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中西方怎么继承家族遗产?以唐朝与古罗马为例

古代中西方怎么继承家族遗产?以唐朝与古罗马为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592 更新时间:2024/2/18 10:33:41

中国唐朝和古罗马的继承制度各有侧重,前者注重以血缘关系为特征的法定继承,体现了浓厚的宗法思想;

后者注重逝者意愿的遗嘱继承,体现了理性自然法。虽有差异,却都体现了中国唐代和古罗马身份等级制度和社会化因素。

中国唐代的继承制度中,

身份地位是继承的主要条件,尤其是侯将相的继承,一般依据血缘,采用嫡长子继承的方法;

古罗马的继承则是一种全面的继承,继承人要继承先人的全部内容,包括身份、财产、债务等内容,这种继承主要以遗嘱继承为主,身份继承作为补充,尊重被继承人的意愿。

因此被继承人可以选择与自己亲近且照顾有加的继承人,这实际上制约了子女对父母的恶意态度和不劳而获的获得父母财产的行为。

一、中国唐代和古罗马的继承制度

1、中国唐代的法定继承制度

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涉及面相当广,大到王侯将相的袭爵问题,小到地主平民的财产继承顺序,继承制度涉及社会的各个主体,男女老幼都要处理与继承相关的问题,很多兄弟阋墙都源于继承问题的错误处理。

因此,继承制度意义重大。

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提出得很早,可以追溯到私有制的产生,这时的继承分为私有财产的继承与部族内身份的继承,这种继承方式奠定了

后世继承制度的主要内容,即身份地位和财产。

在中国古代,人们重视身份等级,在继承问题上讲究合法性。通意义上的继承人应当是嫡长子,嫡长子所继承的内容包括父亲的身份和财产,

身份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内的宗法身份,另一种是对外的社会身份。

对内的的宗法身份赋予继承人以宗庙祭祀的责任和义务,通过领导祭祀,继承人成为家族心中的大家长,掌握着家族的发展方;对外的社会身份赋予继承人以官职和爵位及其附带的责任。

唐代的继承制度有专门的法律,《唐律疏议》和《唐六典》中都有所涉及。在宗庙祭祀中,大家族的家长体现出重要作用,他们所继承的不仅是家族荣誉带来的地位,也是一种责任。

在官职继承中,唐朝的选官制度虽然是科举制,但很多高级官员的子嗣仍然会获得皇帝御赐官职的特权,在爵位的继承上依然沿袭嫡长子继承制,其他诸子分得规定的财产。

除王朝规定的继承制度以外,一些民风淳朴的地区也会实行独具特色的继承制度。

2、古罗马的遗嘱继承制度

古罗马的继承制度与中国唐代有很大不同,主要呈现遗嘱继承的方式,继承人的选择并不以血缘继承为必需条件,被继承人的遗嘱也具有法律效应,为现代遗嘱继承提供了原始理论基础。

遗嘱继承是一种将被继承人意志作为继承依据的继承制度,使继承带有感情色彩,继承人需要使被继承人满意,才有可能获得继承权,这就避免忽视被继承人的意愿,将血缘作为继承依据的唯一标准的情况发生。

淑雯在《唐继承制度与古罗马继承制度的比较研究》指出:“

古罗马继承制度以理性自然法和宗教为核心,顺应自然法则与血缘顺序,继承重心从身份转变为财产。”

古罗马继承制度的变化以《古罗马继承法》为基础,《古罗马继承法》的形成经过了市民法、万民法和两者合二为一的时期,比较全面的概括了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以及放弃继承权等内容,还将可能引起冲突的财产划分方法纳入其中,法律囊括的内容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

古罗马继承制度中以血缘关系获得资格的继承人时常会与遗嘱继承人相重合,父亲往往会将子女作为自己的继承人。而父亲可能会在遗嘱中对自己宠爱的孩子多划分一些财产,并且附带相关的条件。

不过这些都需要见证人,见证人既起到见证作用,又能起到保障遗嘱被执行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遗嘱继承是会有相关条件存在的,继承人必须满足被继承人设定的条件,还需要见证人在场,不像以血缘为基础的继承人很少会有如此多的条件。

在古罗马,最常出现的继承制度是血缘继承与遗嘱继承相结合的方式。

二、中国唐代和古罗马继承制度的差异与共性

1、差异:宗法与自然法

中国古代继承制度在很多方面实际上是对传统宗法制度的继承与学习,宗法制度讲求血缘,唐代的继承制度也强调血缘的纯正,嫡长子被寄予厚望,只有在嫡长子不在的情况下,才能继续往下按资排辈。

但其中有血缘关系的女性是无法获得继承资格的,包括父亲的爵位和财产,财产实际上可以从嫁妆中变相补贴给女儿,但爵位是完全与女子不沾边的事情。

唐代继承制度中的宗法因素还表现在祭祀的主体要求上,显然嫡长子仍然是最佳人选,也是最接近先祖的人选,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唐代的普通继承秩序与国家层面的皇位继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古罗马的继承制度则与自然法有很大联系。虽然古罗马和中国唐代在继承问题上都有相关的法律作为依据和保障,但是古罗马的法律彻得更为彻底。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因为伴随古罗马扩张而来的就是多民族治理的困境,在日常生活中,因继承而产生的纠纷就是其中之一,为此古罗马必须以法律解决继承问题,市民法、公民法与万民法中就有对继承权和私有财产的规定;

另一方面,罗马沿袭了希腊的法治传统,有一定的民众基础。

2、共性:社会等级严格与男尊女卑

中国唐代和古罗马的继承制度虽然有很多不同之处,但依然存在共性,制度所表现出的深刻内涵是两者的共性。

中国唐代和古罗马继承制度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各自社会等级制度的外在表现。不论是血缘继承,还是遗嘱继承,都表现出明显的社会等级制度差异和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继承制度反映了各自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原因在于中国古代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这是全社会的共识,不按顺序继承往往会被视为家门不兴的标志,更有违祖制。

由于一个稳定的社会需要约束性的制度,所以继承制度的形成和变革本身就代表了社会的成熟。中国唐代和古罗马的继承制度经过了长期的演变,不论是王位继承,还是贵族爵位和地主财产的继承都在一次又一次地实践着各自的继承制度,而且在继承制度的要求和社会现实存在差异时,都会进行相应的改变。

此外,女性在父系社会中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中国唐代和古罗马继承制度都反映出了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唐代女子不具有继承资格,而古罗马女子的继承资格视情况而定,一般在没有男性子嗣的情况下才会获得资格。

古罗马继承制度对女性的态度影响了日后法兰克人的《萨利克法典》和法国瓦罗瓦王朝的继承制度,两者都明确规定女性没有继承权,在缺乏男性继承人的情况下,允许从旁系过继。

在唐代和古罗马的继承制度中,不仅存在合法继承人的继承问题,也存在一些不合法行为如非婚生子的继承问题,唐代和古罗马对非婚生的男孩都给予一定的继承权,并有法律予以保障,但非婚生的女孩不仅没有继承权,而且生活往往比较惨淡,这种差异也体现出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三、总结

继承制度的内容十分广泛,就王侯将相来说,有爵位和财产继承;就普通富贵人家来说,有财产和家族身份继承;就普通农民来说,有田地、房屋和为地主劳役或纳税的身份继承。因此,

凡有财产和相关义务的主体都有相关的继承问题需要处理。

唐代的继承制度存在一个特殊性,即继承可以在父母在世时就做好划分,也就是常说的分家析产,这一点是不同于古罗马的地方。中国唐代与古罗马继承制度的不同也显示了亚欧大陆东西侧的文化差异,以唐朝为代表的中国封建社会强调孝悌观念,血缘成为最重要的继承依据;古罗马从古希腊时期就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个人意愿和血缘同时成为继承依据,两种文化差异在今天仍然影响着不同文化下的人。

四、参考文献

1、《唐宋继承制度与古罗马继承制度的比较研究》

2、《罗马帝国衰亡史》

3、《罗马盛衰原因论》

4、《中国古代史》

5、《论中国》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唐朝故事一则:法术再高,也怕菜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法术奇事,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出自哪里,武功再好也怕菜刀

    《三水小牍》记载:上党郡铜鞮[ dī]县(位于今山西沁县南)有个叫侯元的人,原本是小山村的樵夫,家境贫寒,靠着砍柴背到城里换点散碎的银子维持生计,没啥别的本事。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某一天,侯元到县城西北的山中砍柴,返回途中,坐在山谷歇息。身边有一块巨石,如同高大的楼宇一般。侯元就对着巨石唉

  • 唐高宗李治宠幸一对母女,上演不伦大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高宗李治的相关资料,唐高宗李治,李治因吃醋宠幸萧淑妃是哪集

    李治在位期间一直与武则天一夫一妻的生活,李治被武则天伺候的太舒服,没想找别的女人的想法;武则天心机深,有手腕,后宫没人敢反驳武则天的,她们根本就不敢起那些心思。天天都吃一个菜,是人都会吃腻的,何况是皇帝呢?李治单调日子过的久了,就想多找几个美女换换口味。这个时候恰巧武则天怀孕了,就专心的照顾自己肚子

  • 古代送快递除马外,还用一种牲畜,杨贵妃曾用它给安禄山快送荔枝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安禄山杨贵妃情史,古代运送荔枝,历史上谁给杨贵妃送荔枝

    本文作者 倪方六本文来说一种动物,内地网友少见的骆驼。大家对骆驼印象可能是“沙漠之舟”,骆驼一直是沙漠、戈壁上的交通运输工具,古丝绸之路上“驼铃声声”,就是驼队的最真实写照。其实,在古代骆驼很重要,可以发挥多种作用,比如,古代的加急快递,在很多时候就是由骆驼来执行的。在人们的印象中,马的骑行是最快的

  • 唐朝究竟为何由盛转衰?其转折点是什么?安史之乱究竟由谁领导?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为什么会爆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的思维导图

    “安史之乱”指的是安禄山、史思明反叛唐玄宗的一次内乱。安禄山是混血胡人,通晓6种蕃语,史思明是他的同乡,两人从小在一起长大。安禄山是个野心极大的人,他费尽心机博得了杨玉环的欢心,进而获得了唐玄宗的宠爱。安禄山的心思果然没有白费。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唐玄宗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这是唐朝开国以来封给

  • 唐朝有名的历史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历史上的事件,唐朝重大事件有哪些,日本申遗唐朝历史资料

    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

  • 唐朝真的很“潮”吗?单纯从穿着打扮和男女思想方面,就足以看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的穿着,唐朝女人打扮图,唐朝女性穿着变化

    有人说唐朝很“潮”,真实情况是否如此呢?我想单纯从唐朝人们对穿着打扮以及思想的开放程度而言,就足以说明唐朝确实不一样,可是至于怎么不一样,又怎么潮呢?还是让我继续为你分析!穿着打扮十分“潮”唐朝的穿着打扮,绝对可以说是在古代各个朝代中具有特殊地位的,因为确实足够潮,当时的主要穿着有襦裙装、胡服、女着

  • 唐朝边关名将,身长两米,手持一把“陌刀”无人敢挡,威震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十大陌刀猛将,唐朝精锐部队陌刀队,唐朝塞外名将

    此人堪称超级猛将,人称“神通大将”,他的主要战绩有:打败十姓苏禄、小勃律国、石国、大食国等国,安史之乱中又多次击败叛军,收复两京及河南、河东两道郡县,最后血洒战场、马革裹尸。李嗣业家世不详,只知道此人“长七尺,膂力绝众”,身长七尺,按唐尺约30公分计算,李嗣业身高在两米,绝对是一个大个子,跟项羽差不

  • 唐太宗为何以人为镜,从谏如流?唐太宗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太宗怎么做到以人为镜,唐太宗以人为镜,唐太宗的重要事例

    由于唐太宗虚心纳谏的开明作风,使朝廷中出现了一大批敢于直谏的大臣,贞观前期著名的有魏征、王圭、杜如晦、房玄龄等,后期著名的有马周、刘泊、褚遂良等。这些人对当时的政治形势起了良好的作用和影响,其中最杰出的当数魏征。魏征在天下纷乱的时候,曾经感到茫然而出家当了道士,旧日的好朋友,隋武阳郡的郡丞元宝藏起兵

  • 同样是手握重兵,朱棣为什么不学李世民直接造朱元璋的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真实朱元璋对朱棣态度,李世民 朱棣,李世民朱棣哪个更厉害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自古盛世出太宗,王朝的命运往往掌握在“皇二代”手中,李世民与朱棣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细读历史不难发现,李世民与朱棣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比如,他们都是开国皇帝最优秀的儿子,在位期间都开创了空前盛世,死后庙号都是“太宗”……无需质疑,朱棣的初始庙号确实也是“太宗”,至于

  • 她一岁入宫,和武则天抢过男人,与太平公主争夺小鲜肉,最后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肉麻的诗,武则天与情人,武则天美图100张

    上官婉儿从小就卷入到政治斗争中。她祖父上官仪因为起草主张废掉武则天的诏书而被满门抄斩,当时的上官婉儿是个婴儿,才一岁,武则天动了恻隐之心,留其母女性命,将母女变成官奴。在掖庭当奴隶的母女二人,艰难度日中,不忘知识改变命运,妈妈在困境中,想方设法让女儿读书。上官婉儿自小聪慧,才华横溢,文章写得好,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