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在秦国出生、长大、为相邦的芈启,为什么要叛秦呢?

在秦国出生、长大、为相邦的芈启,为什么要叛秦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55 更新时间:2024/1/23 20:30:52

就是大秦相邦——昌平君熊启。这个相邦就是后来的相国,刘邦成为皇帝后,“邦”字就是汉太祖刘邦的专属,谁用就是严重侵权,叫犯上大不敬,这就是避讳。考考您,大汉第一任相国是谁?什么?萧何?不是,正确答案是韩信。可不是韩王信哦。相国等于相邦,但丞相却不等于相邦。丞相是汉初相国、秦朝相邦的下属。芈启是秦国二把手,他这么位高权重,还不是秦国有人嘛!

[var1]

说起来,熊启至少算半个秦国人,但跟熊月没什么关系。熊月是谁?熊启是芈启,秦始皇爷爷的奶奶芈月,自然就是熊月了。因为楚国宗室是芈姓熊氏,不过芈启和芈月并没有什么血缘关系。芈月是秦太后,但出身只是楚王的

远族。芈启可不一样,人家是天潢贵胄、金枝玉叶,老爸是楚考烈王,老妈是秦昭襄王的掌上明珠,弟弟们全是王。答案呼之欲出了,但我还是想详细说道说道秦国的大相邦为什么叛秦?

[var1]

第一、做秦国的二把手不如做楚国的一把手——弟弟们都是王,凭什么自己不能当?

人常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不想当国王的相邦不是好相邦。应该说最初大秦相邦芈启还真没有想当国王的想法,可是,他的父亲楚考烈王的四个儿子,在昌平君之前,有三个先后都成为了楚国的国王,他们是楚幽王楚哀王、楚王负当。可他这个楚怀王的老大不做老大,心理怎么平衡?历史记载,楚幽王是春申君黄歇和赵人李园的妹妹李嫣(一说李环)的儿子。这种记载是错误的,因为记载中明确指出楚考烈王没有儿子。

然而,事实上楚考烈王却有四个儿子。这是楚鱼王的继承者楚哀王为了打击弟弟楚幽王的身份而编造出的谎言,这就如同成蟜和秦始皇争位置,而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一样。

应该说昌平君还是比较郁闷的,他的三个弟弟不管是嫡子还是庶子都成为了楚国的国王,而他这个长子却不是国王,您能想到他有多郁闷吗?

[var1]

第二、因为知己知彼,想着百战百胜,保留楚国国祚——这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正是芈启成为秦国的二把手,才能对秦国知己知彼,才想着百战百胜。为什么芈启如此了解秦国呢?

原来,他的父亲处考烈王在成为国王之前曾在秦国当人质,在当人的期间,娶了秦国公主,于公元前271年生下了昌平君,昌平君比秦始皇大了整整一轮。因为父亲是人质,只能长期在秦国定居。从秦惠文王的王后(芈八子)到秦孝文王的王后(华阳夫人),楚国宗室女子及其兄弟对秦国产生巨大的影响。就连子楚为王,华阳夫人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昌平君成为大秦相邦的原因。应该说昌平君了解秦国比秦始皇了解赵国还要更深刻一些,因为昌平君在成为国王之前,从未回过楚国。

[var1]

他在秦国出生,他在秦国长大,他秦国学习,他在秦国为官。他的母亲是秦国人,他的妻子是秦国人,他的儿子也是秦国人。可以说,他也是一个十足的秦国人,秦国已经不是他的第二故乡,而是他的第一个故乡。不过,秦国不是他的,而楚国是他的,他的祖国只有楚国。

尽管他对他的祖国是那么的陌生,但是他和他的祖国血脉相连。在秦国发起灭楚之战时,他的弟弟负当被俘虏,他作为楚国当时唯一的王子,有保卫家园,重建楚国的重大责任和神圣使命。

[var1]

第三、当时还是反叛的最佳时机

当秦始皇发起灭楚之战时,其实就已经成为了昌平君的敌人了。从李信伐楚失败到王翦伐楚成功,都深深地震撼了昌平君。他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尤其是王翦灭楚,俘虏了他的弟弟楚王负当,更是让他痛不欲生。他又想到了流传在楚国的一句话,那就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还和他的爷爷的父亲楚怀王有关,那是一件令人悲痛而愤怒的悲剧。

[var1]

当时秦始皇爷爷的爷爷秦昭襄王,以开会的名义邀请楚怀王到秦国。谁曾想,一到秦国立即遭到了扣押,并以楚怀王为人质,逼迫楚国割地。楚怀王虽然昏聩,但也有骨气,誓死不答应秦国的无理要求,并令自己的儿子继承大统,以断了秦国的念想。秦国本想以绑架的方式讹诈楚国,达到敲诈勒索的目的。可楚怀王的一招制敌让秦昭襄王变成了白日梦,好梦成空的秦昭襄王大怒。最终,楚怀王客死异乡,当他的灵柩运回楚国时,就激怒了楚国人。

在楚国灭亡之际,楚国人旧恨又添新怨,昌平君以此为契机,把楚国百姓把楚国朝野的愤恨聚拢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来实现复国的梦想。

[var1]

当时,昌平君在陈地,也就是今天的周口市淮阳县。他还得到了项羽的爷爷项燕将军的极力拥戴。这种情况下,在这种时机下,他成为了楚国复国的唯一的旗帜。尽管昌平君出身高贵,有着丰富的施政经验,也知己知彼,但楚国大势一去,面对王翦的轮番攻击,最终兵败身亡,楚国遭到了彻底的灭亡。

昌平君失败了,但虽败犹荣。正如打响灭秦第一枪的陈胜、吴广所述那样——等死,死国可乎?看了这篇小文,您就理解他为何叛秦,如何成为屈原的升级版了吧。

更多文章

  • 圣人孔子是谁?为何带学生周游列国,游历了哪些国家?有何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孔子周游列国带了多少人,孔子是如何周游列国的,孔子周游列国故事概括

    [var1] 孔子读书相当用功。当时,读书人都学“六艺”——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和计算。孔子对“六艺”样样精通。他办事认真,早年曾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从没出过差错。后来,他又做了管理牧业的小官,牛羊产量没有下降过。中年以后,孔子还做过鲁国的中都宰、司空,最高时曾做到鲁国执掌刑狱的司寇。不到三

  •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重耳真的是六十多岁才当国君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故事,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霸主吗,春秋五霸之晋文公介绍

    [var1]但奇怪的是,中国史书对于晋文公重耳的年龄却存在差异很大的两种记载:《史记》记载重耳离开晋国流亡的时候已经年逾四十了,直到六十多岁的时候才回国继位,快七十岁时才当上霸主。[var1]而《左传》、《国语》则记载重耳离开晋国流亡的时候只有二十岁出头,四十多岁时回国继位,快五十岁时当上了天下霸主

  • 机智的范蠡:只要我跑得够快,勾践就收拾不了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范蠡看出勾践为人阴险,范蠡和谁一起辅佐勾践,范蠡在灭吴国时与勾践对话

    [var1]范蠡的出身是神秘的。人们只知他是楚地人,却不知他祖上有哪位名人,也不知他的出生年月。《越绝书》和《会稽典录》作为地方文献,虽记载范蠡早年自称地位卑贱,还佯装癫狂,但也说不清他有什么具体经历。[var1]至于范蠡如何离开楚国而前往越国为官,结合以上两本古籍我们可以梳理出大致经过。一开始,范

  • 朱坤明:嫪毐希望用自己和赵姬的感情取代秦王嬴政,当然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赵姬能歌善舞,所以得到了大商人吕不韦的欢心,吕不韦不甘心仅仅做一个商人,就把所有的宝都压在嬴异人的身上,他非常了解嬴异人的兴趣爱好,所以就把自己喜欢的人献给嬴异人。赵姬嫁给了嬴异人就应该安分守己,好好做自己的王后,太后,但是因为嬴异人的英年早逝,所以他又和吕不韦有了来往。吕不韦为了自己的

  • 李牧为何惹怒赵王被召回?赵王为何又请李牧复出?李牧是否同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牧怎么被赵王发现,李牧经历几代赵王,李牧是否护送赵王会盟

    新任将领到职一年多,每当匈奴兵来犯,他都命令部队出战,往往受挫失利,损失伤亡惨重,使边境地区不能按时耕种、放牧。[var1]于是赵王又请李牧复出,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一再恳请,李牧提出:“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赵王答应了他。李牧再次到边境后,仍按原来的规约行事。几年当中,匈奴来

  • 李牧死而赵亡,国难当头,李牧为什么会被赵王冤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牧怎么被赵王发现,李牧经历几代赵王,赵王杀李牧原因分析

    李牧的简介[var1]李牧是赵国柏仁人,是赵国著名的军事家,后世将他与廉颇,白起,王翦一起称为“战国四大名将”,而李牧也是当时赵国唯一一个可以和白起抗衡的名将了。李牧一生指挥胜利的战役那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他是如何与匈奴斗智斗勇的。与匈奴斗智斗勇李牧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守护边疆,提防匈奴的进攻。

  • 李牧为何不受赵王信任?那么能打还有外国关系能让人放心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牧怎么被赵王发现,李牧经历几代赵王,李牧是否护送赵王会盟

    [var1][var1]根据一些史料,我们发现李牧家族在秦国赵国两边都很有人脉(这在当时很普遍,张仪、孟尝君等都在多国为相)。李牧的父亲李玑是秦国太傅,李牧的祖父李昙也是秦国的高官。李牧的祖父李昙早年在赵国当柏人侯,后来入秦为官,先是当御史大夫,后来当上了秦国的司徒。根据《战国志》的记载,李牧手有残

  • 管仲: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遍寻齐国知鬼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管仲治理齐国,有关管仲的著名故事,管仲在齐国的管理措施

    天下万物多神秘之事,懂的人验之以科学,不懂的人则释之以鬼神。夏商周时代,信奉鬼神、敬畏鬼神是社会主流思想,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解释。天子诸侯们皆信鬼神之说,上善之君可操纵鬼神,如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中兴之君也可遇见鬼神,如周宣王与鬼神对话。衰亡之君则遭鬼神之侵袭,如齐襄公即遭彭生之鬼魂惊吓成疾

  • 孔子有多爱他的学生?听说学生被剁成肉酱后就再也不吃肉酱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与学生图片,孔子教育学生简短故事,孔子与学生一问一答

    [var1]其实,在翻阅《论语》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孔子也有其可爱的一面。在《论语·壅也》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孔子去见南子,当时南子作为卫灵公的夫人,名声却十分不好。孔子的学生子路误会了孔子是因为南子相貌美丽而去见她,觉得十分不高兴,并且有所埋怨,孔子却对天发誓,“如果我做了于礼不合的事情,就让

  • 石刻“昭陵六骏”中附刻了唯一一个人像,此人,曾独力闯阵救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六骏石刻,昭陵六骏石刻图片竖屏,历史课本上的昭陵六骏

    二月。620年的二月。十三日清晨,李世民率大军进驻青阳宫,进一步缩小对洛阳城的包围。[var1]王世充得到窦建德的承诺后,就像吃了壮阳大补药,胆气陡壮,豪情勃起,变得很男人很暴力起来,得到了消息后,马上点了二万精兵,倾巢出动,自己拎了把青光闪闪的刀子冲在最前面,杀气腾腾直奔青阳宫。这时的唐军刚刚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