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手握重兵,朱棣为什么不学李世民直接造朱元璋的反?

同样是手握重兵,朱棣为什么不学李世民直接造朱元璋的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161 更新时间:2024/1/17 12:16:49

原创文章,已开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自古盛世出太宗,王朝的命运往往掌握在“皇二代”手中,李世民朱棣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细读历史不难发现,李世民与朱棣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们都是开国皇帝最优秀的儿子,在位期间都开创了空前盛世,死后庙号都是“太宗”……

无需质疑,朱棣的初始庙号确实也是“太宗”,至于我们如今常说的“成祖”,那是在他死去一百多年后由其孙子的孙子的孙子嘉靖皇帝后改的。

(朱棣剧照)

除此之外,李世民与朱棣还有一个重要共同点,那就是他们的皇位都不是合法继承的,而是靠发动军事政变武力夺取的,说得严重一点,那就是谋反篡位。

但是,虽然都是造反,李世民与朱棣又不尽相同——李世民是在李渊活着的时候动手的,而朱棣则是等到朱元璋死后才行动的。

试问:朱棣手握重兵,又有成功案例在前,为什么却不敢学李世民直接造老爹朱元璋的反呢?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简要分析如下,如有不当或不足,欢迎批评指正。

(李世民画像)

首先,从“我”方实力来说,朱棣无法与李世民相提并论。

强调一点,这里的“实力”不单纯指军事实力,而是指支撑造反的综合实力,主要有建国功勋、朝中威信、军中地位、人心凝聚力等。

李渊起兵反隋,时间是在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彼时,李世民已经20岁,正值盛年,堪当重任。而且按照《新唐书》和《旧唐书》的说法,他才是晋阳起兵真正的策划者和推动者,而李渊只能算是个执行者。

也就是说,大唐王朝的建立,李世民居功至伟,不逊色于任何一位开国功臣,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军中,他都有着绝对的威信和地位,而且手握重兵,羽翼丰满。

(李世民剧照)

而朱棣则不同,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军开始建功立业时,他还没有出生,即便是到了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明朝时(公元1368年),朱棣不不过9虚岁,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子。

也就是说,大明王朝的建立,朱棣并未参与其中。所以朱元璋在位期间,朱棣在朝中以及军中的威信和地位,完全无法与一众文臣武将相比,更莫提徐达、常遇春等开国功臣,所以纵然有兵权在手,也无法一呼百应,对抗朝廷。

(唐高祖李渊画像)

再者,从“敌”方实力来说,朱元璋则远远强于李渊。

虽然都是建立王朝的开国皇帝,但李渊和朱元璋对朝堂内外的把控力有着天壤之别。

在李世民的万丈光芒下,李世民显得黯淡无光,俨然就是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开国之君。唐朝建立后,军政大权分散在各位皇子和功臣手中,李渊能够直接调动的兵力十分有限。所以,想要逼他退位,并非毫无可能。

反观朱元璋,却堪称史上最强大的权力怪兽,明朝建立后,为了大权独揽,他不惜大杀功臣,还废除了在中国沿袭了千年的宰相制度,实现了君权一家独大。任何皇子,任何大臣,但凡想要造他的反,都无异于以卵击石。

(明太祖朱元璋画像)

另外,唐朝与明朝分封制度的不同,也直接导致了朱棣无法学李世民。

单论军事实力,朱棣其实并不比李世民弱,毕竟他手握重兵,镇守边境,军队的数量和战斗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是,明朝的皇子分封制度与唐朝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这让他很难迅速政变成功,夺取皇位。

众所周知,李世民称帝前封秦王,朱棣称帝前封燕王,从级别上看都是最至高无上的一字亲王,但此亲王非彼亲王,唐朝的亲王留在京师,而明朝的亲王却要到封地就藩。以朱棣为例,他从很小的时候就去了北京,其势力范围在远离首都的北方地区。

(明成祖朱棣画像)

李世民要造反,只需在宫廷内进行,趁其不备,一招制敌,规模小,速度快,很容易实现。而朱棣呢,他如果学李世民造老爹的反,就必须千里迢迢从北京一直打到南京,这边刚起兵,朱元璋那边早已得到消息挥师平叛了,丝毫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至于朱元璋死后,朱棣靖难成功,那是因为朱允炆太弱了,双方实力悬殊,给了他放手一搏的可能性,但其实也没有必胜把握。而且,当时的朱棣面临被削藩,他也确实到了不得不反的地步。

笔者云:

综上,虽然朱棣拥兵自重,军事实力强大,但由于老爹实力更强,再加上造反路径太长,所以无法效仿李世民直接造朱元璋的反,这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如果学了,那只有死路一条。

(本文完~)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她一岁入宫,和武则天抢过男人,与太平公主争夺小鲜肉,最后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肉麻的诗,武则天与情人,武则天美图100张

    上官婉儿从小就卷入到政治斗争中。她祖父上官仪因为起草主张废掉武则天的诏书而被满门抄斩,当时的上官婉儿是个婴儿,才一岁,武则天动了恻隐之心,留其母女性命,将母女变成官奴。在掖庭当奴隶的母女二人,艰难度日中,不忘知识改变命运,妈妈在困境中,想方设法让女儿读书。上官婉儿自小聪慧,才华横溢,文章写得好,很小

  • 她堪称现代“武则天”,年近40坐拥16名年轻男子,只为一时享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提及武则天,我想大家都是略为了解的。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打破了以往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在如今的影视剧中,也有着众多关于武则天的电视剧,如《武则天秘史》、《武则天》、《武媚娘传奇》……对于武则天的印象,都是心狠手辣、灭绝人性……关于她的争论永远不休,最备受争议的,还是关于她的后宫,有着众多的

  • 唐朝胖美人被追捧,大龄美女过度成了社会问题?隐藏怎样有趣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以胖为美的唐朝胖女人,唐朝胖美女图片,唐朝胖为美是谣言吗

    贞观元年,李世民向大唐的子民下发了一道关于社会问题的诏书,内容就是号召青年男女抓紧解决个人问题,千万不要把自己拖成大龄的剩男剩女:“其庶人男女无室家者,并仰州县官人以礼聘娶,皆任其同类相求,不得抑取。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霜居服纪已除 并须申以婚媾 令其好合。”这道诏书,完全是对男女

  • 大唐第一女秘书上官婉儿:发配为奴,靠努力成两朝皇妃,搅动大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婉儿的真人照片,唐朝才女上官婉儿,唐朝最有权势的女官上官婉儿

    编辑丨凤俏排版丨后宫冷婶儿大唐第一女秘书,最好色的女宰相,是怎么给老板戴绿色帽子的!史料记载,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聪慧善文”,所以她14岁就因为聪明有才,得到了武则天的重用。上官婉儿本来是官宦世家的女儿,她爷爷上官仪因为给高唐宗起草废掉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则天给杀掉了。刚刚出生的上官婉儿和麻麻郑氏,被

  • 圣在古代可是最高荣誉,你知道杜甫为啥是诗圣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杜甫何时被称为诗圣,当下有必要称呼杜甫为诗圣吗,诗圣是杜甫吗

    而对于忧国忧民、半生漂泊,融入于劳苦大众的杜甫,很多人都觉得他苦大仇深,老气横秋,对他很难产生共鸣。这个也好理解,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无法切身体会“路有冻死骨”的悲凉,更愿跟随李白的诗飘逸与九霄云外。我们不能否认李白的才华千年来与之匹敌的寥寥无几,而杜甫的才华则是那沉郁愤懑也无法掩盖的。但杜甫

  • 同样是逼奸弟媳,为什么李世民被誉为千古一帝,高湛却被骂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高湛皇后,高湛最爱的女人是谁,李世民晚年是昏君吗

    例子一逼奸皇嫂大家都知道“玄武门之变”当中,李世民杀死了亲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逼父亲李渊退位。不仅如此,李世民铲草除根,连带他兄弟的数个儿子全死于自己手下,亲手杀死兄弟和侄子不提,李世民色欲熏心,将弟弟李元吉的妃子杨氏逼纳入宫!杨氏出身名门大族弘农杨氏,史称其“玉貌雪肤,眉目如画”,李世民杀死杨氏的

  • 古代人都穿什么袜子?曹丕发明了丝制罗袜,杨贵妃的锦袜极尽奢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人穿袜子全过程,杨贵妃穿的袜子,光腿袜子秋冬连体袜

    今天的袜子种类五花八门,有男式的长袜、短袜也有妹子们穿的过膝袜、连裤袜、船袜、网袜等。说起材质也是各不相同,有尼龙的、腈纶的、棉的等等,而古人的袜子的材质就要有限的多,且主要为天然材料。那时候的人管袜子叫“足衣”或者“足袋”,从字面意思看很好理解,就是一个包裹足部的袋子。据说早在周代的时候人们就开始

  • 同样是太宗,为何赵匡义名气比不上李世民,后世评价也不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赵匡胤与李世民齐名,赵匡胤和李世民谁出生早,李世民对赵匡胤说的话

    “太宗”是古代皇帝的庙号,分为祖和宗。一般开国帝王都称祖,开创朝代的先河。守业有成,发扬光大称之为宗。祖与宗都有级别的,并不是说一概而论,古人在这方面分得很清楚。常见的祖有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宗也有太宗、高宗、中宗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管祖和宗,里面的这个“太”字,都是最高一级了。本文的两位主

  • 唐顺宗死因成谜,为何被编成了唐朝宫廷怪谈?太平广记不敢收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顺宗死因之谜图片,唐顺宗真实历史,唐顺宗死因

    这是《续玄怪录》中记载的一个故事辛公平上仙。辛公平在辛公平上仙这个故事中,主要讲述了一个唐朝“鬼”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辛公平,辛公平本是一个县尉,有一次他出公差,在路途中遭遇大雨,无奈去往洛阳附近的一个客栈休息。在客栈里,他遇到一个怪人,名叫王臻,自称是“阴间的使者”,就是为了“迎接死去的皇帝”,

  • 同样是乾隆御封的格格,2个字之差,小燕子地位比紫薇差太多!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很多人眼里,皇帝要更加宠爱小燕子,因此小燕子的地位要比紫薇高一点,其实不然,在小燕子和紫薇出逃被皇帝抓住以后,本来皇帝由于一直被欺骗,所以颇为愤怒,为了皇家的脸面,当场就想把这两个人给处死,谁知在听说两个人一路上遇到的千难万险以后,皇帝也随之心软,回宫以后,皇帝随即给这两个人册封。在小燕子和紫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