奔马快报,魏晋墓砖画)

古代商旅最青睐的是一种“明驼”,这种骆驼能日行千里,故《木兰辞》说:“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什么叫明驼?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毛篇》释称:“驼卧,腹不贴地,屈足漏明,则行千里。”南唐乐史编《杨太真外传》中则是另外的说法:“明驼者,眼下有毛,夜明,日行五百里”。

唐朝时还设有“明驼使”,用于快递,“非军机不得擅发”。宋人曾慥编《类说·杨妃外传》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王环,当年将私自派遣明驼使到范阳(今北京),送荔枝给她干儿子安禄山,可见明驼行走确实快。

(贵妃啖荔)

由此有一个疑问,当年给杨贵妃快送荔枝的,是马还是骆驼?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小学生都懂这是说给杨贵妃快递荔枝。这里的“一骑”,并不能排除是明驼,明驼的耐力、速度均不逊色于快马!

明驼特别适合“丝绸之路”这样长途远行,尤其在沙漠行走很快,这也是古丝绸之路上常见骆驼商队的原因之一。除了明驼,当年丝绸之路上还有一种“风脚驼”也很厉害。

(新疆汉代交河故城沟北墓出土金骆驼)

这种骆驼产于西域的于阒,“其疾如风,日行千里。”西域方国也把优良骆驼作为特产,朝贡中原王朝,换取所需。《唐会要·马门》记载:“元和十一年,回纥使献橐驼及马,以内库缯绢六万匹偿回纥马值。”

宋元时,骆驼在丝绸之路的作用同样突出。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王延德出使高昌(今吐鲁番),取道鄂尔多斯高原,横贯乌兰布和沙漠北部西去,其《西州使程记》记称,行程中,“沙深三尺,马不能行,行者皆乘橐驼。”

(北宋张择端绘《清明上河图》中,闹市区出现驮运骆驼)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上出现的骆驼运输队或驮或载,络绎不绝地出入熙熙攘攘的闹市城楼之下,便形象地表达北宋的驼运之盛。

一直到明清时,骆驼都是古丝绸之路的最重要交通运输工具。《明史·西域传》有不少西域贡献驼马的记述。“撒马儿罕……频岁贡马驼……所进阿鲁骨马、每匹丝缎四表、裹绢八匹;驼三表、裹绢十匹。”

(沙漠驼队)

骆驼是中国西部、北方与马、驴一样重要的牲畜,饲养历史悠久,有很多考古发现。说到这里,有的网友可能会问,骆驼中国原产吗?或者说,中国境内什么时候才有骆驼?

现代考古已在山西、河南、北京等地区发现了早期骆驼化石。动物学家有一种观点,中国的原始骆驼来自北美洲,经白令陆桥(今白令海峡)来到东半球,在中亚细亚进化成双峰驼。而在大约2万年前,现代东半球人,也是通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的。

(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东晋壁画上出现骆驼)

而中原出现骆驼有记载的年代就很晚了。在秦汉时,骆驼开始从西域引进中原,这与张骞凿空西域,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当时,在今新疆天山南北的养驼业十分发达。据《汉书·西域传》记载:“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囊(骆)驼。”

北魏时骆驼与马一样,是一种增殖很快的家畜,仅官养就有百多万峰,成为中国养驼史上的数量高峰时期。《魏书·食货志》是有这样的说法:“(魏)世祖之平统万、定秦陇,以河西水草善,乃以为牧地。畜产滋息,马二百万匹,骆驼将半之,牛羊则无数。”

现在骆驼仍是西北、北方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为了满足内地人的好奇,不少景区将骆驼当“奇畜”,供游人观赏和骑行。

(双峰骆驼)

(单峰骆驼)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唐朝究竟为何由盛转衰?其转折点是什么?安史之乱究竟由谁领导?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的思维导图

    “安史之乱”指的是安禄山、史思明反叛唐玄宗的一次内乱。安禄山是混血胡人,通晓6种蕃语,史思明是他的同乡,两人从小在一起长大。安禄山是个野心极大的人,他费尽心机博得了杨玉环的欢心,进而获得了唐玄宗的宠爱。安禄山的心思果然没有白费。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唐玄宗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这是唐朝开国以来封给

  • 唐朝有名的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历史上的事件,唐朝重大事件有哪些,日本申遗唐朝历史资料

    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

  • 唐朝真的很“潮”吗?单纯从穿着打扮和男女思想方面,就足以看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的穿着,唐朝女人打扮图,唐朝女性穿着变化

    有人说唐朝很“潮”,真实情况是否如此呢?我想单纯从唐朝人们对穿着打扮以及思想的开放程度而言,就足以说明唐朝确实不一样,可是至于怎么不一样,又怎么潮呢?还是让我继续为你分析!穿着打扮十分“潮”唐朝的穿着打扮,绝对可以说是在古代各个朝代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因为确实足够潮,当时的主要穿着有襦裙装、胡服、女着

  • 唐朝边关名将,身长两米,手持一把“陌刀”无人敢挡,威震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十大陌刀猛将,唐朝精锐部队陌刀队,唐朝塞外名将

    此人堪称超级猛将,人称“神通大将”,他的主要战绩有:打败十姓苏禄、小勃律国、石国、大食国等国,安史之乱中又多次击败叛军,收复两京及河南、河东两道郡县,最后血洒战场、马革裹尸。李嗣业家世不详,只知道此人“长七尺,膂力绝众”,身长七尺,按唐尺约30公分计算,李嗣业身高在两米,绝对是一个大个子,跟项羽差不

  • 唐太宗为何以人为镜,从谏如流?唐太宗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怎么做到以人为镜,唐太宗以人为镜,唐太宗的重要事例

    由于唐太宗虚心纳谏的开明作风,使朝廷中出现了一大批敢于直谏的大臣,贞观前期著名的有魏征、王圭、杜如晦、房玄龄等,后期著名的有马周、刘泊、褚遂良等。这些人对当时的政治形势起了良好的作用和影响,其中最杰出的当数魏征。魏征在天下纷乱的时候,曾经感到茫然而出家当了道士,旧日的好朋友,隋武阳郡的郡丞元宝藏起兵

  • 同样是手握重兵,朱棣为什么不学李世民直接造朱元璋的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真实朱元璋对朱棣态度,李世民 朱棣,李世民朱棣哪个更厉害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自古盛世出太宗,王朝的命运往往掌握在“皇二代”手中,李世民与朱棣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细读历史不难发现,李世民与朱棣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们都是开国皇帝最优秀的儿子,在位期间都开创了空前盛世,死后庙号都是“太宗”……无需质疑,朱棣的初始庙号确实也是“太宗”,至于

  • 她一岁入宫,和武则天抢过男人,与太平公主争夺小鲜肉,最后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肉麻的诗,武则天与情人,武则天美图100张

    上官婉儿从小就卷入到政治斗争中。她祖父上官仪因为起草主张废掉武则天的诏书而被满门抄斩,当时的上官婉儿是个婴儿,才一岁,武则天动了恻隐之心,留其母女性命,将母女变成官奴。在掖庭当奴隶的母女二人,艰难度日中,不忘知识改变命运,妈妈在困境中,想方设法让女儿读书。上官婉儿自小聪慧,才华横溢,文章写得好,很小

  • 她堪称现代“武则天”,年近40坐拥16名年轻男子,只为一时享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提及武则天,我想大家都是略为了解的。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打破了以往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在如今的影视剧中,也有着众多关于武则天的电视剧,如《武则天秘史》、《武则天》、《武媚娘传奇》……对于武则天的印象,都是心狠手辣、灭绝人性……关于她的争论永远不休,最备受争议的,还是关于她的后宫,有着众多的

  • 唐朝胖美人被追捧,大龄美女过度成了社会问题?隐藏怎样有趣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以胖为美的唐朝胖女人,唐朝胖美女图片,唐朝胖为美是谣言吗

    贞观元年,李世民向大唐的子民下发了一道关于社会问题的诏书,内容就是号召青年男女抓紧解决个人问题,千万不要把自己拖成大龄的剩男剩女:“其庶人男女无室家者,并仰州县官人以礼聘娶,皆任其同类相求,不得抑取。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霜居服纪已除 并须申以婚媾 令其好合。”这道诏书,完全是对男女

  • 大唐第一女秘书上官婉儿:发配为奴,靠努力成两朝皇妃,搅动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婉儿的真人照片,唐朝才女上官婉儿,唐朝最有权势的女官上官婉儿

    编辑丨凤俏排版丨后宫冷婶儿大唐第一女秘书,最好色的女宰相,是怎么给老板戴绿色帽子的!史料记载,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聪慧善文”,所以她14岁就因为聪明有才,得到了武则天的重用。上官婉儿本来是官宦世家的女儿,她爷爷上官仪因为给高唐宗起草废掉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给杀掉了。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和麻麻郑氏,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