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牧死而赵亡,国难当头,李牧为什么会被赵王冤杀?

李牧死而赵亡,国难当头,李牧为什么会被赵王冤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502 更新时间:2024/4/5 8:44:54

李牧的简介

[var1]

李牧是赵国柏仁人,是赵国著名的军事家,后世将他与廉颇白起王翦一起称为“战国四大名将”,而李牧也是当时赵国唯一一个可以和白起抗衡的名将了。

李牧一生指挥胜利的战役那是数不胜数,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他是如何与匈奴斗智斗勇的。

与匈奴斗智斗勇

李牧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守护边疆,提防匈奴的进攻。当时赵王有放一定的权给他,让他可以自行设置官吏。

李牧这个人无论是打仗还是治军都非常有一套,他对每个商贩都实行收租制,将收取的租金全部上缴军库,充当军饷。

[var1]

他每天还会杀几只牛羊来犒赏那些训练的士兵,吃好喝好后还教他们骑马射箭,培养战场技能。

匈奴那边他就是派人在哨台盯着,绝对不会主动出击讨伐匈奴。

并且在军队里立下了一条规定:“如果匈奴进攻,我们就退回城池内防守,要是有人敢私自应战或者俘虏匈奴人,直接处决!”

[var1]

就这样平日里匈奴人没来的时候就在外面练兵,他们一来就跑回来守着,就这样来来回回过去了好几年,匈奴人那边以为赵兵都是不敢应战的胆小鬼,而赵军这边则每天都好吃好喝勤加练兵,多年过去也并没有什么物资和人员丢失,就防守来说,这样的战绩很优秀了。

但是有一次士兵很是火大,想冲出去斩杀这帮来犯的匈奴,便来李牧面前请求出战,结果被李牧骂了一顿轰了出来。

这件事情传到了赵王的耳朵里,赵王便以为李牧是胆小怕事,一直不应战有辱赵国威严,于是便把李牧撤回,换了别人去驻守城池。

好家伙,新人一到遇到匈奴来犯那是直接大开城门与其作战,结果损失惨重,不仅人员伤亡惨重,还被抢走了不少物资和土地。

[var1]

这下赵王急了,里面找到李牧与他商议,能不能再回去驻守城池,这下李牧不乐意了,故意装病不同意。

后来赵王没办法只得强制李牧前往,于是李牧与赵王约法三章“我去可以,但是以后我在里面做什么,我怎么应战,我应战不应战,大王不得过问,否则,我就不去了。”赵王连忙点点头,这才让李牧重新回到那边驻守城池。

回去之后李牧还是和之前一样练练兵吃吃喝喝,直到一次匈奴来犯,这才让赵王知道什么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var1]

这次匈奴来犯,李牧主动带兵与其对战,打到一半李牧假装打不过撤退,匈奴自然是越战越勇,随后李牧带人分开包夹了匈奴,转眼之间歼灭敌军10万余人,打的剩余的匈奴落荒而逃。

在此后的十余年间,匈奴人再也不敢靠近边境,李牧也是凭借这一场匈奴之战扬名天下,成为了赵国首屈一指的名将!

李牧的悲惨结局

[var1]

其实李牧最后被赵王冤死除了赵王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人那就是秦国的王翦。

王翦和李牧同为四大名将,第一次交战是在公元前229年。

当时王翦带着秦兵来攻打赵国,由于廉颇已经去世,所以赵王便派李牧前来应战。

李牧和廉颇有一个非常相似的点,那就是两人都非常擅长防守,且很能隐忍,能等到合适的时机再出击,保证每场战斗都有最大的胜率。

所以由李牧来对阵王翦,赵王也是非常放心的。

[var1]

果然不出所料,在李牧的防守之下,王翦带领的秦军多次的尝试也都是以失败告终。

但是后来随着秦国力量的不断壮大,单凭一个李牧也无法一直守护着赵国,最终秦军还是能灭赵,但是这样长时间的作战虽然能打赢,但是无异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所以最后王翦想了一个“阴招”,在赵王的配合下处决了赵国的守护神李牧。

为何李牧会被处决

[var1]

王翦在和秦王的一番讨论之后,决定派出秦国的间谍潜入赵国,再找到奸臣郭开,在重金收买之下,郭开答应帮助王翦反间李牧。

一方面王翦派人在赵国内部散布谣言,说李牧见赵国命数已定,决定带着士兵投奔秦国,另一边,郭开除了收到重金的诱惑之外,自己内心也感觉赵国气数将尽,已是黄昏之国,还不如趁着现在有机会多捞一点,好让自己晚年也能衣食无忧。

[var1]

于是他便向赵王进谏,称李牧早已决定要谋反,这次出征就是带着士兵投降于秦国。

而赵王一直都是一个麻木不仁的年轻统领,郭开又是他从小便一起长大的师傅,于是他毫不疑惑地就相信了郭开的话。

随即便令赵忽和颜聚去行军的军队中取代李牧和司马尚

[var1]

虽然当时李牧不知道在宫中发生了什么,但是他知道贸然换将是兵家之大忌,而且这场大战关乎着赵国的命运。

于是他以自己在外,大王的命令无法接受为原因,拒绝了换将的命令。

自然老奸巨猾的郭开也想到了李牧会这样回应,于是他秘密派人来到前线军营中,抓捕了李牧,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他斩首。

[var1]

等军中将士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而此时军中没有大将,人心不稳,而司马尚也被随即赶到的两位将军替代。

王翦得到消息后立马带领大军朝赵军杀去,赵忽在乱战中被秦军所杀,颜聚则带着残军一路逃亡,最后来到了邯郸城。

李牧死后,赵国怎么样了

在李牧死后不到三个月,秦军就围住了他们最后的城池-邯郸城。

[var1]

由于此时赵国已再无可用将领,于是郭开等人便集体上奏赵王,劝赵王主动投降于秦国,也让赵国百姓免受妻离子散之苦。

公元前228年,赵王率众臣走出邯郸,宣布投降,至此赵国灭亡。

赵王投降之后被流放到了山林之中,他这才醒悟过来,当时因为自己听信了小人的谗言二迫害了李牧,这才自毁长城,导致了赵国最后的覆灭,这是多么地愚蠢啊。

但是可惜了,此时为时已晚,赵国也在悔恨之中死去了。

更多文章

  • 李牧为何不受赵王信任?那么能打还有外国关系能让人放心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李牧怎么被赵王发现,李牧经历几代赵王,李牧是否护送赵王会盟

    [var1][var1]根据一些史料,我们发现李牧家族在秦国赵国两边都很有人脉(这在当时很普遍,张仪、孟尝君等都在多国为相)。李牧的父亲李玑是秦国太傅,李牧的祖父李昙也是秦国的高官。李牧的祖父李昙早年在赵国当柏人侯,后来入秦为官,先是当御史大夫,后来当上了秦国的司徒。根据《战国志》的记载,李牧手有残

  • 管仲: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遍寻齐国知鬼者!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管仲治理齐国,有关管仲的著名故事,管仲在齐国的管理措施

    天下万物多神秘之事,懂的人验之以科学,不懂的人则释之以鬼神。夏商周时代,信奉鬼神、敬畏鬼神是社会主流思想,实际上不过是一种对未知世界的解释。天子诸侯们皆信鬼神之说,上善之君可操纵鬼神,如黄帝合鬼神于泰山。中兴之君也可遇见鬼神,如周宣王与鬼神对话。衰亡之君则遭鬼神之侵袭,如齐襄公即遭彭生之鬼魂惊吓成疾

  • 孔子有多爱他的学生?听说学生被剁成肉酱后就再也不吃肉酱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孔子与学生图片,孔子教育学生简短故事,孔子与学生一问一答

    [var1]其实,在翻阅《论语》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孔子也有其可爱的一面。在《论语·壅也》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孔子去见南子,当时南子作为卫灵公的夫人,名声却十分不好。孔子的学生子路误会了孔子是因为南子相貌美丽而去见她,觉得十分不高兴,并且有所埋怨,孔子却对天发誓,“如果我做了于礼不合的事情,就让

  • 石刻“昭陵六骏”中附刻了唯一一个人像,此人,曾独力闯阵救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太宗六骏石刻,昭陵六骏石刻图片竖屏,历史课本上的昭陵六骏

    二月。620年的二月。十三日清晨,李世民率大军进驻青阳宫,进一步缩小对洛阳城的包围。[var1]王世充得到窦建德的承诺后,就像吃了壮阳大补药,胆气陡壮,豪情勃起,变得很男人很暴力起来,得到了消息后,马上点了二万精兵,倾巢出动,自己拎了把青光闪闪的刀子冲在最前面,杀气腾腾直奔青阳宫。这时的唐军刚刚建好

  • 神秘人鬼谷子先生究竟有多牛?他间接影响了秦国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鬼谷子与秦国的关系,鬼谷子对秦国统一贡献,鬼谷子怎么控制秦国

    相信很多熟读史书的读者朋友们一定对于“鬼谷子”这个名字不陌生,推崇此人的历史爱好者大有人在。有人甚至将其封为“春秋第一人”,认为其是比孔子更为杰出的人物。亦有人觉得此人乃是虚构杜撰的人物,因其名字过于诡异而显得真实性不太强。今天,笔者就来谈谈此人,和大家分享一下研究心得吧!狂徒认为这是一位间接让秦国

  • 甘茂秘密送了紧急函盒回秦国都城,为什么秦武王一看就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国甘茂结局,甘茂和秦武王的故事,甘茂背叛秦国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代传递消息,有所谓信使,就是专门负责传达消息的使者。一般情况下朝堂或民间,皆有所谓信使之人,庶民们没有文化,写不了字,往往传达的就是口信。而朝堂之上,传达消息则有专门秉笔者,用到的或是竹简布帛之类,装载这些竹简布帛的还有特制的盒子,称之为函。那时候重要的书信,总是会用精致的盒子装起来,是所

  • 关于划分“春秋”和“战国”的八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合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春秋和战国是怎样划分的,为什么要划分春秋战国,春秋和战国划分标准

    [var1]不过,关于“春秋”和“战国”两个历史阶段,到底该以哪个历史事件来划分,或者该以哪一年为分界线,却始终没有定论。接下来,简单盘点一下划分“春秋”和“战国”的八种说法,你认为哪一种更为合理呢?第一种: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来源:《公羊春秋》、《谷梁春秋》截止之年“春秋”这一历史时期名称的

  • 公子荡只打架不读书,为何秦王还是选他当太子,而不是嬴华和稷儿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赢得了中国的优势是成熟,稳定和军事上的优点。然而,华英本人有两个缺点。一种是他的母亲,邪恶势力,极力想让成为太子,所以不惜得罪秦和魏。另一种是他一直和秦旧族接触,想拉拢秦旧族的势力,这和当时秦国的国情是有冲突的。这两个缺点已经说明元华不适合做太子。[var1]嬴稷的优点是极其聪明,能举一

  • 历史纪录片《风云战国之枭雄》:从失败者角度再现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最新战国纪录片,中国通史纪录片战国七雄完整版,历史纪录片春秋战国

    历史纪录片《风云战国之枭雄》:以失败者的视角再现战国《信陵君篇》张博主演,《昌平君篇》黄维德主演。金铁木导演说,过去战国的作品很多都是从秦国的角度来看的,但秦国是赢家,《风云战国之枭雄》希望从其他六国的失败者的角度来呈现那个时代。《风云战国之枭雄》海报《风云战国之枭雄》汇聚张博、黄维德、宋扬、苏克、

  • 著名典故“将相和”故事的两大主人公廉颇、蔺相如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廉颇蔺相如经典故事结局,廉颇和蔺相如著名故事

    [var1]到了春秋末年,原本的十一个世族只剩下了智、赵、韩、魏四家,其中智家势力最为强大。于是,韩、赵、魏三家共同消灭智家,并瓜分了晋国的国土分别建国,这便是“三家分晋”。三家当中,赵国曾一度成为东方最为强大的国家,而廉颇、蔺相如则是赵国强大的重要保障。作为“将相和”故事的两大主人公,他们最终的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