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武则天被送入了感业寺,也就是在此情况下,她写了这样一首《如意娘》,表达了自己的凄惨与内心的真实情感。
封建时期,女子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思想也在被压抑着。武则天能写出这样一首直抒胸臆的诗,可见他是一个特立独行、勇敢智慧的人,也为其后来的人生埋下了伏笔,尤其是她与面首的故事。
不一样的武则天
根据历史的记载,武则天虽然出生名门,他的父亲是唐朝的国公,但武则天的早年人生却非常的坎坷。她的母亲是隋朝杨氏的后裔,父亲死后,哥哥们便以此为理由将其赶出了家门。
随后,武则天便跟着母亲去了长安,过着艰难的日子。或许也是因为如此吧,武则天虽然是一个女子,但她在某方面比男子还要刚强、独立。
比如,武则天因“容止美”被唐太宗纳为妃子后,两人曾留下过一段“训马”的传奇故事。当时,武则天对唐太宗说,给她鞭子、铁棒、匕首,她便能够驯服一匹马。
起初,先用鞭子去驯服马匹,若是马匹不听话,那么就用铁棒打它,若马儿还是不听话,那么就用匕首杀了那匹马,可见武则天的心狠手辣之处。
或许也是因为这样的性格吧,所以唐太宗对武则天并不喜欢,将其放在才人之位上11年。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即使唐太宗不重视自己,武则天也是硬生生挺了过来。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武则天也因为没有子嗣、地位低,被送入了感业寺。然而,武则天的命运并没有止步于此,李治的出现改变了她的困境,甚至于后来的人生。
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
唐太宗生病的时候,武则天曾在身旁侍奉,身为太子的李治也经常前去探望。他与武则天经常见面,长此以往,两人也就产生了感情。
或许很多人不明白为何会如此?其实,虽然武则天是唐太宗的妃子,但是她与李治的年龄才是相仿的,窈窕淑女、君子好玩,二人产生感情也在情理之中。
武则天进入感业寺后,有一次李治也去那里祈福,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武则天,相见之时、四目相对,曾经隐藏的感情也爆发了出来。
李治有一个皇后名为王皇后,有一个宠妃名叫萧淑妃,为了政治上的斗争,王皇后便让李治纳武则天为妃,以制衡萧淑妃在后宫的地位。
李治本身就对武则天有情,现在王皇后也鼓励自己这么做,如此武则天便进宫了。王皇后帮助武则天进宫,本来是为了制衡萧淑妃,结果却引狼入室了。
武则天入宫之后,得到了李治的宠爱,可谓是三千宠爱于一身。李治的一生大约有12个孩子,其中有一半都是与武则天所生的,可见两人的感情之深。
靠着这种刻骨铭心的感情,在李治犯头疼病的时候,她慢慢地开始参与朝政,各个方面处理得都非常不错。以至于在后期,李治干脆将朝政大权都交给了她,这给了武则天组建自己势力的机会。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去世,其子即位。只是,在李治去世之前留下了遗诏:“军国大事,都要听从武则天的安排,”这就等于是新皇成了一个傀儡,武则天才是实际地掌控着。
更甚至,在公元690年,武则天干脆废除了当时的皇帝,自己登基称帝。自古以来,皇帝都是男子,武则天身为一个女子,而且还是窃取大唐的政权,这也让她饱受弊病。
值得一提的是,武则天饱受弊病的事情不仅仅只有这一件,在其执政的生涯中,也养过不少的面首,即使是人生晚年也不例外。
武则天与她的面首
武则天的第一个有记载的面首姓薛,他是一个和尚,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她的面首。武则天的第二个男宠则是一个御医,据悉是因为长得像李世民,所以此被武则天看中的。
要说武则天最有名的面首,就不得不提一下张宗昌、张易之两兄弟,那时女皇帝已经是76岁了。看到这里,可能许多人会说,76岁的人了怎么可能还有生理需求,其实背后的缘由并不简单。
为何会这么说呢?或许通过武则天家族最后的结局,咱们就能窥伺一二。武则天执政晚年,李氏皇族发动了神龙政变,大唐的权力再度回到了李氏皇族的手里。
后来,皇帝李显不仅没有报复武则天的家族,反而还奖励了他们,这很不可思议。西汉时期,吕雉也曾专权,在她死后,吕氏家族遭到了刘姓皇族与诸多大臣的报复,用“灭门”两个字来形容也不为过。
同样,历史上凡是妃嫔篡权,她死后其背后的家族都会遭殃。那么,武则天的家族为何会被李显厚待呢?主要就是因为张宗昌、张易之在当面首期间非常的嚣张,甚至不将李氏皇族放在眼里。
当时,有李氏皇族去武则天那里告状,告状之人却被武则天杀了,“此消彼长”是的张氏兄弟更加的嚣张,李氏皇族备受打压。同时,受到欺负的还有武氏家族。
为了抵抗来自张氏兄弟的欺凌,李氏皇族与武氏家族联合在了一起,共同对抗张宗昌、张易之两兄弟。画面回到神龙政变之后,也曾有人建议“斩草除根”,诛杀武氏家族。
不过,李显在思虑再三后便拒绝了,毕竟武氏家族是他曾经的盟友,而且在神龙政变中,他们也出了不少的力,杀他们名不正、言不顺。
在我国历史上,武则天是一个非常传奇的人,养面首虽然是事实,但从武氏家族的结果上来看,76岁的她依然宠幸张宗昌、张易之两兄弟,或许是为了武氏家族寻找一条退路。
毕竟,那时的武氏家族没有一个有大才之人,想要维护武氏家族的地位根本就不可能。与此如此,还不如主动放弃权力,以博取一个善终的结局。
或许也是因为武则天晚年主动放权,还政于李家吧,所以她时候李氏皇族都没有人去谴责她,而是风光大葬。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