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薛仁贵薛丁山和薛刚,他们是真的历史人物吗?唐初薛家做过什么?

薛仁贵薛丁山和薛刚,他们是真的历史人物吗?唐初薛家做过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884 更新时间:2024/1/16 17:52:25

薛仁贵和柳银环

我们这里不太夸张地说,这个薛氏家族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在民间传说里三代人的事迹在正史里还都有一些影子。而其中传说和历史最为接近的人就是薛仁贵。

历史上的薛仁贵是绛州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人,名叫薛礼,字仁贵,出生在公元614年。他的家族是一个武将世家。在他的六世祖薛安都时期,这个家族就是河东郡(在今天山西境内)的一个名门望族,薛安都在世时曾先后效忠北魏和南朝刘宋,最后成为北魏重臣,死后还被追封为河东王。而薛仁贵的曾祖、祖父和父亲也都曾先后在北魏、北周和隋朝为官,但所担任的官职一代比一代低,到他父亲这一代,就只是担任了襄城郡的赞治,也就是类似市长行政助理这样的职务。

而且当时又适逢隋唐朝代更迭,所以薛仁贵幼年时,他家里已经比较贫寒,变成了一个以务农为生的家庭。而在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征讨高句丽开始在民间大量征兵。这时薛仁贵的妻子柳氏(传说中薛仁贵妻子柳金花或者柳银环的原型)劝说他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从军求取功名。此后薛仁贵放弃了原来给祖先迁葬坟墓的计划,加入唐军并随军前往了东北。

在唐军与高句丽的战争中,薛仁贵在安地进行的战役中,成功将敌军将领斩首,营救出了被高句丽军队围困的唐军郎将刘君昂,开始在唐军中拥有了一定名气。不久之后,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派大将高延寿率领大军攻击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周边),已经看到了机会的薛仁贵故意穿上与众人不同的白色战甲加入战事。而他在战场上确实骁勇无敌,再加上白色战甲眩目效果加持,使他成功地赢得了唐太宗的注意,很快被晋升为游击将军。

而在此之后,薛仁贵逐渐得到了唐太宗的信任,在唐军回师之后,薛仁贵很快再次得到提升,并承担了守卫长安北宫门玄武门的重任。在公元654年,长安发生山洪,大水冲到玄武门之后,守卫的士兵乱作一团。这时薛仁贵临危不乱,不但喝止住了守门的军士,而且冒险登高,向皇宫内大声呼喊,把洪水的信息传递了过去,帮助当时已经继位的唐高宗李治及时从寝宫逃离。不久之后,寝宫就被淹没,等于薛仁贵间接救了李治一命,因此也更加受到了信任。

此后数年中,薛仁贵曾多次率军与西突厥、铁勒和高句丽大战,又多次立下战功。特别是公元662年的一次战役中,唐军在天山(今蒙古国杭爱山)与敌军遭遇,因地形不利而陷入被动之中。此时薛仁贵对数十名前来突击的敌军连发三箭,击毙三名敌军,使敌军受到极大震慑,也一举扭转了唐军士气,使唐军最终赢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在此之后,薛仁贵的这次举动在唐军中被编为歌谣广为传诵(“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最终形成了“三箭定天山”这个典故。

而薛仁贵人生中最为高光的时刻则发生在公元668年。在两年之前,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死去,他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权力发生内讧。不久之后,渊盖苏文的长子渊男生派自己的儿子渊献城到唐朝求救,唐朝因此决定再次发兵,在渊献城的引导下,对高句丽进行讨伐。而薛仁贵在此次讨伐高句丽的战役中作为后援军队的统帅也一同出征。

在战争中,薛仁贵几次在唐军先锋遭遇危机时及时率兵赶到,多次大败高句丽军队,并在公元668年独自率军攻克重镇扶余城(今吉林四平)。随后他更是一路奏凯,与另外一位名将徐茂公(李勣)会师于高句丽都城平壤城外,最终迫使高句丽投降,将其完全灭亡。之后,薛仁贵留守平壤,施行仁政,得到了高句丽遗民的拥戴,在一定时间内稳固了唐朝在高句丽故土的统治。

但薛仁贵虽然屡立战功,却也并非没有吃过败仗。在公元663年前后,由鲜卑后裔在今天青海周边建立的割据政权吐谷浑被青藏高原政权吐蕃击败,其领地完全被吐蕃占领。而在公元670年,吐蕃又对唐朝安西四镇展开攻击。唐朝为了反击吐蕃,决定帮助之前逃到唐朝求援的吐谷浑首领诺曷钵恢复故地。而薛仁贵被任命为了此次军事行动的行军大总管,率领5万军队来到了吐谷浑故地。

当时,薛仁贵手下还有两个副总管,分别是阿史那道真和郭侍封。而这个郭侍封是唐初另外一员名将郭孝恪的儿子,也有一定资历,所以内心里并不愿意受薛仁贵的节制。结果在战争中,负责在唐军后方携带粮草行进的郭侍封故意拖慢进军速度,导致他所率领的这部唐军被吐蕃20万大军包围并击败,唐军粮草辎重都被吐蕃军抢走。没有了粮草的薛仁贵只得退兵,结果又在大非川(今青海省切吉旷原)惨败给40万吐蕃军队,薛仁贵被迫在阵前与吐蕃议和,之后率领残部退兵,吐谷浑故地彼此完全被吐蕃占领。

经历这次惨败之后,薛仁贵也很自然要承受失败责任,因此也很快被废为平民,后来他因其它事情获罪,还曾一度被发配广西桂林。但在公元683年,薛仁贵再次获得起用,并再次在战场上立下战功,在今天的内蒙古地区击退了入寇的突厥军队。最终薛仁贵在公元683年去世,享年69岁。他一生征战,帮助唐朝走向巅峰的功绩,也使他成为了民间怀念的人物,而他的夫人柳氏因为在他从军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也在这些传说中拥有了重要地位。

薛讷的一生

那么除了薛仁贵和柳氏,薛氏家族其它人的传说在历史上又是否有迹可循呢?其它也有一些,只是相关度就明显要低了一些。首先是薛丁山。在传说里,薛丁山是薛仁贵的儿子,曾率军去征讨西凉,最终和西凉女将樊梨花因怨生爱,最终结为夫妇。但严格地说,薛丁山这个人在历史上确实是不存在的,因为史书上虽然记载薛仁贵有5个儿子,却没有任何人叫薛丁山。

不过现代一般认为,薛仁贵的长子薛讷可以说是薛丁山的原型。这个薛讷字慎言,出生在公元649年。出身于将门的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加入唐军,担任了城门郎,也就是掌管掌管城门屯兵的武官。后来,他很快升任蓝田(在陕西西安)县令。而一些史书记载,他在这段时间里,还曾经阻止武则天时期的酷吏来俊臣与富商勾结,贪污官粮,后来他还得到了武则天的支持,因此很快得到晋升,一路升迁到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兼检校左卫大将军。

而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薛讷因为治军严明,军容严整,也很快得到了重用。在他几十年的戎马生涯里,他曾多次与契丹、奚和吐蕃等军队作战,同样立下许多战功。公元715年,后突厥可汗默啜进攻臣服于唐朝的西突厥葛逻禄部,多次将其击败。薛讷在当年9月受命增援征讨默啜,很快将默啜击败并导致其部众反叛,将其杀死,使唐朝北部边境危机解除。公元720年薛讷去世,享年71岁。而他这几十年的军旅经历,可以说也就是薛丁山这个文学形象的灵感来源了。

薛刚与樊梨花,他们有原型吗?

说完薛丁山,我们再来说说传说中薛氏家族的第三代,也就是曾经反叛的薛刚。应该说这个人物也是一个有原型的虚构人物。在传说里,薛刚是薛丁山和樊梨花的儿子,因为失手导致七皇子摔死,使唐高宗被吓死,又给自己的家族招来灭门惨祸。而薛刚逃生之后发动反叛,扶植唐中宗复位,废掉了武则天,恢复了唐朝。

而薛刚这个传说人物,其实也确实是基于真实历史上薛家的一个第三代演绎出来的,但这个薛家第三代却并不是前文提到的薛讷的儿子,而是薛仁贵第五子薛楚玉的儿子,名叫薛嵩,而他也并非是在武则天时期发动反叛的。

这个薛嵩的父亲薛怀玉曾经就任范阳节度使,但后来因为不称职被贬。而出身于武装家族的薛嵩也自幼习武,而且还很喜欢蹴鞠,也就是踢球。大概是因为玩性比较大,所以他成年之后以啃老为主,似乎没什么成就。

但在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薛嵩很快投降了安史叛军,被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任命为守卫相州(今河南安阳)的军官。公元762年,唐将仆固怀恩率军攻打相州,在这几年得到了历练的薛嵩很快看明了天下大势,所以选择反正,重新向唐朝中央效忠。在此之后,他被唐朝中央封为了昭义节度使,也跻身为唐朝的封疆大吏。后来他的子女分别与另外两个节度使的子女联姻,也使薛氏家族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他曾参与反叛,之后反正又得到唐廷重用的经历,可以说也成为了传说中薛刚故事的灵感来源了。

而薛嵩的几个儿子后来也都在唐朝为官,其中最有成就的一位名叫薛平,他不但也曾立下许多战功,最后还做到了司徒这样的高官。所以总体来说,薛氏家族确实是在唐朝中前期发挥过比较重要影响的一个家族,这也是其能够成为传说家族的一个重要原因了。

但是讲到这里,肯定会有朋友问,那么樊梨花呢?这个在薛氏家族传说中非常鲜明的女性形象在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原型呢?答案是基本没有,不过当时的史书上有一个细节,倒是也有可能是樊梨花这个形象的最初来源。刚才薛仁贵曾经在大非川遭遇败仗,但其实他打的败仗不止大非川之战。

早在公元662年前后,薛仁贵手下的部将郑仁泰就曾经在与铁勒部族的战役中,因为贸然深入大漠,粮草用尽,导致士卒大量饿死。而在此前后,薛仁贵也曾迎娶过当地部落的女子为妾,最后因为兵败加阵前纳妾,他还曾一度遭到弹劾。但当时唐高宗念及他之前功劳卓著,没有对他进行处罚。而他的这段阵前与异族女子成婚的经历,也许就是樊梨花这个形象的灵感来源了。(图片来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属其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傻傻分不清?前者在西晋之后,后者在唐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五胡十六国与西晋关系,五胡十六国和五代十国相似吗,五胡十六国与五代十六国

    没办法,咱们中国人才太多了,谁都想当主角,可男一号,永远只能有一个。我们可以简单捋一捋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一、五胡十六国,西晋八王之乱后的产物。三国时期,司马懿在魏明帝曹叡快完犊子的时候,带兵灭了辽东公孙渊,顺便将当地15岁以上的男子都给宰了。可司马懿走得太匆忙,忘了在当地驻军,导致辽东地区无人看

  • 一文说清楚:五胡乱华、五姓七家、衣冠南渡、上帝之鞭、匈奴后裔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五胡乱华历史,五胡乱华后汉人是怎么崛起的,五胡十六国匈奴

    很多人都认为:北边有个北魏,南边有个东晋,它们南北对峙,所以南北朝。大多数人就是这样答错的,所以我才这么喜欢考人的呢,考不倒多没意思呀。年龄渐长才慢慢明白,作为一名汉族人,确实不太愿意了解那段历史,汉人太惨,五胡太胡!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历史时期,全称叫做“三国两晋南北朝”,所以对应的时代是三国时期,

  • 武则天为何要杀亲姐?并不是她冷血,而是她意外发现姐姐一个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为何杀亲姐姐,武则天杀了多少李家人,武则天杀李唐皇族

    古话说得好,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一国之主呢?那个站在古时候一个国家的最顶端的那个人,他脚下的人又怎么会比一个将领见证的死亡少呢?但是总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真相使得人们对帝王留下古板的印象,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性皇帝更是如此。武则天原名武曌,唐朝时期的政治家,武周的开国君主。作为荆州都督的次女,并非

  • 叛将被李世民处斩,徐茂公却偷偷照料其妻儿,结果给大唐种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世民与徐茂公,徐茂公和李世民哪个厉害,李世民和徐茂公的年龄

    “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这是史书上对李世民的评价,纵观李世民的一生,除了“玄武门之变”,其他方面处处散发着亮点。晋阳起兵前礼贤下士、广纳将才,起兵后见解高明、刚毅果断,文能出谋划策、武能冲锋陷阵,李渊能做天下,至少有一半是李世民的功劳。建立李唐之后,为李世民效力的将士们都对其忠心耿耿

  • 中国史上最强的五个朝代,唐朝为何不是第一名?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最强的朝代是唐朝吗,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唐朝,历史上最强大的唐朝

    第一名:秦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领兵一统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废除分封制,改行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些措施不仅为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促进国家统一,对后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二名:汉朝。汉朝是我国第一个统一强盛的帝国,与同期世界上的

  • 历史中的唐朝,实力到底有多强大?阿拉伯史书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与阿拉伯,详细分析唐朝历史,阿拉伯帝国vs唐朝

    或许在大家心中,“开元盛世”这个词语仅仅停留在了字面上,并没有意识到他背后所蕴藏的繁荣和强大所在。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去了解一下唐朝时期的强大,一睹当时的风采。唐朝自成立以来,不断地向外扩张,开疆扩土或许是每一个帝王心中所想之事。但是常年的战争势必会造成国家的经济和军人的大量消耗,或许对于很多王朝来说,

  • 东晋衣冠南渡,为何北方士族不愿南下?崔浩:不动产太多带不走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崔浩最新调整情况,西晋士族南渡现状,崔浩书法作品

    一、中原不宁,故园不存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中原作为文明的主要发源地而有着无可撼动的地位。发达的政治、先进的农业、璀璨的文化……世家大族在此发家,盘踞,形成盘根错节的政治、经济局面——因而如若不是出现什么影响重大的意外,这些世家大族势必不会主动离开经营多年的北方。但世家大族虽往往拥有足以左右某些政权的

  • 武则天一共造了18个字,17个已被废除,仅一字流传至今却无人敢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古人口中这种“牝鸡司晨”的现象其实并没有发生过几次。这主要是因为古代属于男权社会,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无法享有和男子相同的社会地位以及权力。比如古代的男子能够通过读书入仕,由此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而古代的女子却只能在家相夫教子。虽然说古代的女子连最基本的接受教育的权利都没

  • 狄仁杰死后,他儿子在遗物中发现一道奏折,暴露和武则天真实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狄仁杰写给武则天的奏折,狄仁杰与武则天断案传奇,狄仁杰奏折合集

    这位皇帝就是武则天,她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在位期间明察善断、重用人才,但是她兴起酷吏政治,残杀政见不合的官员也经常被人诟病。在酷吏政治之下,狄仁杰屡次进言却没有被武则天惩罚,实属罕见。因此,狄仁杰与武则天的真实关系也被不断猜测,一度有人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只局限于君臣。当狄仁杰逝世后

  • 妲己究竟做了什么,为何商亡后周武王要辱尸泄愤?考古揭开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有很多文学作品,都在用妖魔鬼怪来映射现实,但依据的事件,又有一定的现实基础,这种手法,让真实的历史在人们的心目中变得扑朔迷离,年代久远之后,往往是文学作品的形象占了上风,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往往就湮灭了。比如在《封神演义》中,妲己是一只九尾狐狸,奉了女娲娘娘的命令,窃取了一个大臣女儿的身体,去帮助